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轻瘫的发病率日益增加,其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保守治疗、胃电刺激、幽门成形术、肉毒杆菌毒素注射和幽门支架置入术。经口内镜下幽门肌切开术(G-POEM)是治疗难治性胃轻瘫的一种较新的术式,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等优势,本文就G-POEM治疗难治性胃轻瘫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术后胃轻瘫是保留幽门胃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报道1例早期胃癌患者行机器人辅助保留幽门中段胃切除术,半年后因胃排空障碍再次入院,经多种保守治疗手段治疗无效,行经口内镜下幽门肌切开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通过内镜下幽门肌切开术(G-POEM)治疗近端胃切除术后胃轻瘫,探讨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海军安庆医院的10例术后胃瘫综合征(PG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G-POEM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进行随访,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营养状况改变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口内镜下幽门肌切开术(G-POEM)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6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消化内科接受G-POEM治疗的47例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患者资料,分析治疗情况、手术相关并发症、胃瘫症状改善情况、胃排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47例患者均成功实施G-POEM,无一例出现与G-POEM相关的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时间(9.8±5.8)个月(3~18个月),患者术后第1、3、6、12、18个月胃瘫主要症状指数评分分别为1.6±0.5、1.2±0.4、1.1±0.6、1.4±0.3、1.7±0.3,均低于术前的3.8±1.1(P均<0.01),胃瘫症状显著改善。胃排空造影显示,术后第1、6、12、18个月造影剂半排空时间分别为(23.8±8.8)min、(21.2±9.5)min、(20.9±8.3)min、(26.4±7.8)min,较术前的(67.8±12.5)min均明显缩短(P均<0.01)。三维超声胃窦容积测定提示,术后第1、6、12、18个月胃窦半排空时间分别为26.4(21.8,40.3)min、22.6(13.9,32.7)min、24.3(18.2,36.5)min、26.8(16.4,38.5)min,较术前的72.5(48.3,108.6)min均明显缩短(P均<0.01)。结论 G-POEM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且远期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6.
【摘要】胃轻瘫,也称胃无力、胃麻痹,是一种以胃排空延迟为特征的的临床症候群,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有效的治疗方法非常有限。2013年第一例经口内镜幽门肌切开术(G-POEM)的报道,为治疗顽固性胃轻瘫带来了新的思路。其安全性和有效也在随后的病例系列报道中得到证实。作为一种新兴的经自然孔道腔内内镜手术(NOTES)方法,G-POEM越来越多地被研究与关注。现谨对G-POEM方法及在治疗胃轻瘫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对贲门失弛缓症(AC)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3年11月本院诊断为AC并接受POEM治疗的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中、术后以及随访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及治疗情况。结果所有3例患者均成功接受POEM术,仅1例在术中出现皮下气肿,术后2小时后气肿消退。术后随访1~3个月,3例患者吞咽困难得到明显缓解。结论 POEM治疗AC近期疗效肯定,可以迅速缓解AC患者吞咽困难,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8.
贲门失弛缓症(AC)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痉挛性食管动力障碍疾病.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作为内镜微创手段,已经成为该病的一线治疗方法.目前针对POEM的术后疗效分析以短期随访居多.为进一步评价POEM治疗AC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并总结可能影响POEM治疗AC长期疗效的相关因素,本文就POEM治疗AC术后随访3年以上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初步评估经口内镜下幽门肌切开术(gastric peroral endoscopic pyloromyotomy,G-POEM)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ongenital hypertrophic pyloric stenosis,CHPS)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西安市儿童医院2019年1月—2019年9月期间接受G-POEM治疗的6例CHPS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情况、围手术期管理以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等。 结果 6例CHPS患儿平均日龄54.5 d(27~130 d),均顺利完成G-POEM,平均手术时间49.5 min(34~150 min),术后均未出现发热、消化道出血及腹腔脓肿,平均住院时间12.5 d(10~22 d)。6例术后平均随访4.2个月(3.3~8.6个月)。术后1个月幽门直径平均1.1 cm(0.9~1.5 cm),较术前的0.3 cm(0.1~0.5 cm)明显扩张。术后1个月体重平均增加0.9 kg(0.4~1.6 kg),术后3个月体重平均增加3.2 kg(2.6~3.5 kg),术后3个月随访时患儿体重即可接近同龄儿的标准体重。 结论 初步证实G-POEM治疗婴幼儿CHPS安全、有效,可成为CHPS治疗方式的一种新选择。  相似文献   

10.
探讨经口内镜下食管憩室肌切开术治疗食管憩室的中远期疗效以及术后憩室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6年5月1日—2019年8月1日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接受经口内镜下食管憩室肌切开术治疗的31例食管憩室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主要观察术后Eckardt评分、治疗成功率和复发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术后憩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31例均顺利完成经口内镜下食管憩室肌切开术,术后随访(30.6±11.1)个月(20~63个月)。31例术前Eckardt评分(8.2±2.4)分,术后1个月(1.4±0.7)分,术后6个月(1.4±1.1)分,术后12个月(1.3±1.1)分,术后24个月(1.3±0.9)分,与术前比较,术后各随访时间点的Eckardt评分均有明显下降(P<0.001)。术后随访1、6、12、24个月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6.8%(30/31)、90.3%(28/31)、90.3%(28/31)和90.3%(28/31)。有3例复发,总复发率为9.7%(3/3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P=0.038,OR=1.041,95%CI:1.002~1.080)和术前Eckardt评分(P=0.024,OR=2.299,95%CI:1.117~4.728)是影响术后憩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经口内镜下食管憩室肌切开术治疗食管憩室的中远期疗效理想,但病程长、术前Eckardt评分高者易复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在首次POEM失败后再次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再次POEM )作为补救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33例首次POEM后仍出现持续/复发症状的患者(Eckardt 症状评分≥4) 被回顾性地从一个 维护数据库中选择出来,这个数据库中共有2516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主要指标是随访期间症状缓解, Eckardt评分≤3。次要观察指标是手术相关不良事件, 食管下括约肌 (LES) 压力的变化, 以及再次POEM治疗前后的反流症状。结果 所有患者在首次行POEM后平均18.6个月(3~55个月)成功进行了再次POEM。平均手术时间为45.1 min(28~64 min)。通过保守治疗成功地处理了一例黏膜下隧道感染。在平均随访期间36.6个月 (12~58个月), 所有患者达到了症状缓解 。在再次POEM 前平均症状评分为 5.5分(4~8分),处理后平均1.3分(范围:0~3分;P<0.001)。再次POEM后, 平均食管下括约肌压力也从26.0 mmHg下降到9.6 mmHg (P<0.001)。再次POEM的临床反流并发症发生率为33.3%(11/33) 。结论 在首次POEM失败后,再次POEM看起来安全有效,作为一种补救方案,可以使所有患者短期症状缓解并且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经口内镜下环形肌切开术(POEM)治疗老年贲门失弛缓症(AC)的安全性、可行性、围手术期及远期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确诊为AC并接受POEM治疗、可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老年(≥65岁)患者共41例,观察手术相关并发症、治疗前后Eckardt评分及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变化,并分析远期食管反流及治疗失败的发生情况。 结果 41例患者均成功完成POEM手术,中位手术时间42 min,中位住院天数为3 d,共4例(975%)患者出现主要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均为因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导致住院时间长于5 d。中位随访时间40个月(四分位数区间 24~57个月),Eckardt评分中位数从术前8分下降为术后1分(P<0001),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中位数从术前2385 mmHg (1 mmHg=0133 kPa) 下降为术后905 mmHg (P=0005)。术后随访12例(2927%)患者出现临床反流,5年临床治疗成功率8780%(36/41)。 结论 POEM治疗老年AC患者安全可靠,近期和远期疗效均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术后一过性菌血症的发生率,为POEM的进一步发展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前瞻性地连续选择2013年6月5日至2013年7月11日间行POEM患者12例。术后5min、30min、6h、16h分别抽血行血培养及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记录体温,同时密切监测患者术后感染相关并发症。结果除1例患者因术中出血,止血后终止手术,余11例患者成功完成手术,其中1例在术后5min血培养中培养出革兰阳性杆菌,而在随后的30min、6h、16h血培养中转为阴性;其余患者血培养均为阴性。同时,患者术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及C-反应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以中性粒细胞的升高最为明显(P〈0.001),而体温变化方面的差异并不显著(P〉0.05)。结论POEM术后存在一过性菌血症,但其具体发生率及最终结论尚需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0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进行POEM治疗,手术前后评估症状及食管造影、食管测压、胃镜等检查,于术后第6天、1个月、3个月、6个月评估疗效,并观察手术并发症。结果40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均顺利完成POEM,手术时间(57.2±18.4)min,术中有2例出现纵隔和皮下气肿。术后缓解率100%(Eekardt评分≤3分),平均随访13.3个月,复发2例,半年缓解率90%。食管测压术前食管下括约肌平均静息压30.6mmHg(1mmHg=Q133kPa),术后15.8mmHg(P=0.001);术前平均综合松弛压28.1mmHg,术后12.2mmHg(P=0.000);平均食管最宽径术前4.2cm,术后3.1cm(P〈0.001)。结论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安全、有效,短期疗效肯定,并发症少,长期疗效及远期并发症有待随访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口内镜下环形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治疗老年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AC)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2014-01—2017-05期间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POEM治疗的77例A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年龄≥60岁的患者分为A组(25例),60岁的患者分为B组(52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年龄60~79(64.92±5.54)岁,男女比例1∶1.08;B组患者年龄18~59(39.47±11.99)岁,男女比例1∶0.93;2组术前Eckardt评分(t=-0.720,P=0.474)、术前食管测压(t=-0.117,P=0.908)、BMI(t=-0.370,P=0.713)、病程(t=1.815,P=0.078)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手术时间(t=0.858,P=0.394)、平均住院时间(t=1.262,P=0.211)、肌切开长度(t=0.261,P=0.795)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X~2=0.075,P=0.784)、胃食管反流率(X~2=0.102,P=0.749)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随访31个月,A组患者术后Eckardt评分平均(1.12±1.01)分,B组(1.11±1.02)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04,P=0.997);A组术后食管压力(17.63±8.57)mmHg,B组术后(18.37±9.81)mmHg,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09,P=0.544)。[结论]POEM用于老年AC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采用不同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术式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优劣。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9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行POEM治疗并定期随访的223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采用传统POEM治疗100例,Liu-POEM治疗60例,简化POEM治疗60例,O-POEM治疗3例,对比这4种术式的手术前后症状评分(Eckardt评分)、手术时间、并发症及复发情况。 结果 这4种POEM手术成功率均为100%,且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时Eckardt评分均≤3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POEM、Liu-POEM和简化POEM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POEM相比,Liu-POEM和简化POEM手术时间和皮下气肿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POEM手术时间最短,无皮下气肿。所有患者术后无复发。 结论 这4种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均具有较好疗效,Liu-POEM和简化POEM相比传统POEM具有操作较简单、手术时间较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的优点。对于既往有外科手术史、反复球囊扩张、POEM术后复发等黏膜下粘连而无法建立黏膜下隧道的患者,可考虑O-POEM作为补救治疗。  相似文献   

17.
<正>食管-贲门失驰缓症(esophageal achalasia AC)又称贲门痉挛、巨食管,是食管一种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的疾病,主要特征是食管缺乏蠕动,食管下端括约肌(LES)高压和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反应减弱。据流行病学调查其发病率为0.0005%,患病率为0.008%,多发生于中年人,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1],其病因迄今不明,一般认为,本病属神经源性疾病。病变可见食管壁内迷走神经及其背核和食管壁肌间神经丛中神经节细胞减少,以食管体部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初步探讨透明帽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3年7月由同一操作者采用透明帽辅助的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54例贲门失驰缓症患者,统计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住院时间等。结果共54例贲门失驰缓症患者行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成功54例,手术成功率100%,16例出现术中或术后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9.6%,手术时间45~396 min,平均(125±61)min,患者住院时间为5~28 d,平均(13.0±4.5)d。结论透明帽应用于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安全、方便、有效,能够缩短手术操作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9.
收集2015年6月~2018年6月期间180例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分为对照组90例接受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接受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奥美拉唑、铋剂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3.33%低于观察组94.44%;对照组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率为77.78%,治疗后为35.56%;转阴率为52.78%;观察组患者81.11%;治疗后转阴率为100.00%;P<0.05。结论根治幽门螺旋杆菌对糖尿病性胃轻瘫治疗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0.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治疗对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的疗效.方法 将Hp阳性DGP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吗丁啉10 mg tid,治疗2周;治疗组给予丽珠得乐220 mg bid,阿莫西林1.0 bid,克拉霉素0.5 mg bid加吗丁啉10 mg tid,口服2周,观察记录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并做X线胃排空试验.结果 2型糖尿病伴胃轻瘫病人Hp感染率为76.2%(90/118),不伴胃轻瘫患者Hp感染43%(56/132),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Hp阳性DGP患者根除Hp后症状缓解,总有效率94.7%,单用吗丁啉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缓解有效率6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对DGP病人行Hp检测及根除治疗可显著缓解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