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多寐即一般所说的嗜睡症,是指由于患者调节睡眠-觉醒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导致的一种睡眠障碍。患者不分时间地点总是昏昏欲睡,以白天睡眠过多为临床特征。多寐为中医临床的常见疾病,在中医古籍中也曾大量记载。详尽研究其病因、病机及治法对中医认识和诊治该病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不同的医学典籍、不同的专家对多寐的病因、病机有不同的看法,体系庞杂、莫衷一是。在现代中医内科教学中也缺乏关于此病的完善的系统阐述。文章通过查阅和分析古今籍文献,尝试从五脏理论角度出发,探讨多寐的发生、发展与相应的治疗方法,以期补充中医学关于多寐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古人对于人体体质存在个体差异早有认识,其论述散见于多种中医文献中。9种体质的提出将现代对于体质类型的认识规范化、条理化。以9种体质的分类为依据,通过解析中医历代文献中对于体质认知的脉络,探索其中的逻辑规律,把握九种体质命名的理论内涵,尤其是对除平和质外的其他八种偏颇体质的成因、特征及发病倾向分别给出文献理论依据,总结了前人"辨证识体"的有益经验,从而指导现代中医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疾病越来越成为临床医学研究的热点话题,通过脑卒中的危险性因素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医体质特点,探讨中西医结合防治脑卒中。中医上有人体中医体质一说,通过对人体中医体质的测定,从而达到辨证、辨病、辨体质的目的,然后学习西方医学中的治疗管理,对患者进行规范性治疗。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对肿瘤的认识源远流长,但在理论上一直难有新的突破。中医体质学是从中医学的角度,对人类的体质现象进行研究,它使中医理论与现代科学有机地相结合,深化了中医对人体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拓宽了中医诊疗的思维模式,带动了整个中医诊疗体系的创新。试图将中医体质的概念引入对肿瘤的认识中,以就正有道。  相似文献   

5.
多寐之理论始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中对多寐病的记载较少,主要从阴阳失衡而致神志病变立论,治疗从六经辨证入手,注重阴阳平衡,把握阴阳消长,创制多首方剂,理法方药完备,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方证运用等方面对多寐的临床诊疗进行浅析,以资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6.
体质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具有密切关系,同时它还对临床治疗具有影响。中医体质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之后被历代医家不断的丰富和发展,逐渐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中医体质学十分重视对人体生理、疾病的发生和养生防病的认识,它以中医学基础理论为主导,研究人体的各种体质特征和类型,并通过不同的体质类型来指导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养生康复。目前中医体质学说研究内容日渐深入,研究水平不断提高,研究思路不断拓宽。  相似文献   

7.
郁证是郁积滞留之物难以发越的总称,与西医抑郁症表现相似。寤寐失常专指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不寐和多寐,可为郁证表现之一。临床多见郁证与不寐关联紧密,郁证也可致多寐。不寐和多寐的病机主要涉及肝、心两脏,并与痰、瘀关系密切。古今文献及方药已证实郁证致不寐和多寐联系紧密并普遍存在。西医学研究中,抑郁症可致失眠和嗜睡,以及精神心理因素及其机制和抗抑郁疗法的记载。  相似文献   

8.
体质是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调养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等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不同体质的人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和病变过程的倾向性不同。颈椎病作为现代社会的高发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不同的体质与颈椎病的发生有不同程度的关系,阳虚质、血瘀质、痰湿质等偏颇体质表现尤为明显。从体质本源出发,通过调整饮食、调畅情志、劳逸结合、适度锻炼以及应用中医药等方法,对颈椎病患者的体质进行调整,能够最大限度地预防颈椎病的发生。本文从中医对体质的认识、中医体质类型与颈椎病发生的关系、不同体质类型颈椎病的预防等3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论述人体体质的医学著作,但都散在于各个篇章中,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现代中医学者们对中医体质辨识有了新的认识,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并编写了《中医体质学》教材进入到中医药高等教育体系。此文旨在通过对《黄帝内经》的重新探究,对其中有关“体质”的记述部分,做较为全面的梳理和归纳,为体质辨识更好地在临床应用和科研教学提供理论支持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多寐是以不分昼夜,时时欲睡,呼之即醒,醒后复睡为主要表现的病证。与西医学中的发作性睡病、神经官能症多相类似。长期以来单纯应用西药治疗发作性睡病存在短板,临床对发作性睡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仍存在盲区。此文旨在分析刘海英教授结合李东垣“脾胃为中心”的学术思想,临床以益气升清降浊法治疗发作性睡病经验,其针对患者自身年龄、体质各异辨证论治,以中药汤剂治疗,标新于降低发作频率、减少毒副作用、扶助正气等方面,弥补了常规西药治疗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1.
王济  赵永烈  王琦 《天津中医药》2020,37(3):255-258
慢性疼痛涉及临床各科的多种疾病,包括一些重大疾病和疑难疾病。中医体质学是中医学的新兴学科,其体质分类、体病相关思想以及"辨体论治"的诊疗方法已广泛应用到临床各科疾病的诊疗中。文章探讨了以中医体质学思想指导疼痛性疾病诊疗的若干理论问题,认为疼痛性疾病的发生与患者体质类型存在密切的关系。因此,在临床辨治疼痛性疾病时要考虑患者体质因素。所施方药不仅要符合病证特点,也要针对患者体质类型。并列举国医大师王琦教授辨体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盆腔疼痛综合征、偏头痛、过敏性头痛等疼痛性疾病的案例加以分析,以期为相关领域同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山东中医杂志》2017,(2):100-102
张珍玉教授终生钻研中医经典,探讨中医理论,坚持临床实践,对中医学的继承创新多为阐发。本文在梳理张老师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其治疗思路,即在理论上通过熟读中医经典,比较中西异同,以培养中医思维,彰显中医特色;在临床上注重四诊合参,强调病证结合,倡导辨证论治,以紧扣关键病机,形神并调,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后遗症问题引起医学界重视,基于“肺炎并不是单纯急性事件,而是以急性期为主要矛盾的多系统慢性持续性疾病”的肺炎病程新认识,结合张伯礼教授提出的全周期干预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原则,根据新型冠状病毒的致病特点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的病机特点,主张采取“清”“透”“养”三法并施,以清中有透、透中兼养,调平调衡改善患者整体状况,恢复机体“阴平阳谧”状态。以期指导临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康复指导提供新的思路。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康复治疗贡献中国力量,发挥中医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治疗中的独到优势。  相似文献   

14.
总结骨折内治方药的运用规律及药物作用机制.通过检索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PuBMED、Coehrane图书馆等收集中药内治骨折的文献,阅读并分析归纳.中药内治骨折临床使用历史悠久,疗效显著;三期辨证施治是中医骨折内治法的指导原则,早期理气活血祛瘀;中期和血生新、接骨续筋;后期固本培元、强壮筋骨.祖国医学的经典方剂,集千百年的经验,有科学性和奥妙之处,使用有严格的辨证要求.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一定要根据患者的体质、骨折部位、严重程度等来综合考虑,治则应符合其证的变化,增强治疗的针对性,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卒中后丘脑痛是一种病程较长且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一种中枢性疼痛.西医目前对本病的治疗不良反应较大.作者阅读大量文献资料总结近年来中医对卒中后丘脑痛的研究进程.从中医对本病在病因病机方面的认识,辨证分型以及中医治疗等方面认识.特别是从近年来中药治疗、中成药治疗及中医疗法联合治疗等方面对治疗本病的临床报道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阐述中医外科名医医案中常用八个字的证型命名特点。结合这些医案,强调"八字证型"命名在中医外科疾病辨证中的重要性,尤其在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不一致的情况下。四字证型有着普遍认可性和简便直观性,临床使用广泛,但应逐渐认识到八字证型以其能够统筹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的特点,使其在临床诊疗工作中更具针对性,是中医外科名医临床辨证用药的经验体现。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问卷调查和病例调查的方法,9家医院以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7个肛肠科病种的中医常见病诊疗指南为研究对象,评价研究指南的质量和临床应用效果,包括适用性评价和应用性评价。263位临床医生接受《指南》的适用性调查,其中89.35%对《指南》比较熟悉,36.12%使用过该《指南》。在辨证论治相关内容中,评价合理性较高的是诊断要点(96.96%)、治则治法(96.20%)、辨证分类(88.59%);合理性较低的为调摄预防(65.02%),88.21%临床医生认为《中医肛肠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完全适用和基本适用。通过观察1 309份病例,对《指南》进行应用性评价,符合度较高的为西医疾病诊断(98.70%)、中医疾病诊断(90.76%);较低的为调摄预防(49.27%)。《指南》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较好,分别为97.02%,95.11%。综合评价较好,总体疗效与技术水平、满意度、临床适用性7~9分的分别为81.52%,80.60%,79.30%,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室性期前收缩(PCVs)作为一种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可影响患者心脏的舒缩功能,导致生活质量下降.通常根据病因病机,将其归属于中医"心悸病"范畴.于春泉教授治疗本病具有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PCVs病机关键为气虚血瘀,故以益气活血通络为主要治法.文章通过对于教授运用中药治疗室性期前收缩验案的总结分析,探究其中医辨证思...  相似文献   

19.
血脂异常的发病率日益攀升,其发病具有隐匿性,且疾病过程具有慢性、长期性,不易引起患者重视,带来的疾病结局不容乐观,将其防控关口前移至关重要。中医体质学三级预防理论的提出,为血脂异常的防治提供了可操作、易执行的方法,结合现有的防控手段探讨血脂异常体质三级预防方案,以求在血脂异常的防治中做到调体拒邪、调体防病、调体防变。  相似文献   

20.
最初的传统医学形式存在于多种文化中,西方的传统医学经过多重变革、演变成现在的医学体系,而中国的传统医学却一直保存并获得不断发展。自精准医学这一新生的医学概念产生以来,因其研究模糊了疾病的界限和定义,所以可能出现很多类似于中医辨证论治体系中“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情况。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色,是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精髓,而精准医学则与中医学辨证论治的思想存在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