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研究仙鹤草药材不同药用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抗肿瘤、抗凝血活性,为生药不同部位的合理应用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采用HPLC色谱法建立仙鹤草不同药用部位的指纹图谱;采用MTT比色法研究仙鹤草不同药用部位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人胃癌细胞株HGC-27细胞、人结肠癌细胞株Caco-2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采用2,2''-联氮-(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法、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法检测仙鹤草不同药用部位的抗氧化能力;采用ELISA法测定仙鹤草不同药用部位对小鼠凝血酶原(PT)指标的影响。结果:仙鹤草不同药用部位的指纹图谱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根、茎、叶、花均显示不同程度抗肿瘤、抗氧化、抗凝血药效,其中茎对HepG2、HGC-27、Caco-2三种癌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强于根、叶、花;叶、花清除DPPH、ABTS自由基的能力强于根、茎;茎、叶降低小鼠血浆凝血酶原水平的能力强于根、花。结论:仙鹤草不同药用部位的抗氧化、抗肿瘤、抗凝血药效存在差异,为仙鹤草药材以药效为导向的不同药用部位的合理使用提供实验依据,为生药不同部位的精准应用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罗布麻不同药用部位有效成分的含量与药用价值。方法:通过薄层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对罗布麻不同药用部位有效成分的含量进行研究。结果:罗布麻各药用部位紫外吸收在204±2nm处有最大吸收;薄层色谱分析除罗布麻茎(2)、罗布麻根(3)外均在Rf值0.64、0.52处有翠绿色斑点;高效液相含量测定结果:罗布麻叶中槲皮素含量均〉中国药典规定的0.60%,罗布麻花、茎、根、全草中槲皮素的含量均〈中国药典规定的0.60%。结论:本方法可用于罗布麻的定性鉴别:罗布麻不同药用部位均含有有效成分——槲皮素,鉴于罗布麻除叶以外的部位有效成分槲皮素的含量均低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0.60%的要求,可用作提取罗布麻浸膏的原料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知母药材不同药用部位体外抗肿瘤、抗炎及抗氧化的作用,为知母进一步的合理应用和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色谱法建立知母药材不同药用部位的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采用MTT法研究知母不同药用部位对人胃癌HGC-27细胞、人肝Hepg-2细胞和人结肠癌Caco-2细胞体外增值抑制作用的影响;采用LPS诱导Raw 264.7细胞炎症模型,MTT法测定细胞活力,Griess试剂盒测定细胞分泌一氧化氮(NO)的水平,探讨知母不同药用部位的体外抗炎活性;采用二苯基苦酰肼基(DPPH)、2,2′-连氨-(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氨盐(ABTS)自由基清除法观察知母不同药用部位的体外抗氧化作用。结果:HPLC指纹图谱显示,知母4个不同药用部位根、茎、叶、花的化学成分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体外药效结果显示,知母不同药用部位作用于不同肿瘤细胞后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值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知母不同药用部位均能促进RAW264.7巨噬细胞的增殖,不同药用部位对LPS诱导的巨噬细胞分泌一氧化氮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知母花对DPPH及ABST的清除能力最强,其它部位活性顺序依次为知母叶、茎、根。结论:知母根、叶、花为抗肿瘤有效药用部位;知母不同药用部位均具有显著的抗炎、抗氧化作用,以知母茎抗炎作用最强,知母花抗氧化作用最强;本研究为知母不同药用部位针对不同疾病的合理使用提供实验依据和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本研究建立飞龙掌血叶、茎皮和根皮HPLC指纹图谱,分析其化学成分差异,为不同药用部位应用合理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Agilent SB C18柱(250 mm × 4.6 mm,5 μm),波长:320 nm,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28℃,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系统。通过对飞龙掌血叶、根皮、茎皮对比研究,本研究建立飞龙掌血的指纹图谱,并运用相似度评价软件对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对比。结果 本研究发现相同药用部位的10批之间的相似度均大于0.93,其生成的对照指纹图谱具有代表性,可用于飞龙掌血指纹图谱比较。经对比叶、根皮、茎皮分别有14、15、15个共有峰。根皮与茎皮两者化学成分相近,叶与根皮和茎皮的化学成分差异明显。结论 飞龙掌血不同药用部位的内在质量存在一定差别,此法可用于飞龙掌血药材的的真伪鉴别和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车前草不同药用部位抗炎、抗肿瘤及抗氧化作用活性差异,为进一步明确车前草不同药用部位的合理使用,扩大车前草临床用药,更好地开发利用车前草资源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0.2%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建立车前根、车前叶、车前子及除去根、叶、子剩余部位的指纹图谱;采用脂多糖(LPS)诱导小鼠Raw 264.7细胞炎症模型,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活力,Griess法测定细胞分泌一氧化氮(NO)的水平检测车前草不同药用部位抗炎活性;采用MTT法检测车前草不同药用部位抗肿瘤活性;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氮-(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法检测车前草不同药用部位抗氧化活性。结果:车前草不同药用部位指纹图谱既有相似性,又存在一定差异性。药效学数据显示,车前草不同药用部位均具有较好的抗炎、抗肿瘤及抗氧化活性,其中抗炎和抗肿瘤活性车前叶活性最高,车前草剩余部位大于车前根,车前子活性相对较弱;抗氧化活性车前叶最高,车前根活性较低。结论:本研究明确了车前草不同药用部位醇提物指纹图谱及不同药用部位的抗炎、抗肿瘤及抗氧化活性差异,为进一步扩大车前草药材临床用药以及针对不同疾病合理利用不同药用部位精准用药研究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为车前草药用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及药用新资源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小蓟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的差异与抗炎、促凝血病症疗效关系,研究生药不同部位的精准应用。方法:使用HPLC色谱法建立不同部位的指纹图谱,MTT法测定不同部位提取物对炎症细胞RAW264.7增值的抑制作用,ELISA法测定不同部位提取物对小鼠凝血酶原(PT)指标的影响,并使用灰色关联软件,将色谱峰的峰面积与抗炎、凝血酶原指标相关联,得到各个成分的贡献率。结果:小蓟根、茎、叶、花中的成分种类与含量均有不同。在体外抗炎药效研究中,小蓟花的效果最好,对炎症细胞RAW264.7 的抑制率达到63.25%。小蓟根次之,小蓟叶与茎对炎症细胞的抑制作用不大。用ELISA法测定小鼠血浆中凝血酶原指标,小蓟花对指标影响最大,叶次之,茎与根对指标变化影响不大。灰色关联度计算软件结果显示,绿原酸、橙皮苷、咖啡酸、蒙花苷对抑制炎症细胞增值(抗炎)的相关程度分别为0.7250,0.5249,0.5105,0.5096。与升高凝血酶原指标(止血)的相关程度分别为0.5982,0.5088,0.5037,0.5034。其关联程度与其他成分相比,差距较大。结论:小蓟不同部位和抗炎、促凝血病症的药效存在差异,明确了生药小蓟不同部位的精准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和比较茜草根、茎、叶、花及果的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活性,明确茜草发挥特定药效的部位,为茜草资源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茜草根、茎、叶、花、果的指纹图谱;采用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2,2-连氮(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氨盐自由基(ABTS)法,以半数清除浓度(EC50)评价茜草各部位醇提物抗氧化活性;采用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建立炎症模型,以NO、IL-6炎性因子评价茜草各部位抗炎活性;采用噻唑蓝法(MTT),以抑制率评价茜草各部位醇提物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茜草各部位HPLC指纹图谱在色谱峰数量及相对峰面积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化学对照品比对出12种化学成分;茜草根醇提物对肝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最显著,抗炎效果最好,茜草花醇提物抗氧化活性最高。结论:茜草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群存在差异,差异的化学成分群是茜草不同部位抗氧化、抗炎、抗肿瘤药效显著差异的重要因素,本实验为茜草各药用部位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及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不同商品柘木中槲皮素和山萘酚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测定柘木药材中双指标成分槲皮素与山萘酚的含量,为柘木商品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槲皮素和山萘酚为指标,对购自广西不同商品柘木药材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不同商品柘木中槲皮素和山萘酚的含量有显著差异.结论 实验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为鉴定柘木的药用部位和控制柘木药材的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川产赶黄草不同部位(花和果实、茎、叶、枝)的槲皮素含量,为其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对5批川产赶黄草不同部位中的槲皮素进行含量测定并比较。结果:川产赶黄草中不同部位的含量差别较大,槲皮素含量最高的是花和果实,其次是叶、枝和茎。结论:建议将其药用部位(花和果实、叶、枝、茎)分开,为提高疗效和合理开发利用川产赶黄草药材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黄芪中槲皮素和山萘酚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来源黄芪中槲皮素和山萘酚含量。结果不同来源样品中2种黄酮苷元的定量分析结果分别为槲皮素平均回收率97.88%,RSD=1.07%;山萘酚平均回收率为99.83%,RSD=1.10%。结论黄芪中含有中槲皮素和山萘酚,其含量随产地而变化。  相似文献   

11.
翟延君  程飞  王添敏  初正云  李娜 《中成药》2011,33(12):2052-2055
目的观察和探索花旗松素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及其作用机理。方法结晶紫染色法检测花旗松素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RT-PCR法检测与肿瘤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花旗松素能够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呈剂量依赖关系;花旗松素不能诱导Bcl-2 mRNA和Bax mRNA的表达,但能使P53和P21的mRNA表达量增加。结论花旗松素具有良好的体外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作用;花旗松素诱导Hela细胞死亡与细胞凋亡相关,其分子机制可能与升高P53和P21mRNA表达有关,而与Bcl-2和Bax的蛋白转录无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荭草花中的抗肿瘤活性部位.方法:采用MTT法观察荭草花的各提取部位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人肝癌SMMC-7721细胞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荭草花的乙酸乙酯部位及正丁醇部位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抑制率约分别为60%及40%;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均约为60%,并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荭草花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及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增值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是一类具有开发前景的抗肿瘤中药.  相似文献   

13.
鲍宁  陈子超  赵春芹  刘名玉  张振  李肖  蔡梅超 《中草药》2023,54(15):5101-5111
原发性肝癌为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中医认为肝癌的主要病因是“气虚血瘀”,其治法以“益气活血”为主。黄芪-莪术为益气活血法代表性药对,已有研究表明该药对及其活性成分具有明确的抗肝癌作用。通过对黄芪-莪术药对及其活性成分抗肝癌作用机制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从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抑制新血管生成、改善免疫微环境、逆转多药耐药等角度对其抗肝癌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黄芪-莪术药对的临床用药和抗肝癌中药新药研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翟延君  佟苗苗  程飞  祝青 《中成药》2012,34(2):217-220
目的 探讨从红蓼成熟果实中分离出来的花旗松素和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对人体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 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花旗松素和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对人胃癌MGC细胞、人肝癌HepG-2细胞和人盲肠癌Hce-869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 花旗松素和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在1~500 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对MGC细胞、HepG-2细胞和Hce-8693细胞均有一定的生长抑制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大和作用时间的延长,呈较好的剂量-时间-效应关系;同等条件下,花旗松素比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的抑制作用强.结论 花旗松素与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均有体外抗肿瘤活性,能抑制MGC细胞、HepG-2细胞和Hce-8693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5.
张俊峰  陈规划  陆敏强  刘加军 《中成药》2006,28(9):1325-1329
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对肝癌BEL-740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冬凌草甲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BEL-7402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时的形态学变化。应用PCR-ELISA及RT-PCR法检测细胞凋亡前后端粒酶活性及端粒酶hTERT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冬凌草甲素可显著的抑制BEL-7402细胞的生长,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并呈现出明显的量-效与时-效关系。冬凌草甲素作用48~60h后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图片上可见核浓缩及核碎裂等典型的细胞凋亡特征,同时端粒酶hTERTmRNA的表达水平及端粒酶活性均明显降低。结论:冬凌草甲素能抑制BEL-7402细胞的生长及诱导细胞发生凋亡;降低端粒酶hTERTmRNA的表达水平及端粒酶活性可能是其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牛樟芝提取物(ANCA-E-D)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的作用,揭示其可能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人肝癌细胞SMMC-7721,以6×104/m L接种于96孔板,每孔100μL,随机分为调零组、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以及20,40,60 mg·L-1ANCA-E-D药物组,每组设5个复孔,分别作用24,48,72 h,采用MTT比色法检测ANCA-E-D对SMMC-7721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瑞氏染色观察以上浓度的ANCA-E-D对肝癌细胞SMMC-7721形态学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以上浓度的ANCA-E-D对SMMC-7721细胞周期和早期凋亡的影响。结果:MTT实验结果表明,20,40,60 mg·L-1的ANCA-E-D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其半数致死率(IC50)分别为31.21,24.12,21.48 mg·L-1;形态学观测结果提示,ANCA-E-D药物组的细胞核碎裂、凋亡小体形成;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不同浓度的ANCA-E-D作用后,SMMC-7721细胞凋亡以晚期凋亡为主,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ANCA-E-D可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可能与其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7.
蛇葡萄素的血管生成抑制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罗高琴  曾飒  刘德育 《中药材》2006,29(2):146-150
目的:探讨蛇葡萄素对内皮细胞及肿瘤细胞的生长及其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体外用MTT法对牛主动脉内皮细胞进行增殖抑制实验;用ELISA法、免疫组化染色法以及流式细胞仪观察蛇葡萄素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分泌VEGF、bFGF的抑制作用;体内观察蛇葡萄素对人肝癌Bel-7402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结果:蛇葡萄素对牛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增殖在6.4~51.2μg/m l呈现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IC50=22.0±4.0μg/m l。ELISA法测定结果显示,12.8μg/m l、25.6μg/m l、38.4μg/m l蛇葡萄素对肝癌Bel-7402细胞分泌VEGF的抑制率分别为14.2%、40.0%及49.6%。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12.8μg/m l以上的蛇葡萄素能使细胞体积缩小,分泌VEGF、bFGF明显减少。流式细胞仪检测VEGF、bFGF结果,25.6μg/m l及38.4μg/m l蛇葡萄素对VGEF的抑制率分别为32.2%及57.4%,对bFGF的抑制率分别为54.9%及62.6%。蛇葡萄素浓度为100、150、200 mg/kg时对人肝癌Bel-7402裸鼠移植瘤的抑制率分别可达24.3%、41.4%及45.7%。结论:蛇葡萄素在体外能有效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及人肝癌Bel-7402细胞分泌VEGF和bFGF,具有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体内能有效抑制人肝癌Bel-7402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提示蛇葡萄素也许可作为一个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用于肿瘤防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不同方法对荭草DNA提取,比较提取质量的差异,为研究药材的遗传多样性、种类鉴定和基因指纹图谱的构建等提供优质基础。方法采用改进的CTAB法和SDS法提取荭草叶片基因组DNA,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OD260/OD280的比值,检测所提DNA的纯度和质量。结果采用CTAB法提取的荭草基因组DNA样品的纯度和浓度均高于SDS法,其DNA的OD260/OD280值为1.801~1.993,CTAB法所提的DNA泳带分布较集中,无拖尾现象,其DNA浓度能够满足RAPD、SSR/ISSR扩增模板的需求。结论改良CTAB法是提取荭草基因组DNA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人肝癌细胞SMCC-7721增殖及干细胞标志物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姜黄素组、AG490组、姜黄素+AG490组,其分别作用于人肝癌细胞SMCC-7721后,通过噻唑蓝(MTT)法分别检测其对人肝癌细胞SMCC-7721生长的抑制作用;通过Western blot法、RT-PCR法分别检测各组人肝癌细胞SMCC-7721中转录激活因子3(STAT3)、p-STAT3、CD24、CD133、CD44和CD90蛋白的表达及mRNA的变化。结果姜黄素可明显抑制人肝癌细胞SMCC-7721的增殖,同时下调STAT3、p-STAT3、CD24、CD133、CD44和CD90蛋白表达;其作用强度较AG490稍弱,但两药合用显示出一定的协同效果。结论姜黄素抑制人肝癌细胞SMCC-7721的增殖,降低人肝癌细胞SMCC-7721中CD24、CD133、CD44和CD90表达,其机制可能与调控STAT3磷酸化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驱虫斑鸠菊不同乙醇浓度提取物指纹图谱,考察各醇提物共有峰成分对人A375黑素瘤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探讨驱虫斑鸠菊醇提物指纹图谱与药效的相关性,为建立驱虫斑鸠菊谱效结合的中药质量控制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采用HPLC建立驱虫斑鸠菊不同乙醇浓度提取物指纹图谱,并对其进行相似度评价;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研究人A375黑素瘤细胞增殖作用;用灰关联度分析法研究"谱效关系"。结果:驱虫斑鸠菊醇提物指纹图谱有13个共有峰,其对人A375黑素瘤细胞有增殖作用,其中4号峰对其增殖作用贡献最大,灰关联度最高。结论:驱虫斑鸠菊不同乙醇浓度提取物的指纹图谱存在一定差异,指纹图谱共有峰与其对细胞增殖的作用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