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子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多为人乳头瘤病毒(HPV)一过性感染引起临床及病理形态学改变的一种鳞状上皮内病变,有较高的逆转率,合并或进展到浸润癌的风险极低。中国优生科学协会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分会(CSCCP)专家组结合国内外最新进展和中国国情,制定了本共识。共识中阐释了子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概念、转归、阴道镜评估的意义、管理流程等相关问题。规范子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管理,以指导临床实践,并避免对其过度干预及诊断中高级别上皮内病变的漏诊。  相似文献   

3.
4.
子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是一种继发于急性HPV感染的组织学改变,总体预后良好。在排除更严重病变的前提下,LSIL的处理原则以随访为主。但对于既往细胞学结果为不能排除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不典型鳞状细胞(ASC-H)、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LSIL,需注意排除隐匿性HSIL,必要时诊断性锥切以减少误诊。持续性或反复性LSIL的处理应综合评估,制定个体化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其基因型与宫颈重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和宫颈癌的关系.方法:采用可检测25种HPV基因型的基因芯片方法分别检测HSIL(23例)和宫颈癌(46例)组织的HPV基因型,计算两组患者宫颈组织中HPV的感染率及各基因型的感染率,比较HPV及其主要基因型与宫颈病变的关系.结果:69例宫颈病变患者中HPV阳性率为98.55%(68/69);HSIL组单一型别感染率为81.82%,多型别感染率为18.18%,HPV的型别分布以HPV16、52、58最常见;宫颈癌患者中单一型别感染率为95.45%,多型别感染率为4.55%,HPV的型别分布以HPV16、58最常见.所检出的HPV型别中以HPV16的检出率最高.结论:①HPV感染,特别是高危型HPV感染与HSIL和宫颈癌的关系密切;②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可能与HPV基因型多寡无关,而与感染HPV亚型的致病能力密切相关;③HSIL与宫颈癌感染的HPV基因型呈多样性.且均为高危型感染,其中以HPV 16型最常见.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HPV E6/E7 mRNA检测对细胞学正常或轻度异常的低级别宫颈病变(CINⅠ)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衢州市人民医院妇科行初次阴道镜下活检且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为CINⅠ的81例患者进行随访。分析HPV E6/E7 mRNA与CINⅠ自然转归的定性及定量关系。结果:81例患者经2年随访,其中57例(70.4%)消退,8例(9.9%)持续,16例(19.8%)进展。在随访的6个月中,HPV E6/E7 mRNA阳性组与阴性组的CINⅠ总进展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随访的12、18、24个月中,HPV E6/E7 mRNA阳性组的总进展率明显高于HPV E6/E7 mRNA阴性组(P0.05),且HPV E6/E7mRNA表达量越高,CINⅠ进展的可能性越大(r=0.678,P=0.000)。结论:对于细胞学正常或轻度异常的CINⅠ患者,HPV E6/E7 mRNA阳性,特别是高表达量的患者更易进展。  相似文献   

7.
        80%的女性一生中都可能会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其中大多数是一过性的感染,能被自身的免疫系统所清除。高危型 HPV持续感染是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筛查的普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诊断技术的提高等,多数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能够得到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然而,由于对高危型HPV感染和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诊断和治疗适应证掌握不严格,出现了不必要的筛查和不必要的阴道镜活检等过度诊断,对不需治疗的患者实施了治疗、简单治疗复杂化等过度治疗现象。本文针对高危型HPV感染和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过度诊治问题进行讨论。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与整合检测对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HPV分型与整合检测的20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以同期行阴道镜下子宫颈组织活检的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HPV整合检测在子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HPV整合结果是患者子宫颈病变程度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联合患者HPV分型整合检测结果和年龄建立子宫颈病变的诊断预测模型,其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15,灵敏度为82.60%,特异度为91.60%。结论:HPV整合状态与子宫颈病变息息相关,HPV分型与整合检测对子宫颈高级别病变的诊断具有显著临床价值,能对HPV阳性患者进行精准分流,可作为阴道镜检测的有效补充,共同评估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进展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配对盒家族基因1(PAX1)甲基化检测与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mRNA检测在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子宫颈病变406例患者.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4组:子宫颈炎组(145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和比较外阴高级别及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SIL)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SIL患者11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外阴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88例,外阴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31例。结果:①临床症状方面,外阴无症状占63.9%(76/119),外阴LSIL和HSIL无症状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4.8%vs 61.3%,P0.05)。②细胞学异常[意义不明确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LSIL、HSIL]比例为42.9%(51/119)。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率占89.1%(106/119)。外阴LSIL和HSIL在细胞学异常和HPV阳性比例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9.8%vs 51.6%;88.6%vs 90.3%,P0.05)。③外阴LSIL和HSIL病灶存在色素沉着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6%vs 58.1%,P0.05),在多灶性分布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2%vs 35.5%,P0.05)。④外阴LSIL与外阴HSIL在阴唇后联合及舟状窝部位的活检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7.8%vs 43.9%,P0.05)。⑤外阴SIL患者伴随多中心病灶达36.1%(43/119),外阴LSIL与外阴HSIL合并多中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阴SIL与HPV感染密切相关,存在色素沉着是外阴HSIL与外阴LSIL相区别的重要特征。在下生殖道检查中,应避免漏诊外阴SIL。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级别外阴鳞状上皮内病变(VHSIL)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8年6月10家医院568例经病理证实的外阴鳞状上皮内病变(VSI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低级别外阴鳞状上皮内病变(VLSIL)185例,VHSIL 383例,比较不同级别病变的发病特征、治疗方式及预后情况。结果:(1)VHSIL组平均年龄(45.20±14.59岁)与VLSIL组(44.42±14.04岁)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以41~50岁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31~40岁。(2)VHSIL组有症状者占75.46%,以瘙痒为最多见(51.96%),VHSIL组瘙痒、疼痛发生率明显高于VLSIL组(P<0.05)。VHSIL组中皮肤黏膜增生/增厚性病变、疣状/乳头状及溃疡/糜烂性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VLSIL组;而斑块/斑点、扁平疣发生率明显低于VLSI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VHSIL组合并子宫颈上皮内病变、阴道上皮内病变、肛周上皮内病变的发生率高于VLSIL组(62.00%vs 50.45%,P<0.05)。(4)...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L1壳蛋白筛查HPV阳性妇女宫颈脱落细胞中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12月就诊于温州市人民医院的妇女212例,收集宫颈脱落细胞并行HPV L1壳蛋白检测、HPV DNA分型、TCT(液基细胞学)及阴道镜下活检,比较HPV阳性妇女的宫颈脱落细胞中HPV L1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212例细胞学标本中HPV L1壳蛋白阳性率为33.9%,其中未见上皮内病变/恶性细胞组(NILM)、无明确诊断意义的鳞状上皮细胞病变组(ASCUS)、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组(LSIL)、不能排除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组(ASC-H)、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组(HSIL)中阳性率分别为47.1%、35.1%、54.2%、29.2%、16.1%,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HSIL组与LSIL组和NILM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5);进行数据合并后,LSIL/ASCUS组与ASC-H/HSI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78例宫颈细胞学异常患者中,宫颈低级别病变和宫颈高级别病变的HPV L1壳蛋白阳性率比较,在ASCUS组(P=0.000)、LSIL组(P=0.004)中均有差异,在ASC-H组(P=0.127)、HSIL组(P=0.515)中均无差异。HPV 16/18感染患者的HPV L1壳缺失同宫颈高级别病变有更紧密的关系(P=0.003)。结论:子宫颈脱落细胞HPV L1壳蛋白检测在HPV阳性妇女的子宫颈病变筛查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可能成为一种合适的分流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Aptima法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 mRNA,研究其分型和定量检测结果在不同年龄和子宫颈活检中的分布情况,探讨其在子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HPV E6/E7 mRNA检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HPVE6/E7 mRNA阳性患者的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子宫颈外用红色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Nocardia rubra cell wallskeleton,Nr-CWS)治疗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宫颈中心就诊的子宫颈HSIL患者,回顾性分析子宫颈环形电切除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聚焦超声与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转归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清除情况,探讨聚焦超声治疗对子宫颈HSIL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HR-HPV感染且病理活检确诊为子宫颈HSIL患者140例,分为聚焦超声组70例和环形电切组70例,观察术后6、12个月患者子宫颈病变转归及HR-HPV转阴率。结果 聚焦超声组符合纳入条件者67例,其中完成随访者共61例;环形电切组符合纳入条件者共58例,其中完成随访者53例。治疗后6、12个月随访聚焦超声组HR-HPV累积清除率分别为49.2%、72.1%,子宫颈病变治愈率分别为72.7%、77.0%;环形电切组HR-HPV累积清除率分别为50.9%、71.7%,子宫颈病变治愈率分别为75.7%,77.4%。两组HR-HPV清除率及子宫颈病变治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聚焦超声组治疗后发生子宫颈粘连、局部组织增生、瘢痕患者分别为0例、2例、0例,环形电切组分别为6例、5例、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  相似文献   

16.
HPV L1检测预测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预后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研究表明,随着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的进展,病变组织HPVL1衣壳蛋白表达呈下降趋势。联合宫颈HPVL1衣壳蛋白检测及现有筛查手段如细胞学、p16等检测也许可以提高其预测SIL预后的准确性。现将HPVL1检测用于预测SIL预后的科学性及实用性作一综述,以探索更加合理的筛查流程,对SIL患者进行最佳的分流管理。  相似文献   

17.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持续感染有关,被视为宫颈癌前病变,有癌变潜能。绝经后女性由于宫颈的年龄依赖性变化,宫颈HSIL的诊治难度增加。虽然宫颈活组织检查是诊断宫颈病变的金标准,但也存在漏诊现象,然而宫颈管搔刮术可提高绝经期女性HSIL的诊断准确率,尤其阴道镜检查不满意但可疑宫颈病变时宫颈管搔刮术的效果更为显著。尽管切缘阳性被认为是宫颈切除后病变残留/复发的关键因素,切缘阴性也并不意味着病灶已被完全切除。而且因为宫颈萎缩、宫颈缩短和阴道穹窿部消失等原因使宫颈切除性手术操作困难,增加膀胱、直肠等邻近脏器损伤的风险,同时,绝经期女性激素水平降低,宫颈癌好发部位转化区内移至宫颈管内,阴道镜检查无法及时找到可疑部位,导致宫颈癌漏诊。因此,探讨针对绝经后女性宫颈病变的最优诊疗方案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通过分析绝经后女性宫颈HSIL的诊治现状及面临的难题,为绝经后妇女宫颈病变的个体化诊治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系统地评估宿主多基因甲基化在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数据库中有关宿主多基因甲基化诊断HSIL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从建库至2022年1月11日。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使用QUADAS-2评价文献质量,采用Meta-disc 1.4和Stata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及绘图,评估宿主多基因甲基化对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及以上(CIN2+)和CIN3及以上(CIN3+)的诊断价值。结果:最终纳入8项研究,共313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宿主多基因甲基化对诊断CIN2+的合并敏感度为0.80(95%CI 0.76~0.83),合并特异度为0.78(95%CI 0.76~0.80),合并阳性似然比(PLR)为8.01(95%CI 2.54~25.22),合并阴性似然比(NLR)为0.27(95%CI 0.13~0.54),合并诊断比值比(DOR)为37.74(95%CI 11.60~122.79),合并曲线下面积(AUC)为0.9566。对CIN3+的合并敏感度为0.70(95%CI 0.65~0.75),合并特异度0.75(95%CI 0.73~0.76),合并PLR为4.66(95%CI 2.82~7.70),合并NLR为0.37(95%CI 0.24~0.59),合并DOR为16.42(95%CI 8.20~32.88),合并AUC为0.8937。结论:宿主多基因甲基化对诊断CIN2+、CIN3+具有较好敏感度和特异度,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对HSIL有很好的分流作用,该检测有望成为一种稳定、准确、有效的子宫颈癌筛查分流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宫颈锥切术后病理升级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14年1月至2022年4月于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因活检病理提示宫颈LSIL有指征行宫颈锥切的患者97例,分为病理升级组和病理未升级组进行分析。结果 97例患者中,54例(55.7%)宫颈锥切术后病理升级,两组一般资料、术前及术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宫颈液基细胞学(TCT)、阴道镜检查结果、累及腺体及锥体高度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危险因素组合后行卡方检验显示,HPV16/18阳性伴TCT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不排除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不典型鳞状细胞(ASC-H)或不典型腺上皮细胞(AGC)是宫颈锥切术后病理升级的危险因素(P=0.041)。结论 HPV16/18型阳性伴TCT>LSIL(HSIL/ASC-H/AGC)是影响活检LSIL术后病理升级的影响因素,对LSIL患者进行分流管理时需同时考虑患者术前HPV及TCT结果。LSIL宫颈锥切术后病理是否升级不影响患者术后HPV转归情况。  相似文献   

20.
p16基因是一种多肿瘤抑制基因,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p16基因失活导致肿瘤的发生,其失活机制主要为甲基化、缺失及突变。宫颈癌是妇女常见肿瘤之一,发生机制尚不清楚。p16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诊断相关性的研究中发现,p16基因的失活及P16的表达很复杂,p16基因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还不清楚。有研究发现p16基因在宫颈癌发展中主要的失活形式是启动子甲基化,失活率随病情恶化而增加;而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宫颈癌和CIN中,p16基因的缺失和突变是罕见事件,表现为过表达,几乎所有HPV阳性宫颈癌中p16表达阳性。为此对p16基因与宫颈癌、CIN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