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庞立红 《河南中医》2014,34(1):142-142
目的:观察巨刺加刺络拔罐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对周围性面瘫患者,针刺患侧局部、健侧合谷后在患侧牵正、翳风两穴用三棱针点刺皮肤出血,然后拔留罐5min,以出10mL恶血为宜。结果:急性期及早应用本法是减轻病人痛苦,缩短疗程,提高面瘫治愈率的有效方法。结论:巨刺加刺络拔罐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急性期周围性面瘫巨刺法与常规患侧针刺法的临床疗效差异,为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针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巨刺组(19例)、患侧组(21例)。两组均予相同基础用药,针刺穴取风池、阳白透鱼腰、睛明、承泣、下关、颊车透地仓、合谷、足三里,巨刺组针刺面部健侧穴位,患侧组针刺面部患侧穴位,每周3次,治疗4周。应用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均能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巨刺组与患侧组总有效率均为100.0%(P0.05),巨刺组痊愈率为68.4%(13/19),优于患侧组的47.6%(10/21,P0.05);巨刺组于治疗第7天、第14天H-B评分优于患侧组(均P0.05);巨刺组痊愈患者治疗天数明显少于患侧组((23.95±4.30)天vs(29.14±5.43)天,P0.01)。结论:巨刺法能加速急性期周围性面瘫面神经功能恢复,并明显缩短疗程,疗效优于针刺面部患侧穴。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经筋透刺、常规针刺和药物治疗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按1:1:1比例随机均匀的分为经筋透刺组(治疗组)、常规针刺组(对照Ⅰ组)及西药组(对照Ⅱ组),并接受相应的治疗。分别于入组当天,治疗第1、2、3、4个疗程后对 House - Brackmann 量表及面神经麻痹程度评分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经过4个疗程的治疗,经筋透刺组(治疗组)、常规针刺组(对照Ⅰ组)及西药组(对照Ⅱ组)的痊愈率分别为45%、25%、17.5%,经χ2检验,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Ⅰ组及对照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自第2个疗程之后,治疗组的愈显率要明显优于对照Ⅱ组;但治疗组与对照Ⅰ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筋透刺法对于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疗效显著,该方法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痊愈率。  相似文献   

4.
半刺法配合隔姜灸治疗周围性面瘫178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围性面瘫的治疗,目前所采用的方法较多,一般疗效也较好,但若病程长久则治效较差。笔者采用《灵枢》经中五体刺之—半刺法配合隔姜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特别是病程久长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共1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8例和用常规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浮刺法与巨刺法相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浮刺法结合巨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愈显率为90.6%,对照组治疗后愈显率为66.7%,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治疗面瘫效果良好;在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时,用浮刺法与巨刺法相结合治疗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毫火针半刺联合翳风穴牵正散超声导入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风寒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风寒证)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毫火针半刺联合翳风穴牵正散超声导入治疗。对比两组干预前后面神经功能分级(H-B)评分、面部残疾指数量表[面部残疾指数躯体功能(FDIP)、面部残疾指数社会功能(FDIS)],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H-B分级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的FDIP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FDIP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的FDI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FDI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P <0.05)。结论 毫火针半刺联合翳风穴牵正散超声导入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风寒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巨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常规针刺法治疗,治疗组3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巨刺法治疗。应用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House-Brackmann,H-B)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进行评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对照组为92.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痊愈率治疗组为66.6%,对照组为46.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评分在治疗1周时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刺法能促进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  相似文献   

8.
林敏 《河南中医药学刊》2011,(10):1275-1276
目的:观察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电针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将12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0例)采取电针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普通针刺,治疗1月后分别在0月、3月对照观察两组并发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结束后0月并发症例数无显著差异(P〉0.05),在3月后治疗组并发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3月后治疗组面肌纤维性痉挛和面肌痉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3个月后治疗组并发症患者的平均年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电针治疗会提高并发症的发生,其中老年人急性期电针治疗后期更容易出现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戴珍 《中医研究》2012,25(8):53-54
目的:观察针剌配合翳风穴刺血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60例,电针患侧阳白、鱼腰、四白、下关、颧髎、迎香、地仓、颊车,每次20 min,每日1次;同时配合患侧翳风刺血拔罐,治疗前3d每日1次.30 d后判定疗效.结果:痊愈42例,显效13例,好转3例,无效2例,显效率占91.67%.结论:针刺配合翳风穴刺血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王乐荣  张永焕 《四川中医》2012,(12):138-140
近年来,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发病率逐渐攀升,已经成为社会医学典型代表疾病。在此总结2000~2012年针灸治疗该病的研究进展,明确了针刺治疗该病在医学界的地位,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参考,同时也反应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探讨巨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总结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2013周围性面瘫的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抽取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60例,观察组采取巨刺法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辨证针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1.6%,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巨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传统辨证针灸治疗,可以依据患者的病情及病理进展,针对性地以分期疗法配合穴位治疗,提高临床疗效,迅速改善临床症状,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予经筋刺法,对照组30例予传统针刺法,疗程共20 d,比较两组治疗后面部感觉及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痊愈23例,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痊愈15例,...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了不少的面瘫患者,由于种种原因。经过了三月的恢复期治疗后,仍无法痊愈,也就是说进入了面瘫治疗的后遗症期,患者出现了眼睑上抬乏力,流泪,口角歪斜,或有倒错现象,给病人带来了不少的痛苦,针对这一情况笔者从2005年起至今在临床运用巨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50例,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作一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毛刺法治疗急性期面瘫60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李妍  韩宝杰  励志英 《河南中医》2009,29(4):394-395
目的:采用毛刺法及常规针刺法治疗急性期面瘫60例并进行疗效分析。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毫针刺法,治疗组在急性期采用毛刺法,且不分期治疗。取穴主要为地仓、颊车、合谷、阳白、太阳、翳风、颊移、下关,疗效标准参照《临床疾病诊疗依据治愈好转标准》。结果:对照组痊愈率为80.00%,治疗组痊愈率为96.67%,而且治疗组痊愈所用时间也比对照组短,两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而且疗程缩短。结论:毛刺法治疗急性期面瘫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不同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不同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 :随机设观察组 116例采用透穴刺法 ,对照组4 2例采用常规刺法 ,并将两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 81.8%,对照组痊愈率 6 6 .7%(P <0 .0 5 )。观察组总有效率 96 .5 %,对照组部有效率 88.1%(P <0 .0 1)。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疗程与疗效的比较 ,以观察组为优 (P <0 .0 5 )。结论 :透穴刺法痊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 ,且疗程短 ,提示本法疗效优于常规刺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周围面瘫急性期90例患者辨证分为寒证和热证,并采取了不同的针刺方法,观察28天。结果:总有效率为97.8%,无1例患者病情加重。说明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适合针刺,但要辨证准确,针刺方法得当。  相似文献   

17.
吴利  张静 《光明中医》2020,(10):1531-1534
目的比较周围性面瘫巨刺法、分期巨刺法和患侧针刺法的临床疗效差异,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9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巨刺法组)33例、B组(分期巨刺法组)33例、C组(患侧针刺组)32例,3组均予相同基础用药,针刺取穴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翳风、合谷。A组针刺面部健侧穴位;B组急性期(发病1~7 d)面部取健侧穴位,静止期和恢复期(发病8 d以后)面部取患侧穴位;C组针刺面部患侧穴位;每周7次,连续治疗4周。应用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于治疗前后对3组患者面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并比较3组疗效。结果 3组均能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总有效率均为100%(P>0.05),A组(60.606%)和B组(66.667%)痊愈率均优于C组(46.875%)(P<0.05);A组痊愈时间(20.55±4.763) d和B组(18.35±4.460) d优于C组(23.53±3.175) d(P<0.05);治疗后第7天、第14天、第21天A组和B组H-B评分均优于C组(P<0.05),治疗后第14天、第21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急性期浅刺不留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急性期浅刺不留针,对照组采用急性期浅刺留针治疗。结果两组在愈显率、痊愈例数、痊愈平均疗程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浅刺是否留针,对此病预后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经筋透刺法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3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围性面瘫,属现代医学的周围神经麻痹,又称贝尔(Bell's)氏面瘫。它是由于面神经管内面神经炎所致的瘫痪,中医学称为“口眼歪斜”。笔者自2001年-2005年应用经筋法和针灸透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35例收到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5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针刺治疗的临床疗效,讨论针刺治疗的最佳时机。方法:将98例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疗法,对照组给予TDF灯照射,急性期过后两组处理方法相同,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36%,高于对照纽的83.72%(P〈0.05)。结论: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采用针刺治疗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并可缩短恢复期治愈时间。急性期针刺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