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筛选标准重量的经方,综合分析其溶媒与药物重量比值,研究经方溶媒的应用规律。方法:将具有标准剂量的经方录入Excel 2003,根据溶媒用量、药物重量和取得汤剂的剂量,依次计算出溶媒用量/药量以及取得汤剂的浓度。结果:所有分组的内服方剂溶媒/药物重量平均值为7~9,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媒/药物为15~12的内服方剂可解表,治疗上焦病,寓辛散轻扬之意——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2~5的内服方剂为矿石类,食药并用或药性平和而需大剂量应用,或寓“重镇降逆”或寓“重剂起沉疴”;一般方剂比值为5~11,煎煮的金标准为7.27。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黄柏从汉代至今的临床用量特点。方法采用Excel表建立历代黄柏剂量数据库,选取各朝代最具代表性的医学著作,录入含有黄柏方剂的方名、总药量、黄柏药量、整方药味数、加水量、服法等。统计黄柏出现的频次、最常用量、常用量上限、常用量下限、最大用量、最小用量、平均用量,并结合文献分析历代黄柏用量特点。结果历代黄柏用量规律大致为汉唐时期用量最大,唐代每方用量最高可达220g;至宋代仍然维持着较大剂量,常用剂量范围为8~40g;但从金元至近代、当代,其用量大幅下降,每方最大量在30g左右。结论黄柏汉唐时期用量最大,金元至当代用量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3.
目的根据《东医寿世保元》对韩国朝鲜末期医家李济马临床方药用量规律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李济马著作《东医寿世保元》中的新定方剂处方,统计处方中单味药使用频次及四象体质(少阴、少阳、太阴、太阳)各类方中药物频次、方剂组成药味数、每服剂量及药物用量。结果共计60首新定方的100味药物纳入分析。出现频次前5位药物依次为大枣、炙甘草、白芍、陈皮、生姜,每味药平均用量分别为2枚、1钱、1.53钱、1钱、3片;少阴人用药频次前3位为大枣、炙甘草、白芍,少阳人用药频次前3位为防风、荆芥、泽泻,太阴人用药频次前3位为桔梗、黄芩、麦冬,太阳人用药频次前3位为芦根、木瓜、葡萄根。60首方剂药味组成以6~10味最多共43首,占71.67%;每服剂量6~20钱,平均为12.22钱,以10~15钱最多共34首,占56.67%。结论李济马临床组方用药特点为药味少、用量小、毎服剂量小,其组方用药至今仍为韩国医家临床常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医学衷中参西录》(清代医学家张锡纯所著中西医结合医学著作)中含黄芪处方的用药规律特点。方法: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原一至三期,卷一至卷八中所载含有黄芪的方剂36首,运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挖掘用药规律。结果:共统计中药86味,主治病证13种,方剂剂型以汤剂为主,治疗频率最高的为治女科方。黄芪用量多为六钱(清代重量单位,一钱相当于3.73 g),喜生用;配伍使用频率≥10次有7味中药,其中黄芪-知母、黄芪-当归为使用频次最高的药物组合。黄芪常与补血药、活血化瘀药和解表药配伍。结论: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对黄芪药性谙熟且运用灵活,配伍精简;临床使用较为广泛。文章利用数据挖掘方法,以黄芪单味药为切入点,分析《医学衷中参西录》含黄芪处方用药规律,探讨学习张锡纯使用黄芪经验,整理其临床辨证论治用药规律以及黄芪用法用量以期为传承张氏学术思想特点和临床用药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挖掘《辨证录》中痹病内服方剂的组方配伍规律。方法:收集《辨证录》中的痹病内服方剂,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挖掘方剂的组方配伍规律。结果:共收集到21首内服方剂,涉及65味中药,其中出现频次≥3的中药有20味,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白术、茯苓、肉桂、人参、薏苡仁。21首内服方剂的组方药物中,药性以温性出现频次最多,其次为平性、寒性;药味以甘味出现频次最多,其次为辛味和苦味;归经以脾经出现频次最多,其次为肺经、心经、肾经;出现频次≥6的药物组合有9个,排在前4位的为白术-茯苓、白术-肉桂、茯苓-肉桂、白术-茯苓-肉桂;核心药物组合2个,分别为甘草-白术-干姜、巴戟天-陈皮-薏苡仁。经聚类分析得到新处方1首,药物组成为白术、薏苡仁、陈皮、干姜、巴戟天、甘草。结论:《辨证录》中痹病内服方剂多采用性温、味甘、归脾经的药物;核心药物组合以健脾利湿、温阳散寒为主;以核心药物组合为基础聚类出的新方,仍符合祛湿温阳的治疗大法,可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但其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黄芪从两汉至今的临床用量特点。方法采用Excel 2007建立历代黄芪剂量数据库,选取各朝代最具代表的医学著作,录入含有黄芪方剂的方名、总药量、黄芪药量、整方药味数、加水量、服法等。统计黄芪出现的频次、最常用量、常用量上限、常用量下限、最大用量、最小用量、平均用量,并结合文献分析历代黄芪用量特点。结果黄芪历代用量规律除最大用量波动较大(清代达峰值,日服量约为298.4 g)外,其余用量大致规律为汉唐至宋明显下降后基本保持稳定。结论黄芪用于肌表肢体病证及中风后遗症偏瘫痿痹属虚证者一般用量较大,用于其余病证时则根据病症不同,用量或大或小,随症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桃仁从两汉至今的临床用量特点。方法 建立历代桃仁剂量数据库,选取各朝代最具代表的医学著作,将含桃仁方剂的方名、总药量、桃仁药量、整方药味数、加水量、服法等逐一录入。统计桃仁出现的频次、最常用量、常用量上限、常用量下限、最大用量、最小用量、平均用量,并结合文献分析历代桃仁用量特点。结果 桃仁用量以汉唐时期最大,尤其在唐代日服量最高可达69 g;至宋代略有降低,但仍维持较高水平,达到40 g;金元时期用量最小,最大用量仅为4 g;明清直至当代,其用量略低于宋代,最大用量为30 g。结论 桃仁历代用量呈现广剂量、宽范围的特点,桃仁大剂量(≥20 g)适用于急危重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历代含细辛汤剂中细辛的常用剂量。方法收集"中医方证研究与新药开发决策服务平台"中历代含细辛的汤剂,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将古代剂量单位折算成公制单位后,构建细辛方数据库,采用SPSS 19.0统计细辛在历代文献中的剂量分布。结果共筛选出373首含细辛的汤剂,细辛的常用剂量在汉代为20~30 g或40~50 g,晋唐时期为9~30 g,南北朝时期为40~50 g,宋代为9~20 g,明清时期为3~5 g,民国时期在3 g以下。历代细辛的总体常用剂量为1.85~13.75 g。结论细辛内服常用剂量为1.85~13.75 g,中药常用剂量的确定应当基于对历代中医方剂文献药物计量学的统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细辛的主治病证、配伍特点和常用剂量,为临床合理使用细辛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历代中医方剂文献中含细辛的方剂,采用SQL Server 2008构建细辛方数据库,采用SPSS 19.0统计频数、均值等参数,运用SQL Server 2008开展数据的关联分析。从内服和外用2个方面分析细辛方的主治病证范围、配伍特点及常用剂量。结果:共采集到4 489首含细辛的方剂;从内服和外用2个方面分别挖掘出了细辛方主治频数最高的前15个病证、配伍频数最高的前10味中药;确定细辛内服汤剂的常用剂量范围为1.85~13.75 g。结论:细辛的主治病证与药物配伍存在着明显的关联性;从汉朝至南北朝到清代呈现出依次递减的规律;细辛临床常用剂量以1.85~13.75 g为宜,针对不同的病证,可以配伍不同的方药、使用不同的剂量,不应受"细辛不过钱"的观点所束缚。  相似文献   

10.
傅延龄  张林  王博峰 《中医杂志》2014,(23):2039-2042
目的 总结从两汉至今生地黄的临床用量特点,为生地黄临床用量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软件建立历代生地黄剂量数据库,选取各朝代最具代表性的医学著作,将含生地黄方剂的方名、总药量、生地黄药量、整方药味数、加水量、服法等逐一录入。统计生地黄出现的频次、最常用量、常用量上限、常用量下限、最大用量、最小用量、平均用量。结合文献分析生地黄历代用量特点。结果 汉唐时期生地黄用量特点为大剂量(>41.4 g)、宽范围(10.4~414.6 g),而从宋代至今,生地黄临床用量虽有所波动但总体呈较低水平,表现为平均用量、最常用量下降,常用量范围缩小,但用量范围仍较宽。结论 生地黄使用25 g左右主要发挥滋阴清热凉血的作用,30 g以上有除痹安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药处方是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辩证后所开具的医疗文书,是药剂人员调配药物和指导病人用药的依据。中药处方用名是否规范化直接关系到病人用药的安全有效性。目前临床医生处方用名使用不规范的现象非常普遍。笔者通过搜索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以"中药处方"、"中药处方用名"、"处方用名规范"等为关键字,查阅了近百篇文献,对各地中药处方用名的现状进行了整理,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并提出建议,以期对中药处方用名的规范化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平性药配伍理论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笔者从中医药理论出发,通过对药性及配伍理论的文献研究,并结合数据库对1 307首古今方剂药性组方规律的分析,归纳阐述了平性药的配伍应用规律:①气味配伍,调整阴阳:气味配伍是历代组方的基本方法,平性药本身兼具寒、热之性,在临床配伍应用中,亦同寒热药性一样,也常以气味配伍的形式,以达调整阴阳的目的。②伍用寒热,调和辅助:平性药配伍寒、热药,一者表现为寒、热的"趋从性",可用于治疗热证或寒证;二者,既可防止寒、热药同性配伍使方剂过寒或过热,又因平性药"和合调平"之性而不易致矫枉过正;第三,平性药在配伍中还可起到佐助、佐制作用。③补剂入平,缓复虚损:平性药之"补"较为和缓,适合于虚性疾病的全程,更利于善后调理,不易致偏。  相似文献   

13.
谈抗癌中药的临证选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中西医理论的有机结合,使恶性肿瘤的宏观变化(中医的证)与微观变化(生理生化机能和病理变化)达到一致性。临床选择药物对应充分考虑中药的现代研究成果和中药的功效与主治,所用的中药既能对应恶性肿瘤的宏观变化。又能对应其微观变化;既符合现代医学理论和现代中药药理学,又符合传统中医理论(双符合理论),按照双符合理论辨证施治,遣药组方,可用较少的药物和较短的时间获得明显的疗效。并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提高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针对性,减少盲目性。  相似文献   

14.
中药煮散的历史源流及其与现代配方颗粒的对比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回顾中药煮散的历史源流和形成原因,对比分析现代中药配方颗粒的时代背景和未来发展趋势,为中药配方颗粒应用推广提供参考依据。通过查阅历代医学典籍,系统回顾中药煮散的萌芽期、形成期、成熟期及过渡期的状况,全面分析中药煮散在宋代成熟的六大因素。收集国内外现代配方颗粒的研究文献,详细了解其发展历程,客观分析其临床应用现状。将中药煮散与现代配方颗粒的应用特点进行分析对比。1宋代煮散盛行的原因有六大因素:国家实行仁政,广泛提供免费医药;学医、业医者人数大增;军队庞大,用药极费;宋代人口迅速增加;瘟疫频发,疾病增多;中央及地方政府财力不足。2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应用特点:中药配方颗粒提取并浓缩了中药饮片有效成分,保证疗效同时,补充了现代人群对中药汤剂"速、简、便"的需求且性价比相对较高,但其自身品种限制、质量控制缺乏统一标准、以及单味提取的配方颗粒无法达到配伍中药煎煮过程中的增效、减毒等因素,也制约着其临床应用和推广。3二者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各有所长,应辨证施治。该文认为中药配方颗粒吸取传统中药煮散"难、繁、浑、乱"的经验教训,解决"呆、贵、限、乱、失"等的问题,是其推广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检索中国知网近5年来中医治疗颈性眩晕的内服方剂,采用关联规则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核心药物组合和新处方。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软件(TCMISS)对筛选出的101个方剂中的154味中药进行分析,确定治疗颈性眩晕的药物使用频次,分析核心用药特点、配伍规律以及高频用药剂量,挖掘出了14个核心药物组合和7个新方组合。其组方用药规律阐明了治疗颈性眩晕以平肝潜阳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补气活血药、滋补肝肾药为主,治则为滋补肝肾、活血化瘀通窍、化痰祛湿、平肝潜阳通络、益气活血养血。旨在总结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高频单味中药、高频药物组合和疗效显著的高频用药剂量,探讨目前治疗颈性眩晕组方用药规律,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6.
栀子为药食两用的物品,不仅在中医临床中经常使用,在食品与保健食品中也应用广泛。《中医方剂大辞典》是中医方剂的集大成者,为方剂与中药的开发研究提供了良好素材。该文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分析《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栀子方剂组方规律,为栀子的临床应用及深度研发提供参考。应用TCMISS将含栀子方剂构建数据库,使用该软件的频次统计、关联规则等数据处理方法,分析含栀子方剂中的常用药物、组合规律、核心组合。共纳入方剂3 523首,涉及中药1 725味,设支持度352(10%)、置信度90%,共得到在含栀子方剂中出现频次较高的药物组合57对,核心组合用药较为集中,组方法度清晰;主治疾病18种。其中,栀子常与清热解毒、祛风解表、活血行气、活血化瘀之品联用,主以黄疸、伤寒、头痛等为治疗病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挖掘分析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文献数据库,筛选出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口服中药处方共141首,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处方中各种中药的使用频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药物核心组合,并进行分析。结果:中医药口服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用药以活血化瘀药与利水渗湿药多见。结论:中医药口服治疗膝关节滑膜炎治则上注重活血化瘀与利水消肿并用。  相似文献   

18.
对于如何科学和合理使用中成药,本文提出了“成文配伍”的思路,东方配伍是模拟中药汤剂中单味药配单味药的配方模式,以成方(成品药)为配伍单元,进行两种以上中成药的配伍使用,从而实现以成药为载体和形式的辩证用药。全文对成方配伍的理论依据,研究意义和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进行了讨论,提出:对现代中成药的品种结构应加调整,应注重具有配伍性能的基本成药的研发和成方配伍的理论方法研究,这对中药的现代化发展和传统特征的保留会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对于如何科学和合理使用中成药,本文提出了“成方配伍”的思路。成方配伍是模拟中药汤剂中单味药配单味药的配方模式,以成方(成品药)为配伍单元,进行两种以上中成药的配伍使用,从而实现以成药为载体和形式的辨证用药。全文对成方配伍的理论依据、研究意义和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进行了讨论,提出:对现代中成药的品种结构应加调整,应注重具有配伍性能的基本成药的研发和成方配伍的理论方法研究,这对中药的现代化发展和传统特征的保留会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治疗恶性肿瘤的中药处方用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肿瘤医院中药在治疗肿瘤方面的应用情况,为指导中药房工作和中医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和分析肿瘤医院2011全年门诊中医处方各中药的用药频度(DDDs)、用药剂量和每张处方的平均药味、平均帖数、平均帖价。结果:用药频次排序前30味的中药使用频度均在14%以上,主要为补气药、利湿化痰药、清热解毒药,其中排前5位的药品依次为茯苓、薏苡仁、炒白术、炒黄芩、山药;每张中医处方的平均药味为18.4味、平均帖数为15.2帖、均次价格为913.95元、平均帖价为60.11元。结论:肿瘤的中医治疗以扶正药为主,祛邪为辅、做到补虚适度、补虚不留邪,中药治疗对于肿瘤患者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及化学治疗后调节各方面生理机能、提高免疫系统功能、增强体质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用药剂量偏大,药味偏多,价格偏高,应进一步规范其临床使用,加强用药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