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黏附因子E-cadherin(E-cad)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增殖潜能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Feulgen染色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103例浸润性乳腺癌的E-cad蛋白的表达情况和DNA倍体。结果103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E-cad阳性表达率为35.0%(36/103),E-cad表达与组织学分级、组织浸润程度、腋窝淋巴结转移、复发、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组织学类型、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E-cad阴性表达的患者总生存率比阳性表达的患者低(P〈0.05)。E-cad阴性表达的浸润性乳腺癌多为异倍体癌,E-cad阳性表达的多为2倍体癌(P〈0.05)。结论E-cad蛋白的低表达可能与乳腺癌的侵袭和转移有关,倍体分析对乳腺癌的诊断有辅助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与浸润性导管癌(IDC)的临床资料,探讨IMP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表达、分子分型及预后(生存曲线)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0月经病理检查确诊的42例IMPC患者(IMPC组)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病理及分子分型特点,抽取同期乳腺癌中的136例IDC患者(IDC组)作为对照。结果与IDC组比较,IMPC组在生育状态、乳腺良性病史、淋巴结转移、淋巴管侵犯、软组织侵犯、乳头侵犯、TNM分期、雌激素受体(ER)表达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民族、月经状况、肿瘤家族史、临床表现、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分子分型、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无瘤生存和总生存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淋巴结转移、ER阴性和病理分期Ⅲ期的患者2年预后较差。结论既往有乳腺良性病史与未育女性中IMPC组发病危险性较高,其2年无瘤生存情况可能与淋巴结转移、ER和病理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3.
Zuo WS  Wei L  Song XR  Wang XW  Wang MY  Wang YS  Yu ZY  Bi Y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44):3142-3145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P-糖蛋白(P—gp)、肺耐药蛋白(LRP)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定量分析68例原发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癌组织、相应癌旁组织中上述蛋白的表达。结果浸润性乳腺癌组织P-gp、LRP和MRP表达的相对荧光强度(RFI)以中位数(M)表示分别为0.58、0.51和0.56,而相应癌旁组织分别为0.26、0.33和0.30,癌组织耐药相关蛋白表达与相应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耐药相关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和雌、孕激素受体均无相关性(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患者P—gp和MRP的表达分别为0.61和0.69,无淋巴结转移组患者分别为0.54和0.4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LRP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组患者(M=1.49)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患者(M=0.50,P〈0.05)。相关分析显示,乳腺癌组织LRP与MRP表达间存在正相关性(P〈0.05)。结论3种耐药相关蛋白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存在差别。LRP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状况有关且与MRP表达呈正相关,可作为预测乳腺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iRNA-21(miR-21)和其靶基因程序性细胞死亡4(progranlmed cell death 4,PDCD4)在乳腺癌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运用实时定量PCR检测87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miR-21和PDCD4的表达,并对生存时间进行分析。结果:miR-21与PDCIM的表达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631(P〈0.01);在远处转移组中miR-2l的表达高于非远处转移组(P〈0.001).PDcD4则低于非远处转移组(P〈0.001);两者表达均与肿瘤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情况相关(P〈0.05)。miR-2l高表达组和PDcD4低表达组患者有较长的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miR-21高表达与PDCD4低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相关.可作为乳腺癌恶性程度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合并2型糖尿病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云南省合并有2型糖尿病的Ⅰ~Ⅳ期的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5年生存率、5年无瘤生存率,并对预后作出评价。方法:选取2001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I~Ⅳ期的女性乳腺癌患者60例,按是否合并有2型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学特征、5年生存率及5年无瘤生存率。结果: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在肿瘤原发灶大小(T)、雌、孕激素受体、Her-2/neu表达方面无明显差异;但淋巴结转移数目(N)上糖尿病组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两组随访5年,非糖尿病组无瘤生存率高于糖尿病组(P=0.020),但两组的总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671)。结论:合并2型糖尿病的乳腺癌患者分期较晚,预后较差。故糖尿病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术前化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术前化疗对可手术乳腺癌的远期疗效。方法:将可手术的乳腺癌患者716例分为两组,术前化疗组(A组)351例,未术前化疗组(B组)365例。A组术前化疗,每周1次共2-4次,化疗后2周内行根治手术。两组患者术后2周行辅助性化疗。结果:(1)化疗有效率,CR+PR72.35%;(2)Ⅲ期患者,A组5年和10年生存率(OS)和无病生存率(DFS)均明显高于B组(P<0.05);(3)Ⅱ期乳腺癌患者,5年OS及DFS与B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10年OS及DFS则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术前化疗可缩小肿瘤,增加手术切除率,减少复发、转移,并可提高患者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VEGF-D及Ki-67在乳腺癌淋巴道转移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90例乳腺癌组织中VEGF-D和Ki-67的表达。结果1)VEGF-D阳性率在淋巴结转移组为82%(41/50)显著高于未转移淋巴组37.5%(15/40)(P〈0.01)。Ki-67阳性率在淋巴道转移组为84%(42/50)显著高于未转移淋巴组42.5%(17/40)(P〈0.05),且VEGF-D与Ki-67的表达显著相关(P〈0.05)。2)VEGF-D的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型、临床分级、ER、PR无关,与CerbB-2表达显著相关(P〈0.05)。Ki-67的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无显著性相关(P〉0.05),而与肿瘤组织分级、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VEGF-D和Ki-67的表达与乳腺癌淋巴道转移有关,可能促进了乳腺癌淋巴管的生成和增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与HER-2过表达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1997年1月至2007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725例原发性乳腺癌的临床资料,根据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确定三阴性和HER-2过表达乳腺癌表型,并对2组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比较和生存分析。结果三阴性和HER-2过表达乳腺癌分别占12.29%及24.96%;三阴性乳腺癌有恶性肿瘤家族史者占18.4%,明显高于HER-2过表达组的5.5%(P=0.001);组织学分级3级者占54.0%,也高于HER-2过表达组42.0%(P=0.01);三阴性乳腺癌(74.7%)较HER-2过表达乳腺癌(64.6%)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P=0.045);在2年内复发、转移及脑转移(分别为25.3%及8.0%)明显高于HER-2过表达乳腺癌(分别为8.8%和2.2%)(P〈0.05),其5年无病生存率(55.6%)明显低于HER-2过表达乳腺癌(69.8%)(P=0.041)。2组在年龄、月经状态、肿瘤大小、病理分期、手术方式、病理类型、辅助放化疗、肝柿骨转移比例和总生存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HER-2过表达乳腺癌相比,三阴性乳腺癌更多有恶性肿瘤家族史,肿瘤恶性度更高,更易发生淋巴结和脑转移,无病生存期更短,预后差。  相似文献   

9.
孟祥鑫 《河北医学》2013,(8):1135-1137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手术联合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给予乳腺癌根治术治疗,实验组给予保乳手术联合放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肿瘤转移率、肿瘤复发情况、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等。结果:对照组3年肿瘤转移率、复发率及生存率分别为2.78%、13.89%、91.67%,实验组3年肿瘤转移率、复发率及生存率分别为0、2.63%、94.74%,两组患者3年转移率及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3年肿瘤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78%;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6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给予保乳手术联合放射治疗,可取得理想的美容效果,降低肿瘤复发率,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消增合剂”预防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作用。方法:112例乳腺癌患者术后随机分为术后单纯化疗或配合放疗(对照组)和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消增合剂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复发转移率、复发转移时间、Karnofskys评分、免疫指标。结果:两组复发转移率、5年生存率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远处转移病例中位转移时间对照组为20.7±4.63个月,观察组为26.7±6.28个月,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CD3、CD4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CD8明显下降,P〈0.05;CD4/CD8明显增高,P〈0.01。结论:“消增合剂”可减少肿瘤复发转移率,推迟复发时间,提高5年生存率;并通过稳定CD3、CD4,降低CD8,提高CD4/CD8比值,达到调整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在乳腺癌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乳腺癌和正常乳腺组织中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的表达,分析蛋白表达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α-FAP在50例正常乳腺组织和良性增生性病变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0.0%(5/50),在220例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1.8%(70/220),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α-FAP阳性率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分期无显著性相关,但与患者病死率有密切相关(P=0.01)。α-FAP表达可影响乳腺癌的生存,α-FAP阴性患者生存期显著长于α-FAP阳性患者(P=0.002)。结论:乳腺癌中α-FAP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演进、预后相关,α-FAP表达提示乳腺癌预后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E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阴性(三阴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其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三阴性乳腺癌组(TNBC)和非三阴性乳腺癌组(non-TNBC)的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情况,了解三阴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特点。结果:TNBC组患者的中位年龄为39岁,有乳腺癌家族史者8例,占34.8%,组织学分级分别为Ⅰ级3例,Ⅱ级9例,Ⅲ级11例,淋巴结阳性转移率为19.5%,non-TNBC组患者发病平均年龄为48岁,有乳腺癌家族史者36例,占19.6%,组织学分级分别为Ⅰ级68例,Ⅱ级80例,Ⅲ级36例,淋巴结阳性转移率为22.4%。与non-TNBC组相比,TNBC组患者的中位年龄、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阳性转移率均明显不同,二者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但就本组资料统计结果而言,尚不能认为乳腺癌家族史对TNBC的发生起重要作用,且TNBC组的淋巴结转移率低于non-TNBC组。结论:三阴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是一种高危乳腺癌,多发于较年轻的患者,其组织学分级多为高级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青年女性乳腺癌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青年女性乳腺癌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且随机抽取50例中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青年女性乳腺癌临床症状隐匿,误诊率为45.12%(37/82),病理类型以浸润性癌为主。青年组在组织分级、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率、ER和c-erbB-2阳性表达率与中老年组均有差异性(P〈0.05)。青年女性乳腺癌患者按病程分为6个月以内、6—12个月和12个月以上三组,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率在不同组之间有差异性(P〈0.01)。结论青年女性乳腺癌侵袭性强。随病程进展,患者病理分期晚,淋巴结转移率高,早期诊断有助青年女性乳腺癌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式、病理类型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赤峰市医院2002~2012年收治9例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理类型及术后生存时间.结果:手术方式为8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例行乳腺癌标准根治术.术后病理示8例为浸润性导管癌,1例为浸润性小叶癌.9例患者行激素受体等免疫组化结果示雌激素受体ER(+)8例,ER(-)1例;孕激素受体PR(+)7例,孕激素受体PR(-)2例;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1例,HER-2(-)8例,腋窝淋巴结转移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无转移者.ER、PR阳性者及HER-2阴性表达者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ER、PR阴性及HER-2阳性表达者.结论:男性乳腺癌为临床罕见病例,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ER、PR阳性及HER-2阴性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早期乳腺癌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为早期乳腺癌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2002~2008年收治的65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资料,随访观察患者的复发、转移情况.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无瘤生存率,Log-rank检验对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6.7% 、91.7%.单因素统计分析发现,肿瘤分期、大小,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CerbB-2,Ki-67可显著影响乳腺癌转移、复发情况(P<0.05);术后联合化疗、放疗或内分泌治疗均可降低复发转移率(P< 0.05);COX分析显示,肿瘤分期(RR=2.39,95%CI=1.14~4.71),肿瘤大小(RR=3.92,95%CI=1.05~5.53),淋巴结转移(RR=2.23,95%CI=1.21~3.92),病理类型(RR=1.14,95%CI=1.01~5.78),CerbB-2阳性(RR=1.49,95%CI=1.13~7.76),Ki-67(RR=1.69,95%CI=1.04~6.77),化疗(RR=1.59,95%CI=1.21~4.47),放疗(RR=1.74,95%CI=1.11~6.23),内分泌治疗(RR=1.95,95%CI=1.18~6.42)是影响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的因素(P<0.05).结论 肿瘤分期晚、肿块大、存在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为浸润性、CerbB-2及Ki-67阳性是早期乳腺癌发生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而术后联合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均可显著降低患者复发、转移率.对于存在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降低复发转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和HER-2过表达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210例雌、孕激素受体均为阴性的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HER-2检测结果将其分为两组,三阴性乳腺癌组(Estrogen Receptor ER、Progesterone Receptor PR和HER-2表达阴性)85例,HER-2过表达乳腺癌组(ER、PR阴性和HER-2表达阳性)125例,比较两组发病部位、病理类型、肿瘤直径大小、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TNM分期、p53表达及Ki-67表达情况。结果两组在发病部位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17),均好发于外上象限部位,分别占58.82%和46.4%;两组在病理类型、肿瘤直径大小、TNM分期、p53表达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46、P=-0.2744、P=0.5909、P=0.6002),其中浸润性导管癌、直径为2-5cm、II期所占比例均最高;三阴性乳腺癌组淋巴结转移以阳性为主,占56.47%,HER-2过表达乳腺癌组以阴性为主,占6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两组在组织学分级上,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278),其中组织学2级所占比例最高;三阴性乳腺癌组在Ki-67表达上与HER-2过表达组相比,有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041)。结论三阴性乳腺癌和HER-2过表达乳腺癌的病理类型均好发在外上象限,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就诊时均是II期病人为主。三阴性乳腺癌较HER-2过表达乳腺癌的侵袭性更强,细胞增殖更活跃,组织学分级更高,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因此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丝切蛋白-1(eofilin-1,CFL-1)在乳腺导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高通量组织芯片技术建立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9例乳腺癌旁组织、24例乳腺导管内癌组织、69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FL-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CFL-1蛋白在乳腺癌旁组织、乳腺导管内癌组织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其阳性表达率依次为26.09%、62.50%、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CFL-1蛋白高表达与肿瘤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级无关(P〉0.05)。结论CFL-1表达增高可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刘现栋  ;蒋宏传 《医学综述》2014,(14):2631-2633
目的探讨乳腺癌各分子分型的临床病理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79例乳腺癌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等临床资料。结果 79例浸润性乳腺癌中,年龄为36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79例乳腺癌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等临床资料。结果 79例浸润性乳腺癌中,年龄为3687岁,中位年龄53岁。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占83.5%。其中,Luminal A型38例(48.1%),Luminal B型23例(29.1%),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型3例(3.8%),基底细胞样型15例(19.0%)。乳腺癌分子分型与肿瘤大小及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分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年龄、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病理组织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以Luminal A型及基底细胞样型最好,Luminal B型其次,HER-2过表达型最差。结论乳腺癌分子分型对临床治疗及预后的评估非常重要,与传统临床病理指标结合可为临床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