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肿瘤坏死因子和白介素-8在先心病体外循环期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和白介素-8在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体外循环期的变化特点.方法 将40例左向右分流的先心病患者分为非肺动脉高压组与肺动脉高压组.比较两组开放升主动脉后的1、2、4、6 h肿瘤坏死因子和白介素-8的水平.结果 体外循环后,两组的肿瘤坏死因子和白介素-8水平均高于术前水平(P<0.05),而肺动脉高压组明显高于非肺动脉高压组(P<0.05).结论 体外循环使肿瘤坏死因子和白介素-8合成增加,合并肺动脉高压者高于无肺动脉高压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双氢青蒿素对野百合碱诱导肺动脉高压大鼠血清白介素-6、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肺动脉高压模型组和双氢青蒿素干预组,模型组和干预组给予野百合碱60 mg/kg皮下注射.4周后,干预组给予双氢青蒿素60 mg/kg· d-1灌胃,其余两组给予等剂量的淀粉溶液灌胃,持续4周后监测其平均肺动脉压、检测大鼠血清白介素-6、C反应蛋白的含量.结果:野百合碱皮下注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升高(P<0.05),白介素-6、C反应蛋白升高(P<0.05),经双氢青蒿素干预后,平均肺动脉压有所下降、白介素-6、C反应蛋白下降(均P <0.05).结论:双氢青蒿素可能通过阻止促炎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的释放降低血清白介素-6,C反应蛋白水平,并可直接降低肺动脉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3.
肺动脉高压(PAH)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疾病,导致右心功能衰竭,最终死亡。肺动脉高压病理学机制复杂,涉及包括骨态样蛋白受体Ⅱ(BMPR2)、Activin样激酶型-1、5-羟色胺转运因子(5-HTT)的遗传机制,以及前列环素、内皮素、内皮细胞功能异常、一氧化氮(NO)通路、5-羟色胺(5-HT)、炎症、血栓等改变的分子细胞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硫化氢(H2S)对肺动脉高压内皮细胞的调控机制。方法 将 30 只雄性 SD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实验组(n=10)及 H2S 干预组(n=10)。行左颈总动脉和左颈外静脉近端吻合建立肺动脉高压动物模型,经腹腔注射NaHS 进行干预 11 周。实验结束后检测动物血流动力学、右心室肥厚指数等指标;利用 TUNEL 方法检测内皮细胞的凋亡情况;ELISA 方法检测内皮素(ET-1)的表达情况。结果 实验结束后,实验组和干预组大鼠肺动脉收缩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aHS 组肺动脉压力要低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和干预组动物内皮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和干预组血清中ET-1 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干预组血清中 ET-1 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实验组(p〈0.05)。结论:硫化氢对肺动脉高压的调节可能通过抑制内皮细胞凋亡和降低内皮素表达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龚碧云  丁旭恩 《中外医疗》2013,(35):39+41-39,41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H)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50例临床确诊COPD,超声心动图确诊PH的患者进行多排螺旋CT(MSCT)检查,通过测量肺动脉主干及左右肺动脉、升主动脉的直径来协助判断有无肺动脉高压.结果 94%的患者出现肺动脉高压的CT征象,肺动脉主干增宽,主肺动脉直径与升主动脉直径比值(rPA)>1.结论 MSCT可准确诊断COPD合并的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激活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对大鼠肺动脉高压 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皮下注射野百合碱复制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将大鼠分为模型组、治疗组、干预 组及对照组。治疗组每天给予替米沙坦10 mg/kg 灌胃处理,模型组不予治疗,干预组在治疗组基础上给予 GW9662 5 mg/kg 腹腔注射。3 周后取材,测量各组大鼠右心室收缩压(RVSP),肺动脉平均压(mPAP),计 算右心室肥大指数(RVHI),苏木精- 伊红染色观察肺动脉炎症反应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肺组织 匀浆中TNF-α、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Western blotting 检测PPARγ 表达差异。 结果 4 组mPAP、RVSP 及RVHI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模型组较对照组高(P <0.05),治 疗组、干预组较模型组低(P <0.05),干预组RVHI 高于治疗组(P <0.05)。模型组和干预组PPARγ 相对 表达量较对照组降低(P <0.05),治疗组较模型组升高(P <0.05)。模型组、治疗组、干预组MCP-1、IL-6 及TNF-α 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 <0.05),治疗组、干预组较模型组降低(P <0.05),干预组较治疗组升高 (P <0.05)。结论 替米沙坦对野百合碱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有预防作用,可能与其激活PPARγ,抑制炎 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曲前列环素对大鼠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及其对肺组织分化抑制因子(inhibitor of differentiation,ID)1、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野百合碱肺动脉高压模型,设模型组、干预组、对照组,每组10只。干预组在模型大鼠背部微泵注射曲前列环素2周,模型组和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测定各组大鼠右心室平均压(mRVP);称量心脏各部分重量,计算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制作肺组织切片并进行HE染色,测定肺小动脉管壁厚度与动脉外径的百分比(WT)及血管壁面积与血管总截面积的百分比(WA)。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肺血管ID1、ID3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测定肺组织ID1、ID3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肺组织ID1 mRNA、ID3 mRNA的表达量。结果: 模型组和干预组mRVP、RVHI、WT、W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肺血管和肺组织ID1、ID3及肺组织ID1 mRNA、ID3 mRNA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干预组明显高于模型组(均P<0.05)。结论: 曲前列环素能促进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ID1、ID3及ID1 mRNA、ID3 mRNA的表达,对大鼠肺动脉高压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慢性肺动脉高压大鼠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方法雄性成年SD大鼠40只,肺动脉高压组32只,采用腹腔注射野百合碱溶液建立慢性肺动脉高压模型;对照组8只,注射同样剂量的乙醇和生理盐水混合液。注射28d后通过右心导管测定肺动脉压力,评价造模效果。肺动脉高压组大鼠于建模前后行超声检测,测量反映左右心室结构和功能的指标。结果成功建立慢性肺动脉高压模型大鼠29只。肺动脉高压组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平均压和右室收缩压均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声测量结果显示肺动脉高压组大鼠干预后舒张末期右心室上下径显著增大(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横径及上下径变化不显著(P〉0.05)。二尖瓣、三尖瓣E/A明显降低,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射血分值、短轴缩短率及每搏量干预前后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慢性肺动脉高压大鼠右室结构改变,左右心室的舒张功能下降,短期内左室收缩功能未发生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沙格雷酯对野百合碱模型大鼠肺动脉高压的改善作用及对肺动脉活化T细胞核因子3(NFAT3)表达的影响. 方法 实验分为对照组、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模型组、沙格雷酯干预组,每组6只大鼠.建立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沙格雷酯干预组给予5-HT2A受体拮抗剂沙格雷酯干预(100mg/kg)4周.分别测定肺动脉压力,计算右心指数,肺动脉组织HE染色评价肺动脉壁增厚程度,Western blot检测肺动脉组织NFAT3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与肺动脉高压模型组相比,沙格雷酯干预组的平均肺动脉压力和右心指数降低,肺动脉壁增厚程度减轻,肺动脉NFAT3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5). 结论 沙格雷酯可改善野百合碱动物模型的肺动脉高压程度,并下调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的NFAT3蛋白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肺动脉高压(PAH)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359例患者作为 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检查,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肺动脉收缩压(PASP) ≥36 mmHg(1 mmHg=0.133 kPa)为界值,分为肺动脉高压组(PAH组,286例)和无肺动脉高压组(对照组, 73例)。分析和肺动脉高压有关的指标,以PASP作为因变量,以低密度脂蛋白、血尿酸、血肌酐、血小板、主 肺动脉内径作为协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血尿酸、血肌酐、尿素氮、右室舒张末前 后径、主肺动脉内径、血小板、血小板压积、低密度脂蛋白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0.63、-8.98、- 6.65、-6.56、-2.25、3.18、2.06、2.34,均P<0.05)。PASP与血尿酸、血肌酐、右室前后径、主肺动脉内径 均呈正相关(r=0.29、0.20、0.31、0.42,均P<0.05),与低密度脂蛋白、血小板均呈负相关(r=-0.22、- 0.13,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肌酐为肺动脉高压的危险因素(OR=1.044,95%CI: 1.019~1.069,P<0.05)。结论:低密度脂蛋白、血小板、血尿酸、血肌酐、右室前后径、主肺动脉内径与高 原地区肺动脉高压具有相关性,血肌酐升高为高原地区肺动脉高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灯盏花素对大鼠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及机制,应用灯盏花素腹腔注射,观察其对大鼠不同低氧时间肺动脉平均压(mPAP)、血清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及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含量的影响,并与单纯低氧组对照。结果显示单纯低氧组大鼠mPAP和血清内皮素-1含量在低氧5、14和28d均明显增高(P<0.01),血清一氧化氮明显降低(P<0.01);灯盏花素治疗组肺动脉平均压和血清内皮素-1含量在低氧5、14和28d均较单纯低氧组明显降低(P<0.01),血清一氧化氮含量明显升高(P<0.01)。灯盏花素明显降低大鼠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可能是通过增加血清NO、降低ET-1含量发挥其作用的,可用于慢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肥大细胞、巨噬细胞在大鼠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模型,及辛伐他汀干预肺组织中的变化。方法对大鼠行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分流术,术后第8d野百合碱腹腔注射制备PH模型,并应用辛伐他汀进行干预,35d后观察各组肺动脉压及心室重量变化。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半定量检测各组肺组织内肥大细胞及巨噬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平均肺动脉压(mPAP)模型组动物较对照组升高(P〈0.05),干预组较模型组降低(P〈0.05);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RV/LV+S)模型组较对照组增加(P〈0.05),而干预组较模型组RV/LV+S降低(P〈0.05)。模型组动物肺部肥大细胞及巨噬细胞数量较对照组均增高(P〈0.05),干预组肥大细胞数量较模型组下降(P〈0.05),巨噬细胞数量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大细胞及巨噬细胞参与了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或/和肺动脉高压造成的损伤促进了肥大细胞及巨噬细胞的聚集与活化。辛伐他汀对肺动脉高压有改善作用,减少肥大细胞的聚集与活化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简称肺心病,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长期发展的结果[1-2],近年发病呈逐渐升高趋势,其发生的主要病理基础是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3].肺动脉高压时肺循环阻力进行性增加,加重了右心室负担,由此导致的右心室长期超负荷运转是引起右心衰竭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肺动脉高压的形成与多种分子的异常变化及其发生的时序性有关,主要包括血管舒缩功能异常、肺血管重构氧化反应等环节.研究肺心病的发病机制,并针对各关键靶点进行干预,对肺心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对近年肺心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靶点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薯蓣皂苷元(Dio)对野百合碱(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重构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 SD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MCT 组和 Dio 组,每组10只。MCT 组和 Dio 组一次性腹腔注射野百合碱60 mg/kg,建立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Dio 组每天给予 Dio 80mg/kg 灌胃,对照组和 MCT 组给予相同量溶剂灌胃。待药物干预满4周后,分别测量各组干预后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右心室肥大指数(RVHI)、肺小动脉管壁厚度占管径的百分比(WT%)和管壁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WA%);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结果:MCT 组的 mPAP、RVHI、WT%、WA%及 NF-κB 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 Dio 组;经薯蓣皂苷元干预后,mPAP、RVHI、WT%、WA%及 NF-κB 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结论:薯蓣皂苷元能够缓解 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重构,其机制可能与抑制 NF-κB 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红景天对高原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小动脉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达的影响,探讨其对高原性怖动脉高压的干预作用。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氧组、红景天组,每组10只。对照组于四川成都市(海拔500m)饲养,低氧组和红景天组于西藏拉萨市(海拔3700 m)饲养。红景天组每天给予红景天溶液灌胃,对照组和低氧组每天给予生理盐水灌胃。3组大鼠存灌胃30d后,分别测量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右心肥大指数(RV/(LV+S))及肺小动脉管壁厚度百分比(WT),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小动脉TGF-β1达。结果低氧组mPAP、RV/(LV+S)和肺小动脉W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红景天组低于低氧组(P〈0.05);低氧组肺小动脉管壁TGF-β1达高于对照组(P〈0.05),红景天组肺小动脉管壁TGF-β1表达低于低氧组(P〈0.05)。结论红景天通过减少大鼠肺小动脉TGF-β1表达,对大鼠高原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对经动静脉内瘘 (arteriovenous fistula,AVF)行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右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经AVF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7例,根据是否发生肺动脉高压分为肺动脉高压组及无肺动脉高压组。利用超声多普勒采集两组右心室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血管通路的流量,评估两组间临床基线指标、透析相关因素、右心功能指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肺动脉高压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患者肺动脉高压发生率37.31% (25/67),右心室肥厚发生率17.91% (12/67)。与无肺动脉高压组比较,肺动脉高压组患者收缩压升高 (P<0.01),血红蛋白值以及尿素消除指数(Kt/V)值降低 (P=0.03,P<0.01);肺动脉高压组LVEF低于无肺动脉高压组 (P=0.04),右心室肥厚发生率增高 (P=0.04),且右心室舒张功能受损较无肺动脉高压组明显,然两组间血管通路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收缩期肺动脉压(sPAP)与收缩压、右室壁厚度正相关 (r=0.246,0.394,P<0.05),与LVEF值负相关 (r=-0.373,P=0.002)。Logistic 回归分析提示:对肺动脉高压的发生与否具影响和预测性的指标是LVEF值 (回归系数b=-0. 096,OR=1.100, P=0.01)及收缩压值 (回归系数b=0.063,OR=0.940, P=0.002)。结论 经AVF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约1/5~1/3发生肺动脉高压以及右心室肥厚;尿毒症患者左心功能状态、血压控制不佳可能共同参与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厚、右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对25例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的围手术期处理资料进行分析,其中房间隔缺损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ASD+TR)6例;室间隔缺损(VSD)9例,其中合并肺动脉高压(PH)5例,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MR)1例,合并TR 2例;动脉导管未闭(PDA)7例(合并肺动脉高压2例);法洛四联症(ToF)3例.结果死亡1例,24例治愈出院,随访1-38个月,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手术时机的选择、满意的畸形矫治和合并肺动脉高压、房室瓣关闭不全的处理,积极的围术期心功能维护是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监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手术前后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和内皮素浓度变化,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和内皮素与肺动脉压力的关系,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Ⅱ与内皮素的相互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6月至2009年4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心血管外科24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麻醉经中心静脉留置漂浮导管测定肺动脉压力,并根据肺动脉压力将其分为三组,先天性心脏病无肺动脉高压组,轻度肺动脉高压组以及度肺动脉高压组各8例。检测各组患者术前,术后及康复出院时血浆中肾素、血管紧张素Ⅱ以及内皮素浓度并进行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 1、术前无肺高压组、轻度肺高压组、中重度肺高压组血浆内皮素浓度测值分别为(32.9±5.8),(42.8±4.9),(60.8±15.4);经线性相关回归分析,先心病合并肺高压内皮素与肺动脉压力两者之间呈正相关。2、术前无肺高压组、轻度肺高压组、中重度肺高压组血浆肾素浓度测值分别为(3211.7±1241.2),(4569.9±1155.2),(6989.0±990.1);经线性相关回归分析,先心病合并肺高压肾素与肺动脉压力两者之间呈正相关。3、术前无肺高压组、轻度肺高压组、中重度肺高压组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浓度测值分别为(44.6±12.9)、(64.1±9.9)、(69.0±10.9);经线性相关回归分析,先心病合并肺高压血管紧张素Ⅱ与肺动脉压力两者之间呈正相关。4、利用线性相关统计学方法得知,在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组肾素以及血管紧张素Ⅱ与内皮素呈正相关。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时,肺动脉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血浆内皮素浓度与肾素-血管紧张素Ⅱ浓度之间呈正相关,两者之间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肺动脉高压的少见病因,以提高对肺动脉高压的认识。方法 分析我院2004年2月~2005年12月收治的肺动脉高压并排除常见病因的25例患者。结果 25例肺动脉高压病因:肺栓塞12例(48.0%),自身免疫性疾病7例(28.0%),肝硬化1例(4.0%),血液病1例(4.0%),口服减肥药1例(4.0%),肺动脉狭窄1例(4.0%),原发性肺动脉高压2例(8.0%)。结论 引起肺动脉高压的少见病因中肺栓塞为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黄芩苷(Baicalin)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选取18 只C57BL/6 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常氧组、低氧组及低氧+黄芩苷组,每组各6 只。21 d后采用导管法检测小鼠右心室收缩压(RVSP)及平均颈动脉压力(mCAP),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肺动脉血管重塑程度,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TGF-β通路蛋白表达。常氧/低氧条件下培养小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MPASMCs)48 h,采用CCK-8法测MPASMCs细胞活力,Transwell和Wound healing检测MPASMCs细胞迁移能力,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TGF-β通路蛋白表达差异,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验证LncRNA-MALAT1/miR-361-3p/TGF-β轴的调控关系。结果:与低氧组比,黄芩苷干预组MPASMCs的增殖和迁移能力显著下降(P <0.05),小鼠的RVSP明显下降(P <0.05),肺血管重塑改善。与常氧组比,低氧组中TGF-β信号通路相关蛋白TGF-β、p-smad2、p-smad3表达显著升高,而黄芩苷干预后TGF-β信号通路显著抑制(P <0.05)。结论:黄芩苷可能通过调控LncRNA-MALAT1/miR-361-3p轴调控TGF-β表达,改善低氧MPASMCs异常增殖、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小鼠肺血管结构重塑,进而降低肺动脉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