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女性黄褐斑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检测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检测了48例女性黄褐斑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性激素水平,发现病例组血清雌二醇、促卵泡素、促黄体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雄激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孕激素、泌乳素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妊娠及口服避孕药对雌二醇的水平有影响(p〈0.05);血清性激素水平在月经是否乱的两组患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睡眠、情绪不佳者雄激素水平显著低下(p〈0  相似文献   

2.
女性黄褐斑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检测及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01年5月-2003年12月我科在应用谷胱甘肽合并维生素C治疗黄褐斑的同时,对其中60例患者做了性激素水平的检测,以探讨黄褐斑患者发病与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黄褐斑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黄褐斑为常见的皮肤色素沉着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内分泌变化在女性黄褐斑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我们检测了黄褐斑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FSH)、孕酮(P)、雌三醇(E3)、黄体生成激素(LH)及催乳激素(PRL)的水平,旨在探讨内分泌的...  相似文献   

4.
近来我科对399例女性黄褐斑患者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女性黄褐斑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血清性激素水平。方法对102例女性黄褐斑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并检测了40例女性黄褐斑患者和38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性激素水平。结果黄褐斑发病与日晒、遗传、内分泌因素等相关;病例组血清雌二醇、促卵泡素、黄体生成素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日晒是黄褐斑发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部分黄褐斑患者可存在性激素水平的异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近年来黄褐斑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本院皮肤科门诊确诊的132例女性黄褐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从临床资料来分析,日光照射、内分泌、情绪、家族史、某些慢性疾病等是黄褐斑发病较相关的因素.结论:本组分析黄褐斑的致病因素与以往报道的结论较一致.  相似文献   

8.
红斑狼疮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低剪切-30流变仪对70例红斑狼疮患者和40名正常人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检测,发现红斑狼疮患者的血浆粘度、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粘性分量、弹性分量、剪切弹性模量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并且这种异常基本上不受雷诺氏现象、肾脏损害、抗核抗体滴度、循环免疫复合物水平和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的影响.作者对这种异常的原因及病理生理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29例银屑病和荨麻疹患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观察,并与30例健康人进行了对比,结果银屑病者红细胞电泳时间与正常人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荨麻疹患者红细胞电泳时间及纤维蛋白原量较正常人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血浆还原比粘度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球压积、血浆比粘度、血沉及血沉K值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女性黄褐斑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黄褐斑发病与女性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性激素六项。结果:45例女性黄褐斑患者与3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性激素六项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未发现性激素水平与黄褐斑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复方木尼孜其颗粒联合氢醌乳膏治疗女性黄褐斑临床疗效。方法 167例女性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85例,给予复方木尼孜其颗粒6 g,每日3次口服;每晚外用氢醌乳膏1次;对照组82例,仅每晚外用氢醌乳膏1次。两组患者同时给予维生素C 0.2每日3次;维生素E 0.1每日3次口服。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性激素(E2、FSH、LH、P)含量。结果试验组的有效率为74.12%;对照组的有效率为56.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清E 2及LH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SH和P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例(2.99%)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复方木尼孜其颗粒联合氢醌乳膏治疗黄褐斑较安全有效,其或可通过调节血清性激素水平等发挥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血瘀型黄褐斑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方法 77例血瘀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桂枝茯苓丸加味,对照组口服维生素C及维生素E,两组均外涂氢醌霜。治疗3月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及临床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治愈率34.14%,有效率87.70%,对照组治愈率11.11%,有效率55.5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一氧化氮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茯苓丸加味能调节一氧化氮水平,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减少黑色素的形成,从而起到消除和减轻黄褐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黄褐斑与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关系,并观察谷胱苷肽合并维生素C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60例黄褐斑患者采用放射免疫学方法检测其血清促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酮、催乳素、睾酮的含量,同时设立随机对照对谷胱苷肽合并维生素C治疗黄褐斑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女性黄褐斑患者血清雌二醇、黄体生成素、促卵泡刺激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孕酮水平较高(P<0.05),睾酮、催乳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谷胱苷肽合并维生素C治疗黄褐斑,痊愈率44.45%,有效率81.49%,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女性黄褐斑发病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紊乱有关,谷胱苷肽合并维生素C治疗黄褐斑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玉桂片对黄褐斑模型小鼠的防治效果,初步探讨玉桂片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机制,为临床防治黄褐斑提供部分基础实验依据。方法选取清洁级昆明种雌性小鼠48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各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维C预防组、维C治疗组、玉桂片预防组和玉桂片治疗组。HE染色检测皮肤病理学形态、分光光度计法检测小鼠血中的酪氨酸酶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表皮的上皮细胞增殖较明显,可见炎性细胞浸润,皮肤附属器如毛囊、皮脂腺出现比较明显增生。维C组(含预防组和治疗组)可见少量炎性细胞及纤维组织增生,玉桂片组(含预防组和治疗组)炎性细胞及纤维组织最少见。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酪氨酸酶含量显著增加,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酪氨酸酶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玉桂片治疗黄褐斑的机制可能与减少酪氨酸酶合成,抑制炎性细胞增生和抗组织纤维化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有梅毒血清试验阳性史的女性不孕症患者对其妊娠和胎儿的影响。方法:分析2006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生殖中心就诊的女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有梅毒血清试验阳性史患者的妊娠及新生儿情况。结果:梅毒血清试验阳性者169例(1.40%):RPR阳性/TPPA阴性4例,RPR阴性/TPPA阳性19例,RPR、TPPA均阳性146例;经驱梅治疗后,梅毒血清试验阳性者42例:RPR阳性/TPPA阴性2例。RPR阴性/TPPA阳性13例,RPR、TPPA均阳性27例。98例患者通过辅助生殖成功怀孕,83例分娩出正常新生儿,16例在孕期;12例新生儿梅毒血清试验阳性,经驱梅治疗后10月内均转阴性,所有新生儿均无明显异常。结论:女性不孕症患者中梅毒血清试验阳性的检出较高;有梅毒血清试验阳性的女性不孕症患者,通过规范驱梅或实验性治疗后,可进行辅助生殖且娩出健康的新生儿。  相似文献   

17.
18.
19.
愈来愈多的男性患者受到阳痿(勃起功能障碍)的困扰,中医药治疗阳痿的历史源远流长,有一定疗效,治痿思路百花齐放。气血理论源于《黄帝内经》,并认为气血调和与否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中医理论认为正常的勃起需要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等的互相协调,五脏协同,经脉通畅,气血充足,则勃起有力而持久。现认为,"气血调和"是正常勃起功能的基本保障,而"气血失和"则是阳痿的关键病机,通过益气活血法调治气血也许是治疗阳痿的基本治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