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固有淋巴样细胞是一类新近发现的免疫细胞家族,在细胞表面没有特异性抗原受体(如T细胞受体或B细胞受体),属于固有免疫的范畴。根据分泌的细胞因子种类和转导因子,固有淋巴样细胞可分为三类:固有淋巴样细胞1、固有淋巴样细胞2和固有淋巴样细胞3,分别对应于Th1, Th2和Th17。它们在黏膜及皮肤上与表面菌群和过敏原相互作用,主要靠分泌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5、白细胞介素13、白细胞介素17和白细胞介素22等起作用,在维护组织稳态、抗感染、变态反应和自身免疫性导致的慢性炎症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淋巴瘤样丘疹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淋巴瘤样丘疹病是原发性皮肤CD30+淋巴增生性疾病病谱中的一员,临床表现类似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可分为经典型和局限型两型,病理学上则具有T细胞淋巴瘤的特点,通常分为三型,瘤细胞特征性表达CD30抗原。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临床和病理学上需和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蕈样肉芽肿、CD30T细胞假性淋巴瘤及炎症浸润性皮肤病伴CD30^+间变性大细胞等疾病相鉴别。本病有白限性,预后良好,多数患者不需要特殊治疗。10%~20%患者可与其它淋巴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伴发,故应注意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3.
细胞表面标记对人类各种淋巴样细胞恶性病中淋巴样细胞的本质、来源及类型已提供了重要见解,作者以往已描述过:MF急性期患者周围血中带有Ig的淋巴样细胞数目异常升高,而在疾病的非活动期则逐渐恢复正常。在使用自然E玫瑰花瓣形成作为T细胞的标记以及用荧光马抗人Ig(HAHIg)作为B细胞的标记时,由于E玫瑰花瓣形成细胞及Ig阳性细胞的总数远远超过100%,因此确定急性期患者的细胞既具有T细胞标记又具有B细胞  相似文献   

4.
银屑病的特征之一是在皮损中聚集着大量活化的增殖中的淋巴样细胞,这些淋巴样细胞对银屑病皮损的发生和维持似乎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尚不清楚这些淋巴样细胞在移行到皮损之前是否已被活化并增殖。某些药物,如环孢素A、甲氨喋呤等虽然系统性用药时可有  相似文献   

5.
目的 确定细胞毒T细胞是否能识别由第三互补决定区特异基因编码的肽。方法 选择两例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患者(SS和AR)和CD4^+、Vβ8^+恶性T细胞作为测定肽序列的细胞,CD8^+非恶性T细胞作为杀伤或反应性细胞,和转化的淋巴母细胞样细胞作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抗原提呈的细胞。结果 患者SS的恶性T细胞受体(TCR)β链的个体基因型肽可刺激CD8^+T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T  相似文献   

6.
单克隆抗体一直被用于正常和肿瘤性淋巴样细胞免疫表型的研究,但由于需用新鲜冰冻组织,这种方法的应用受到了限制。近年来有报道应用单克隆抗体检测石蜡包埋组织切片中的T、B 细胞抗原。这种应用常规固定与包埋材料的优点在于既可较好地保存细胞抗原性也能对细胞形态学特征加以评价。本文作者对38例不同的皮肤淋巴样增生性皮损  相似文献   

7.
由于不能用常规形态学方法鉴别皮肤中淋巴网状细胞的增生并由此对恶性皮肤淋巴瘤进行分类,根据人体淋巴细胞的不同膜性质而有不同的酶细胞化学反应可用来区别不同细胞群的认识,作者采用了改进的酶细胞化学和免疫学方法对4例不同阶段(蕈样前期、浸润期和肿瘤期)的蕈样肉芽肿患者的皮肤浸润细胞进行了鉴别和功能特征的研究。组织细胞通过冰冻切片、刮片和细胞混悬液抹片制备。用的酶有α-醋酸萘酯酶、氟化钠抑制的萘  相似文献   

8.
作者在二年内见到4个斑状淋巴样浸润病例,皮损表现为红斑,浸润显著,瘙痒,表面光滑,轻度脱屑,颇似斑状副银屑病。病损陆续出现,位于大腿、面部和躯干。组织检查示真皮浅层浸润,细胞密集,主要为淋巴组织细胞,并有少数细胞与蕈样肉芽肿细胞相似。在表皮可见淋巴样细胞,胞核着色深,有时成簇排列。  相似文献   

9.
具有光线性类网织细胞病综合征的慢性光敏性皮炎(以下用PDAR简称)是一种慢性皮肤病,其特征是对紫外射线高度敏感。本病主要发生于男性老年人。尽管它的组织学改变与MF型皮肤淋巴瘤相似,但其临床过程通常为良性。虽然有人提出持续性T细胞免疫反应可能在发病及持续过程中起着作用,但有关其大量淋巴样细胞浸润的性质尚未确定,故对这概念仍未被证明。作者对5名PDAR患者切取皮肤活体组织,冰凉切片,以24种抗淋巴样细胞和其亚群的单克隆抗  相似文献   

10.
淋巴瘤样丘疹病(lymphomatoid papulosis,LyP)是一种慢性、周期性复发、可自愈的坏死性丘疹或丘疹性小结节,具有CD30+淋巴瘤的组织特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一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对皮肤淋巴瘤的分类将该病归于无痛性皮肤T细胞淋巴  相似文献   

11.
蕈样肉芽肿(MF)是指T3淋巴细胞特别是T辅助细胞亚群起源的原发于皮肤的T淋巴细胞瘤(cutaneous Tcell Iymphoma,CTCL)临床呈慢性进行性经过,可累及淋巴结和内脏。我院1996—2006年收治MF8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例1,女,15岁。皮肤反复红肿、水疱、溃疡3年,浸润性斑块和结节6个月。组织学检查示真皮全层中等大小不典型淋巴样细胞呈血管中心性浸润,浸润细胞为LCA+,CD45RO+,CD56+,EBV+。最后诊断: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确诊后经系统化疗无效,1个月后死亡。例2,男,44岁。右腰部浸润性肿块进行性增大1年,局部淋巴结肿大4个月。组织学特征为真皮全层及皮下大量致密的中等至较大的母化淋巴样细胞浸润,浸润细胞对CD4+和CD56呈弥漫性阳性反应。最后诊断:母细胞性NK细胞淋巴瘤。患者行皮损切除后系统化疗,在随访中。CD56+皮肤淋巴增生性疾病常具有较高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3.
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的浸润主要山一种极类似予良性皮肤淋巴样浸润表型的CD4辅助T细胞所组成.MY7(CD13)是一种单克隆抗体,在正常情况下与表达在外周血颗粒白细胞和单核细胞上的MY7抗原结合,也与在正常表皮基底细胞上的一种抗原有交叉反应,但在B、T和无效淋巴细胞上缺乏MY7抗原.为确定区别CTCL和良性T淋巴样浸润间新的免疫学诊断标准,作者应用双标记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和二步免疫过氧化物酶技术,对34例CTCL、11例假性淋巴瘤和29例具有其他良性皮肤损害病人基底细胞和CD4细胞上MY7  相似文献   

14.
报告1例长期复发的种痘水疱病样皮肤T细胞淋巴瘤.患者女,47岁.从2岁开始反复发作水肿性红斑、水疱、坏死及痘疮样萎缩性瘢痕形成,冬轻夏重,主要累及面部和四肢.组织病理示真皮层内可见较多淋巴样细胞灶状和散在浸润,可见核分裂象.免疫组化检测显示淋巴样细胞CD2、CD3、CD4、CD5阳性,CD7、CD8少数细胞阳性,CD2...  相似文献   

15.
报告1例播散型Paget样网状细胞增生病。患者男,68岁。全身泛发浸润性斑块、脱屑30年,多发溃疡半年,伴发热。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真皮有异形淋巴样细胞浸润,类似Paget细胞。不典型淋巴样细胞免疫组化染色示CD45RO和CD3阳性。基因重排T细胞受体(TCR)-γ阳性。诊断:播散型Paget样网状细胞增生病。给予患者化疗,皮损迅速消退,但出现胸腔积液和腹水,腹腔淋巴结增大,最后死于多脏器衰竭。  相似文献   

16.
皮肤恶性淋巴瘤和淋巴样细胞浸润性疾病核形态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图像仪对69例皮肤恶性淋巴瘤和42例皮肤淋巴样细胞浸润性疾病进行核形态测量。结果示核体积、核直径和核周径中任何一个指标有助于皮肤生发中心细胞性淋巴瘤,蕈样肉芽肿Ⅲ、sezary综合征和非MF与SS之皮肤外周T细胞淋巴瘤与CLI的鉴别。  相似文献   

17.
银屑病的发病免疫学机制是易感性基因和环境中危险因素的联合作用,激发机体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交互作用.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固有免疫系统可能参与了银屑病炎症的启动.固有淋巴样细胞主要包括3大类,其中天然细胞毒性受体阳性的固有淋巴样细胞3在皮肤固有免疫反应中发挥主要作用,并产生白细胞介素17和22,其可能与T细胞一起,参与了银屑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18.
CD30淋巴增生性疾病包括淋巴瘤样丘疹病和一系列非何杰金淋巴瘤。为了揭示CD30淋巴增生性疾病谱,回顾分析了文献报告的173例成人皮肤、间变性大细胞CD30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和免疫学改变、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标准,评价了该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定因素,最后讨论了淋巴瘤样丘疹病和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产产T细胞淋巴瘤(IBL-TC)是特殊类型的周围T细胞淋巴瘤。临床特征为发热;淋巴结、肝脾肿大;皮疹及高γ球蛋白症。皮疹呈多种形态,随其发展主要为二型;丘疹结节型和红皮病型。淋巴结是示淋巴结结构破坏,有形淋巴样细胞、免疫母细胞和浆细胞样的所谓淡染细胞(pale cells)浸润。免疫学示T细胞标记。  相似文献   

20.
报告1例伴毛囊黏蛋白沉积的亲毛囊性蕈样肉芽肿。患者男,43岁。右侧眉弓、上眼睑斑块、丘疹6个月,眉毛脱落4个月。皮损组织病理:真皮内及毛囊、附属器周围见大量淋巴样细胞团块状浸润,部分细胞异形,部分毛囊上皮可见不典型淋巴样细胞移入,毛囊内充满黏蛋白;阿辛蓝染色阳性。免疫组化显示浸润细胞主要是CD4~+T细胞。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结果为阴性。诊断:伴毛囊黏蛋白沉积的亲毛囊性蕈样肉芽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