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讨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在白癜风发病中的作用,采用单克隆与多克隆双抗体夹心法,对41例白癜风患者血清及白斑部位和无病变部位皮肤组织液中sIL-2R水平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白癜风患者血清sIL-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寻常型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节段型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进展期白癜风患者血清中sIL-2R水平明显  相似文献   

2.
测定了4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抗心磷脂抗体(ACA),以及血浆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和血栓烷(TXB2),发现患者循环ACA、6-K-PGF1α及TXB2水平低下,与皮炎-湿疹组及正常人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相关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ACA-IgG与6-K-PGF1α有一定的相关性(γ=0.290,P≤0.05)。对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在表皮细胞异常增殖中的作用进行了  相似文献   

3.
20011132白癜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sIL-2R水平变化的研究/汪新义(山东省皮防所)…//临床皮肤科杂志.-2000,29(5).-258~260 采用 APAAP法和双抗体夹心 ELISA法,对150例自癜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寻常型白癜风CD3+、CD4+细胞数和CD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P<0.01),sIL-2R活性明显高于节段型白癜风和正常人(P<0.001,P<0.01);节段型自癜风CD3…  相似文献   

4.
白癜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sIL-2R水平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APAAP法和双缺本夹心ELISA技术检测150例白癜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结果显示:(1)寻常型白癜风外周血CD3^+、CD4^+细胞数、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0.01),sIL-2R活性显著性高于节段型白癜风和正常人(P〈0.01);节段型白癜风CD4^+、CD4^+/CD8^+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也显著减少(P〈0.0  相似文献   

5.
利用单克隆抗体及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建立McAb-BA-ELISA检测人血清青霉素特异性IgE。27例青霉素I型变态反应患者中,6例青霉素特异性IgE(22.2%)阳性;而100例非青霉素过敏者均阴性,且随机使用青霉素无反应。结果尚表明青霉素特异性IgG并未明显影响青霉素特异性IgE的检测(P>0.05)。  相似文献   

6.
20000269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补体及K+、Na+、Cl-、Ca2+水平的初步检测/蔡秀玲(中国医科院、中国协和医大皮肤病医院)…//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1999,6(2).-1~3 检测71例,其中斑块状(PPs)19例,点滴状(GPs)19例,斑块与点滴状并存者12例,寻常型(PV)但未详细分类的21例。正常人(NC)20例。结果:血清总补体和C3水平PPs与GPs间、PPs和GPs与NC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PPs、GPs、NC与PPs+GPs间有显著性差异(P<0.0…  相似文献   

7.
McAb-BA-ELISA检测人血清青霉素特异性Ig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单克隆抗体及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建立McAb-BA-ELISA检测人血清青霉素特异性IgE。27例青霉素I型变态反应患者中,6例青霉素特异性IgE(22.2%)阳性;而100例非青霉素过敏者均阴性,且随机使用青霉素无反应。结果尚表明青霉素特异性IgG并未明显影响青霉素特异性IgE的检测(P>0.05)。  相似文献   

8.
荨麻疹     
20010995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L-4、IFN-γ及IgE水平观察/党倩丽(陕西省医院皮肤科)…/临床皮肤科杂志.-2000,29(4).-208 用ELISA法检测3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L-4、IFN-γ及IgE水平。结果患者组IL-4、IgE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IFN-γ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慢性荨麻疹患者Th2细胞分泌因子有改变,且Th1与 Th2之间平衡关系可能被打破。提示Th1和Th2可能在慢性荨麻疹发病中起作用。表1参2(汤亚娥)2001099…  相似文献   

9.
20001105 天疱疮患者血清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的检测分析/周淑华(中科院皮研所)…//中华皮肤科杂志.-1999,32(4).-237~239 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了26例寻常型天疱疮(PV),14例红斑性天疱疮(PE)患者及23例正常人血清中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天疱疮患者治疗前血清中IL-6、TNF-α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2种细胞因子水平均与皮损面积呈正相关(P<0.01);随皮损消退其水平降低(P<0.05…  相似文献   

10.
选35例单用DDS治愈平均已18.6年的病人,相隔一年取两次耳垂血;1994和1995年共取血清70份,分别用PGL-1和LAM-β抗原做ELISA。IgG-LAM-βOD值〉).18,IgM_PGL-1〉0.16为阳性,IgG-LAM-β,BL-LL组23份阳性(48%)BT-TT组5份阳性(23%)。IgM-LAM-1,BL-LL组24份阳性(50%),BT-TT组6份阳性(27.6%)。所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中沙眼衣原体IgG、IgM抗体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IFA),检测三组共60例血清标本中沙眼衣原体IgG、IgM抗体水平,其中实验组、阳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各20例。结果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血清IgG、IgM抗体效价分别与正常血清对照组进行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血清中沙眼衣原体IgG、IgM抗体可为泌尿生殖道感染的诊断和评价病情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Ⅰ及B—100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银屑病患者易并发心血管疾病的原因,我们采用免疫定量法、酯法及三唑法分别对3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Ⅰ、B-100及胆固醇、甘油三酯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载脂蛋白A-Ⅰ和甘油三酯正常,载脂蛋白B-100和胆固醇升高(P均<0.05),且二者呈显著正相关(P<0.05),载脂蛋白A-Ⅰ/B-100比值降低(P<0.05),且与胆固醇呈显著负相关(P<0.05)。表明载脂蛋白B-100升高及载脂蛋白A-Ⅰ/B-100比值降低导致了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胆固醇升高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我们应用手动速炫散射经浊法对1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混合波紫外线照射前后血清igG、A、M及补体C3、C4、C19进行了检测,发现照射后血清IgG显著降低(P〈0.05),余无显著性变化。结果表明混合波紫外线可通过抑制液免疫功能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用免疫斑点试验改良法(M-Dot-ELIS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0例多菌型麻风患者治疗前后的99份血清进行了PGL-I抗原和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治疗前后及治疗中各段时间的抗原下降速度远快于抗体,二者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U=9.05,>2.58,P<0,01)。抗原量的下降以治疗后第1个月最快(79.14%),治疗第3个月时已下降99%以上,这提示抗原的检测可用于监测多菌型麻风的早期疗效,在发现耐药和抗麻风新药筛选方面亦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揭示B细胞中CD23的表达与SLE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在SLE发病机理中可能的作用,我们应用ABC免疫组化法和斑点核酸杂交技术对SLE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CD23蛋白和mRNA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30例SLE患者PBMCCD23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1),且与疾病活动呈正相关关系(rs=0.3814,P<0.05);具有不同ANA、抗dsDNA抗体水平,有无伴肾损、脑损的SLE患者,PBMCCD23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单纯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或和其它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的SLE患者,PBMCCD23表达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20例SLE患者PBMCCD23mRNA表达较正常人显著增高(P<0.01)。经治疗病情稳定后,CD23蛋白和mRNA表达均降至正常(P均>0.05)。提示在SLE活动期B细胞高度激活、增殖并大量表达CD23,且该种表达与ANA、抗dsDNA抗体产生水平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6.
采用ELISA技术检测了80例STD门诊患者(其中淋病14例、非特异性泌尿生殖道感染38例及尖锐湿疣28例)血清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IgG抗体。结果发现STD患者血清HSV-2IgG抗体阳性率为60.0%,远比正常人群中的25.3%为高(P<0.001),说明生殖器疱疹病毒感染在我国与西方国家一样,有上升和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17.
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L-4、IFN-γ及IgE水平观察   总被引:37,自引:3,他引:34  
测定38例慢性荨麻疹(其中12例为人工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L-4、IFN-γ及IgE水平,结果患者组IL-4高于对照组(正常人,P〈0.01),患者组IFN-γ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组IgE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18.
银屑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含量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内皮素与银屑病的关系及其在发病机理中的作用,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了32例正常人及54例银屑病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变化,其中寻常型银屑病45例(进行期32例,静止期13例),红皮病型银屑病9例。结果显示:正常人血浆内皮素水平为43.5±15.71pg/ml,银屑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含量为62.01±21.15pg/ml,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红皮病型又较寻常型患者的血浆内皮素水平为高(P<0.05)。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中,进行期与静止期相比其内皮素水平虽有增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提示内皮素可能与银屑病的发病有关,进一步了解其作用机理,可能对银屑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机体体液免疫在花斑癣发病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以糠秕马拉色菌(M.furfur)整菌(WMF)为抗原,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68例花斑癣患者和41例正常人血清中的抗WMF抗体。结果:正常人血清中存在高滴度的抗WMF抗体,花斑癣患者血清中抗WMFIgG抗体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男性患者血清中IgG抗体低于女性患者(P〈0.01),病程1年以上者血清中特异的IgG抗体低于病程不到1年者(P〈0.01)。结论:机体血清抗M.furfur抗体可能是人体内天然抗体,且特异的IgG抗体具有保护作用。支持花斑癣的发病与免疫缺陷有关。  相似文献   

20.
STD门诊患者血清HSV—2IgG抗体检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ELISA技术检测了80例STD门诊患者(其中淋病14例、非特异性泌尿生殖道感染38例及尖锐湿疣28例)血清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IgG抗体。结果发现STD患者血清HSV-2IgG抗体阳性率为60.0%,远比正常人群中的25.3%为高(P<0.001),说明生死器疱疹病毒感染在我国与西方国家一样,有上和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