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体外试验,观察金钠多、血栓通、丹参液对病人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率、纤溶活性的影响.发现降粘作用以金纳多为最强,其次为血栓通、丹参液;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活性以金钠多作用最强,血栓通与丹参液无明显差异;在纤溶活性方面,金钠多、血栓通作用明显,丹参液未见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2.
路巍  钮自宇等 《中国药业》2001,10(11):24-25
通过体外试验,观察金钠多、血栓通、丹参液对病人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率、纤溶活性的影响。发现降粘作用以金钠多为最强,其次为血栓通、丹参液;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活性以金钠多作用最强,血栓通与丹参液无明显差异;在纤溶活性方面,金钠多、血栓通作用明显,丹参液未见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3.
灯盏花素心血管药理及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灯盏花素是从灯盏花中提取的黄酮类活性成分,为灯盏花甲素、灯盏花乙素的混合物,主要为灯盏乙素。灯盏花素具有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降低血黏度、调节血脂、促纤溶、抗血栓、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该文介绍了近10年灯盏花素心血管方面的药理及临床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4.
灯盏花素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灯盏花素注射液是从中药灯盏花中提取的黄酮类有效成分制成,其有效成分是以灯盏花乙素为主含少量甲素的混合物,具有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脑血管阻力、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和促进纤溶活性的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脑血栓、脑栓塞和脑供血不足等缺血性脑血管病。总结我科2003~2004年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病人200例,并与维脑路通注射液治疗14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灯盏花素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灯盏花素系菊科植物灯盏花中提取的灯盏花甲素、灯盏花乙素混合物。现代药物研究证明 ,灯盏花素具有增加血流量 ,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降低血粘度、降血脂、促纤溶、抗血栓、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近几年 ,随着研究的深入 ,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拓宽 ,综述如下。1 脑血管组织疾病灯盏花素为蛋白激酶C(PKC)抑制药 ,PKC与脑组织缺血性损伤有密切关系 ,可调节一氧化氮 (NO)合酶的活性 ;对降低的缺血脑组织局部脑血流量 (rCBF)有显著改善作用 ,使rCBF平均增加 2 5 .0 5 % [1 ] 。对缺血脑组织NO的产生无明显影响 ,可通过改善rCBF ,显著降低中性粒细胞髓过氧化物酶的活性 ,降低缺血脑组织内中性粒细胞的粘附浸润 ,保护缺血脑组织[2 ] 。灯盏花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性和甲襞微循环有明显的改善作用[3 ] 。能有效地抑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脂蛋白代谢异常及高粘滞血压[4] 。灯盏花素能降低沙土鼠脑缺血后脑组织钙含量 ,减少海马CAI区神经元的死亡数量 ,增加神经元的密度。结果提示灯盏花素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5] 。临床上 ,灯盏花素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出血、脑卒中防治等。2...  相似文献   

6.
灯盏花素是从中草药灯盏花中提出来的,主要为灯盏乙素,结构式鉴定为北5,6三羟基黄酮一7-o葡萄糖酸忒,其具有增加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提高脑屏障通透性,对抗由二磷酸苦引起的血小板凝聚,有抑制内凝血和促进纤溶活性功能,具有活血化瘀,抗检通络作用,为进一步观察其疗效,我们应用灯盏花果治疗脑血栓60例,同时以复方丹参针剂对照治疗50例,进行临床观察.l一般资料!.1病例选择所有病例均为住院患者,共ilo例,治疗组讨万盏化素组),男39例,女21例,最大年龄幻岁,最小利岁,平均62.5岁,对照组(丹参组)男32例,女18例,最大…  相似文献   

7.
郭菁菁  沈志华  李明祥  刘燕 《中国药师》2012,(12):1775-1776
灯盏花素注射液是从灯盏花中提取的黄酮类有效成分而制成的制剂,主要为黄酮、灯盏花乙素、灯盏花甲素,以灯盏花乙素为主。具有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度、降血脂、促纤溶、抗血栓、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冠心病、脑梗死的治疗。本院遇1例灯盏花素注射液致严重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46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两年,不规则服药治疗,血压监测不详。两年前因甲状腺病在绍兴市人民医院手  相似文献   

8.
丹参川芎嗪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常用于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及其他缺血性心血管疾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症。灯盏花素主要作用是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脑卒中后遗症。我科患者在使用丹参川芎嗪与灯盏花素过程中,发现丹参川芎嗪与灯盏花素存在配伍禁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灯盏花素、丹参在体外对血小板活化抑制作用观察,分析血小板相关活化指标的变化情况,为中医优选活血化瘀药物提供客观理论依据。方法用三色流式细胞术法分析灯盏花素、丹参在体外对血小板活化指标血小板膜表面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和P-选择素(CD62P)抑制的变化。结果灯盏花素、丹参对ADP活化的血小板膜表面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和血小板内P-选择素(CD62P)表达都有抑制作用,并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丹参能显著抑制PAC-1和CD62P两者的表达;灯盏花素抑制PAC-1表达的作用显著,但对CD62P表达的抑制较小。结论与灯盏花素相比,丹参是一种较强的抗血小板活化药物,既可抑制PAC-1的表达而降低血小板的聚集性,又可抑制血小板的释放而降低其促凝血活性,在血栓性疾病的防治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注射用灯盏花素为灯盏细辛提取的灯盏甲素和灯盏乙素混合物的无菌干粉,主要为灯盏乙素,具有扩张脑血管作用、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同时增加外周、冠脉和心肌血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强纤溶性,降低血液黏滞度[1],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主要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冠心病等的治疗。随着灯盏花素的广泛应用,临床上灯盏花素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也存在许多配伍禁忌,现对此做一综述,以供临床用药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1.
灯盏花素注射液对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浆纤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和对血浆纤溶活性的影响.临床观察15例.并对其中14例观察治疗前后纤溶活性变化。结果显示心绞痛缓解有效率为88.9%.心电圉改善率66.7%.灯盏花素能提高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活性及降低其抑制物的活性.而血浆血栓素B2降低.6-酮-前列腺素F。也有提高(但检验无显性).本结果提示该药有扩张血管、抗凝、促进纤溶、抗血栓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士敏  张淑慧  赫立恩 《河北医药》2011,33(22):3479-3480
注射用灯盏花素是从中药灯盏花中提取的黄酮类物质,含大量灯盏花乙素,具有扩张脑血管作用、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同时增加外周冠脉和心肌血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强纤溶性,降低血液黏滞度,临床上用于治疗急慢性心脑血管疾病,能有效改善心脑血管血流量。欣安林注射液(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注射液)是临床常用抗生素之一,两者经常联合应用,本文通过观察两者配伍后溶液颜色、灯盏花素含量变化考察配伍稳定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还对脉静滴注灯盏花素后的输液器换输欣安林时管路冲洗液进行考察,为临床输液管路冲洗用液量提供依据,提高临床输液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倒卵叶五加提取物D101大孔树脂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洗脱组分对血小板聚集率及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实验,比浊法测定倒卵叶五加提取物0%~80%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洗脱组分在ADP聚集诱导剂作用下的血小板聚集率;采用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倒卵叶五加提取物0%~80%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洗脱组分纤溶活性。结果倒卵叶五加提取物体积分数10%~70%乙醇洗脱组分可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P<0.05或P<0.01);体积分数20%~40%乙醇洗脱组分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最强(P<0.01);体积分数20%~60%乙醇洗脱组分可明显提高纤溶活性(P<0.05或P<0.01);体积分数20%~50%乙醇洗脱组分纤溶活性最强(P<0.01)。结论倒卵叶五加具有明显的抗血小板聚集以及提高纤溶活性的作用,其作用与洗脱剂不同体积分数乙醇中的组分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4.
灯盏花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灯盏花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6例脑梗塞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用灯盏花注射液20ml加入流体中静滴,1次/d;B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16ml加入流体中静滴,1次/d,均为15天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A组病例治疗前和疗程结束时,分别做血液流变学、血波板聚集功能、体外血栓形成等项目检测。结果:灯盏花具有显著降低血液粘度和血脂水平,控制血小板凝集与血栓形成作用。A组治疗脑梗塞总  相似文献   

15.
对35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给予灯盏花注射液治疗,应用动态心电图观察缺血负荷、用药前后监测血液稠度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显示,心肌缺血总负荷、血液雕工及血小板聚集功能明显降低为灯盏花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灯盏花的临床应用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灯盏花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肾病及其它疾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灯盏花治疗上述疾病的机理是通过扩张血管,增加动脉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灯盏花素是从中药灯盏细辛中提取的灯盏甲素、灯盏乙素的混合物,主要为灯盏乙素,含黄酮成分,药理研究证明[1],灯盏花素有扩张血管、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我们观察慢性肺心病患者使用灯盏花素治疗后,气喘、心悸、胸闷症状有明显改善,同时发现该注射液对肺血动脉压的降低、肺功能的改善有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灯盏花乙素苷元对大鼠血栓形成、血小板聚集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大鼠连续灌胃灯盏花乙素苷元(100,50,25 mg.kg-1)7 d。电刺激大鼠颈动脉复制动脉血栓模型,记录血栓形成时间;结扎大鼠下腔静脉复制静脉血栓模型,记录血栓湿重和干重;采用0.5×10-4mol.L-1的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 iphosphate,ADP)诱导血小板聚集,测定最大聚集率;大鼠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复制血瘀模型,测定红细胞沉降率、全血表观黏度和血浆黏度。同时设灯盏花乙素(100 mg.kg-1)阳性对照。结果:灯盏花乙素苷元能够明显延缓大鼠动脉血栓形成时间,抑制静脉血栓形成,抑制ADP诱导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瘀模型大鼠的红细胞沉降率和血黏度。结论:灯盏花乙素苷元具有抗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作用,疗效优于灯盏花乙素。  相似文献   

19.
灯盏花素是从菊科飞蓬属植物短亭飞蓬灯盏细辛中提取的黄酮活性成分,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抗缺血及灌注损伤,清除氧自由基、抗氧化,抑制蛋白激酶C,改善脑微循环及器官血流动力学等多方面作用,在心脑血管疾病等领域应用广泛。笔者综述了近年来灯盏花素在急性脑梗死领域的药理、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观察了灯盏花注射液对56例高粘滞血症老年人血液粘度的影响,灯盏花以20ml/d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滴注,疗程30d病人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原、红湖胞压积、血小板聚集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值均<0.01),红细胞滤过指数无显著降低(P值>0.05),灯盏花注射液能明显改善高粘滞症老年人血液粘度,同时对脑梗塞患者服力提高及心功能减退患者改善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