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择性腰骶神经后根切断术及其方法改进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自1990年5月始,采用选择性腰骶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下肢痉挛302例。其中脑瘫患者288例,平均年龄10.4岁。按照Ashworth5级法,术前肌张力平均3.8级,术后降至1.2级。作者在高选择法、电刺激技术以及分段跳跃式椎板切除显露神经后根等方面对传统的SPR术式做了改进。122例随访超过2年,痉挛解除有效率达96.6%,功能改善率达83.6%。本文还对SPR解除痉挛的可行性、手术方法改进的意义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选择性腰骶神经后根切断术的电生理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易斌  徐林 《中华骨科杂志》1999,19(10):604-606
探讨采用选择性腰骶神经后根切断术(lumbar-sacralselectiveposteriorrhizotomy,L-SSPR)治疗脑瘫下肢痉挛时,部分患者出现上肢痉挛缓解,斜视,流涎好转及发音变清晰等现象发生的机制。方法,采用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evokedpotential,SSEP),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conductionvelocity,SCV)及运动神  相似文献   

3.
高选择性腰骶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1995年11月~1997年1月,应用高选择性腰骶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以双下肢痉挛为主的脑瘫56例,男38例,女18例,平均9.6岁(4~46岁),达3个月以上随访者36例,所有病例肌张力均较术前降低Ⅰ~Ⅲ级,9例在手术同时或Ⅱ期行传统骨科矫形手术,取得较满意的近期疗效。介绍了手术操作要点及应注意的技术问题,强调肌力、肌张力及关节畸形情况检查的重要性,后根切断比例范围应个体化。并对手术适应证、并发症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腰骶脊神经后根选择性切断术后疗效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意大地学者Fasano[1] 报导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posteriorrhizotomy,SPR)以来 ,美国医学会组织有关学科专家 2 6人对SPR进行了评估(1 990年 ) ,认为SPR对解除痉挛性脑瘫 (cerebralpal sy,CP)患者肌痉挛和改善功能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在CP治疗与康复中占有重要地位。 1 991年徐林[2 ] 报告此项工作后 ,1 0余年来已在我国得到较广泛开展 ,为上万名患者减轻或解除了痛苦 ,改善了功能。但目前国内对SPR术后疗效评估还没有固定的内容和统一的标准。我们根据 1 0…  相似文献   

5.
选择性切断腰骶神经后根治疗脑瘫下肢痉挛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性切断腰骶神经后根治疗脑瘫下肢痉挛的麻醉处理严晓晴1邓小明1孟明霞1刘树孝1年申生2我院自1995年5月采用选择性切断腰骶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脑瘫下肢痉挛24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麻醉处理情况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全组24例,男17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在痉挛型脑瘫患者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中的肌电监测技术与标准.方法 在89例痉挛型脑瘫患者SPR中,采用50 Hz方波电脉冲,分别刺激L3-S1神经后根小束,分别于双侧三角肌、长收肌、股直肌、股二头肌、胫骨前肌和腓肠肌内、外侧头记录自由肌电反应及触发肌电反应,同时观察下肢肌肉痉挛性收缩活动.对肌电反应向对侧、乃至远隔神经支配节段明显扩散的3+级和4+级神经后根小束,及引起下肢或足趾肌肉收缩活动的相对低阈值的神经后根小束进行选择性切断.术后观察下肢肌张力的改善程度,并对下肢感觉、运动及排便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触发肌电反应的出现明显滞后于自由肌电反应,观察自由肌电反应更能及时的判断"异常的"神经小束.89例患儿的372根神经后根被选择性切断,其中324根(83.5%)腰神经后根的出现3+~4+级肌电反应的神经小束被选择性切断;48根(12.9%)神经后根的神经小束根据"相对低阈值"被选择性切断.所有患儿术后下肢肌张力明显降低,未出现明显的下肢感觉、运动及排便功能障碍.结论 SPR中,肌电监测所出现的向对侧和(或)远隔节段扩散的持续的肌肉动作电位反应,是判定"异常"神经后根小束并进行选择性切断的有效并可重复的客观标准.  相似文献   

7.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的临床麻醉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是治疗痉挛性脑瘫患者的一种治疗手段。采用气管内静吸互补全麻,既能满足手术要求,又便于术中呼吸,循环的管理,保证手术安全。术中脊神经后根电刺激阶段,应停用肌松剂,使肌张力恢复至4个成串监测第三个刺激颤搞出现。同时要维持适当的麻醉深度。该阶段吸入麻醉剂氨氟醚维持在0.6-0.8MAC,并追加适量镇静剂,加强术中循环呼吸功能的监测。脊神经后根电刺激阶段,HR、MAP、Ppeak,P  相似文献   

8.
选择性腰骶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型脑瘫82例随访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痉挛型脑瘫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自1999年采用SPR手术治疗82例脑瘫患者,其中男53例,女29例;年龄3~19岁,平均8岁。根据术前判断下肢痉挛的范围并参考痉挛所造成的下肢主要畸形,施行SPR手术。[结果]通过6~60个月的随访观察,所有病例肌张力均较术前下降Ⅰ~Ⅲ级,下肢痉挛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或消失。[结论]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能有效地解除肢体痉挛,改善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9.
选择性颈神经后根切断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于1992年2月~1995年6月,作者对12例上肢痉挛性脑瘫患者施行了选择性颈神经后根切断术.术中观察了C5~T1各脊神经后根的形态、位置,各后根按比例切除.术后短期随访,异常增高的上肢肌张力,明显缓解.该术式可较佳解除上肢痉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选择性腰骶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SPR)联合选择性脊神经前根切断术(selective anterior rhizotomy,SAR)治疗混合型脑瘫的疗效。方法:2004年1月~2010年1月,选择48例混合型脑瘫患者,其中男36例,女12例,年龄3~22岁,平均8.8岁,均以痉挛型为主,伴有下肢徐动,术前下肢肌张力均为3级(根据Ashworth 5级法),术前下肢功能情况:独立行走36例,简单介助行走8例,介助站立并有行走动作4例。采用SPR+SAR联合治疗,术中根据肢体痉挛程度切断部分脊神经后根,其中L5、S1后根38例,L4、L5、S1后根10例,后根切断比例为30%~50%;按徐动程度切断部分脊神经前根,其中L5前根28例,S1前根20例,切断比例为30%;术中尽可能保留椎板,以维持脊柱稳定性。结果:术后出现小腿或足底麻木感2例,下肢肌力下降3例,腰痛2例,腰部无力5例,小便控制差1例,经营养神经、康复锻炼、神经肌肉兴奋仪刺激等处理,6个月内症状基本消失。随访18个月。48例患者肌张力术后1周、6个月、18个月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痉挛缓解率100%。下肢徐动症状:术后1周时,1例症状加重,经联合应用镇静药物及巴氯芬3个月后恢复至术前,4例无变化,43例改善;术后6个月时,5例较术前无变化,43例改善,无加重病例;术后18个月时,44例明显改善,4例无明显变化,无加重病例。术后18个月随访时,术前介助行走的8例患者中,5例可独立行走,3例无变化;术前介助站立的4例患者中,1例可独立行走,2例可独自站立,1例无变化。结论:腰骶SPR+SAR治疗以痉挛型为主伴有下肢徐动的混合型脑瘫,能有效解除肢体痉挛,降低肌张力,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下肢徐动症状,是治疗此种混合型脑瘫比较合理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脑瘫患儿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施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posterior rhizotomy,SPR)治疗痉挛型脑瘫,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我院从2000年12月至2001年10月共施行腰骶部SPR手术65例,现将有关的麻醉处理报告如下:临床资料65例小儿患者,男46例,女19例,年龄(6.0±2.1)岁,体重(25±5)kg,术前智力基本正常,ASA I级,符合SPR手术适应证[1]。  相似文献   

12.
腰骶段的选择性后根神经切断术是外科治疗脑瘫患儿下肢痉挛的有效手段之一。这类手术主要的特点是 :手术对象以幼年患儿居多 ,手术需要在俯卧位下完成 ,以及术中常规进行肌电刺激 (NRES)等[1 ] 。我院近年来共顺利施行腰骶段选择性后根神经切断术 (SPR) 1 4 4例 ,麻醉处理有一定的要求与特点 ,本文拟对此进行总结与探讨。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1 4 4例脑瘫患儿中 ,男性 1 1 2例 ,女性 32例 ,年龄 3~ 1 0岁 ,体重 1 0~ 39kg ,均无明显的心肺系统疾患 ,肝肾功能正常 ,不存在糖代谢及电解质平衡紊乱。方法 手术前 30min肌肉注射阿托品 0 …  相似文献   

13.
:2 0 0 1年 1 0月用选择性腰骶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 1例 8岁女性脑瘫 ,术前患儿双上肢痛觉消失 ,痛温觉及深感觉存在 ,术后第 4d双上肢痛觉突然恢复。体会 :上肢痛觉由C5 ~T1支配 ,本例L5 ~S1SPR术后第 4天双上肢痛觉恢复 ,考虑该现象可能与术后导致脊髓后角局部P物质、阿片肽浓度变化生产节段性调控或脑内的痛觉相关神经递质如阿片肽、5 羟色胺 去甲肾上腺素等变化有关 ,但实际情况是否如此 ,有待进一步研究。选择性腰骶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后双上肢痛觉恢复一例$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楼征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  相似文献   

14.
小儿脑瘫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的麻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SPR)是治疗痉挛性脑瘫(spastic cerebral palsy,SCP)的有效方法,其选择性表现为需在麻醉状态下对相应的脊神经后根进行电刺激,根据肌肉收缩反应确定异常神经后根小束后将其切断。在此阶段,麻醉深度的控制对电刺激时的肌肉反应有重要影响,也决定了手术治疗效果。因此SPR对麻醉管理提出了较高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临床上引起腰腿痛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侧隐窝狭窄等压迫腰骶神经根已被人们广泛认识。然而,有关腰骶神经后根节解剖变异移位于椎管内成畸形并遭受卡压引起的腰腿痛尚未引起注意。本文报告5例腰骶神经后根节移位于椎管内并就后根节卡压的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腰骶神经后根节卡压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了5例腰骶神经后根节卡压的患者,均进行手术减压,术中发现神经后根节异位于椎管内,在神经根管内受到卡压。结果:随访13~37周,平均20周。腰腿痛和根性疼痛消失,恢复良好。结论:腰骶神经节受到卡压也可引起腰腿痛,只要认识到神经节异位畸形,手术减压彻底,均能得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腰骶神经后根节异位畸形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报告7例腰骶神经后根节由于发育因素内移至椎管或神经根管内的异位畸形。神经后根节的位置异常,可能被退变狭窄的神经根管或变性突出的椎间盘所卡压而发病。本组男性3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44.5岁。直腿抬高试验阳胜5例,跟腱反射减弱4例,消失3例。7例均经手术减压治疗,术中发现腰神经背根节受压6例(1例为双侧),骶神经背根节受压1例,平均随访23个月。腰痛和根性疼痛消失,功能恢复正常5例,明显改善1例,无变化1例。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1995年9月~1996年3月采用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治疗小儿脑瘫下肢痉挛20例,现将麻醉处理体会介绍如下。临床资料20例中,男11例,女9例。年龄3~12岁,体重11~28kg,手术时间1.5~2.5h。术前肌注苯巴比妥钠0.05~0...  相似文献   

19.
选择性颈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上肢痉挛性脑瘫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介绍选择性颈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上肢痉挛性脑瘫的适应证,切除比例和对软组织手术的看法。方法:采用颈后路切断颈神经后根和软组织矫形术治疗8例上肢痉挛性脑瘫。结果:随访8个月至3年,患者异常增高的上肢肌张力,明显缓解,功能改善满意。结论:选择性颈神经后根切断术和软组织矫形术能有效地治疗痉挛性脑瘫  相似文献   

20.
腰骶神经后根硬膜内变异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骶神经根变异(LSNRA)临床上大多是在行腰椎管造影或腰椎手术中发现,其临床意义已逐渐受到重视〔1~4〕。1994年9月~1997年9月,作者在101例SPR中发现7例腰骶神经后根硬膜内变异,结合文献,对其临床意义讨论如下。1临床资料101例SP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