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6例确诊子宫肌瘤的患者分为两组,A组单独应用米非司酮25mg/d,B组应用桂枝茯苓胶囊4粒,口服3次/d,同时加用米非司酮25mg/d,月经第1天始服用,连服3个月为1疗程。用药前、用药后B超测量子宫及子宫肌瘤的三维径线;用药前和用药3个月后测定促卵泡激素(FSH)、孕酮(P)、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观察服药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闭经,两组子宫及肌瘤体积均明显减小,A组子宫缩小27.7%(P〈0.01),B组子宫缩小33.9%(P〈0.01),A组最大肌瘤体积比用药前缩小29.8%(P〈0.01)。B组最大肌瘤体积平均比用药前缩小34.5%(P〈0.01),各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B组子宫及子宫肌瘤缩小幅度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促卵泡激素(FSH)、孕酮(P)、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用药前后对比,平均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和孕酮(P)用药后与A组对比,激素平均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较单独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低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方法采用低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患者62例,B超观察用药前后子宫与腺肌瘤的体积变化,监测用药前后促卵泡成熟素(FSH)、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水平。结果用药前后字宫及腺肌瘤体积均缩小有统计学意义(P〈0.01),FSH、LH、E2、P、T水平用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P〉0.05),PRL显著降低(P〈0.05)。结论低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可使子宫与腺肌瘤的体积明显缩小,并消除和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0例确诊为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口服米非司酮12.5mg,1次/d,连服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均用彩色超声监测子宫及肌瘤大小,实验室查血尿常规、肝功能、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孕酮(P)、泌乳索(PRL)、雄激素(T)。结果104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出现闭经,痛经和下腹坠胀感消失,贫血得以纠正。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缩小率分别为26.85%和45.68%(P〈0.01)。血FSH、LH、E2、P测定治疗后平均水平较用药前下降(P均〈0.01),其中以E2和P降最为显著。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是一种理想的药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子宫肌瘤患者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组给予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2组均于用药前后计算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大小。测定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孕酮(P)含量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子宫体积与肌瘤体积均较治疗前缩小,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FSH、LH、E2、P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3种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4年6月至2007年5月来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9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30例,每天口服米非司酮10mg;B组30例,每日口服米非司酮12.5mg;C组30例,每日口服米非司酮25mg。全部患者均从月经周期第2天开始服药,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及3个月后用B超测量子宫及肌瘤体积;抽血检查血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和孕酮(P)。结果3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出现闭经,用药3个月后,3组患者的子宫和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生殖激素FSH、LH、E2和P用药前后对比,激素平均水平下降,尤其以E2和P下降明显,各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以肌瘤体积缩小20%作为疗效判别指标,则A、B、C组有效率分别为76.66%(23/30)、70.00%(21/30)和73.33%(22/3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是较理想的非手术治疗手段,治疗效果与剂量关系不密切,每日口服米非司酮12.5mg可能是较为理想的治疗剂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观察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08例确诊子宫肌瘤的患者分为3组,A组应用米非司酮10 mg/d,B组应用米非司酮25 mg/d,C组应用米非司酮37.5 mg/d;月经第1天始服用,连服3个月为1个疗程.用药前、用药后B超测量子宫及子宫肌瘤的三维径线;用药前和用药3个月后测定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孕酮(P)、黄体生成素(LH),检测肝肾功能、血常规,观察服药的不良反应.结果 3组患者治疗期间均闭经,血红蛋白上升,3组子宫及肌瘤体积均明显减小,A组子宫缩小25.7%(P<0.01),B组子宫缩小27.9%(P<0.01),C组子宫缩小29.4%(P<0.01).A组最大肌瘤体积比用药前缩小28.8%(P<0.05),B组最大肌瘤体积比用药前缩小29.9% (P<0.01),C组最大肌瘤体积比用药前缩小32.6%(P<0.01).各组治疗前后对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FSH、E2、P、LH用药前后对比均下降,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好,10 mg/d组不良反应少于其他2组,治疗子宫肌瘤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确诊为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口服米非司酮12.5 mg,1次/d,连服3个月为1疗程。治疗前后均行彩超检测子宫及肌瘤大小,实验室观察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_2)、孕酮(P)、泌乳素(PRL)、雄激素(T)。结果60例患者在治疗期间闭经、痛经和下腹坠胀感症状消失,贫血得以纠正,子宫体积平均缩小40.80%(P<0.01),子宫肌瘤平均缩小47.80%(P<0.01)。血FSH、LH、E_2、P值测定治疗后平均水平也较用药前下降(P<0.01)。其中以E_2和P下降最为显著,而PRL和T用药前后变化不明显。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好,副反应小,是一种理想的药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本院妇科收集120例2008年2月~2010年2月住院的子宫肌瘤患者,给予米非司酮12.5mg/d,连续3个月的疗程治疗后,采用B超检查搜集患者治疗前后的子宫体积和最大子宫肌瘤体积,同时检测患者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包括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孕酮(P)。结果治疗后12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子宫及最大肌瘤体积与治疗前相比,体积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089、0.0095,P〈0.05),患者体内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孕酮(P)等激素水平与治疗以前比较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0.0039、0.0049、0.0056、0.0075,P〈0.05),在治疗的120例患者中都没有出现明显的贫血、潮热、恶心、呕吐、腹泻、性欲减退、虚弱、疲惫等不良反应,患者都能耐受。结论米非司酮对于非手术治疗子宫平滑肌瘤疗效较显著,能明显缩小患者子宫肌瘤的体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轻微,患者大多数都能耐受,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为子宫肌瘤的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9.
米非司酮联合甲基睾丸素治疗子宫肌瘤18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甲基睾丸素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180例子宫肌瘤患者每月月经第1~3天每晚睡前服用米非司酮12.5mg;甲基睾丸素5mg/次,每天1次,连服3个月。对比用药前后彩色B型超声下子宫及肌瘤大小变化情况,对比用药前后促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孕酮(P)、雌激素(E2)、雄激素(T)、催乳激素(PRL)等血清激素变化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165例患者子宫及肌瘤体积均明显减小,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15例患者无明显改变,改为手术治疗。FSH、LH、E2、P水平均较用药前明显降低(P〈0.05),且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甲基睾丸素可明显减轻子宫肌瘤患者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婉萍  张甦 《海峡药学》2010,22(4):86-87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方法12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各64例.两组均从月经第1天开始服用米非司酮,每晚睡前服用。高剂量组,50mg·d^-。连续服用10d为一疗程;低剂量组,12.5mg·d^-1.连续服用40d为一疗程。观察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变化和血清卵泡刺激素(P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和孕酮(P)。结果治疗前后两组的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P均〈0.05),四项激素指标也有显著降低(p均〈0.05),但低剂量组要优于高剂量组(P均〈0.05)。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长期用药对子宫肌瘤治疗显著,并且表明子宫肌瘤的发生与激素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前应用米非司酮预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5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患者在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前先采用米非司酮进行预处理,即在术前采用12.5 mg/d服用,连续服用3个月。观察比较观察组米非司酮预处理前后及对照组术前肌瘤直径大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术后血红蛋白及术后住院时间。观察组在采用米非司酮治疗期间,严密监测患者肝肾功能,并观察患者有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果观察组预处理前肌瘤直径为(5.6±2.5)cm,预处理后肌瘤直径为(3.2±1.5)cm,对照组术前肌瘤直径为(5.7±2.6)cm,观察组预处理后较预处理前及对照组术前均明显缩小(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红蛋白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5例(6.67%)在服药早期有轻度恶心症状,3例(4.00%)天冬氨酸氨酶轻度升高,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米非司酮预处理应用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可明显缩小肌瘤体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12.
徐小霞 《中国当代医药》2014,(32):99-100,103
目的:探讨曲普瑞林和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6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治疗组39例,对照组采用曲普瑞林治疗,治疗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通过B超检测用药前后子宫及子宫肌瘤的三维径线并计算体积,测定患者的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和血红蛋白水平,观察服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的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FSH和E2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显著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FSH和E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能有效减小子宫肌瘤体积,降低雌、孕激素水平,疗效良好,不良反应较轻,可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3月~2008年12月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64例,所有患者给予米非司酮12.5mg,每晚睡前服用,于月经周期第3天开始用药,每天1次,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子宫肌瘤体积、血红蛋白水平,月经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3个月治疗后,子宫肌瘤平均体积均较治疗前有所缩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用药前比较,患者平均血红蛋白值有不同程度升高,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对7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2个月,月经量减少至术前的(48.2±15.4)%(P〈0.01)。伴有贫血者血红蛋白含量术后3个月恢复至(115.1±8.6)g/L(P〈0.01)(未使用补血药)。子宫肌瘤体积术后1年缩小至(35.6±10.2)cm^3(P〈0.01)。所有病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具有创伤小、愈合快:可保留子宫、显著缓解症状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甲睾酮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口服甲睾酮和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口服米非司酮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0.O%(P〈0.05);两组治疗后子宫和子宫肌瘤的体积均较治疗前小(P〈0.05);治疗组在诱导绝经和缩瘤比例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睾酮联合米非司酮能有效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  相似文献   

16.
不同方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药物治疗、子宫动脉栓塞术、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选取子宫肌瘤患者90例,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子宫动脉栓塞组、腹腔镜组各30例,药物治疗组在月经周期的第1天开始每日空腹顿服米非司酮12.5mg,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复查B超,比较治疗前后子宫体积和肌瘤数量及体积的变化;子宫动脉栓塞组,经股动脉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栓塞剂治疗,术后随访比较手术前后肌瘤体积的变化;腹腔镜组,手术剔除肌瘤。结果:药物治疗组子宫和肌瘤体积在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缩小;子宫动脉栓塞组治疗后瘤体体积较术前明显缩小(成功率〉80%);腹腔镜组子宫肌瘤剔除率达98%,术中、术后流血少,对机体损伤小。结论:3种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各有其优缺点,药物保守治疗可用于年轻有生育要求的妇女避免手术,对于多发性子宫肌瘤或瘤体较大者可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  相似文献   

17.
张娟辉 《中国医药》2013,8(10):1438-1439
目的观察妇科再造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6例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单独应用米非司酮,25mg/d;观察组在米非司酮上的基础上加用妇科再造胶囊,6粒/次,2次/d。3个月为1个疗程,测定所有患者用药前后的孕酮、雌二醇,B型超声测量用药前后子宫及子宫肌瘤三维径线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孕酮、雌二醇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6.9±1.0)nmol/L比(19.6±3.2)nmol/L,(1644-10)pmol/L比(355±40)pmol/L;对照组:(9.4±2.2)nmol/L比(19.5±3.2)nmol/L,(175±13)pmol/L比(324±43)pmol/L;均P〈0.05],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观察组:(112±36)cm^3比(152±46)cm^3,(37±7)cm^3比(60±17)cm^3;对照组:(125±33)cm^3比(153±44)cm^3,(43±10)cm^3比(58±17)cm^3;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孕酮、雌二醇水平及子宫体积及子宫肌瘤体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妇科再造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较单独应用米非司酮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瘤消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及观察组(36例)。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15mg/次,1次/d,连用3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宫瘤消胶囊,3粒/次,3次/d,连用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月经量变化情况及检测两组血清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激素(P)含量,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痊愈率为38.25%,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临床痊愈率为12.90%,总有效率为70.97%,两组临床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5.387,8.479,P<0.01);观察组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月经量、血清FSH、LH、E2和P含量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瘤消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和安全性均好,可有效抑制患者性激素分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