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拙文《中枢穴考证之我见》披露(《江苏中医杂志》1983年第4期)后,曾收到一些读者的来信,近又读到胡明灿同志的大作:《“中枢穴考证”小议——兼与冯禾昌同志商榷》(《江西中医药》1985年第1期),对拙文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很有收益。中枢穴考证原由彭静山氏提出,现在胡同志等的文章,都涉及到对《内经》、《甲乙经》、《类经》等古籍的学习与理解方面,颇有益于学术的探讨。兹就中枢穴考证的有关文献,仅据笔者有限的水平,略作浅析,再与同道们进行讨论,并为胡明灿同志作答。有关中枢穴的文献资料,在明以前仅见于唐·《素问·气府论》王冰次注、元·《十四经发挥》及明·《类经》、《类经图翼》,其中  相似文献   

2.
<正> 此文自1984年2期在辽宁中医杂志发表以后,被辽宁省中医研究院载入《年鉴》。今接读吕子忱同志的论文,非常欣慰,吕同志引经据典,并结合个人临床经验论述,实堪钦敬。但文中几点意见,还未能统一,特再提出和吕子忱同志商讨。一、关于五十度与十二经的问题:经多数学者研究,“《内经》非一时之言,亦非出一人之手”所以各各篇  相似文献   

3.
答徐同志     
徐澎同志对本文提出意见,我们无任欢迎,并表谢意。兹为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愿就我们的偏见答复如下,错误之处,还望指正。一、对乳痈概以阴阳二症作为辨证论治依据的说明:古人认为,痈者塑也,属阳;疽者沮也,属阴。这是以痈疽二种相对的症侯分别为阴阳,并非痛症绝对有阳无阴,疽症绝对有阴无阳;实则是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正如张山雷氏所言“断不可误信王氏之说,而执痛疽二字,妄为分别”。应该看到痛疽之中尚有阴阳可分的。如周定扬先生编著的《中医外科临床选辑》,对乳痛亦以阴阳二症为辨,  相似文献   

4.
我们拜读贵刊1982年第2期上沈仲圭同志所撰《〈对近代中医史略及其名医简介〉一文的补正》后,深为沈老的严肃认真精神而钦佩。现将《补正》一文所提出的问题,答复如下,兼向沈老请教。一、为了组织参  相似文献   

5.
宋磊 《河南中医》2023,(11):1653-1658
十三鬼穴是治疗精神类疾病的经验效穴,多用于治疗幻觉、癫痫、中风后失眠、重度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十三鬼穴的命名与各穴位的功能主治、解剖位置、取穴方法、针刺方式等密切相关,有的还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因此而表现出一定的神秘色彩。通过对十三鬼穴穴名由来的进一步探究,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中医的经络和穴位理论,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好的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穴名探意     
十四经穴的命名,古人有许多方法,有的按经络学说,有的按藏象学说,有的按解剖特点,有的按经穴作用,有的按自然象形,等等。本文仅选择几个以取穴姿势命名的穴位作初步讨论。 1.环跳“环”是旋转的意思。《大戴礼记·保傅》日:“亟顾环面。”卢辩注:“环,旋也。”《周礼·春官·乐师》:“环拜以钟鼓为节。”郑玄注:“环,犹旋也。”取本穴时,必须伸下腿,屈上腿,旋转髀枢(髋关节),形成的姿态,如单腿起跳状。因此命名“环跳”。  相似文献   

7.
穴名琐谈     
目前公认的十四经经穴共361个,其命名均寓深意。经笔者分析,361个经穴名,是由325个汉字组合而成。各个汉字组合时使用的频次并不相同,从高到低依次看: 25次:俞(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膏肓俞、臑俞、腰俞、肓俞、肩外俞、肩中俞、俞府); 22次:门(云门、梁门、关门、滑肉门、箕门、冲门、神门、风门、殷门、魂门、肓门、金门、幽门、郄门、耳门、京门、章门、期门、液门、石门、命门、哑门); 19次:中(中府、中膂俞、中髎、委中、中  相似文献   

8.
穴名选释     
穴位名称是古人对每个穴位特异性能的认识的反映。唐代的《千金要方》曾指出:“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因此,研究穴位的命名对深入认识穴位,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灿烂的民族文化遗产,促进针灸医学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特对各经穴名择要解释如下:一、手太阴经(选释6穴)中府“中”指中气。“府”,《玉篇》:“聚也。”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其气禀中焦胃腑化生的水谷精微之气(即中气)而生,其脉贯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脉气归聚于此穴而为肺之募、手足太阴之会。中府者意指中焦之气,上归于肺,府聚于此而言。云门“云”指云气。“门”指脉气出入之处。《灵  相似文献   

9.
针灸是医疗上最独特的一门学术,它是借着民族形式,大众方向,科学内容的三个条件。自从解放(?)实地试用以来,政府特别提倡之后,更引起了多数人的兴趣,研究者、执业者大有其人,因此这门数千年来的古老学问,自有加以整理的必要。在整理之初,还须有预备的工作,所以先来作出一个孔穴穴名的索引,以便利于检查。针灸学中的孔穴,为数甚多,其名称颇为混乱,有一穴数名与数穴一名,各种书本上的记载亦不一  相似文献   

10.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历代许多注家,都据王冰“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论述,解释为用寒药治热证,热不退而反增者,是真阴不足,所谓“寒之不寒是无水也”,治以滋阴,阴足则火自灭;用热药治疗寒证,寒不减而反甚者,是真阳不足,所谓“热之不热是无火也”,治当温补,阳足则寒自消。吴崑、张景岳、张隐菴等,均持这种观点。如张景岳谓:“诸寒之而热者,谓以苦寒治热  相似文献   

11.
一、关于少阳病半表里症问题: 1.《答问》中说的是“半表里症系指由误治传变的少阳病,此外还有由风寒直接引起的少阳病”,目的在说明少阳病的发病原因有两个方面,所以见到两  相似文献   

12.
针灸医学不仅在我国的医疗保健事业方面起过并正在继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很早就传到了国外。据不完全统计,现在世界上已有五十多个国家的医生应用针灸治病,有三十多个国家成功地开展了针刺麻醉手术。针刺镇痛机理的研究也引起越来越多的医学家们的兴趣和重视。  相似文献   

13.
定喘穴属于经外奇穴,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中屡获良效。中国古代医籍无定喘穴穴名,现代中医药教材中虽然有定位、功效、主治,但是出处不详。为进一步推广定喘穴的临床应用,该文对定喘穴穴名、定位的源流进行考证,以便为临床正确选用该穴提供一定借鉴。结果显示定喘穴经历了从"阿是穴"到"新穴",再到"经外奇穴"的发展历程。定喘穴发展到与当今国标相同的穴名、定位,主要经历了4个阶段,即穴名相似、定位不同,穴名相似、定位相近,穴名相同、定位不同,穴名相同、定位相同。  相似文献   

14.
国庆前夕,管谦同志宣布辞去《中国气功科学》杂志社社长和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之职。在气功界,大家习惯尊称管谦同志为"管老"。管老今年73岁了,他从总参通信部政委岗位退下来后不久,就加入到气功锻炼的行列中来,并应邀参加了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的领导工作,...  相似文献   

15.
1.头颈部(14穴) 歌诀:金玉通禀印堂,安太后要上廉泉寺正殿降香。奇穴名称:金津、玉液、鼻通、翳明、印堂、安眠、太阳、球后、鱼腰、上廉泉、四神聪、牵正、耳尖、夹承浆、内迎香。 2 背腰部(8穴) (?):顾根十七演《老贾传奇》。奇(?)名称:崇骨、痞根、十七椎、腰眼、百劳、夹脊、定喘、腰奇。 3.胸腹部(5穴) 歌诀:工地上三角救(?)四边。  相似文献   

16.
正八邪是位于上肢的常用经外奇穴,杨甲三《腧穴学》[1]记载取该穴时"微握拳,于手背第1~5指间的缝纹端取穴。左右共八穴",其后针灸论著多以"手背第1~5指间的缝纹端"为八邪穴之定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GB/T12346-2006)[2]公布了八邪的标准定位,即"在手  相似文献   

17.
针灸是祖国医药学的宝贵遗产之一,腧穴名称则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基础知识。正确地理解穴名的含义,对于研究针灸的历史,探讨中医的理论,以及掌握腧穴的主治、定位和取法等等,均可有所裨益。可是,由于历史的原因,针灸穴名在千古流传的过程中,产生  相似文献   

18.
《素问·气府论》称腧穴是“脉气所发”,也就是反映经络的功能,而腧穴各有一定的部位和命名,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气穴所发,各有处名”。腧穴的命名各有一定的意义,故《千金翼方》说:“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笔者在业余授课中发现一气功爱好者足临泣穴出现“流泪”现象。现报告于下,以求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19.
何谓"开达募原法"? [答]所谓“开达募原法”,就是用疏利透达募原湿浊的一种疗治方法。开达,即开泄透达之意;募原(膜原),《素问·举痛论》是指胸膜与膈肌之间部位。吴又可认为,募原,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中医》编辑部转来李吉茂同志的商榷文章——骨折复位基本手法的研讨“读后”(以下简称《读后》),认真拜读,从中大受教益,对同道的不吝赐教,深表谢意。尤感难能可贵的是,在对于正骨手法“有必要将其整理归纳并简化,使人能执简驭繁又适用于临床”的观点上,我们是一致的。既然都关心这个总的课题,那么对于一些具体问题的不同见解,还是大有进一步商讨的必要,以期存异求同,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