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2 毫秒
1.
自制牵正膏治疗面神经麻痹10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制牵正膏治疗面神经麻痹106例山东省东阿县人民医院(252201)赵云志,叶长青,孟建平关键词:面神经麻痹/中医药疗法,膏贴,@牵正膏/治疗应用1992年6月~1994年6月,我们自制牵正膏治疗面神经麻痹10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1一...  相似文献   

2.
孙氏牵正膏联合西药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7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焕彬  刘冰 《河南中医》2010,30(6):573-574
目的:观察孙氏牵正膏联合西药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患者按照随机平行对照的设计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治疗组采用孙氏牵正膏结合西药的方法治疗,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治疗30d后的临床效果。结果:30d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7.3%,对照组有效率为86.7%,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孙氏牵正膏结合西药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益气牵正汤并牵正膏佐治面神经炎34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益气牵正汤并牵正膏佐治面神经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6例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分期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分期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益气牵正汤,并于患处加贴自制牵正膏。两组疗程均为1月。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观察皱眉、闭眼、口角歪斜及颜面感觉等情况,并采用Portmann简易评分法进行评分。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面肌运动功能评分及面肌功能改善指数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组未发现与中药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益气牵正汤并牵正膏佐治面神经炎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牵正膏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所选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牵正膏治疗组和辨证施治组,两组均以7d为1个疗程,第4个疗程末的检查情况为近期疗效,1a以后的随访结果为远期疗效。结果:两组痊愈加显效病例比较,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均有高度显著差异,膏药组优于辨证施治组。结论:牵正膏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李种泰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2):1285-1286
目的:观察中药牵正散加减结合透穴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27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150例和对照组12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牵正散加减口服,结合针刺透穴治疗,对照组单纯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8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药牵正散加减结合透穴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中药牵正散加味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神经电生理的变化.方法:对30例单侧Bell麻痹患者,针刺结合中药牵正散加味治疗,治疗前后进行面神经传导速度(NCV)、瞬目反射(BR)检测对比.结果:30例患者治疗后痊愈10例,好转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NCV、BR潜伏期明显改善.结论:①针刺结合中药牵正散加味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有较好疗效,对已损伤的面神经电生理有明显改善作用.②患侧M波波幅下降超过50%者面瘫恢复较差;患健侧M波波幅比值>50%者,面瘫恢复较好.③BR检测3周以上R1、R2还未恢复的病例,预后较差;第3、4周R2再出现的患者,面瘫恢复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7.
改良牵正膏治疗面神经炎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成果  杨希森 《新中医》2006,38(12):62-62
目的:观察外贴改良牵正膏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6例外贴改良牵正膏,对照组40例予以泼尼松、地巴唑、维生素B2及维生素B1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7.5%,总有效率96.4%;对照组治愈率30.0%,总有效率70,0%。2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外贴改良牵正膏治疗面神经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针药治疗面神经麻痹3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以牵正散加减,配合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患者36例。结果:治愈26例,显效5例,好转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67%。结论:中药配合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电针与中药联用治疗面神经麻痹50例济宁市中区人民医院(272105)邱美玲济宁骨伤医院(272107)刘志新关键词面神经麻痹电针牵正散疗效观察近年来,笔者采用电针配合中药牵正散加味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50例中,...  相似文献   

10.
针刺为主治疗颜面神经麻痹11例广东省深圳市平湖镇人民医院(518111)戴小欣,梅湘江主题词面神经麻痹/针灸疗法,而神经麻痹/中医药疗法,牵正散/治疗应用自1994年2月~1995年3月,笔者采用针刺疗法为主,辅以中药牵正散加减治疗颜面神经麻痹11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鸡胚地龙膏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8例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外用鸡胚地龙膏,对照组外用跌打镇痛膏,疗程均为8天。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6、8天分别记录患者的疼痛、肿胀、瘀斑、压痛、功能障碍的积分变化情况以及皮肤过敏反应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愈显率为84.4%、有效率为96.54%,对照组分别为76.51%和94.28%,两组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两组之间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对照组对压痛的疗效优于治疗组;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鸡胚地龙膏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疗效显著,是一种较好治疗软组织损伤的外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穴位电针刺激对面神经再生过程中神经组织神经营养因子-3(NT-3)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日本大耳白兔面神经压榨伤后,电针刺激翳风、颧、地仓、颊车、四白、阳白、合谷穴,每天30min,2周为一疗程。设对照组。经一二三疗程治疗后,应用原位杂交及RT—PCR技术检测针刺组及对照组面神经组织中NT-3及TrkC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NT-3、TrkC受体表达高峰均在神经损伤后第6周;在相同时间点,针刺组NT-3、TrkC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在面神经再生过程中,穴位电针刺激能明显增强面神经组织中NT-3及TrkCmRNA的表达,这一分子水平的表现可能是穴位电针刺激促进面神经再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孙玉萍  陈武  李良平 《河北中医》2011,33(12):1826-1827
观察针刺配合中频脉冲电治疗仪对面神经炎患者面神经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针刺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中频脉冲电治疗仪治疗.2组均10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2组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面神经功能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  相似文献   

14.
黎凯教授认为面瘫二周后风邪渐去,面神经充血水肿逐渐减轻,单纯针刺取效较慢,体针加用梅花针叩刺有利于加强面部经络气血疏通,缩短病愈时间。针刺直接作用于面神经,通过经络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持续性刺激,起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的作用,促进面神经炎症和水肿的吸收,改善营养代射,提高局部神经的兴奋性,加速受损神经组织的修复,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梅花针叩刺可以提高面神经的兴奋性,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迅速消除水肿,加快神经组织代谢,增强面部肌肉、神经组织的营养及神经髓鞘的修复有良好的作用,有利于面部功能恢复。体针加用梅花针叩刺,通经活络、活血化瘀、调和气血,更好地达到治疗面瘫恢复期的目的,为治疗面瘫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病,在治疗上多采用针刺治疗,而针刺的时机异同,会直接影响病患的恢复效果。现代医学研究普遍认为,急性期面瘫,面神经炎症,多发生水肿,不应尽快针刺治疗;而针灸临床多数报道表明,早期给予针刺,能有效提高临床有效率。因此,对于针刺时机则需进一步加强其标准化。本文则主要通过对近几年文献的检索,探索最佳针刺时机在面神经麻痹中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及肌电图的变化。方法:将120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药物组采用口服强的松片和阿昔洛韦片,针药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针刺治疗,治疗10次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并在治疗前后行肌电图检查。结果:针药组治愈率53.33%,总有效率为96.67%,药物组治愈率为20%,总有效率为81.67%,针药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优于药物组(P〈0.01);肌电图检查示患侧面神经潜伏期延长和(或)波幅降低,两组经治疗后较前均有明显好转(P〈0.05),但针药组对面神经功能改善优于药物组(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改善面神经功能,为针灸早期治疗周围性面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针刺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86例,随机分2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针刺联合穴位按摩,2组患者进行为期1个月的治疗.观察2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改变情况,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中医症状积分均减少,且治疗组减少更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除湿止痒软膏联合皮炎擦剂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外涂皮炎擦剂和除湿止痒软膏、1日3次,对照组40例仅外涂除湿止痒软膏、1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7天。结果:痊愈率及愈显率治疗组分别为66.67%和93.33%、对照组为25.00%和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除湿止痒软膏联合皮炎擦剂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黄药子软膏Ⅰ、Ⅱ对银屑病模型豚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黄药子软膏Ⅰ、黄药子软膏Ⅱ对银屑病模型豚鼠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6只豚鼠随机分为6组,用10%心得安软膏外涂复制银屑病豚鼠模型,以黄药子软膏Ⅰ、Ⅱ,雷红软膏外涂治疗,两周后,观察豚鼠耳部银屑病样病理改变及炎症细胞浸润情况,根据Baker评分和炎症细胞浸润数目,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黄药子软膏Ⅰ、Ⅱ组与模型组组间的组织学积分、炎症细胞浸润数比较有差异显著性(P﹤0.05),说明黄药子软膏组、雷红软膏组均有治疗效果,同时也说明黄药子软膏对豚鼠耳部的银屑病样病理改变和炎症具有抑制作用。结论:黄药子软膏外用对银屑病模型豚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盛氏面三针对日本大耳白兔Bell面瘫模型治疗后一般状态的评分、面神经电生理检测变化的影响。[方法]日本大耳白兔12只,随机分为两组(盛氏面三针组6只、模型组6只),分别对造模后第1天、治疗第2、3周末一般状态评分结果、面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造模后第1天、第3天、治疗第2、3周末面神经形态学,以及3周末面神经核GDNF和NGF的表达结果进行观察。[结果](1)日本大耳白兔一般状态评分结果比较,两组组间第2、3周治疗结束时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2)ENoG检测结果比较,两组组间患侧AmpSD值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LatSD值无统计学差异。(3)两组日本大耳白兔自身两侧AmpSD值比较,在造模后第1天、第2、3三周末皆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盛氏面三针组患侧AmpSD值造模后第1天、第2周末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两组患侧LatSD值各时间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盛氏面三针疗法能促进日本大耳白兔面神经损伤修复,改善面神经传导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