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伊贝碱甙B的分离和结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自吉林栽培的伊贝母(Fritillaria pallidiflora Schrenk)中分得一种新的C-去甲-D-异甾体生物碱甙,命名为伊贝碱甙B(yibeinoside B)。根据红外、质谱、氢谱和碳谱确定了结构。  相似文献   

2.
平贝碱丙的结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道自东北平贝母(Fritillaria ussuriensis Maxim)中分得一种新的C-去甲-D-异甾体生物碱,命名为平贝碱丙(pingbeimine C)。根据红外、质谱、氢谱、碳谱及X-射线衍射,确定其结构式为Ⅳ式。  相似文献   

3.
平贝母生物碱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平贝母(Fritillaria ussuriensis Maxim)中分得四种生物碱。晶Ⅰ和晶Ⅱ是已知的生物碱,分别为西贝素和贝母辛。晶Ⅲ和晶Ⅳ是二个新的C-去甲-D-异甾体生物碱,分别命名为平贝碱甲和平贝碱乙。经制备衍生物和光谱分析推定平贝碱甲的结构为Ⅲ。平贝碱乙(熔点255~259℃,分子式C27H46O6N)的结构尚在研究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瓦布贝母Fritillaria wabuensis鳞茎中的异甾体生物碱类成分。方法 采用正相硅胶柱层析、反相制备色谱以及重结晶方法分离纯化异甾体生物碱类成分,并通过核磁共振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瓦布贝母中分离得到了10个异甾体生物碱单体,分别鉴定为贝母辛(Ⅰ)、西贝母碱苷(Ⅱ)、西贝母碱(Ⅲ)、贝母素乙(Ⅳ)、贝母素甲(Ⅴ)、梭砂贝母酮碱(Ⅵ)、川贝酮(Ⅶ)、异浙贝甲素(Ⅷ)、puqiedinone(Ⅸ)、贝母辛苷(Ⅹ)。结论 化合物Ⅸ、Ⅹ为首次从瓦布贝母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宁夏贝母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宁夏贝母(Frdillapia taipaiensis P. Y. Li var. ningxiaensis Y. K. Yang et. J. K. Wu)的鳞茎中分得六个异甾体生物碱成分,鉴定为宁贝素(taipaienine,Ⅰ)、川贝酮(chuanbeinone,Ⅱ)、西贝素(imperialine,Ⅲ)、贝母乙素(verticinone,Ⅳ)、贝母辛(peimissine,Ⅴ)和异贝母甲素(isoverticine,Ⅵ).其中T为一新C-去甲-D-高甾生物碱。应用波谱分析(IR,MS,1HNMR和13CNMR)等确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6.
前文报道了从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鳞茎中分离到浙贝甲素(peimine,Ⅰ)、浙贝乙素(peiminine,Ⅱ)、eduardine(Ⅲ)及二个新生物碱即浙贝宁(zhebeinine,Ⅳ)和浙贝丙素(zhebeirine,Ⅴ),它们均为具有C-去甲-D-高甾基本骨架的生物碱。 最近又从该植物中分得一新的微量生物碱命名为浙贝酮,本文报告该生物碱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浙贝酮(Ⅵ)为无色针晶(丙酮),mp 181~183℃,高分辨质谱测得分子式C_(27)H_(43)NO_3,  相似文献   

7.
贝母是一种重要的中草药,具有止咳,镇静,祛痰的作用。作者研究了产于中国黑龙江省的平贝母(Fritillaria ussuriensis Maxim.)内的生物碱,曾报道从平贝母得到的两个新的甾族七环结构生物碱乌苏里贝母碱(3)(ussuriedine)和乌苏里贝母酮(4)(ussuriedinone)。本文介绍了从平贝母中得到的另外两个新的甾体生物碱平贝母酮(1)(pingbeinone)和黑龙贝母碱(2)(beilonine  相似文献   

8.
药用贝母中几种活性异甾体生物碱的分布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李松林  李萍 《药学学报》1999,34(11):842-847
目的:测定异甾体生物碱( 鄂贝啶碱ebeiedine、去氢鄂贝啶碱ebeiedinone、浙贝甲素verticine、异浙贝甲素isoverticine、浙贝乙素verticinone 和西贝素imperialine) 在贝母属(Fritillaria)16 种植物鳞茎中的含量,探讨贝母所含生物碱与中医临床应用的关系。方法:样品经三甲基硅烷咪唑(TMSI) 柱前衍生化后,进行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结果:根据所测生物碱在各种贝母中存在与否及生物碱结构类型,将所分析的16 种贝母分为4 类。结论:不同种贝母所含的生物碱种类与量有差异,由于生物碱是贝母类中药的主要有效成分,因而本文为中医临床区别应用各种贝母( 如浙贝母,川贝母) 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百合属(Lilium)的鳞茎有药用价值。文献报道表明这种球茎仅含有通常的酸类,甾醇,糖类和粘多糖。已经分离到苦味的苯丙烷类糖甙,抗肿癌的生物碱及其甙,甾甙,酚类甘油酯和甾皂甙。至今尚未见有关山百合(L.auratum var. platyphyllum)和山丹(L.tenuifolium)的成分的文章。本文报道:从山百合鳞茎分离到两种新的苯丙烷甘油甙王百合甙H或L(regaloside H和L);从山丹分得两个新的多羟基甾甙-山丹甙A和B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川贝母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用氢谱、碳谱、DEPT谱及质谱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四川家种贝母新种——瓦布贝母(Bulbus fritillaria wabuensis S.Y.Tang et S.C.Yueh)鳞茎中分得3个甾体生物碱,分别为:西贝素(imperialine,I),西贝素氮氧化物(imperialine-β-N-oxside,II),异浙贝甲素氮氧化物(isoverticine-β-N-oxide,III)。结论化合物III为一种新的异甾体生物碱,命名为异浙贝甲素氮氧化物(isoverticine-β-N-oxide)。  相似文献   

11.
太白米生物碱甙的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文豪  薛智 《药学学报》1986,21(3):177-182
从草药太白米中分得四个甾体生物碱甙及其甙元茄次碱(solanidine)。鉴定了甙Ⅰ和甙Ⅱ的结构。甙Ⅲ(hyacinthoside)为新甙,用光谱方法推断了结构。甙Ⅳ的结构有待测定。  相似文献   

12.
紫花鄂北贝母FritiItaria ebeiensis var.pvrpvreaG.D.Yu et P.Li系贝母属植物新变种,从它的鳞茎中分离到Ⅰ~Ⅶ个生物碱。经理化常数测定和波谱分析,并与标准品对照,鉴定碱Ⅰ,Ⅱ,Ⅲ和Ⅳ分别为浙贝甲素(peimine)、浙贝乙素(peiminine)、鄂贝甲素(ebeinine)和鄂贝乙素(ebeinone)。碱Ⅵ为新的异甾生物碱,定名为紫鄂贝碱(ziebeimine),其结构鉴定为5α,14α-cevanine-13,17-dehydro-3α,6β-diol。碱Ⅴ和Ⅶ的结构尚待鉴定。  相似文献   

13.
新太白米甙的化学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文豪  薛智 《药学学报》1988,23(1):61-63
前文报道从百合科假百合属植物假百合Notholiron hyacinthinum(Wils)Staff的干燥小鳞茎——太白米中分得四个甾体生物碱甙及其甙元(solanidine),用光谱方法已经鉴了其中的三个,即甙Ⅰ为β_1-chaconine,甙Ⅱ为solanidine-3-O-α-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1→4)]-β-D-glucopyranoside,甙Ⅲ为太白米甙。本文报道甙Ⅳ的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14.
湖北贝母化学成分的研究 Ⅲ.湖贝甲素甙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报道了自湖北贝母Fritillaria hupehensis Hsiao et K.C.Hsia醇提取总生物碱中分离到一种新的生物碱甙,C_(?)H_(55)NO_7,mp 241~244℃。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质谱分析,结合水解及衍生物的制备证明生物碱甙的结构为5α,14α-瑟瓦林-6α-羟基-3αβ-D-葡萄糖甙,命名为湖贝甲素甙(hupeheninoside)。  相似文献   

15.
伊贝辛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吉林栽培的伊贝母(Fritillaria pallidiflora Schrenk)鳞茎中分离出两种介藜芦胺类生物碱Ⅰ和Ⅱ。碱Ⅱ是一个新的甾体生物碱,定名为伊贝辛(yibeissine),结构为22,26-imino-17,23-oxidojerv-12-en-6-oxo-3β,11α-diol,碱Ⅰ是一个已知化合物,结构为11-deoxo-6-oxo-5α,6-dihydrojervine。  相似文献   

16.
湖北山麦冬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伟  王著禄  梁华清 《药学学报》1989,24(10):749-754
从湖北山麦冬(Liriope spicata Lout(Thunb).var.prolifera Y.T.Ma)块根的醇提物中分得四种甾体甙类化合物,根据化学性质和波谱(IR,1HNMR,13CNMR,EI-MS,FAB-MR)分析,确定甙Ⅰ为以β-谷甾醇为主、豆甾醇为次的混合甾醇的β-D-吡喃葡萄糖甙;甙Ⅱ为25(S)-鲁斯可皂甙元1-O-β-D-吡喃夫糖3-O-α-L-吡喃鼠李糖甙;甙Ⅲ为25(S)-鲁斯可皂甙元1-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木糖甙;甙Ⅳ为25(S)-鲁斯可皂甙元1-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木糖基(1→3)]-β-D-吡喃夫糖甙,其中甙Ⅲ和甙Ⅳ为新的甾体皂甙。  相似文献   

17.
从平贝母茎叶中分离的平贝啶甙的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自平贝母(Fritillaria ussuriensis Maxim)的地上茎叶中分得一种新的甾体生物碱甙,定名为平贝啶甙(pingbeidinoside),mp 242~243.2℃[a]D25+6.9°(c 0.145,MeOH)。经IR,MS,1HNMR和13CNMR谱解析,推定其结构为3β,16α,20-三羟基-Δ5-22,26-缩亚胺胆甾烷-25-O-α-D-葡萄糖甙。  相似文献   

18.
从湖北贝母Fritillaria hupehensis Hsiao et K.C.Hsia经干燥的鳞茎中分离出Ⅰ~Ⅳ4个生物碱,经理化常数测定和波谱分析,并与标准品对照,鉴定碱Ⅰ,Ⅱ和Ⅲ分别为浙贝甲素(veimine)、浙贝乙素(Peiminine)和鄂贝新(ebeiensine),其中鄂贝新咱湖北贝母中首次得到.碱Ⅳ是一种微量生物碱甙,C_(33)H_(53)NO_8,mp206~208℃,定名为湖贝甙(hupehemonoside),经IR,MS,~1HNMR和~(13)CNMR解析,推定其结构为5α,14α,17β,22β-cevanine-20β-hydroxyl-6-oxo-3β-O-β-D-glucoside。  相似文献   

19.
宁国贝母生物碱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贝母新种——宁国贝母(Fritillaria ningguoensis S. C. Chen et S. F. Yin)鳞茎中分离出五个生物碱,其中碱V是一种新的生物碱,命名为宁贝新(ningpeisine),根据理化常数和光谱解析以及衍生物制备,测定其结构为N-methyl-3β-hydroxy-5α-veratranine-6-one。其余四种生物碱鉴定为浙贝甲素(peimine,verticine,Ⅰ),浙贝乙素(peiminine,verticinone,Ⅱ),异浙贝甲素(isoverticine,Ⅲ)和贝母辛(peimisine,Ⅳ)。  相似文献   

20.
伊贝母中伊贝碱甙C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吉林栽培的伊贝母(Fritillaria pallidiflora Schrenk)中分得一种新的甾体生物碱甙,命名为伊贝碱甙C(yibeinosideC)。根据红外、质谱、氢谱、碳谱、1H-1HCOSY和1H-13CCOSY谱确定其结构为22,26-环亚胺胆甾-6-酮-3-O-β-D-吡喃葡萄糖-(1→4)-β-D-吡喃半乳糖甙(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