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病例摘要患者 ,女 ,5 3岁。右足背外侧肿块 ,肿胀、疼痛 1年。检查 :右足第 4、5跖骨肿块 ,约 1 0cm× 1 0cm大小 ,活动性差 ,质硬 ,有压痛 ,皮温及局部感觉正常。 1 2年前曾在肿块附近做过 2次手术 ,术后病理诊断为滑膜瘤。CT平均检查 :右足第 4、5跖骨干前见 1个类圆形、中心为均质的低密度影 ,CT值为 34 0Hu ,周边为环形高密度影环绕 ,CT值为 92 0 0Hu ,病灶上部环形高密度影不连续 (图 1 )。病灶周围软组织密度不均 (图 2 ) ,局部皮肤略外凸 ,邻近骨质无异常。CT诊断 :①软组织血管瘤 ;②腱鞘巨细胞瘤待除外。图 1 定位片示…  相似文献   

2.
3.
CT和MRI诊断食管血管瘤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 ,男性 3 0岁 ,反复发作性刺激性干咳 ,无痰伴喉部不适 1年 ,近 1个月加重 ,并出现进粗食时有吞咽困难。查体未发现异常。纤维支气管镜见气管上段后壁有一外压性凸起 ,气管粘膜正常。食管吞钡摄片和食管纤维内镜检查未见食道粘膜异常。  CT表现 :食管上段入口处 ,相当于颈 6椎体平面见类圆形软组织块影与食管相连 ,肿块约 1 9cm× 2 8cm ,CT值 2 9Hu ,边缘光滑 ,分界清楚 ,肿块向前突向气管 ,致气管后壁前移。MRI示食管肿块T1WI与食管壁呈等信号 ,T2WI块内见半弧形高信号 ,与周围分界清楚。手术所见 :肿块约 1 2…  相似文献   

4.
肾钙乳在临床上少见,传统X线及B超对本病诊断有意义,CT检查价值更大。我们遇到1例,经CT扫描证实,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85岁。因进行性排尿困难5年,加重1个月入院。查体:心肺腹未见异常。化验:尿常规RBC1~3个/高倍视野,WBC满视野。血常规WBC8.2×109/L,N0.81,L0.19。B超:左肾下极可见一个6.7cm×4.7cm的低回声区,其内可见无回声及强回声团块,强回声团块位于背侧,边缘尚光整。前列腺增大,回声增强,边缘光整。B超诊断:①左肾下极占位,②前列腺肥大症。CT扫描:仰卧定位像示,左肾区可见一麻饼状高密度影…  相似文献   

5.
廖玲  唐勇  林薇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5):1936-1937
肝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本病大部分患者,由于病灶较小,一般无临床症状,较大病灶者仅有右上腹隐痛,而在行腹部B超或CT扫描时发现。它的重要性在于与恶性肿瘤的鉴别。现将本院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证实为肝血管瘤的30例病例总结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7例病例中,女性37例,男性20例。年龄20岁~68岁,平均年龄为45岁。经CT检查诊断为肝血管瘤,全部病例无肝硬化病史,甲胎蛋白定性定量均为阴性,有51例行B超检查。其中42例B超诊断为肝血管瘤,9例B超未能确诊,诊为肝内占位病变,6例因有右上腹胀痛直接作CT检查。1.2检查仪器及方法检查前10min~20min,患者空腹口服1.5%的泛影葡胺对比剂800ml~1200ml,以充盈胃肠道,使用日本岛津SCT-7000TC螺旋CT扫描机,均行平扫加增强扫描。采用仰卧位,扫描范围上至膈肌,下至病变肝脏,全部显示至满意为止。常规层厚10mm,间隔10mm,重点部位加用3mm~5mm薄层扫描。经肘静脉注射优维显80ml~100ml行增强扫描,速率2.0ml/s~3.0ml/s。2结果2.1检查结果57例累计发现83个病灶,其中单发42例,多发1...  相似文献   

6.
肝血管瘤的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申国光  黄容泰 《广西医学》1995,17(2):164-165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血管瘤的CT征象及诊断价值。方法:45例患者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对其影像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所有病灶平扫表现为低密度,增强扫描表现为早期强化,随时间进展呈向心性强化,部分直至完全充填,然后强化逐步减退,表现为快进慢出,即"早出晚归"特征。结论: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诊断肝血管瘤意义极大,是诊断肝血管瘤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血管瘤多于婴幼儿,且多发于皮肤与皮下组织,但内脏、中枢神经系统、骨骼及横纹肌等处亦可发生。可单发、亦可多发。部位表浅者临床即可诊断,部位较深时,CT检查对定位,确定范围及定性有一定帮助。本文分析肌间血管瘤CT表现特征及与其它软组织肿块鉴别的可能性。1 资料与方...  相似文献   

9.
1 病例介绍患者 ,女 ,4 7岁 ,因肝区不适于 2 0 0 1- 0 8- 16就诊 ,查体 :肝上界于 5肋间、肝肋缘下 4cm剑突下触及包块 ,脾不大。B超 :肝大 ,肝内实质多发大小不等类圆形相对强回声光团 ,边界清 ,建议CT扫描。CT平扫 :肝脏增大 ,被膜光整 ,肝实质内见多发大小不等类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结合病理特征,并综合文献复习,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采用美国GE公司Hispeed NX/i型CT机,6例均行CT平扫加增强,增加造影剂采用碘帕醇。结果 6例均为单发病灶,靠近肺的边缘部。形状呈类圆形,无明显分叶,边缘光滑。平扫密度较均匀,2例有少许钙化,CT增强3例明显强化,3例强化不均。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无肿大。结论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诊断多数表现为肺内类圆形孤立性肿块(SPN),肿瘤轮廓清晰、边缘光滑、锐利、可有浅分叶和小钙化,肿块多数位于肺边缘近胸膜下。CT平扫密度多较均匀,偶见钙化和空气半月征,空气新月征是SHL较为特征的表现,但此特征不常见。CT薄层强扫见瘤体内有界限清晰的高密度与低密度之分,而且增强扫描高密度去强化扫描明显。低密度区基本不增强,此表现较为特征,另外,肿块强化明显而且出现混杂密度,也考虑到SHL的可能:诊断不清时经皮肺穿刺可酌情使用。  相似文献   

11.
患,51岁。右上腹疼痛不适2月入院。入院体查右上腹部肝区明显压痛。腹部CT平扫显示:肝右叶见类圆形低密度肿块影,边缘清晰,大小约8.1cm×7.45cm×7.0cm,CT值约35Hu,病灶内可见更低密度病灶,见图1、图2。CT增强显示:增强早期病灶边缘强化,逐步向病灶中心增强,延迟期病灶与周围肝组织密度接近,整个强化过程呈“早出晚归”改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肺硬化性血管瘤(SHL)是一种少见的肺部良性肿瘤,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较少,术前诊断准确率较低.本文分析SHL的CT表现结合病理特征,并综合文献复习,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检查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Hispeed NX/i型CT机.6例均行CT平扫加增强,增强造影剂采用碘帕醇.结果 6例病人,男1例,51岁,女5例,平均年龄49.6岁,均为单发病灶,靠近肺的边缘部,形状呈类圆形,无明显分叶,边缘光滑.平扫密度较均匀,2例有少许钙化,CT增强3例明显强化,3例强化不均.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无肿大.结论 根据本组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和复习文献,我们认为以下影像特征可供参考:多数表现为肺内类圆形孤立性肿块(SPN),肿瘤轮廓清晰,边缘光滑、锐利,可有浅分叶和小钙化,肿块多数位于肺边缘近胸膜下.CT平扫密度多较均匀,偶见钙化和空气半月征,空气新月征是SHL较为特征的表现,但此特征不常见.CT薄层扫描见瘤体内有界限清晰的高密度与低密度之分,而且增强扫描高密度区强化明显,低密度区基本不增强,此表现较为特征.另外,肿块强化明显而且出现混杂密度,也考虑到SHL的可能.诊断不清时经皮肺穿刺可酌情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肺硬化性血管瘤(SHL)是一种少见的肺部良性肿瘤,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较少,术前诊断准确率较低.本文分析SHL的CT表现结合病理特征,并综合文献复习,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检查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Hispeed NX/i型CT机.6例均行CT平扫加增强,增强造影剂采用碘帕醇.结果 6例病人,男1例,51岁,女5例,平均年龄49.6岁,均为单发病灶,靠近肺的边缘部,形状呈类圆形,无明显分叶,边缘光滑.平扫密度较均匀,2例有少许钙化,CT增强3例明显强化,3例强化不均.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无肿大.结论 根据本组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和复习文献,我们认为以下影像特征可供参考多数表现为肺内类圆形孤立性肿块(SPN),肿瘤轮廓清晰,边缘光滑、锐利,可有浅分叶和小钙化,肿块多数位于肺边缘近胸膜下.CT平扫密度多较均匀,偶见钙化和空气半月征,空气新月征是SHL较为特征的表现,但此特征不常见.CT薄层扫描见瘤体内有界限清晰的高密度与低密度之分,而且增强扫描高密度区强化明显,低密度区基本不增强,此表现较为特征.另外,肿块强化明显而且出现混杂密度,也考虑到SHL的可能.诊断不清时经皮肺穿刺可酌情使用.  相似文献   

14.
左肾血管瘤1例侯永教江世贝山东省即墨市人民医院(266200)关键词血管瘤/病理学;血管瘤/尿;肾/外科手术中图号R732.2患者男,35岁。因反复肉眼血尿入院。查体无特殊。实验室检查:尿RBC()。血常规:Hb120g/L,WBC7.5×109...  相似文献   

15.
报告小儿肾母细胞瘤6例CT诊断资料。手术后病理证实3例,尸检证实3例。肿瘤侵犯肾静脉和下腔静脉4例,侵犯脾和肝门2例。多发生于儿童,成人罕见,病变左肾多于右肾。本病需与神经母细胞瘤和后腹膜畸胎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16.
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的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肝巨大海绵状血管瘤的CT表现。方法 对25例经临床证实的肝巨大海绵状血管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 25例经动态延迟扫描,除2例外均具较典型的表现。结论 CT动态扫描是诊断肝巨大海绵状血管瘤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脑颜面血管瘤综合征的CT诊断(附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颜面血管瘤综合征,又称为三叉神经血管瘤,面部和软脑膜血管瘤病(sturge-weber-dimitris)。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神经皮肤综合征。我院于1992年以来共发现4例,现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  例1:患者,男,17岁。因抽搐就诊,无肢体活动障碍及智力低下。查体:右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见紫红色血管痣。CT所见:右侧大脑半球顶枕部脑皮质区见脑回状高密度钙化影。CT值175Hu,中线结构右偏。右侧大脑半球体积缩小,脑沟增宽,右侧颅腔变小,局部颅板增厚,增强扫描见钙化灶周围轻度不规则强化影。  例2:患者,女,7个月。因抽搐就诊,智力低下及肢体活动障…  相似文献   

18.
脾血管瘤的CT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脾血管瘤的CT表现。评价增强CT扫描对脾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脾血管瘤的CT表现,其中5例行增强扫描。结果 5例单发,3例多发,平扫;病灶表现为圆形或卵圆性低密度影,边界清楚,其中6例密度均匀,CT值30-40Hu,2例肿块内分别见更低密度影和粗大钙化,增强扫描:1例早期表现为肿块边缘结节状强化,4例无明显强化,但肿块边缘更加清楚,延迟期4例(4/5)表现为等密度强化。结论 延迟期等密度强化是脾血管瘤的特征性表现;当发现脾脏低密度占位性病变且怀疑血管瘤时,应作增强扫描并延时观察。  相似文献   

19.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是属脑血管畸形的范畴,又是血管畸形病变中较罕见的一种,迄今尚未见CT诊断报道。在颅内它可发生于脑内和脑外。我们遇2例颅内脑外海绵状血管瘤,其临床和CT表现均较特异,现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2例颅内脑外海绵状血管瘤经手术病理证实,均行C...  相似文献   

20.
赵菁  潘小平 《实用医技》2007,14(36):4968-4969
目的:回顾性分析肾脏错构瘤的CT表现。方法:本组9例,男4例,女5例,共11个病灶。9例均行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9例均行手术病理检查。结果:6例表现为混杂密度肿块,可测到脂肪密度,实性部分有强化,2例表现为实性性肿块,增强后有不均匀强化。1例表现为低密度脂肪密度块影。结论:当肿瘤表现为混杂密度肿块并测到脂肪密度,诊断比较容易;而当肿块仅表现为实性或低密度块影,则诊断有一定的困难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