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溶栓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作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8例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护理及体会。方法溶栓前后持续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胸痛改善情况、定时复查心电图、CK-MB、血常规、PT+APTT、重视绝对卧床休息、做好心理护理。结果顺利渡过溶栓,通过溶栓达到了冠状动脉再通,心肌再灌注的目的 ,预防和减少了肾功能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的发生。结论争取时间是溶栓成功的关键,冠状动脉再通率越高,护士必须熟悉溶栓方法有效指征和病情监测及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22例急性心肌梗死并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治和护理;结果通过对病情的严密观察和生命体征及心电图实时监测,能及早发现恶性心律失常;结论对恶性心律失常的及早发现及处理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措施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20例,本组患者均给予扩张冠脉血管、抗凝、抗心律失常等治疗,同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电击复律。同时给予监测生命体征、掌握用药方法、危险指征救护、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中13例患者临床治愈,5例患者病情明显好转,1例患者因心肌出现大面积梗死经及时抢救无效而死亡,1例患者死于心律失常。抢救成功率为90.0%(18/20)。结论掌握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的观察要点和护理特点有助于提高疾病的救助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预见性心理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5例为实验组与10例为对照组,分别实施预见性心理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对病情的影响。结果实验组患者无1例并发症或猝死。对照组发生2例心律失常及1例猝死。讨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在焦虑、恐惧、紧张及烦躁等心理,其对病情影响极大,护士能预见其心理变化,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可以减少并发症或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针对心律失常的患者展开全方位的护理,可以让患者获得极好的护理服务,而且要清楚的了解自我护理的一些基础知识,从而得到护理的一些经验。方法 9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对其展开药物治疗、心电监护而且要在第一时间发现病情变化的情况,做好一般用药、心理等基础护理。结果 90例患者都痊愈出院。结论对心律失常患者需要缜密的用药、心电监护、健康宣教以及心理护理,让患者深刻的了解到疾病的预防工作与治疗相比更加的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急诊急救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6例ACS患者加强了急救措施,采用心电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注意饮食与通便,做好用药护理,心理护理,介入护理,健康宣教,预防并发症等。结果 76例患者经及时抢救,72例患者恢复正常生活,4例患者因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而死亡。结论通过严密监测及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明显提高了患者抢救成功率。因此护士要加强专科知识培训,切实提高急救技能,锻炼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急诊急救的应急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护理工作的需要,为患者提供高效、安全、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急性心肌梗死实施静脉溶栓干预疗法的临床护理流程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7月收治并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4例,所有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及溶栓治疗,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其中对照组仅实施心肌梗死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系统化护理,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症状体征改善和继发性心律失常率优于对照组,出血率及临床死亡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实施静脉溶栓治疗的过程中,系统完善的临床护理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监护及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分析我院自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合并心律失常(cardiac arrhythmias,CA)患者,对其进行心电监护和护理。结果本组患者76例,均出现不同程度心律失常,均行静脉溶栓治疗者。临床治愈出院52例(68.4%),21例(27.6%)明显好转,3例(4.0%)死亡。结论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常见的临床并发症之一,也是AMI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对患者进行持续心电监护及适当地临床护理,可促进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及时发现、早期确诊、有效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白英 《中国医药指南》2014,(23):204-20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康复治疗。方法对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积极抢救,重点做好心理护理,严格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结果 17例患者恢复正常生活,3例因并发再梗死及严重心律失常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医师精湛的专业技术,护士娴熟的护理知识及个性化心理护理,可以促使心肌梗死患者快速康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孙毅 《中国实用医药》2009,4(21):180-181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门冬氨酸钾镁对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62例急性心肌梗死柱院患者随机分观察组30例,对照32例。62例均行溶栓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予常规治疗+门冬氨酸钾镁表静脉滴注,两组同时用心电监护或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有38例发生再灌注后心律失常,其中观察组14例,占22.6%,对照组24例,占38.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补门冬氨酸钾镁能隆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监护及临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26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观察分类总结。结果 26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心律失常。临床治愈出院18例,5例明显好转,3例死亡。死于心源性休克1例,心律失常2例。结论早期发现、早期救治,对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死率至关重要,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将本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6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4例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施加氧疗护理及溶栓护理等综合护理,并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心率、心律失常、心肌疼痛、心源休克病情均比对照组病情改善强,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能够迅速改善缓解病症,综合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护理措施,以便及时的提供有效的护理,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33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采取了严密监测患者的心电、脉搏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和动脉血压;准确的辨别心律失常并发时的表现;及时进行抢救,积极采取对症护理、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133例患者,通过采取以上护理措施,均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并给予了及时的抢救,仅11例死亡。结论严密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心律失常早期症状,及时的进行抢救,积极的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探析其心律失常监护方法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80例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心电监护、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并观察其心电监护显示情况。结果 80例患者监护质量、护理总有效率均很高,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疼痛、心悸、胸闷等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心律失常发生次数显著减少。结论给予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电监护、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能够极大的改善其心律失常、心悸、胸闷等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文就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应用心电监护的有效时间,提高监护水平进行理论研究分析。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共计一年时间里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发病后,根据心律失常易发生的时间和时段选择性的进行心电监护。结果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发病后的心电监护的有效时间为2 d内持续心电监护24 h,2 d后每天心电监测的时间段6:00~18:00,5 d后为6:00~12:00。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律失常易发时间、时段进行心电监护加强护理观察,可降低病死率、降低住院费用、避免因长时间心电监护给患者带来的不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抢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8例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在心电监护下,分析心电图波形及对各种心律失常的识别,及时作出判断。配合医生采取不同的抢救措施,并观察复律过程中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 28例患者中有1例死于泵衰竭,2例反复出现室速与室颤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均在72 h内心律失常获得控制,抢救成功率89%。结论抢救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必须分秒必争,护理配合十分重要。护士要熟悉掌握各种心律失常的波形,及时作出判断识别,协助医生做好各种抢救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陈依妹 《海峡药学》2016,(2):114-11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左西孟旦的治疗效果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对26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左西孟旦并对治疗期间的用药护理、病情观察和不良反应的观察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26例患者中25例病情好转出院,1例患者病情恶化死亡,3例患者发生低血压,3例患者发生心律失常,2例患者出现头痛。结论左西孟旦可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用药期间应严密监护,预防不良反应,保证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急性心肌梗死伴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抢救与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的分析我科收治的24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抢救护理资料.结果 经过系统的护理和抢救,1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其余23例患者均抢救成功,成功率为95.83%.结论 护理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护理抢救知识,熟悉各种心律失常的抢救方法,密切的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才能有效的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挽救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19.
付春 《中国医药指南》2013,(19):325-326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要点。方法选择住院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从病情观察及评估、监测生命体征、有效供氧、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结果大多数患者病情稳定后出院。结论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积极护理有助于疾病早日康复,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电监护的观察及护理.方法 对122例AMI患者实施早期持续心电监护.结果 122例AMI患者中有96例并发心律失常,占总数的78.7%,其中恶性心律失常27例,占总数的22.1%,由于心电监护及时发现,采取紧急措施,使抢救成功率达91%.结论 对AMI患者实施早期持续的心电监护,及时发现并迅速、准确的识别心律失常图形,尤其是恶性心律失常,是赢得抢救时机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