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全面辨识和检测的基础上,对某油田修井作业进行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结果显示,接触生产性粉尘的修井机司机、井口操作工和场地操作工作业分级0级,相对无害;接触化学物的修井机司机、井口操作工作业分级Ⅰ级,轻度危害;接触噪声的修井机司机作业分级Ⅰ级,轻度危害。提示修井机司机和井口操作岗位为油田修井作业职业危害重点关注岗位,需加强管控。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评价西宁市某特钢厂噪声作业危害程度,为企业噪声危害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与检测方法,对该厂各岗位人员接触噪声强度进行测量并做噪声作业危害程度分级。结果原料上料系统各工种接触噪声LEX,8h低于限值,但送料工已接近85d B(A);炼钢系统冶炼工除操枪手外,接触噪声LEX,8h均超标,达94.4~98.8 d B(A),危害程度等级为II至III级;精炼工接触噪声LEX,8h均超标,为85.0~87.3 d B(A),危害程度等级均为I级;连铸系统连铸工5个岗位中,换包和一次切割岗位接触噪声LEX,8h超标,分别为92.6和98.6 d B(A),危害程度等级对应为II至III级;辅助生产系统10个岗位中,维修工段电焊工、除尘系统除尘工(放灰、巡检)、水泵站水泵工接触噪声LEX,8h超标,为85.7~89.9 d B(A),危害程度等级均为I级。结论该厂噪声危害较为严重,III级危害岗位5个,II级危害岗位3个,I级危害岗位7个。需采取综合防噪措施以降低劳动者实际接触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南京市某己内酰胺合成企业生产性噪声进行暴露风险评估和听力损失风险分级,提出噪声职业病危害风险管理措施。
  方法  测量作业人员个体噪声接触水平,依据GBZ/T 229.4—201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4部分:噪声》评估噪声作业等级;运用ISO 1999:2013方法,计算各岗位听阈级变化、听力损失风险,并依据AQ/T 4276—2016《噪声职业病危害风险管理指南》进行风险分级。
  结果  25人噪声检测结果超过80 dB(A),为噪声作业岗位。硫铵装置、磷酸羟胺法(hyam-phoshate oximation,HPO)老线、HPO新线、己内酰胺(caprolactam,CPL)老线外操工岗位噪声危害作业分级为Ⅰ级,轻度危害;各噪声岗位员工工作到50、60岁时发生高频听力损失风险概率均低于6%,属于可接受的风险。3种护听器正常使用下能够满足噪声的防护要求。
  结论  对生产性噪声职业接触情况及时进行调查与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正确使用护听器,能够有效预防听力损失。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船舶工业企业噪声危害特性、分布、危害程度和劳动者听力损失情况,为企业开展噪声治理及指导劳动者进行听力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3家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采用与技术人员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座谈的方式,了解生产工艺和基本情况,并对作业场所开展现场调查和个体噪声暴露剂量检测、频谱分析,对主要接触噪声的岗位工人进行纯音听力测试。结果船舶工业企业接噪岗位多,在检测的17个岗位中,除轮机检验工外,其余岗位个体噪声暴露剂量均超过85 d B(A),其中打磨工和冲砂工最为严重,其个体噪声暴露剂量达100 d B(A)左右,类型主要是高频噪声;主要接噪岗位工人的听力损失比例较高,达26.96%,其中打磨工和冲砂工的听力异常比例分别达37.88%和38.42%,且随着接噪工龄的增加,听力异常者比例不断增加,呈现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结论船舶工业企业的噪声危害分布广、程度重,应及时采取工程控制措施和听力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分析某煤制天然气企业正常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点和风险,对其作业场所进行作业分级。结果显示,所有接触粉尘作业的岗位为Ⅰ级,气化工段巡检工的化学毒物岗位作业分级为Ⅱ级,皮带巡检工和空分分厂巡检工的噪声岗位作业分级分别为Ⅰ级和Ⅱ级,气化工段巡检工的高温岗位作业分级Ⅱ级,其他岗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均为0级。提示结合分级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进行优化及整改,将有利于提高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摸清淄博市主要工业企业的噪声危害状况,探索噪声作业危害的分级方法.方法选择淄博市7个主要工业行业的22个工业企业为调查研究对象,测定生产性噪声强度和噪声作业人员的听力,按照等效连续A声级的大小对噪声作业岗位进行分级.结果淄博市主要工业企业噪声作业点以纺织、冶金、机械制造和水泥建材的噪声强度较高,Ⅱ级以上噪声作业岗位占46.1%.结论噪声作业可以用等效连续A声级来进行分级.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某橡胶制造企业现场噪声和作业岗位个体噪声的分布和危害情况,分析噪声危害重点岗位和关键控制点,为橡胶制造企业的噪声危害治理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现场检测和听力防护用品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该企业工作场所噪声强度为72.7~100.8 d B(A),其中≥85 d B(A)的检测点数占43.30%;主要接噪岗位8 h等效声级为81.7~91.0 d B(A),合格率为44.44%。橡胶制造企业的噪声危害关键控制场所集中在密炼车间和压延车间,噪声危害关键控制岗位是炼胶工。结论橡胶制造企业的噪声危害突出,需采取隔声、吸声或消声等工程控制措施、加强噪声岗位的个体防护措施,建立良好的监督管理体制来防控该行业的噪声危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杭州市某抽水蓄能电站的噪声危害调查与监测,评价作业场所的噪声危害等级,对噪声危害的关键控制点进行识别,对水力发电行业的噪声危害预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使用1/3倍频程声级计(NA-28)测量作业场所环境噪声,使用EDGE4个体噪声剂量计测量个人噪声强度,作业岗位噪声结果依据国家标准评价是否超标并评估噪声作业级别。结果作业场所共检测30个点,噪声强度为62.8~95.6 d B(A),共10个点,占33.3%≥85 d B(A),其中水轮机层和蜗壳层≥85 d B(A)的检测点数占车间测点数的比例较高。对作业岗位进行噪声分级,噪声危害主要集中在Ⅰ级14.3%,属于轻度危害。结论该抽水蓄能电站的噪声为轻度危害,存在一定职业健康风险,可考虑采用隔声降噪工程防控技术、加强个人防护以及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来防控该行业的噪声危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新型干法水泥项目生产性粉尘与噪声的危害特征,识别粉尘和噪声危害的关键控制岗位。方法采用工程分析法,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及定量分级法,对某新型干法水泥生产项目生产性粉尘与生产性噪声危害调查、识别及其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生产性粉尘有石灰石粉尘、矽尘、电焊烟尘、石膏粉尘4种,接尘岗位超标率为60%,危害作业分级:Ⅲ级(20%),Ⅱ级(27%),Ⅰ级(33%),0级(20%)。瞬时噪声强度超过85 d B(A)的检测点占60%,超标噪声主要以低、中频声压级为主,原料岗位噪声超标。该项目生产中粉尘的关键控制岗位为水泥包装、配料、装车、石膏破碎和煤预均化;噪声关键控制岗位为原辅料破碎和风机。结论该新型干法水泥生产项目粉尘种类较多,超标严重,作业危害程度高,瞬时噪声强度大,应根据粉尘与噪声的关键控制点,加强防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确定衡阳市某运输机械制造厂作业场所噪声危害程度,以及相关的设备布局和噪声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方法通过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检测检验,运用定量分级法对噪声危害程度进行分级。结果本次共对12个岗位作业点的噪声强度进行了(36次)测量,其中10个岗位作业点的噪声强度符合作业场所噪声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合格率为83.3%。不合格的岗位中砂轮打磨岗位为噪声Ⅰ级(轻度)作业,钻工岗位为噪声Ⅱ级(中度)作业。结论该用人单位噪声危害较重,砂轮打磨及钻工岗位接触噪声强度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标准,应加强相应岗位作业人员防噪声措施。  相似文献   

11.
依据国家职业卫生相关标准对江苏省内某石化企业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测定,确定噪声危害程度分级,并对作业人员纯音气导听阈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显示,180个噪声暴露点中有51个噪声声级>85 dB(A),其中炼油部门汽油加氢岗位危害程度为Ⅲ级(重度);纯音听阈测试异常结果基本与职业危害程度分级相一致,危害程度Ⅱ级(中度)的热电部燃料工区和公用工程运行部供一、净化、低温热利用工区听阈异常检出率均较高,分别为14.63%和10.34%、4.41%、3.51%。提示企业应关注噪声危害严重岗位,加强噪声危害的防护治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某钢管制造企业劳动者噪声暴露及听力损失情况,探讨该行业作业场所噪声特点、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选择某钢管生产车间106名工人进行8 h个体噪声暴露测量和纯音听力测试。结果高频听力损失率28.30%;同一车间不同岗位间LAeq.8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听力损失发生率与吸烟、累计噪声暴露量(CNE)以及高频焊接工种有关。结论钢管制造行业噪声呈非稳态形式;采用CNE衡量作业人员的噪声暴露更合理;合理的设备和岗位布局可降低生产性噪声。  相似文献   

13.
依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第4部分:噪声》(GBZ/T 229.4—2012)对2021年重庆市重点行业744家企业中2 607个接噪岗位进行噪声危害作业分级。结果显示,噪声作业I~Ⅳ级岗位分别占24.47%、8.13%、3.15%、0.73%。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噪声作业I级、Ⅱ级岗位数在各噪声作业分级总岗位数占比均最高,分别为21.63%(138/638)、35.85%(76/212);非金属矿采选业噪声作业Ⅲ级、Ⅳ级岗位数占比最高,分别为40.24%(33/82)、47.37%(9/19);不同行业间噪声作业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噪声作业Ⅳ级岗位主要为非金属矿采选业中破碎、凿岩、穿孔、其他岗位,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中切割、破碎、其他岗位及汽车制造业中冲压岗位。重庆市重点行业工作场所噪声危害作业分级以I级为主,整体控制较好,但仍存在Ⅲ级、Ⅳ级岗位,企业应采取工程控制措施和职业防护设施进行整改和治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目的了解天然气输送站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所采取的职业危害防护措施的效果,分析天然气输送站场职业病危害风险、关键控制点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方法。方法对天然气输送站场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采样与实验室检测分析。结果天然气输送在正常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甲烷、其他低碳烃类化合物(乙烷、丙烷、丁烷、戊烷、己烷)、CO、NO、SO_2、H_2S、噪声。经检测,各作业场所或工作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均低于GBZ 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相关要求;备用发电机试运行过程中噪声强度最高达到100.1 d B(A),但发电机运行过程中作业员工并未佩戴防噪声耳塞;各工艺站场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设置情况较为混乱。结论天然气输送站场正常生产工艺过程中化学毒物作业分级为相对无害作业,但部分设备运行过程中噪声强度较大,且事故状态和维抢修作业过程复杂,应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和作业员工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统一警示标识配置标准。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某电子企业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及其危害程度,找出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制定治理对策。方法职业卫生调查和对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按国家职业卫生有关标准要求进行评价。结果检测的化学物质浓度合格率为94.4%,砷化氢浓度为0.11mg/m3,超标3.7倍。88.9%的噪声检测点噪声声级符合要求,63.6%的检测岗位个人噪声剂量符合要求,36.4%的检测岗位个人噪声剂量超过85(d B)A。高频电磁场/超高频辐射、X射线电离辐射水平合格率100%,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合格率100%。微小气候相对湿度和风速合格率100%,温度合格率9.1%,照度合格率100%。通风罩控制风速合格率100%。结论砷化氢浓度超标岗位有毒作业分级为Ⅲ级,属高度危害作业,限期治理。噪声超标岗位危害作业分级为Ⅰ级,属轻度危害,但噪声危害已显现,应加强个人防护。微小气候温度不会影响人体舒适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某卷烟厂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性噪声危害程度及噪声对作业工人听力损害的情况.方法 对该卷烟厂噪声作业岗位进行噪声强度、频谱、危害程度监测,并对作业工人听力损害与工种、工龄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作业岗位噪声超标率37.96%,噪声强度在72.5 ~96.4 dB(A),噪声作业危害岗位占33.44%,噪声频谱在125~4 000-Hz间,属稳态宽频噪声,噪声作业工人听力异常率为20.8%.复烤工段噪声强度和听力损害发生率较高,随着工龄增加而增高,各工龄组听力损害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该厂的生产性噪声已对职工健康造成一定的损害.应改善作业环境,完善防护措施,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某铸造企业职业病危害状况和作业分级,为职业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现场调查企业职业卫生现况、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危害作业分级。结果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和高温是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前3项岗位的检测合格率分别为76.2%(16/21)、87.5%(42/48)和17.4%(4/23);其中造型和砂芯岗位其粉尘浓度合格率为0%,作业Ⅱ级(中度危害);砂芯岗位甲醇、甲醛、酚、氨和正已烷等生产性毒物为Ⅲ级(重度危害);熔炼、研磨岗位噪声为Ⅱ级(中度危害);配料、浇注、造型、砂芯和砂处理岗位噪声为轻度危害;铸造熔炼和砂模浇注岗位均为高温、Ⅱ级(中度危害)作业;企业部分岗位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尚不够建全。结论某铸造企业应进一步完善职业卫生管理措施,针对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结果,采取不同控制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某乳化炸药项目技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评价,确定作业场所中有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并对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措施及职业卫生管理进行评估,为进一步提高卫生防护设施控制效果及完善职业卫生管理提拱依据.方法 通过收集相关资料、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卫生检测,用检查表、检验检测法与定量分级法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该建设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主要有粉尘、氨、苯及苯系物、石腊烟、噪声等,在11个噪声检测点中有1个工作岗位噪声作业分级为Ⅱ级,其他作业岗位噪声作业分级为O级;粉尘除珍珠岩加料工序有1 d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检测结果超标,其余岗位均不超标;化学毒物除卷纸管处石腊烟有2 d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检测结果超标,其他化学毒物均小于职业接触限值.结论 该项目在建设阶段基本上执行了国家的有关规定,针对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降低了发生职业病的危险.因此,该项目的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效果基本符合职业卫生要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某燃煤电厂噪声危害进行分析,评估其噪声危害的程度。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噪声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对燃煤电厂噪声危害进行综合性评估。结果 50个接噪岗位中17个岗位(34.0%)个体噪声超过职业接触限值85 d B(A),106个作业场所中63个检测点(59.4%)噪声强度超过85 d B(A),并出现1名噪声职业禁忌证和6名疑似职业病者(双耳语频听力、高频听力损伤)。结论该燃煤电厂噪声危害较重,应加强噪声防护,配备防噪耳塞,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保障作业人员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20.
通过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检测检验,运用定量分级法对某汽车刹车片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苯酚、甲醛、氰化氢、氨、苯等有毒物质和生产性粉尘的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为0级(相对无害),外缘磨床、钻孔机为噪声Ⅰ级(轻度)作业,多刀切割机为噪声Ⅱ级(中度)作业。该企业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基本有效,需加强噪声作业关键岗位的防护措施,预防职业病发生。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