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娩后结核病强化期抗结核治疗引起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对1997年3月至2001年4月间分娩后结核病42例与对照组妇女82例强化期使用抗结核药物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强化期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反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中各种药物不良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强化期抗结核药物对分娩后结核病妇女不产生更大危害,可采用同于普通人群的强化方案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结核病控制项目治疗方案对结核病患者肝损害的有关问题,保障结控项目顺利实施。方法对1998—2002年结核病控制项目涂阳病人1654.例应用抗结核病药物致肝损害282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抗结核药物肝损害高发年龄在35—75岁(210例,74.5%),出现消化道症状和肝功能改变的病人发生在2月内占90%。轻者不停用抗结核药物而加用护肝治疗,重者停用抗结核药物加强保肝治疗。282例中死亡1例,放弃治疗6例,余者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完成抗结核疗程275例(97.5%)。结论掌握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和防治对策,确保抗结核治疗方案顺利完成,保障患者生命,防止医疗纠纷发生。  相似文献   

3.
抗结核药物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守勇 《临床内科杂志》2007,24(10):666-668
自南非2006年发现53例广泛耐药结核病爆发流行后,WHO在2006年9月宣布了一个强化结核病控制措施、有效防治广泛耐药结核病全球行动计划。广泛耐药结核病(XDR-TB)是指在耐多药结核病的基础上出现对任何氟喹诺酮类药物以及三种二线注射药物(硫酸卷曲霉素、卡那霉素和阿米卡星)中至少一种具耐药性的结核。因此,XDR-TB通常是在MDR-TB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根本原因在于不合理使用二线抗结核药物,以及对耐多药结核病治疗缺乏管理或管理不善所导致。现将有关抗结核药物的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结核病是危害严重的重大传染病之一,抗结核药物的应用在治疗结核病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抗结核药物治疗不当会引起耐多药和广泛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出现,导致结核病抬头。结核的耐药多与耐药基因突变有关,笔者总结了常见抗结核药物的耐药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为耐药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分子依据。  相似文献   

5.

自从1944 年发现链霉素以来,结核病的治疗与抗结核药物的研发密切相关。世界卫生组织(WHO) 将抗结核 药物分为5 组,其中第三组的氟喹诺酮类及第二组注射类的抗结核药物是治疗耐药结核病的关键药物。近几年来, 新型抗结核药物如贝达喹啉、德拉马尼(Delamanid)、PA-824 相继问世,已知具有抗结核作用的抗菌药物如利奈唑胺、 新一代氟喹诺酮类,原有药物新用途的开发如氯法齐明,环丝氨酸的应用等,这些药物在耐药结核病治疗上发挥了重 要作用。随着抗结核新药物的研发,结核病的疫情会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6.
耐药性结核病正逐渐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其临床治疗比较棘手。尤其在无法进行药敏试验、缺乏有效的二线抗结核药物、临床辅助治疗不完善及艾滋病发病率较高的地区这种耐药性结核病的治疗更为困难,而正是在这些较为恶劣的环境下耐药性结核病正在逐渐成为日益增加问题。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贫困国家及发达国家均积累了一些治疗耐药性结核病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抗结核药物诱导肝损伤的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由于结核病在全球范围内呈现死灰复燃趋势。结核病的化学疗法又是控制结核病的首选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而抗结核药物最主要的副作用足肝损伤,严重的肝损伤致使化疗中断。甚至可引起肝功能衰竭而导致患者死亡,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损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就抗结核药物诱导肝损伤的相关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药物性肝损害是结核病治疗过程中的常见药物性损害,结核病病人应用抗结核药物周期较长,因而发生药物性肝损害的比例较大。我们2000—01/2004—08收治住院结核病病人831例,其中因应用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20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如何认识喹诺酮类药物的抗结核作用?临床如何应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自从结核病的化学治疗 ,尤其是短程化疗问世以来 ,确切有效的抗结核药物的联合治疗可使 90 %以上初治肺结核患者痊愈 ,不仅显著提高了治疗水平 ,还取得了降低感染率、发病率、患病率和病死率等多方面流行病学效应。但由于诸多的主、客观原因 ,耐药结核病 ,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 (MDR TB)明显增加 ,已成为全球结核病疫情上升的四大原因之一。MDR TB的蔓延将有可能使可治的结核病成为难治的疾病。据估算全球已有 5 0 0 0万人感染了耐药结核菌。 1994~ 1997年间WHO/IUATLD抗结核药物耐药性监测工作组在 3 5个国家进行了监测[…  相似文献   

10.
至今从理论和实践上都已证明。结核病的治疗必须采用多种抗结核药物联合,制定科学合理的化疗方案并能规律用药才可获得成功。正确服用抗结核药物也是确保化疗效果的重要环节.口服药一般采用一日量一次空腹顿服的方式为佳。合理联合多种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病,可以提高疗效,降低毒性.并可延缓甚至预防结桉分枝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至今从理论和实践上都已证明,结核病的治疗必须采用多种抗结核药物联合,制定科学合理的化疗方案并能规律用药才可获得成功。正确服用抗结核药物也是确保化疗效果的重要环节,口服药一般采用一日量一次空腹顿服的方式为佳。合理联合多种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病,可以提高疗效,降低毒性,并可延缓甚至预防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抗结核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迁移人口的增加、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流行、耐药菌株的出现,使结核病又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据WHO估计每年约有200万人死于结核病,尤其是在AIDS感染严重流行的地区。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在数十年的临床应用中,传统药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影响临床治疗效果。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显示,获得性耐药率由1984/1985年的15.9%增至2000年的30%,耐多药率为10.7%,其中初始耐多药率为7.6%,获得性耐多药率为17.1%。严峻的结核病回升形势要求加速新型抗结核药物的研究开发。现将抗结核药物研究进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安军  逄宇 《中国防痨杂志》2022,44(3):205-208
<正>耐药结核病是我国乃至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1-2]。由于对一线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中的核心药物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全球治疗成功率仅为54%;可见,开发新型抗结核药物对于提高耐药结核病患者的治疗转归具有重要价值[2-3]。近年来,一系列新型抗结核药物的上市为耐药患者的临床治疗带来了新希望。如何科学合理应用抗结核新药,减少耐药发生,最大程度发挥其杀灭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作用成为其临床推广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水飞蓟宾防治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核病治疗周期长,在初治肺结核化疗中,多选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这3种抗结核药物可对肝脏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尤其是HBsAg( )患者,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更高,直接影响抗结核治疗的效果。我院在2001-2002年间应用水飞蓟宾防治抗结核药物所致肝功能损害,临床观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由于耐多药结核病(MDRTB)患者日趋增多和新抗结核药物的缺乏,为结核病的控制造成了很大的障碍。环丝氨酸(cycloserine,Cs)是在1952年发现并应用于临床抗结核治疗的一种抗生素。但随着抗结核作用强大的吡嗪酰胺、利福平的上市,且Cs导致精神系统不良反应报道的出现,使Cs逐渐淡出临床抗结核病治疗领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异烟肼、利福平耐药菌株的出现,使得Cs被再次启用,与其他抗结核药物联合用于耐药、耐多药和广泛耐药结核病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结核病提倡不住院以门诊治疗为主,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时间长,药物不良(副)反应多,尤其药物性肝炎发生率占所有药物副反应的首位[1],所以相对住院治疗风险较大.为避免或减少(轻)抗结核药物对肝脏的损伤和中断疗程,笔者在使用抗结核药物的同时分组加用五灵丸和葡醛内酯或肌苷进行保肝治疗,观察五灵丸在预防抗结核药致肝损伤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结核病依然是危害人民生活和健康的重大传染性疾病.抗结核药物是结核病治疗与控制的主要武器。抗结核药物进入机体后。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通过不同方式作用于脏器或组织可产生各种不良反应(ADR)。结核病治疗过程中出现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是较常见的.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导致化疗终止.严重不良反应还可能危及生命。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是复杂的.可分为药物因素和机体因素.本文将综述这两方面因素对不良反应的影响.以引起临床医生和药物工作者的重视.共同关心药物质量,确保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耐药结核病尤其是至少对异烟肼和利福平同时耐药的耐多药结核病(MDR—TB)治疗时间长(疗程约为24个月),治疗药物多(至少需要4种药物,且多为二线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治愈率低,对全球结核病控制工作构成严重威胁。作为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我国耐药结核病疫情严峻。据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19.
规范利福平敏感结核病的治疗,提高治疗质量,无论是对耐药结核病防治,还是控制结核病流行都至关重要。首先,重视病原学检查,结合结核病患者病情选择适宜辅助检查,按照结核病病变类型使用对应治疗方案;第二,首选一线抗结核药品,无胃肠道吸收功能障碍患者,全疗程口服用药;第三,使用标准抗结核治疗方案,即强化期使用H-R-Z-E治疗方案,足量用药,利福平敏感结核病抗结核治疗推荐使用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制剂(FDC);第四,病原学检查是判断抗结核治疗疗效的金标准,客观评价患者治疗疗效,完成抗结核治疗疗程,符合治疗成功条件的患者可以停止抗结核治疗。  相似文献   

20.
近年结核病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有逐渐上升趋势,因此及早诊断结核病对治疗和预防至关重要。血清抗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对结核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随着免疫化学技术发展,此检测的方法学日渐成熟,可作为结核病血清学辅助诊断指标之一。本应用结核病快速测试卡检测结核病患血清中结核分枝杆菌抗体,观察血清抗结核抗体测定对结核病诊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