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血浆D-二聚体(D-D)水平测定,以前多用于血栓性 疾病的诊断,是一项鉴别原发纤溶与继发纤溶及观察溶栓 疗效的指标.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各种肝脏疾病中存在 不同程度的凝血,纤溶异常,D-D量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 解产物,也是体内高凝状态及纤溶亢进的重要分子标志物 之一[1].Carr JM也认为:在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定量、 FDP和D-D测定的试验中,唯有D-D才能真正反映体内 凝血及纤溶状态.[2]为了探讨D-D测定对肝病分型,治疗 及估计预后等方面的意义,本文测定了59例肝病患者的D -D水平,简要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血浆D—二聚体 (D -D)水平测定 ,以前多用于血栓性疾病的诊断 ,是一项鉴别原发纤溶与继发纤溶及观察溶栓疗效的指标。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在各种肝脏疾病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凝血 ,纤溶异常 ,D -D量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 ,也是体内高凝状态及纤溶亢进的重要分子标志物之一[1] 。CarrJM也认为 :在血小板计数 ,纤维蛋白原定量FDP和D -D测定的试验中 ,唯有D -D才能真正反映体内凝血及纤溶状态。[2 ] 为了探讨D -D测定对肝病分型 ,治疗及估计预后等方面的意义 ,本文测定了 5 9例肝病患者的D-D水平 ,简要报道如下 :1 材料…  相似文献   

3.
D-二聚体(D-dimer)是纤维蛋白单体(Fibrin monomer)经活化因子Ⅶ交联后,再经纤溶酶(Plasmin)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其水平增高反映凝血酶生成增多和继发性纤溶活性增强,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之一,是一项鉴别原发性纤溶和继发性纤溶以及判断溶栓疗效的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观察了食饵性高血脂对新西兰兔血小板功能、纤溶系统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以及去纤酶的调节作用,并动态观察了指标的变化.结果发现,高血脂能引起兔的血小板数增加,粘附力增强,血液粘滞性增加,红细胞流动变慢,呈现高凝和低纤溶状态,且主动脉形成明显粥样斑块.去纤酶在降低血脂的同时,可明显降低血小板的粘附力,降低血液粘滞性,呈现低凝和高纤溶状态,其主动脉粥样斑块亦明显减轻和缩小.提示去纤酶既能降低血脂又能降低血粘稠度,促进纤溶,起到抗凝及防止血栓形成,抑制动脉硬化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述蚓激酶的药理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突发性耳聋、小儿支气管哮喘、视网膜静脉阻塞、原发性肾病综合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蚓激酶治疗上述疾病的机理是激活了纤溶系统,使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升高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活性降低,起到溶栓作用。  相似文献   

6.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即纤溶系统对人体血液保持流体状态与正常运行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纤溶系统的物质还具有很多新的生理功能.如纤溶酶原具有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能力;PAIS与t-PA的相互作用,动态平衡调节着滋养层细胞浸入子宫壁,绒毛间隙血窦中纤维蛋白的溶解等重要的生理过程;PAI-1可能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凋亡而促进肿瘤细胞生长,是一系列肿瘤发生时的不祥预兆因子等等.因此,进一步认识纤溶系统物质的功能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7.
脑外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疾病,至今病死率仍较高.由于高凝状态及此后发生的纤溶亢进严重影响颅脑损伤的预后,故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凝血及纤溶功能检测显得非常重要.为此我们对67例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外周血凝血及纤溶功能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其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高原移居汉族凝血纤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高原环境下移居汉族血液凝血纤溶系统的状态。方法 检测 4 8例移居汉族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PAI)和纤维蛋白原 (Fbg)含量 ,并与内地健康人进行比较。 结果 与内地健康人比较 ,移居者组t-PA活性降低 (P <0 .0 5 ) ,PAI活性升高 (P <0 .0 5 ) ,Fbg含量升高 (P <0 .0 5 )。 结论 高原环境下移居汉族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低强度He-Ne激光(632.8nm)血管内照射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机制,设计了形成颈动脉血栓的家兔模型,观测对此模型组进行三次低强度He-Ne激光耳静脉血管内照射(每天1次,平均剂量672.3J/cm2)前后,血浆中纤维蛋白溶解酶原(简称纤溶酶原)、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活性与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表明:低强度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对纤溶系统的激活与血液高凝状态的缓解有促进作用,可能是由于低强度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循环血液,对血液系统的调制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原环境下,急进高原人群不同时相凝血及纤溶系统变化的基本规律.方法对从平原地区急进3 650 m高原前、急进高原后第3 d、第7 d第15 d及第30 d的30名健康青年血浆凝血酶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活性(PAI)、纤溶酶原(PLG)、D-二聚体含量(DD)进行检测,并与30名世居者作对照.结果健康青年急进高原3 d后其PT、APTT出现延长,t-PA活性增高,而PAI、Fg含量降低,与平原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急进高原后7~30 d,其PT、APTT随移居时间延长而逐渐缩短,t-PA活性则逐渐降低,PAI、Fg逐渐增高,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且急进高原30 d后,与平原人及世居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高原环境下,急进高原青年凝血系统出现紊乱,表现为早期凝血与纤溶被激活,而后出现继发性纤溶受抑,凝血及纤溶的平衡被破坏,而使血液呈现高凝和继发纤溶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