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Borrmann 4型胃癌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性统计学分析127例Borrmann4型胃癌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发现组织学类型及间质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对预后影响最大。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技术对正常胃粘膜54例、Borrmann2型胃癌25例、Borrmann4型胃癌23例的冰冻组织切片进行了染色。结果表明:细胞纤维粘连蛋白及基底膜纤维粘连蛋白、层粘连蛋白在上述组织之间呈递减趋势,在Borrmann4型胃癌中减少乃至消失。它  相似文献   

2.
何双梧 《四川医学》1995,16(6):357-358
三苯氧胺治疗BorrmannⅣ型胃癌疗效初步观察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630042)何双梧BorrmannⅣ型是具有独特生物学特性的一种胃癌,其发生、增殖与性激素关系密切,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阳性率高,临...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胆囊癌及胆囊息肉组织中P21,P53,BcL-2癌基因蛋白的表达及PCNA半定量测定,探讨它们对胆囊癌与胆囊息肉的鉴别诊断,胆囊癌的预后估计中的作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测定了40例胆囊癌,8例胆囊腺癌型息肉组织中P21、P53、BcL-2癌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及PCNA的表达强度。结果:P21,P53,BcL_2蛋白阳性表达率在胆囊癌组织中分别为52.5%,52.5%和70%。在  相似文献   

4.
P53及Bcl-2蛋白在大肠腺瘤及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检测大肠腺瘤及腺癌中P53蛋白及Bcl-2蛋白的表达,探讨p53基因、bcl-2基因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10例正常大肠粘膜、30例大肠腺瘤、100例大肠腺癌及癌旁粘膜中P53蛋白及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大肠腺瘤P53、Bcl-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26.7%及76.7%,大肠腺癌P53、Bcl-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43%及67%,均显著高于正常粘膜与癌旁粘膜(P<0.01);随着腺瘤不典型增生程度的加重,P53蛋白阳性率显著增高(P<0.01),而Bcl-2蛋白表达与腺瘤分级无关;大肠腺癌P53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腺瘤Ⅰ级不典型增生(P<0.01),与Ⅱ、Ⅲ级不典型增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化差的大肠腺癌P53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分化好的大肠腺癌(P<0.01),而分化差的大肠腺癌Bcl-2蛋白阳性率显著低于分化好的大肠腺癌(P<0.05),大肠腺癌P53、Bcl-2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P53蛋白表达患者复发率高、5年生存率低(P<0.05),Bcl-2蛋白过度表达的大肠癌患者复发率低、5年生存率高(P<0.05)。结论:bcl-2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与bcl-2、erbB-2和突变型P53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PCR-SSLP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50例手术切除胃癌和15例肠化组织标本的MSI和bcl-2、erbB-2及突变型P53蛋白表达。结果:胃癌MSI发生率为54%,肠化组织MSI发生率为20%。胃癌组织bcl-2、erbB、及p5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60%、22%和38%,肠  相似文献   

6.
用人抗鼠P(53)(DO-1)单克隆抗体以ABC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38例胃癌、11例异型增生、5例肠化生、19例胃非癌性疾病组织及5例正常胃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观察结果表明,在胃癌组织中P(53)蛋白阳性率为50%,异型增生中为36%,5例肠化生中4例P(53)蛋白呈阳性,正常胃及胃非癌性疾病组织中P(53)蛋白均呈阴性。P(53)蛋白阳性率与胃癌组织学类型之间看不出相关性(P>0.05),采用免疫胶体金标记电镜技术对胃癌细胞中P(53)蛋白进行亚细胞定位结果,P(53)蛋白分布于细胞核内及胞浆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中。P(53)基因突变引起的P(53)蛋白过度表达在胃癌组织中较常见,很可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胃癌中P53和S-转移酶(GSTπ)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检测5例正常胃组织和54例胃癌组织中P53蛋白和胎盘型谷胱甘肽的表达水平。结果:54例胃癌组织中P53和GSTπ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1.11%和68.52%。结论:检测P53和GSTπ有助于评估胃癌预后。  相似文献   

8.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用p53单克隆抗体(DAKOp53DM7001)检测分析p53蛋白表达特征与69例胃癌标本临床病理特性、疾病预后的关系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p53基因突变在胃癌中具有很高的频度,与胃癌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p53蛋白阳性表达对判定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重要意义,是肿瘤预后不良的新的标志之一;检测组织中p53蛋白积累对胃癌早期发现可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48例配对的胃癌活检和术后标本进行p53、c-erb-B_2和nm23基因蛋白检测,结果显示两组之间的阳性表达率近似,c-erb-B_2阳性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有关,nm23与肿瘤的生长方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本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胃镜活检组织进行p53、c-erb-B_2和nm23蛋白的免疫组化分析能部分地预先反映手术切除标本的免疫组化反应,对胃癌的诊断和临床分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助于对胃癌患者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P5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 探讨P5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②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45例胃癌及21例胃溃疡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③结果 P53蛋白在胃溃疡组织中无表达,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33.3%,两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X^2=8.03,P〈0.01)。④结论 P53蛋白在胃癌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用BiPAP呼吸机治疗了24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结果表明:BiPAP呼吸机治疗可明显提高PaO_2和SaO_2(P<0.01),降低PaCO_2(P<0.05),心率、呼吸频率减慢,神志障碍者恢复。表明BiPAP呼吸机是治疗COPD并Ⅱ型呼衰的一种有效的通气方式。  相似文献   

12.
热休克(42℃,2h)或H_2O_2预处理,均能在蛋白翻译合成水平使牛肺动脉内皮细胞(BPAECs)中HSP70增多;在基因转录水平使BPAECs中HSP70mRNA含量增加。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Staurosporine(STP)能显著减少热休克和H_2O_2诱导的HSP70合成及HSP70mRNA转录的增加。提示PKC在热休克和H_2O_2诱导的热休克基因表达的信息传递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对70例胃癌、62例癌前病变、16例对照组应用改良Warthin-Starry法检测幽门螺杆菌,免疫酶组化SP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53、c-erbB-2等基因蛋白。结果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在胃癌和癌前病变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而前两组间无差别,肠型和弥漫型胃癌间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也无差别(P>0.05)。胃癌和癌前病变组中幽门螺杆菌感染者PCNA、c-erbB-2及多基因蛋白表达均明显增高(P<0.01)。p53仅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幽门螺杆菌感染者p53表达高于无感染者(P<0.01)。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基因突变过程是使细胞增殖迅速,抑癌基因如p53失活及癌基因如c-erbB-2激活,使胃上皮向恶性转化,故幽门螺杆菌感染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5例胃癌组织作抗癌基因-P53基因蛋白的异常表达研究。结果显示:P53基因蛋白的表达频率和水平与组织浸润程度呈高度相关性,浸润粘膜下层时呈阴性表达(64.52%)或低水平表达(32.25%)浸润至浆膜时则均呈过度表达;P53基因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数呈显著正相关。提示对P53基因表达的研究有助于胃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5.
检测102例胃疾患患者血浆、胃液中的脂质过氧化物(LPO)和前列腺素E_2(PGE_2)的含量,以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与胃癌的关系。结果:萎缩性胃炎(34例)与胃癌(34例)血浆中LPO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胃癌和萎缩性胃炎关系密切;血浆、胃液中PGE_2的含量胃癌与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均有显著或极显著性差别(P值分别<0.05,<0.05;<0.01,<0.01)。同时发现随胃炎程度的加重,PLO、PGE_2的含量逐渐升高。并对其在临床和预防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了研究胃癌发生发展的机理。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了88例胃癌及其癌旁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中P53和c-erbB-2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 88例胃癌中p53和c-erbB-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52.3%和20.5%,P53在高分化腺癌和低分化腺癌的阳性率(分别为61.8%和57.9%)明显高于粘液癌(18.8%,P〈0.01);癌旁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中P53全部为阴性,e-erbB-2在  相似文献   

17.
章必成  张晓晖 《医学争鸣》1997,18(6):567-569
目的:检测肝硬变和肝细胞肝癌中Bax基因产物及P53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间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结果:Bax蛋白定位于细胞浆中,P53蛋白定位于细胞核或(和)细胞浆中,Bax蛋白在肝硬变中和HCC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6.2%和50%(P〈0.01),P53蛋白在两者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8%和30.9%(P〈0.01),Bax和P53蛋白在肝硬变和HCC中的表达均有明显差异。结论:Ba  相似文献   

18.
p53和c—myc异常表达与胃癌细胞多药耐药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勇  路名芝 《九江医学》1996,11(4):197-200
应用LSAB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67例胃标本中p53和c-myc的表达与多药耐药性(MDR)的关系,结果显示本组胃癌中P53阳性32例,阳性率47.8%;c-myc阳性37例,阳性率55.2%;P-gp阳性39例,阳性率58.2%。P53的异常表达与MDR-1基因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37,P〈0.05),而c-myc和mdr-1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提示P53异常表达可增加mdr-1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老年及青年人大肠癌组织嗜铬蛋白A和P53蛋白聚集变化特征及意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术前未经化疗和放疗的25例老年(≥60岁)及15例青年人(≤40岁)大肠癌患者癌组织中CGA及P53蛋白的变化。结果:老年组患者CGA阳性表达5例,占20%,青年组患者阳性表达10例,占67%,老年组CGA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青年组(P〈0.005,χ^2检验);P53免疫阳性细胞定量分析发现:老年组  相似文献   

20.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LSAB)法,检测了51例胃肠道平滑肌肉瘤(ALS)中P^53基因蛋白产物的表达情况,探讨P^53蛋白的表达与ALS组织学分级,预后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显示,ALS中的P53蛋白阳性率为44%;P^53蛋白在组织学Ⅱ~Ⅲ级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I级(P〈0.05),死亡组P^53的阳性率高于生存组(P〈0.05),表明P^53蛋白基因突变与胃肠道平滑肌肉瘤的发生,发展有关,P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