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腺增生症67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腺增生症是中、青年妇女中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有人统计其发病率约为 10 .15 % [1 ] ,临床上最常见的有纤维囊性增生、乳腺腺病、乳腺上皮增生、乳腺小叶增生等 ,本文就我院门诊 1992年 10月至 2 0 0 2年 4月已确诊 (病理诊断 )为乳腺增生症的 6 75例病例进行总结 ,结果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 75例乳腺增生病例年龄 14~ 76岁 ,平均36 .17岁 ,病程最短为 2 0天 ,最长为 4 6年。各年龄组情况见表 1。表 1 乳腺增生症年龄分布年龄组 2 5岁以下 2 5~ 5 0岁 5 0岁以上例数 16 7 4 4 36 5所占比例 2 4 .74 % 6 5 .6 3% 9.6 3…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口老龄化 ,骨质疏松引起人们关注 ,目前许多学者已将骨密度测量提高到与检查血压和血脂同等重要地位。本文对 2 0 0 1年 2月~ 9月 177例妇女腰椎骨密度测定患者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受检者共 177例。A组 :绝经期 1年以上妇女 83例 ,年龄 5 0~ 70岁 ,平均年龄 6 0 1+7 4岁 ;B组 :4 0岁以上停经 1年以内有绝经症状的围经期妇女 4 2例 ;C组 :青年 (2 5~ 4 5岁 )健康妇女5 2例 ;详细询问病史 ,无骨折史 ,无各种影响骨代谢病史及各种激素服用史。1 2 骨密度测量方法 除去身上金属器物采用美国LU…  相似文献   

3.
汝快欣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腺小叶增生是妇女的常见疾病。患者常感乳房胀痛 ,尤以月经前更甚 ,乳腺小叶增生又是乳癌的前期病变 ,对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造成威胁。我院应用汝快欣治疗乳腺小叶增生 6 0例 ,经临床观察疗效良好 ,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为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8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乳腺小叶增生病人 6 0例 ,年龄在 2 0~ 5 2岁之间 ,其中2 0~ 30岁 2 5例 ,30~ 4 0岁 30例 ,4 0~ 5 2岁 5例。病程 3个月~ 15年不等 ,1年以内 17例 ,1~ 2年 2 1例 ,2~ 5年 12例 ,5年以上 10例。所有病人都经过电脑红外仪诊断或B超检查排除…  相似文献   

4.
乳腺囊性增生及纤维腺瘤是妇女多发病之一。其临床表现以乳房胀痛及乳房肿块为特点 ,国内调查 3 0岁以上的妇女其发病率为 3 9.8%~ 50 .5% ,临床药物治疗近期可缓解症状。但远期效果均不理想 ,患者大都不愿手术摘除。近年来我科采用超声及电磁法治疗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乳腺增生 67例均为女性 ,经本院临床科采用钼靶胶片法确诊。其中乳腺囊性增生 3 8例 ,乳腺纤维瘤 2 9例 ;年龄 2 1~ 2 8岁 3 2例 ,2 9~ 4 0岁 3 0例 ;4 0~ 4 5岁以上5例。单侧乳房 62例 ,双侧乳房 5例 ,乳房外上象限 3 1例 ,外…  相似文献   

5.
冯秀英  桂秀芝 《广西医学》2004,26(4):483-484
目的 探讨柳州市区更年期妇女骨量变化及相关因素 ,为进一步做好更年期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市区4 0~ 70岁 12 5 3例妇女按相应年龄段分 6组 ,进行问卷调查及超声骨密度测量。结果  4 0~ 6 0岁更年期妇女 86 0人 ,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的 390人占 4 5 35 % ,年龄增加骨量异常上升 ,各年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柳州市更年期妇女骨量变化状况不容乐观 ,应进一步做好健康教育及妇女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6.
番泻叶治疗乳腺增生2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增生也称慢性囊性乳腺病。它是乳腺间质的良性增生 ,增生可发生于腺管周围并伴有大小不等的囊肿形成 ,也可发生在腺管内而表现为上皮的乳头样增生 ,伴乳管囊性扩张。本病是妇女多发病之一 ,常见于 2 5~ 4 0岁之间。但目前对此病症尚无明确有效治疗方法。笔者于 1996 - 1999年间用番泻叶治疗女性乳腺增生 2 1例有佳效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均为已婚女性 ,年龄最小 2 6岁 ,最大 5 5岁 ,2 5~ 2 9岁 7例 (其中 3例为哺乳期 ) ,30~ 39岁 12例 ,4 0岁以上 2例 ;病程最短者 1年以下 ,最长8年 ,1~ 5年者 16例 ,5年以上者 4…  相似文献   

7.
乳腺增生是中青年妇女常见病、多发病,2002~2006年期间,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30例乳腺增生病人,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病人,年龄在25岁以下4例,26~35岁11例,36~45岁13例,46岁以上2例,其中以26~45岁发病率最高,占78%。全部病人有乳腺增生伴肩背痛,触诊有不同程度大小肿块。  相似文献   

8.
平海江  庞广新  步星耀 《医学争鸣》2002,23(20):1898-1898
1 临床资料  1996 - 0 1/ 2 0 0 1- 12颅底脑膜瘤 4 9例患者 ,鞍区14例 ,蝶骨嵴 8例 ,中颅凹底 7例 ,岩骨 5例 ,桥小脑角 4例 ,海绵窦 3例 ,后颅凹 3例 ,嗅沟 3例 ,斜坡 2例 ;男 2 8例 ,女 2 1例 ,年龄 2 0~ 71(平均 5 1)岁 .术前均行头部 CT检查以确定肿瘤范围和骨变化 ,判定骨增生是否存在 ,手术当中将肿瘤附着的硬脑膜及增生骨一并切除 ,标本做组织学检查 ,判定是否存在骨侵袭 .术前影像学检查证实有 2 4例骨增生 (49% ) ;组织学检查证实有骨增生者前床突占 8例 (33.3% ) ,蝶骨嵴 4例 (16 .7% ) ,蝶骨平台 3例 (12 .5 % ) ,鞍结节 2…  相似文献   

9.
对象和方法1 研究对象 选自本院门诊围绝经期骨质疏松妇女 2 0例 ,平均年龄 48.6( 4 3~ 5 4 )岁 ,围绝经期正常妇女 2 0例 ,平均年龄 49.3( 4 2~ 5 2 )岁 ,以上病例均排除甲状腺机能亢进、肾功能不全等疾病 ,同时排除服用影响骨代谢药物史。2 研究方法 血清 Ca2 、P3-测  相似文献   

10.
不定陈诉综合征是更年期妇女最常见的病症 ,由于病因尚不完全清楚 ,虽然治疗方法甚多 ,但尚无特效药物。本院应用中药安神健脑液及除上药外加服复合NF rI胶囊、尼尔雌醇等综合治疗 6 0例不定陈诉综合征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0 0 1年 10月至 2 0 0 2年 6月 ,在本院更年期门诊就诊的女性患者 6 0例 ,主诉均为月经周期紊乱或闭经 ,并排除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增生等器质性病变 ,年龄 4 5~ 5 5岁 ;其中 4 5~ 5 0岁 33例 ,5 0~ 5 5岁 2 7例 ,平均 4 8岁。临床表现为全身倦怠、头痛及腰部酸困、易疲劳、胸闷、…  相似文献   

11.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没有早期警告的无症状疾病 ,所有的妇女都会经历渐进性的骨质丢失 ,尤其是围经期及绝经期的妇女 ,由于卵巢功能减退 ,体内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 ,导致体内骨丢失增加。本文收集 1 998年 1月~ 1 999年 7月在我院更年期门诊就诊的围绝经期及绝经期后妇女 ,对他们进行了单光子骨矿物质密度测定 ,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 6 1例年龄为 4 1~ 75岁绝经妇女 ,均为自然绝经的健康妇女 ,尚未行激素替代疗法及补钙治疗 ,绝经年限为 1~ 2 5年 ,按绝经年限分为 1年以内 4 6例 ,2~ 5年 5 9例 ,6~ 1 0年 4 2…  相似文献   

12.
刘慧  丁永红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2):145-146
资料与方法 2002年1月~2008年10月观察整理王炯副教授应用丹栀逍遥散治疗乳腺增生60例,均经钼钯相确诊。年龄21~46岁妇女,平均36岁,病程2个月~4年。  相似文献   

13.
于湛  郑嘉  徐魁 《黑龙江医学》2002,26(11):869-870
20 0 0 - 0 1~ 2 0 0 1- 0 1,我院共行乳腺血管神经离断术治疗乳痛症患者 2 5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研究对象本文于 2 0 0 0 - 0 1~ 2 0 0 1- 0 1共对 2 5例乳痛症患者实行了乳腺血管神经离断术。年龄 2 8~ 4 5岁 (平均年龄 38岁 )。有哺乳史 6例 ,无哺乳史 19例 ,其中 1例未婚。1 2 临床表现本组患者均有顽固性乳腺疼痛 ,影响日常生活。疼痛史 :7~ 2 2年。月经前疼痛加重者 2 2例 ,其中 14例疼痛部位局限于外上象限。本组 2 5例均行乳腺扫描 ,提示 7例轻度乳腺增生 ,18例中度乳腺增生 ,无局限性肿块及乳头溢液 ,无明显乳房触…  相似文献   

14.
我院用逍遥散加减治疗乳腺小叶增生取得较佳疗效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5例均为女性 ,年龄 2 7~ 5 1岁。双乳腺结节增生 ,活动度好 ,经前 3~ 4天双乳胀痛2 2例 ,发生年龄范围 30~ 40岁 ;经常性轻度疼痛 1 3例 ,均在 40岁以上。病程 2~ 3个月1 7例 ,8~ 1 7个月 1 2例 ,2 0~ 2 5个月 6例。曾经激素治疗效果不佳 ,结节不能消失。2 治疗方法逍遥散加减 ,组方 :柴胡、黄芩、广郁金、昆布、海藻、路路通、木通、当归、赤芍为主方 ;佐以桃仁、香附、茯苓、白术。每天 1剂 ,分 2次服。3 结 果35例中服 5剂疼痛消失 1 1例 ,结节未软化 ;1 …  相似文献   

15.
骨质疏松性骨痛的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骨与关节疼痛是临床常见症状 ,治疗效果并非尽如人意。近年来 ,由于人们对骨质疏松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 ,发现某些骨痛似乎与骨质疏松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 ,而且 ,采用抗骨质疏松的药物进行治疗 ,骨痛也得到了明显缓解。本文拟就近来阅读到的一些资料 ,并结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对骨质疏松性骨痛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1 背景资料浙江赵国华等采用 BMD- 4型骨密度仪对 333例 2 0~ 80岁下腰痛患者的骨量进行测试 ,结果显示各年龄组的骨量值均较北京地区正常值低 5 0 %以上 ;山东赵玉堂等采用配对观察 ,对 2 3~ 44岁的慢性腰腿痛患者和健康对…  相似文献   

16.
乳腺小叶增生常见于育龄期妇女 ,与女性内分泌失调密切相关 ,多在卵巢功能低下、黄体酮分泌减少、雌激素分泌相对增多时发生。1 临床资料本组 148例 ,为我院 1989— 2 0 0 0年诊治的患有乳腺小叶增生 (均经过乳腺X线片证实 )患者。年龄最大 48岁 ,最小2 1岁 (未婚 ) ,平均 34 .5岁。 <30岁 32例 ,占 2 0 .6 0 %,30~岁 91例 ,占 6 2 .85 %,>40岁 2 5例 ,占 16 .89%。本组 148例中单侧乳房发病 39例 ,占 2 6 .48%。其余为双侧乳房发病 ,占 73.5 2 %。病程 4个月~ 9年 ,其中 >1年者占 90 %。1.2 方法 主穴为乳根、膻中、肩井、丰隆。用平…  相似文献   

17.
骨嗜酸性肉芽肿:附2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嗜酸性肉芽肿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网状内皮组织疾病[1] ,基本病理变化为网状组织细胞增生 ,临床上常为单发病变。我科自 1982年~ 1998年收治 2 4例 ,均经病理证实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4例中男 17例 ,女 7例。年龄最小 4岁 ,最大 5 6岁 ,平均 2 1.4岁。以 10~ 2 0岁多见。 30岁以下病例占75 %。发病部位 :颅骨 11例 ,肋骨 4例 ,胸椎 3例 ,腰椎、股骨各 2例 ,胫骨、肱骨各 1例。单发性 2 1例 ,多发性 3例。分别累及股骨、胫骨 ;颅骨、颈椎 ;足足庶骨、跗骨、趾骨。1.2 临床表现 病程在 2 0天~ 5个月 ,大多于 1~ 3…  相似文献   

18.
乳头溢液指非妊娠期或非哺乳期出现乳头自发性、持续性溢液 ,常与一些乳腺疾病有关 ,现对 99例伴乳头溢液的乳腺疾病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99例均为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 ,均系非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年龄 18~ 76岁 ,平均 4 3 5岁。 99例均为乳头溢液 ,伴乳腺肿块 31例 ,伴皮肤及乳头凹陷 18例 ,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 12例 ,其中双侧乳头溢液者 3例。病理诊断 :导管内乳头状瘤 36例 ,乳腺增生 2 8例 ,导管扩张症 17例 ,乳腺癌 10例 ,乳腺炎 8例。2 结果2 1 乳腺疾病乳头溢液性状与年龄关系 :见表 1。2 2 乳腺疾病乳头溢液性状与原因分类 :…  相似文献   

19.
苏东露  潘水寿 《华夏医学》2002,15(2):228-229
笔者对我院 1 996年 2月至 2 0 0 1年 8月资料完整的住院手术 61例乳腺肿块的声像图表现及其病理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 ,以探讨超声诊断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价值。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 61例乳腺肿块均为女性患者 ,皆作超声检查 ,并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乳腺癌 2 6例 ,年龄 2 8~ 60岁 ,乳腺纤维瘤 2 2例 ,年龄 2 0~ 51岁 ,乳腺增生结节 8例 ,年龄 2 0~ 40岁 ,乳管内乳头状瘤 2例 ,年龄分别为 40岁和 45岁 ,炎性肿块 3例 ,年龄 2 5~ 34岁。1 .2 方法使用荷兰菲利浦 SD- 80 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7.5MHz。患者取仰卧位…  相似文献   

20.
乳腺增生病是妇女最常见的乳腺疾病。发病年龄 2 5~45岁居多。 1999~ 2 0 0 1年我科采用乳癖消配合微波治疗乳腺增生病 10 8例 ,疗效较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情况 本组 10 8例均为女性 ,年龄 16~ 48(平均32 )岁 ,病程为 1周~ 5年 ,病变部位在一侧乳腺有 6 9例 ,在两侧乳腺有 39例。1.2  临床表现 双乳房疼痛 ,且疼痛以胀痛为主 ,呈周期性 ,经前加剧 ,经后缓解或消失。乳房内肿块单侧或双侧均可有之 ,大多位于乳房外上、乳晕部。肿块形状有条索状、片块状、结节状及混合状。最大直径为 2 .5cm× 2 .0cm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