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深圳市盐田区公共场所艾滋病健康及行为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深圳市盐田区高危人群中开展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随机抽取我区娱乐场所服务人员786名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并进行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同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艾滋病知识、传播途径、安全性行为知晓水平干预后有显著提高,对艾滋病HIV/AIDS患者的态度正向改变,安全套使用率上升。[结论]对娱乐场所人群实施健康教育和干预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在思茅市翠云区高危女性(CSW)中开展以同伴教育、安全套促进、VCT等为主的综合干预活动,提高她们有关STD/HIV的预防和传播知识,降低或减少高危行为,探索适合当地特点的HIV/AIDS综合干预模式。[方法]按照思茅市性病艾滋病预防综合干预和HIV/AIDS病人关怀项目实施方案,对CSW人群进行艾滋病综合干预。[结果]CSW人群正确认识艾滋病预防知识的比例由干预前的71.5%上升到干预后的97.5%;正确认识艾滋病传播知识的比例由干预前的6.7%上升到干预后的82.3%;最近一个月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时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由干预前的76.7%上升到干预后的94.8%;寻求自愿HIV检测的比例由干预前的11.6%上升到干预后的22.4%。[结论]通过行为干预,CSW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到显著提高,高危行为明显降低,在思茅市建立了通过核心同伴骨干开展干预工作的网络,初步形成了适合本地CSW人群特点的综合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在外来务工人员中有效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方法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在基线调查基础上,对干预对象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3个月后通过问卷调查,对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态度、行为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在艾滋病相关知识和传播途径方面的总知晓率从干预前的53.1%提高到干预后的78.2%;在对待艾滋病患者态度方面,采取"避免接触"、"同情,但避而远之"两种态度者,比教育前分别下降了7.4和6.6个百分点;在安全套的认识和使用方面,总知晓率从干预前的36.8%提高到干预后的59.5%。结论通过AIDS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对于提高外来务工人员防治AIDS的相关知识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目标人群的行为干预,促进行为改变,有效控制STD/AIDS在目标人群中的传播和蔓延。[方法]通过对领导层的倡导,建立多部门合作的艾滋病防治体系;对目标人群开展同伴教育、咨询检测等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艾滋病干预。[结果]目标人群正确认识艾滋病预防知识的比例从干预前71.6%提高到干预后92.3%;正确认识艾滋病传播知识的比例从干预前19.6%提高干预后到47.4%;最近一次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时安全套的使用比例从干预前65.6%提高到干预后88.5%;最近一个月与客人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从干预前20.4%提高到干预后79.9%。[结论]通过中英项目在巧家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干预效果,为巧家HIV/AIDS的防治提供了可借鉴、可操作的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5.
综合干预措施对农村育龄妇女艾滋病防制效果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妇幼保健系统对农村育龄妇女进行艾滋病 (AIDS)预防与控制健康教育干预 ,提高农村育龄妇女预防AIDS能力。干预前基础调查 ,培训妇幼保健机构人员 ,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干预 ,干预后调查、分析对比干预措施对农村育龄妇女AIDS预防与控制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发现农村育龄妇女对AIDS三大传播途径的正确认识率分别有显著的提高 ,尤其对预防观念的认识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认为“AIDS可通过日常生活接触传播的人数由干预前的 2 7.8%下降到干预后的 1.0 % ;对AIDS的态度有了明显改善 ,认为“只有城市人才可能得AIDS”的人数由干预前的 4 2 .1%下降到干预后的 6 .5 % ,基本消除了“AIDS离我们很遥远”的错误认识 ;通过干预 ,农村育龄妇女AIDS防制的行为也得到了加强 ,会正确使用避孕套的人数由 8.3%提高到 76 .9% ,使用过避孕套的人数由 8.3%提高到 2 6 .8% ,患过性病的人数由 4 .4 %下降到 0 .5 %。认为在妇幼保健系统实施AIDS防制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明显 ;健康教育形式应多样化 ;加强基层组织人员培训 ,在农村社区建立AIDS宣传点 ;推广使用避孕套任重道远 ;充分发挥和利用各系统尤其是妇幼保健系统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曹县公共场所女性从业人员对艾滋病(AIDS)的认知程度,为对该人群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5年3~5月按体检顺序对到曹县卫生防疫站进行健康检查的公共场所女性从业人员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干预前实行问卷调查,然后采取讲课、咨询和发放AIDS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等干预措施,3个月后,再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与干预前相同。[结果]基线调查115人,干预后调查108人。干预前AIDS知识正确认知率为48.46%,采取干预措施3个月后,AIDS知识正确认知率为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曹县公共场所女性从业人员对AIDS有初步了解,但对传播途径和危害性的认识比较模糊。应加强对该人群的AIDS知识健康教育,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在娱乐场所暗娼人群中开展STD/AIDS同伴教育与行为干预的实施效果。[方法]对峨山县双江、小街、甸中三镇的34家发廊、舞厅、宾馆、街头的暗娼实施STD/AIDS同伴教育与行为干预,通过干预前后行为监测问卷调查进行效果评价分析。[结果]暗娼人群正确认识艾滋病预防知识的比例由干预前的74.5%提高到干预后的95.0%,正确认识艾滋病传播知识的比例由干预前的6.1%提高到干预后的67.0%,最近一次与最近一个月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由干预前的49.6%、35.4%上升至干预后的96.5%、84.0%。[结论]同伴教育与行为干预在暗娼人群中实施效果良好,并具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县城暗娼(CSW)人群的行为干预,促进行为改变,提高该人群性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及安全套使用率,有效控制艾滋病在高危人群中的流行和传播。[方法]在CSW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同伴教育、外展服务、检测咨询等多种形式的综合干预。[结果]CSW人群正确认识艾滋病预防知识的比例从干预前的74.5%提高到干预后95.5%;正确认识艾滋病传播知识的比例从干预前的70.5%提高到干预后95.0%;最近一次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时安全套的使用率从干预前的64.5%提高到干预后90.5%;最近一个月与客人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从干预前的58.5%提高到干预后85.0%;寻求HIV检测的比例从干预前的7.5%提高到干预后46.5%。[结论]通过对暗娼人群高危行为的干预,各指标发生了变化,为嵩明县防治艾滋病工作提供了可借鉴、可操作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三门峡市中小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对预防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状况,探讨对中小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三门峡市中小学生在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前后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进行调查.结果中小学生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平均得分由干预前的7.02分提高到干预后的10.97分(满分为17分);愿意同AIDS患者同班上课的比例由教育前的32.91%提高到教育后的53.45%;反对婚前性行为的比例由教育前的32.58%提高到教育后的50.39%;与家人讨论HIV/AIDS的比例由教育前的26.39%上升到教育后的48.37%;与朋友讨论HIV/AIDS的比例由教育前的34.64%上升到教育后的59.36%.结论对中小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中小学生提高预防艾滋病的能力,树立正向态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公共娱乐场所服务小姐行为干预的健康教育模式,为调整和制定性病/艾滋病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目标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干预工作对服务小姐知识、信念和行为的影响及安全套使用率变化情况,评价卫Ⅸ项目实施效果。[结果]干预后性服务小姐预防STD/AIDS的知识、信念和行为发生显著变化,在过去一个月每次都使用避孕套从干预前23.5%上升到52.2%,最近一次性生活有使用避孕套从干预前44.0%上升到67.8%。[结论]性服务小姐健康教育行为干预能使该人群的知识、信念、行为产生转变,干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1.
广州市孕妇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调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了解广州市孕妇的营养知识、态度与饮食行为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孕妇营养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广州市两所医院的169名孕妇进行调查。[结果]广州市孕妇对营养知识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营养态度普遍较好。90%以上的孕妇每天都摄入粮谷类、蔬菜、水果;一半以上的孕妇每天都摄入奶及制品、蛋类、禽畜肉类;对豆及制品、鱼贝类的摄取一个月大于20d的孕妇亦超过一半;对菌藻、坚果类食物的摄取频率则较低,一个月超过20d的仅占19.1%和18.0%,几乎不吃的人数分别占17.9%和18.6%。营养KAP之间有明显正相关性,孕妇的营养KAP水平与其文化程度和丈夫职业呈正相关关系,孕妇希望获得营养信息的来源主要是医护人员和营养师指导(53.6%)。[结论]目前孕妇人群的营养知识和饮食行为有待改善,建议利用孕妇营养态度普遍较好的有利条件,提高医护人员的营养知识技能水平,在利用公共传媒的基础上加强有医务人员参与的咨询和讲座的力度,营养教育的内容重点在大力宣讲食物的营养价值及推荐合理的膳食结构,通过加强孕妇及家人的营养教育促进母子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济南市社区育龄妇女优生知识知晓情况,以及最希望从何种渠道获取优生知识,为更好地在社区育龄妇女中开展优生知识宣传教育,探讨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济南市某社区19~35岁育龄妇女进行调查。[结果]调查351人,婚前优生知识各项知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学和初中40.96%、43.37%、53.01%、51.80%;高中及大专67.22%、62.78%、69.45%、67.78%;大学以上81.82%、87.50%、89.77%、92.05%)。婚后优生知识各项知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学和初中49.40%、59.04%、61.44%、62.66%;高中及大专56.67%、67.78%、72.78%、81.11%;大学以上68.19%、73.86%、84.09%、90.91%)。[结论]社区育龄妇女优生知识知晓率与文化程度有关,要提高出生人口质量,有必要广泛地开展对育龄妇女的优生知识健康教育宣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广州市性工作者STD/AIDS认知水平和行为状况,并对开展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实施效果及可行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了解STD/AIDS认知水平和行为状况,通过健康教育讲座授课,派发宣传资料,有奖抢答等形式进行干预,干预后再以问卷形式评估干预效果.数据统计使用SPSS9.0软件.[结果]性工作者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主要来自农村;服务场所以发廊和出租屋为主;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低(31.4%);危险性意识水平较低;STD/AIDS认知水平不高;干预后有明显提高.[结论]性工作者急需加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我们的干预是可行有效的;以后干预工作重点为低档服务场所如发廊和出租屋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吉林省外来妇女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及其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为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艾滋病在这一人群中的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8年1~6月,对吉林省部分地区的外来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清标本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调查1 530人,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55.42%;有固定性伴、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程度较高。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838例,2例阳性,阳性率为0.24%,阳性者均来自云南省。[结论]外来妇女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HIV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遵义市大学生艾滋病和性相关行为认知态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究遵义市大学生艾滋病和性相关行为的认知态度和需求,为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艾滋病及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整群抽样用问卷调查方式对低年级在校师范和医学本科生进行AIDS和性相关问题的现况调查。[结果]10.6%的大学生有过性行为,其中35.2%有多性伴。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均有一定认识,医学生对回答艾滋病的相关知识的正确率明显高于师范生(P﹤0.05)。对艾滋病主要传播途经知晓率在86.1%和98.0%之间,而对于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的正确回答率偏低(50.4.0%~87.4%);师范生和医学生接受过艾滋病和性健康教育的分别占62.5%和79.4%;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来源主要是电视、广播、报刊和网络等。86.9%的师范生和83.5%的医学生认为艾滋病和性健康教育很有必要。[结论]大学生性行为现状不容乐观,虽然对艾滋病知识有一定认知,但仍需加强对大学生艾滋病及性的有关知识和危险因素等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临沂市部分中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为制定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6年10月,在临沂市兰山区城区抽取初中、高中各i所,对i098名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干预,于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干预前为65.31%,干预后为8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艾滋病、艾滋病病人态度的正确率干预后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学校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对提高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大专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在校大专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况及性别差异,为学校和有关部门制订性教育、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深圳市大专院校各院系大一、大二学生527名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男生艾滋病知识总分高于女生。男女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相同,为科普书籍、好朋友、报刊杂志及网络,最能接受的性知识传播途径均为同学/同伴、专家、自学。38.7%的男生和12.6%的女生承认有过性行为。在对待婚前性行为的态度方面,男生比女生更为开放,而在安全性行为意向方面,女生显著强于男生。[结论]男女学生在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等多个方面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在今后对大学生群体的艾滋病教育中应考虑这种差异,以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教育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广州市社区居民艾滋病歧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消除对艾滋病的歧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0年9~12月,随机抽取广州市越秀区3个社区居民2 546人进行调查,并对性别、年龄、婚姻、文化程度以及艾滋病12个知识点的知晓情况与艾滋病相关歧视进行分析。[结果]调查2 463人,不愿意与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交往的比例,婚姻状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共用坐厕、蚊虫叮咬、一起吃饭不会传染艾滋病,共用注射器吸毒会传染艾滋病知晓者与不知晓者对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结果,已婚(包括丧偶和离婚者)、共用坐厕、蚊虫叮咬不会传染HIV、一起吃饭和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不能从外表上看出来不知晓者更不愿意与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交往。OR值分别为0.71、1.37、1.60、1.37、1.27。[结论]广州市社区艾滋病歧视普遍存在,特别是在已婚及丧偶和离婚居民中较严重,在艾滋病的反歧视宣传中应重点加强对非传播途径的宣传。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晋城市在校大中专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制定相关健康教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9年9月对晋城市3所大中专院校的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合计调查607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5.73%,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为73.18%,非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为53.32%。15.16%的学生愿意与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一起学习或工作,53.21%的学生愿意帮助艾滋病患者或他们的遗孤;获得艾滋病知识的途径,是电视的占87.64%,是报刊、书刊的占71.83%,是网络的占57.17%;希望获得艾滋病知识途径的是电视占70.35%,是报刊、书刊的占58.65%,是网络的占50.58%;分别有39.54%、16.80%的学生对婚前、婚外性行为持同意或无所谓的态度;16人有过性行为,其中使用安全套的占56.25%。[结论]大中专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较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对医务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影响的效果。[方法]对医务人员开展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调查健康教育前(1 338人)后(1 319人)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及艾滋病知识误解方面的变化。[结果]健康教育后,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上升、误解率下降,医务人员对艾滋病及艾滋病病人的态度也随艾滋病知识水平的提高而趋于正向。[结论]应继续加强医务人员的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特别是容易引起误解的知识,提高医务人员自我保护的意识,有效地保护医务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