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某地职业人群健康状况 ,为在不同职业人群中开展卫生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健康体检及资料分析方式研究。结果 该地区职业人群疾病检出位于前三位的分别是代谢性疾病 (15 .96 % ) ,心血管疾病 (13.96 % ) ,肝胆疾病 (12 .38% )。其中静坐式职业人群上述疾病的发病情况明显高于厂矿、企业职工。结论 应重视不同职业人群疾病防治措施的研究和落实。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南京市2家企业不同岗位职业人群健康状况,为职业人群的健康促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南京2家企业抽取2 141人,并按工作岗位分为行政管理、技术服务、一线工人3组。对调查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运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结果被调查人群中慢性病患病率以高血压最高(32.8%),超重和肥胖分别为35.5%、10.0%,血脂异常率为11.1%。行政管理组高血压患病率、超重和肥胖者率、血脂异常率均高于其他两组职业人群(P0.05)。3组职业人群水果每日适宜摄入量比例差异有统计意义,一线工人组最低(43.0%)。25.4%的调查人群体育运动适量,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体吸烟率为40.7%,以一线工人组最高(49.8%),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高血压、超重与肥胖及血脂异常是受调查职业人群的主要健康问题,对不同岗位的职业人群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上海市某区三类职业人群的健康状况,并探索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上海市虹口区三类职业场所中连续工作已满半年的职业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调查对象的健康状况。结果 共纳入200名研究对象。调查对象的自我健康状况评分为(7.74±1.265)分,超重和肥胖率为29.0%,慢性病患病率为2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教育程度、BMI分组、是否患慢性病和场所性质均是自评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结论 职业人群的健康状况有待加强。结合职工的健康状况,需要从场所体制机制建设、健康支持环境建设、针对性健康问题干预三方面对重点人群和重点超所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  相似文献   

4.
职业与营养相关性疾病一直是营养学界关注的问题之一。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前不多见的营养过剩引起的相关疾病也逐渐增多,并日益成为现代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上海市由于特殊的城市地位,其职业人群营养与健康问题也一直受到公众关注。我们利用2002年“第四次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上海抽样调查资料,对上海市居民中职业人群的营养与健康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在上海市不同职业人群中存在的营养与健康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通州区部分职业人群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北京市通州区部分职业人群健康状况,为进行工作场所健康危害因素的筛选和健康人群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择2个公务员单位和1个事业单位的333名职工进行健康状况与健康知信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中,43.8%的人过去3年出现过被确诊的疾病,疾病发生率最高的是颈椎病。76.8%的调查对象过去30天出现过不适症状,不适症状发生率最高的是眼疲劳。33.0%的人超重,54.7%的人没有固定的锻炼活动。吸烟有害知识知晓率为47.9%。结论职业人群的健康状况不佳,健康知识和行为有待提高,应通过开展工作场所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提高其健康意识,改变不良行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北京市公务员、科技人员和企业人员3类职业人群的健康状况和生活方式,为今后在职业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自填式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 3种职业人群亚健康的检出率为5.0%;慢性病患病率居前5位的分别是:高血压(11.8%)、高脂血症(6.9%)、胃溃疡(3.0%)、贫血(2.8%)和心脏病(2.7%)。超重者占31.5%,肥胖者占10.4%,公务员中超重和肥胖者所占的比例高于其他两类人群(P<0.05)。3种职业人群总体的吸烟率为24.6%,其中公务员人群的吸烟率最高(33.4%),科技人员的吸烟率最低(22.4%)。经常吃早餐的人占78.3%,公务员最高(82.8%);3种职业人群每天摄入新鲜水果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企业人员的睡眠时间高于公务员和科技人员,睡眠时间大于7小时者占75.2%。结论 3类职业人群在生活行为、饮食习惯和健康状况等方面不容乐观,应该尽快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部分工作场所职业人群的健康状况及生活、工作方式现状,为进一步开展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西城区6类工作场所(国家机关单位、医院、学校、工厂、商场、科研院所)的1784名职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人群中患病率居前三位的疾病分别为超重与肥胖(35.6%)、颈椎病(16.9%)和脂肪肝(14.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知晓率为45.2%;有主动锻炼行为的职工占51.8%。6类职业人群的平均工作时间是8.3小时。结论超重与肥胖是北京市西城区职业人群的主要健康问题。膳食指南、膳食知识知晓率较1999年有了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北京市职业人群的健康状况,探讨其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选取了4个城区,每区选择1~2家单位,共选取6家单位,对单位内18 ~60岁职工进行调查.结果 本次研究共调查1898人.调查对象健康状况自评总分为75.86±11.82(生理分40.43 ±6.57,心理分25.58±4.40,社会适应得分9.94±1.78).不同职业比较,公务员人群和科技人员的健康状况得分(分别为75.19±11.70和75.48±11.27)低于企业人员(78.36±12.49);生活方式分析显示,饮酒、锻炼、睡眠与健康状况得分之间存在关联(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业、年龄(t=-3.935,P<0.01)、人均收入(t=3.233,P<0.01)、睡眠(t=22.201,P<0.01)和锻炼(t=14.240,P<0.01)是健康状况良好与否的影响因素.结论 在职业人群中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提升其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接触职业性有毒有害因素的工人是职业病防治和监测的重点人群。近年来,到我院预防性健康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从事职业性有毒有害工作的工人逐年增加,从16060人(2003年10月至2004年9月)增加到21750人(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为了观察松江区接触有毒有害因素职业人群的健康状况,进一步改善职业体检工作,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了解昆山市目前使用正已烷工业企业的职业卫生现状。方法:编制职业卫生调查表,逐条埘企业职业卫生现状进行调查,并对工作场所空气中正已烷浓度进行监测及部分企业员工开展职业性健康检查。结果:昆山市共有47家企业使用正已烷,接触人数共554人;有3家企业正已烷浓度超标;职业性健康检查人数共54人,其中有3人腱反射减退或消失;多数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和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结论:昆山市正已烷职业卫生现状不容忽视,应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河南省城市社区慢病综合防治试点经过3年的社区综合干预之后,社区中职业管理人群健康状况的改善情况,为及时针对性调整慢病综合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普查的方法,对社区中某运输总公司所有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医学检查,并动态观察其变化趋势,收集分析2003年以来连续4年的医学检查资料。[结果]在消除性别、年龄因素的影响后,不同年度的空腹血糖、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呈逐年下降趋势。各年度高血糖、血压异常的比例亦呈现下降趋势。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性别不同,血压异常的发生概率不同,年龄、肥胖、血脂异常是影响这一目标人群血压异常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该职业管理人群的健康状况有所改善,针对该群体的慢病综合防治干预措施是切实可行且初显成效的,但血压异常、高血糖、肥胖、血脂异常仍然是该目标人群的主要健康问题,今后应继续加强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为主要手段的慢病综合防治社区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三资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卫生问题。方法:分析深圳市福田区三资企业的基本情况。生产环境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监测。生产工厂职业性健康监护工作等职业卫生状况。结果:该区三资企业存在明显的职业卫生问题,结论:该区三资企业的职业卫生防治工作任务艰巨,并需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李刚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2):2361-2362
目的:了解分析深圳市龙岗区2000~2005年间共发生的25起有机溶剂职业性危害事故.方法:按职业病诊断标准对收集的25起有机溶剂职业性损害资料进行分析.按照GB/T4754-94《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大类划分行业,职业损害原因划分按卫生部卫统19表中的规定.结果:25起事故中,损害38人,死亡6人,死亡率15.79%.三氯乙烯15起,列首位(60.00%);患者16人,死亡4人,死亡率高达25.00%,占全区有机溶剂死亡人数构成比的首位(66.67%).结论:三氯乙烯是引起我区有机溶剂中毒的主要毒物;造成事故原因主要为密闭通风排毒措施不佳,个人防护较差,职工缺乏安全防护知识所致.  相似文献   

15.
周小燕  常剑波  周东博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4):2677-2678,2682
[目的]了解炼油企业职业危害物对职工的危害现状及员工健康现状,采取减少不利于健康的因素对策和建议。[方法]对某炼油企业的一线工人进行预防性健康检查,包括一般情况、职业史、既往病史、急慢性职业病史、生育史、烟酒史、症状、体症、化验及其他检查等;对40岁以上员工进行健康体健,包括外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妇产科、五官科、口腔科、肝功能、血糖、血脂等,对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一线工人具有各种症状的人占79.07%,表现为神经系统、视觉系统、耳鼻喉症状、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骨关节系统等,神经衰弱综合症为13.77%,超过1982年我国15~59岁的居民的神经衰弱的患病率,高血压的检出率为19.00%,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为5.22%;40岁以上员工高血脂检出率24.31%,高血糖检出率4.51%,妇科检查慢性宫颈炎的患病率47.06%,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为14.91%。[结论]该炼油企业员工的健康状况不仅受到职业危害物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目前的常见病、慢性病的危害,发病率较高,健康状况较差。应加强环境危害物的治理及职工的健康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16.
应用密切值法评价职业卫生监督工作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煜红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5):2881-2882
[目的]对某地2001~2005年职业卫生监督工作质量进行定量评价。[方法]密切值法。[结果]该地职业卫生监督工作质量基本上呈上升趋势,2005年最佳,2001年最差,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结论]应用密切值法对职业卫生监督工作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全面、客观、科学。  相似文献   

17.
18起三氯乙烯所致职业性损害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刚  屠平  李斌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9):1174-1175
目的:对深圳市龙岗区1995~2004年18宗三氯乙烯所致职业性损害事故进行调查分析。为防治三氯乙烯所致职业性损害提供科学资料。方法:按职业病诊断标准对收集的18起三氯乙烯职业性损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8起事故中,损害21人,其中死亡7人,死亡率33.3%。18起事故中,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17起,患者20人,其中死亡6人,死亡率30.0%,三氯乙烯急性中毒1起,患者1人,死亡1人。结论:在我区三氯乙烯所致职业性损害主要表现为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造成事故原因主要为密闭通风排毒措施不佳,个人防护较差,职工缺乏安全防护知识所致。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家具制造业职业病防治健康教育效果的变化,为进一步提高该行业健康教育有效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某3家家具制造业263名职工以及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结果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职业卫生知识知晓调查情况,健康行为定期检查结果,企业监测和监护水平,3年后总结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职工职业卫生知识知晓率和卫生行为形成率均有很大提高,工作场所主要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以及暴露职工体检合格率提高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家具制造业有针对性开展职业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工作,能有效地提高工人的职业病防治知识,促进作业环境及作业者健康状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资料,编制出全国各职业人群的男、女性简略寿命表并计算出其标化死亡率。分析了受教育程度和婚姻状况及对人群预期寿命和死亡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专业技术人员的15岁预期寿命为男:60.44岁、女:60.35岁;用去除65岁及以上的1990年全国在业人口作标准,男、女性标化死亡率相等,为2.78‰。与其他职业人群比较,专业技术人员的15岁预期寿命及标化死亡率均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20.
孙军  周爽  陈新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8):3467-3469
[目的]通过对"12.23"和"3.25"两起天然气泄漏事件卫生经济学分析,了解灾害发生后疾控工作的应对效果。[方法]利用两起事件的调查资料、政府通报和总结报告,分析事件中发生的卫生医疗费用和经济损失,进行成本一效果分析、成本一效益分析。[结果]通过疾控和医疗实际支出的对比进行成本效果分析。"12.23"事件中,疾控支出总费用为62.3万元,人均9.16元,医疗费用为562.5567万元,人均100.47元;"3.25"事件中,疾控支出总费用为25.92万元,人均23.56元,医疗费用为70.8861万元,人均64.44元。"3.25"事件与"12.23"事件相比,疾控医疗费用比由1:10.96增加到了1:2.73,人均疾控费用增加了14.40元,人均医疗费用降低了36.03元。通过潜在医疗费用估算,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两起事件总的疾控支出为88.22万元,其节约的潜在医疗费用不会低于1000万元。[结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成本非常低廉,其防止传染病的流行而创造的经济效益非常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