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对牙周病患者动脉硬化(AS)发生的预测作用。方法随机选择40例牙周病患者为病例组,4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测定两组人群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RP水平,同时测量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结果病例组TG、TC、FINS、CRP水平及IMT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病例组IMT与年龄、TC、TG、LDL-C、CRP、BMI呈正相关(P0.05或P0.01),且CRP、BMI和LDL-C与IMT的变化呈独立正相关。结论牙周病患者血清CRP水平较高,且CRP与IMT的变化呈独立正相关,提示该人群更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对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将168例中青年EH患者按是否合并MS分为MS组(88例)和非MS组(80例),采用超声检测仪测定颈动脉IMT,同时测定体质指数(BMI)、腰围(W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MS组的BMI、WC、FPG、TC、TG、LDL-C、IMT均明显高于非MS组,而HDL-C明显低于非MS组(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SBP、FPG、LDL-C为颈动脉IMT增厚的相关因素。[结论]MS对中青年EH患者的IMT有显著影响,其与高血压共同参与动脉粥样硬化过程,在治疗中除降低血压外,还要及早纠正代谢紊乱,预防动脉硬化引起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陈辉  于健  周燕  秦明群  祖颖  林爱萍  石青峰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6):4285-4286,429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脂联素的变化及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关系.方法 60例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T2DM+牙周病),50例无牙周病的糖尿病患者(T2DM),测定两组人群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联素水平,并测量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同时计算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IMT与FPG、FINS、血脂、脂联素的关系.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FPG、FINS、TG、IMT、HOMA-IR水平高于无牙周病的糖尿病患者,而HDL-C、脂联素水平低于无牙周病的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且IMT与年龄、糖尿病病程、FPG、TC、TG、LDL-C、FINS、HOMA-IR、BMI呈正相关(P<0.05或P<0.01),与HDL-C、脂联素呈负相关(P<0.01).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无牙周病的糖尿病组,且低脂联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IMT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厚度与中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相关性,为其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广州增城2个社区162例45~63岁确诊为NAFLD患者作为观察组,按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162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 (HDL-C),低密度脂蛋白 (LDL-C)L和空腹血糖(FPG)值,体重指数(BMI)和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进行t 检验,对CIMT增厚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观察组BMI,SBP和DBP及TC,TG,LDL-C和CIM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分析提示:DBP、BMI 、NAFLD 、FPG和 LDL-C均是颈动脉内膜增厚的危险因素。结论 中老年NAFLD患者与CIMT显著相关,NAFLD可作为评估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刘洪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3):2624-2625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钙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方法]将某院2008年12月~2009年6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观察组采用氨氯地平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个月时的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及血压、血脂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12个月后IMT、斑块面积的减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压、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较治疗前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钙能够显著延缓颈动脉硬化的进程,可以达到稳定与消退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方法 测定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平均内中膜厚度(IMT)、尿酸与空腹血糖、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水平,按颈总动脉的平均IMT、将患者分为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比较各组间尿酸水平,对颈总动脉内膜异常患者,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统计颈总动脉IMT和尿酸、空腹血糖、TG、TC之间的关系. 结果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血尿酸水平分别为(277±51)、(313.±46)、(365±47)μmol/L,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动脉硬化组中颈总动脉IMT与尿酸、TG呈正相关(R=0.6478,P<0.01). 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平均IMT与尿酸呈正相关,提示血尿酸升高是颈总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陈向东  杨鹏麟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4):5154-5155,5158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颈动脉硬化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64例高血压伴颈动脉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辛伐他汀组采用辛伐他汀20 mg/d+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于治疗前后6周分别测定hsCRP、TC、TG及LDL-C等指标;高频超声检测颈动脉,记录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斑块积分、斑块发生率.[结果]辛伐他汀组治疗6周后TC、TG、LDL-C、hsC-RP、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斑块积分、斑块发生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治疗可改善高血压伴动脉硬化患者动脉硬化程度及炎症反应的程度,具有稳定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冯宏业  陈旭彬  游龙武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6):3362-3363,3365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探讨青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因及其干预措施。[方法]选取112例青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B、C两组,每组56例。选取50例健康体检人员为A组。B、C组均针对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原发基础疾病给予相应治疗;C组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A组未给予任何治疗。检测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及数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峰值流速(PV)及阻力指数(RI)。[结果]与A组比较,B组TC、TG、LDLC水平及IMT值明显升高(P﹤0.05),HDLC水平、SPV值明显降低(P﹤0.05),且其斑块检出数明显增多(P﹤0.05);而与B组比较,C组TC、LDLC水平及IMT值明显降低(P﹤0.05),HDLC水平及SPV值明显升高(P﹤0.05),且其斑块检出数较较未使用者有减少趋势。[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是青年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他汀类药物对其有干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和C反应蛋白(CRP)与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关系。方法选择207例脑梗塞患者与101例正常对照者;脑梗塞患者按其IMT分成三个亚组;根据是否存在颈总动脉硬化分为颈动脉硬化组和非颈动脉硬化组;测定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RP,计算non-HDL-C值;将各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脑梗塞组呈现出高TG、TC、non-HDL-C、LDL-C、低HDL-C及CRP水平明显升高;脑梗塞患者不同IMT水平组的non-HDL-C、CRP等有显著性差异,并随着IMT的增加而升高;颈动脉硬化组的non-HDL-c、CRP水平明显高于非颈动脉硬化组;non-HDL-C、CRP与IMT呈正相关。结论non-HDL-C和CRP可作为反映颈动脉硬化发生和脑梗塞危险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成年男性血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对2010月10日~2011年1月在某院进行体检资料完整者1 234例成年男性进行调查,测量身高、体重、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并检测血尿酸(UA)、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按UA分为高尿酸组(HUA,268例)和正常尿酸组(对照组,n=966例),分析临床资料及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的相关性。结果 (1)高尿酸血症检出率为21.72%。(2)高尿酸组TG、TC、LDL-C、体重指数(BMI)、SBP、DBP指标高于对照组,而HDL-C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UA与TG、TC、LDL-C、BMI、SBP、DBP呈正相关,而与HDL-C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进入回归方程的有TG、BMI、DBP。(4)高尿酸组发生肥胖或超重、高血压、血脂紊乱检出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应及早防治高尿酸血症及代谢综合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更年期女性人群高血压前期的检出情况,分析更年期女性高血压前期的影响因素。方法对保定市2009—2010年参加健康检查的更年期女性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液标本检测。结果共调查更年期女性3 750名,正常血压1 042名,高血压前期人群1 594名,高血压人群1 114名,高血压前期(120≤收缩压≤139 mm Hg,80≤舒张压≤89 mm Hg)检出率为42.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血糖异常[空腹高血糖(IFG)及糖尿病(DM)]、血尿酸水平(UA)、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CRP)、心率、高盐饮食、久坐、腹型肥胖、高血压家族史、更年期症状与高血压前期发生有关系。结论更年期女性人群高血压前期检出率较高,而且影响最大的危险因素是超重、肥胖、高盐饮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糖耐量减低(IGT)人群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血清学指标相关性。方法:行标准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将108例IGT患者作为IGT组,120例糖耐量正常(NGT)体检者作为NGT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行颈动脉彩超检查,比较各组IMT水平;按IMT是否增厚将IGT组分为IMT正常组、增厚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指标浓度;对各组年龄、血压、体质量指数(BMI)、血糖(FBG)、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尿酸(UA)、高敏C反应蛋白(CRP)、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临床资料与血清学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IGT组FBG、2hPG、LDL-C、CRP、FINS、HOMA-IR、OGTT、IMT均高于NGT组;IMT增厚组平均年龄、BMI、2hPG、LDL-C、FINS、HOMA-IR、OGTT均高于IMT正常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经多元回归分析IGT患者平均年龄、BMI、2hPG、LDL-C、FINS、HOMA-IR、OGTT均与IGT患者颈动脉IMT厚度相关。结论:平均年龄、BMI、2hPG、LDL-C、FINS、HOMA-IR、OGTT均是IGT人群IMT增厚的密切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人群脂代谢紊乱与CRP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97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85例重症COPD人群为观察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ApoA1/ApoB、HDL-C/LDL-C、HDL-C/TC、脂蛋白a(Lipa)浓度;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CRP水平。结果:观察组人群TG、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ApoA1、Lipa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经多元回归分析重症COPD人群血清脂质代谢水平与CRP水平密切相关。结论:重症COPD人群脂代谢发生紊乱,血清TG、CRP水平明显升高,HDL-C、ApoA1、Lipa浓度明显降低,其脂代谢水平与CRP密切相关;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与预后密切相关,诊治过程中应控制脂代谢紊乱与CRP变化并加强护理,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防止或延缓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低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前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C-反应蛋白(CRP)及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方法120例ACS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日加用辛伐他汀20 mg,疗程2月。结果治疗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F胆固醇(HDL-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CRP及纤维蛋白原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各观察指标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低剂量辛伐他汀能有效调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中血脂、降低CRP及FIB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处于心血管病事件中度和高度危险层(简称"中危层"和"高危层")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血清尿酸(UA)与血脂的关系。[方法]资料来自上海市区4个社区现场调查,共招募1 442名符合危险分层中的中危层和高危层高血压病患者(排除糖尿病和靶器官损害的患者),其中男性占36.27%,女性占63.73%。中危层患者占82.39%,高危层患者占17.61%。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UA、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调查对象高UA血症的患病率为20.2%,中危层的患病率(19.0%)低于高危层者(25.6%),χ^2=5.602,P=0.018。女性高危层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清UA水平(307μmol/L)明显高于中危层者(279μmol/L),Z=-2.935,P〈0.01。随着UA水平的递增,所有患者的血清TG平均浓度也随之升高,HDL-c平均浓度则随之降低;男性高危层的UA水平(355μmol/L)与中危层(351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35,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发现,血清UA水平与舒张压(DBP)、TG、TC、HDL-c有较好的相关性;经偏相关分析只有TG与血清UA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r=0.203,P〈0.001)。[结论]血清UA在高血压患者中与血脂有平行升高的趋势,只有TG与血清UA水平独立相关,提示血清UA升高可能是预示高血压进展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检测50例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hsCRP水平、血脂水平、肝肾功能和肌溶解反应。50例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治疗前治疗组血清hsCRP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hsCR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上升(P>0.05),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尿素氮(BUN)、肌酐(Cr)和肌酸磷酸激酶(CK)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代谢综合征患者,调脂效果明显,显著降低血清hsCRP水平,并且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和肌溶解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AS)的危险因素。方法 检测132例HD患者一般临床指标,同时应用高分辨彩色B超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粥样硬化斑块,分析HD患者AS的危险因素。结果 粥样硬化斑块阳性的HD患者年龄、病程、HD时间、胆固醇(TCH)、低密度脂蛋白(LDL)、C-反应蛋白(CRP)显著高于阴性患者,而阳性患者血白蛋白(Alb)、标准化蛋白分解率(nPCR)显著低于阴性患者。AS的危险因素为:nPCR、HD时间、CRP、LDL、高血压。结论 HD并AS的患者病程及HD时间长,TCH、LDL、CRP显著增高,血Alb、nPCR低下,HD患者AS的危险因素为nPCR、HD时间、CRP、LDL、高血压。  相似文献   

18.
仝书云 《现代保健》2009,(27):126-127
目的探讨脂蛋白(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检测对冠心病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LP(a)、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25例CHD患者的hs—CRP,常规生化分析仪测定LDL—C,CHD患者中急性心肌梗死(AMI)4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4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42例.3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1)CHD血清LP(a)、LDL—C、hs—CRP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LDL—C、hs—CRP水平较稳定型心绞痛组升高(P〈0.01)。结论LP(a)、hs—CRP和LDL—C参与CHD的发病过程,三者联合检测有助于了解CHD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伴亚甲减患者的糖脂代谢及血尿酸(UA)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伴亚甲减进行分组,其中T2DM伴亚甲减的60例患者纳入A组,T2DM未伴亚甲减的140例患者纳入B组。比较两组的脂代谢指标、糖代谢指标以及UA水平。结果 A组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以及葡萄糖耐量餐后2 h血糖(OGTT 2hPG)、 UA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T2DM伴亚甲减患者的糖脂代谢指标及血尿酸水平均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