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云  黄水和   《放射学实践》2013,28(5):555-558
目的:探讨阴道斜隔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阴道斜隔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表现。结果:2例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1例显示单角子宫,1例显示双子宫,2例均显示隔后腔及阴道斜隔上的瘘管。4例行CT检查,均显示双子宫、双宫颈、双阴道,其中斜隔侧阴道远端闭锁形成隔后腔。5例均经B超、CT或静脉肾盂造影(IVP)证实伴有斜隔侧肾及输尿管缺如。5例中右侧斜隔4例,左侧斜隔1例。所有患者均为双子宫、双宫颈、双阴道,一侧阴道完全或不完全闭锁及斜隔侧肾、输尿管缺如为特征。结论:阴道斜隔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影像学检查对该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阴道斜隔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13例术前均行超声检查,其中8例行MRI检查,并行CT检查3例.分析斜隔的位置,隔后腔的大小,隔后腔与宫颈的位置关系,双侧附件及泌尿系的伴发改变.结果 超声、MRI检查均表现为双子宫、双宫颈、双阴道且一侧阴道闭锁,斜隔起于两侧宫颈之间,斜行附着于一侧阴道壁,遮蔽该侧宫颈;斜隔位于右侧4例,左侧9例;6例 Ⅰ 型隔后腔容积平均为255 mL,6例Ⅱ型隔后腔容积平均为74 mL,1例Ⅲ型隔后腔容积为56 mL;合并斜隔侧输卵积血2例,合并斜隔侧卵巢巧克力囊肿1例;伴斜隔侧肾缺如12例,伴斜隔侧肾发育不全1例.3例CT检查均表现为双子宫、双宫颈,一侧宫颈下方囊状低密度影及同侧肾缺如.结论 阴道斜隔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颇具特征性.超声、CT和MRI对准确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MR成像对罕见阴道斜隔综合征进行全面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6例为青少年,1例为流产孕妇),均行常规MRI(横断面T1WI、T2WI ,冠状面T2WI)及增强扫描。结果7例阴道斜隔综合征,MR主要表现如下:双子宫、双宫颈畸形7例;右侧斜隔5例、均合并右肾缺如,其中2例伴右侧盲端输尿管异位开口、1例子宫内膜异位膀胱后壁;左侧斜隔2例,1例左肾缺如、1例右侧盆腔异位肾;斜隔侧隔后腔积血5例,隔后腔内混杂性血性肿块1例(流产孕妇),斜隔侧阴道扩张积液1例(误诊术后病例);对侧阴道积液2例,阴道少许积血3例,阴道正常2例(1例误诊术后病例,1例流产孕妇)。结论阴道斜隔综合征是一种泌尿生殖系统发育畸形,M RI检查不仅较直观地显示双子宫畸形、斜隔侧隔后腔积血以及同侧肾缺如等常见情况,而且在发现异位肾、盲端输尿管异位开口以及子宫内膜异位膀胱后壁等罕见情况也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阴道斜隔综合征(Herlyn-Werner-Wunderlich综合征)的MR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宫腔镜、腹腔镜及手术证实的14例先天性阴道斜隔病人的MRI影像和临床资料,依据美国生育学会(AFS)阴道发育异常分类对阴道斜隔综合征进行影像学诊断及分型。结果本研究确诊阴道斜隔综合征14例,其中2例为阴道斜隔Ⅱ型,其他均为阴道斜隔Ⅰ型。MRI均表现为双子宫、双宫颈畸形,且同时合并有患侧肾脏缺如,患侧宫颈与其相通的阴道积血、扩张,T_1WI呈高信号,T_2WI呈低或混杂信号。结论阴道斜隔综合征的MRI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征,MRI能更准确地评估其类型及相关并发症并做出客观诊断,可作为术前影像评估的最佳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杜晓峰  王士甲 《放射学实践》2018,(11):1178-1181
【摘要】目的:探讨MRI对阴道斜隔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9例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的MRI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手术术中所见为确诊标准。结果:39例阴道斜隔综合征中,Ⅰ型9例,Ⅱ型24例,Ⅲ型6例。斜隔发生于右侧者26例,发生于左侧者13例。同时伴有的子宫畸形为:双子宫畸形26例,双角子宫6例,完全纵隔子宫7例。36例伴斜隔同侧肾脏缺如。盆腔内其他病变:盆腔积液34例;内膜样囊肿4例;一侧输卵管积血或积液7例。本组MRI诊断Ⅰ型 或Ⅱ型共33例,其中发现斜隔上小孔从而确诊为II型的为2例,Ⅲ型6例,全部诊断准确。结论:MRI可以准确诊断阴道斜隔综合征,对该病诊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阴道斜隔综合征(oblique vaginal septum syndrome ,OVSS)声像图特点,提高超声诊断准确率、降低误诊、漏诊率。方法分析3例OVSS超声声像图特点及临床特征,总结该病的诊断要点。结果3例患者均有不规则阴道流血史,超声显示均为双子宫、双宫颈,伴宫颈管积液、阴道积液,斜隔侧肾缺如,3例均为II型OVSS。结论超声检查可以作为OVSS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阴道斜隔综合征的影像学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阴道斜隔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影像学检查在阴道斜隔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8例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于术前作了多种影像学检查,包括子宫输卵管造影、隔后腔造影、静脉肾盂造影、盆腔超声成像、泌尿生殖系CT及MRI。将影像学表现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例行子宫输卵管造影,其中1例显示双子宫,4例显示单角子宫;4例作了隔后腔造影,显示腔隙为梭形3例,不规则形1例;7例作了盆腔超声成像,3例报告双子宫,3例报告子宫旁肿块,1例疑盆腔异位肾;2例作了盆腔CT,均显示双子宫畸形并一侧宫颈扩张;4例作了盆腔MRI,均显示双子宫畸形并一侧子宫腔及隔后腔积液或积血;8例经静脉肾盂造影、肾脏超声成像、MRI或CT检查提示一侧肾缺如;8例经手术或阴道镜证实阴道斜隔及隔后腔的存在。结论阴道斜隔综合征的诊断关键在于提高对本病的认识。MRI在显示本病畸形解剖方面优于其他影像学方法,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阴道斜隔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道斜隔综合征是一种包括双子宫、单肾缺如、阴道畸形的先天畸形,不为人们所熟悉,往往延误诊断与治疗。本文收集到4例,介绍如下。   相似文献   

9.
阴道斜隔综合征是指双子宫、双宫颈、双阴道,一侧阴道完全或不完全闭锁的先天畸形。多数伴有闭锁阴道侧的肾脏缺如。此病例较罕见,我院自2003年至今有2例,现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病例1:住院号2030766,15岁,学生,回族,以行经后腹痛3月,加重3天为主诉于2003年2月16日入院。患者入院前一日出现排尿困难。入院查:体温38.2℃,血压120/75mmHg,表情痛苦,扶入病房,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肌略紧,左下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肛门指诊盆腔内触及9×7cm2大小不规则包块,触痛明显,活动差,子宫、附件触及不清。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处女膜完…  相似文献   

10.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1年8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12例子宫阴道积液胎儿的临床及MRI资料。5例产前诊断为泄殖腔畸形胎儿均在引产后得到证实, 其中3例为双子宫双阴道, 5例均表现为子宫阴道扩张积液, T2WI上积液信号与膀胱信号相似, T1WI上直肠高信号未见, 结肠扩张, 腹腔积液, 肾积水。7例产前诊断为单纯梗阻性子宫阴道积液的胎儿表现为子宫阴道扩张积液, T1WI上直肠高信号存在, 2例引产及1例生后随访证实为阴道斜隔, 2例生后手术证实为单纯处女膜闭锁, 2例引产证实为阴道闭锁。产前MRI可以排除泄殖腔畸形引起的胎儿子宫阴道积液, 但对单纯梗阻性胎儿子宫阴道积液鉴别诊断困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Herlyn-Werner-Wunderlich综合征(HWWS)的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诊断的11例HWWS患者资料,行腹、盆腔CT和(或)MRI检查,分析其影像特征.结果 11例患者腹、盆腔CT和(或)MRI上均表现为双子宫、双宫颈、双阴道并一侧肾缺如,其中左侧5例,右侧6例.8例合并斜隔侧子宫、宫颈内积血、积液,左侧5例,右侧3例,CT平扫表现为稍高密度,增强后无强化,MRI T1WI呈高信号,T2WI呈低或混杂信号.2例合并子宫多发肌瘤(肌壁间).1例合并右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1例合并阴道癌并淋巴结转移.结论 HWWS的影像表现具有特征性,影像学检查特别是MRI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不孕症的影像诊治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涂蓉  黄元华 《放射学实践》2000,15(2):139-141
不孕系指性生活正常的夫妇,同居两年而未能怀孕者。不孕症是男女双方均可致病的,病因复杂的疾病。近年来,影像学在病变的定性,定位与定量诊断上,均有较大的进步,介入治疗也有一定的疗效。本文重点介绍与常见病因有关的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女性不孕症的病因分类[1]一、局部病因1.外阴,阴道病变:两性畸形、处女膜闭锁、阴道闭锁、阴道缺如、阴道中隔、炎症及肿瘤等。2.宫颈病变先天性宫颈管狭窄与闭锁、双宫颈和宫颈中隔、宫颈管发育不良、宫颈管炎症、肿瘤、息肉、狭窄、外伤、颈管粘液分泌异常、精子宫颈粘液亲和性不强等。3.子宫病变子宫…  相似文献   

13.
MRI及超声对先天性阴道畸形及处女膜闭锁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先天性阴道畸形及处女膜闭锁的MRI及超声影像表现,分析其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12例经临床证实的先天性阴道畸形和处女膜闭锁病例,对其MRI、超声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计算准确率,应用卡方检验统计两者准确率差异性。结果:先天性阴道畸形(7例),为副中肾管发育畸形,先天性无阴道畸形伴痕迹子宫或无子宫2例,为Mayer-Rokitansky-Kstner-Hauser(MRKH)综合征;阴道斜隔综和征2例,超声误诊1例;阴道闭锁2例,其中1例为宫颈发育不良伴阴道闭锁;阴道横隔1例;处女膜闭锁5例。MRI诊断准确率为100%(12/12),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3.3%(10/12),两者统计学无明显差异(P0.05),但MRI检查较超声准确率高。结论:先天性阴道畸形和处女膜闭锁的MRI及超声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征,超声可作为首选的筛查检查方法,进一步MRI检查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先天性阴道发育异常的MRI影像表现,分析其影像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宫腹腔镜及手术证实的40例先天性阴道发育异常患者的MRI资料,依据AFS女性生殖道畸形分类系统中阴道发育异常分类,对各种发育异常进行影像学诊断及分型。结果根据先天性阴道发育异常分类以结合临床术前MRI检查及术后诊断,先天性无阴道15例,阴道斜隔综合征7例,阴道闭锁7例,阴道横隔2例,阴道纵隔6例,处女膜闭锁3例。结论先天性阴道发育异常的MRI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征,MRI能更准确地评估阴道发育不良的类型及相关并发症以及做出客观的评价和诊断,可作为术前影像评估的最佳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肩袖损伤在MR检查时的不同扫描定位及在不同序列上的显示效果。方法对40例肩袖损伤患者行横断位T2WI,斜矢状位T1WI,斜冠状位脂肪抑制(STIR)及双斜冠状位T1WI、T2WI、脂肪抑制(STIR)扫描,分析斜冠状位与双斜冠状位图像对冈上肌、冈上肌肌腱以及肱骨干长轴的显示能力和对肩袖损伤的显示效果;以及在双斜冠状位各个序列(T1WI、T2WI、脂肪抑制STIR)中对肩袖损伤的图像显示效果按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和对显示结果比较。结果 40例肩关节的斜冠状位和双斜冠状位都能全部显示冈上肌长轴,且双斜冠状位能把冈上肌、冈上肌肌腱全长及肱骨干长轴显示于一幅图像中,而斜冠状位不能;斜冠状位(STIR)显示肩袖部分撕裂和完全撕裂的分别为13例和14例,双斜冠状位(STIR)分别为22例和14例;双斜冠状位T1WI、T2WI、STIR三个序列显示肩袖结构好、较好、差的例数分别为(10、26、32;14、11、7;3、2、1)双斜冠状位T1WI、T2WI、STIR三个序列发现冈上肌肌腱、肩胛下肌肌腱、冈下肌肌腱、小圆肌肌腱、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异常的例数分别为(4、21、28;2、9、15;1、6、10;0、2、4;0、1、2)。结论双斜冠状位对冈上肌、冈上肌肌腱全长及肱骨干长轴的显示能力和对肩袖损伤的显示结果均优于斜冠状位;双斜冠状位的脂肪抑制(STIR)序列对肩袖损伤的显示效果和结果均优于T2WI和T1WI。  相似文献   

16.
多层CT面神经管MPR双斜位成像方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利用多层CT各向同性容积数据,实现面神经管的MPR双斜位成像。方法:对50侧正常颞骨行多层CT横断位扫描,利用双斜位MPR技术,先在横断位参考图像上旋转参考线与面神经管鼓室段长轴平行,然后在冠状位参考图像上再次调整参考线方向与面神经管乳突段长轴方向平行,重组出面神经管双斜位图像,计算面神经管成像成功率,并与横断位、冠状位、矢状位图像比较面神经管行程的显示程度有无差异。结果:面神经管双斜位图像需要在横断位参考图像上旋转参考线的角度为32.85°±6.76°,在冠状位参考图像上旋转参考线的角度为14.15°±9.02°;在面神经管双斜位图像上,面神经管表现为“ㄟ”形,由前向后同时显示出膝状神经节、鼓室段、后膝部和乳突段;面神经管双斜位成像成功率为100%,面神经管行程的显示程度大于横断位、冠状位和矢状位。结论:多层CT双斜位MPR是显示面神经管的新方法,面神经管双斜位图像可以直接用于临床诊断,对全面、直观地观察面神经管行程、管径、毗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阴道斜隔综合征临床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女性生殖道畸形种类繁多,症状表现复杂,病情具隐秘性特征,故诊断困难。其中阴道斜隔综合征(oblique vaginalseptumsyndrome,OVSS)是一种阴道发育畸形所致疾病。以往报道发病率低,属罕见畸形。近年来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经验的积累,诊断仪器及手段的发展,报道数量日趋增多,证实并非少见[1]。特别应关注的是儿童及青春期阶段,尤易误诊为急腹症或盆腔肿瘤,造成病情延误及错误施术,引发不良结局。1OVSS的发生与分类泌尿生殖系统共同起源于中胚层的泌尿生殖嵴。女性自胚胎6周始,由两侧副中肾管(mullerian ducts)完全融合发育成子宫、输…  相似文献   

18.
<正> 材料和方法 随机抽取60例患者颈椎双斜位片,年龄在33~82岁,平均年龄为52岁。颈椎常规摄片体位为正侧位,在需要时摄双斜位。双斜位的主要观察目的是因为椎间孔因椎体后缘骨质增生而变窄。所以需要摄双侧以作对照。  相似文献   

19.
平片检查腰椎是进一步检查的基础,随着CT、MR的广泛应用使平片检查有所忽视,为了重新认识腰椎双斜位摄片技术的重要性并加以提高,笔者总结本院30例双斜位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数字化颈椎双斜位X线摄影新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椎双斜位X线摄影是普放工作中常见投照体位 ,可分为后前斜位 (左右 )和前后斜位 (左右 ) ,临床上习惯称为颈椎双斜位。颈椎双斜位是检查颈椎椎间孔 ,椎弓断裂 ,椎体滑脱以及小关节病变不可缺少的方法。常规法颈椎双斜位摄影存在着不足 ,我们使用数字化X线机 ,对摄影方法进行了一些改进 ,使解剖结构上更加合理清晰。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使用北京低剂量数字化LDRD - 0 1医用诊断X射线机立体包箱式诊断床 ,X -线接收装置为多丝正比电离室探测器 ,另配有IMATION830 0型激光胶片打印机 ,直接打印出胶片。1 .2 投照方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