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平 《西南军医》2004,6(5):26-26
腹股沟斜疝是外科常见病 ,占腹股沟疝 90 % ,除部分婴儿外 ,均需手术治疗。手术分疝囊切除高位结扎、疝修补和疝成形术三类。传统的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 ,多采用完全剥离疝囊或部分剥离横断疝囊颈后荷包缝扎和贯穿缝扎。我院自 1989年以来改进手术方式 ,采取不剥离和离断 ,仅在疝囊颈高位内荷包缝扎处理腹股沟斜疝 15 8例 ,出血极少 ,手术时间短。随访 1~ 6年仅 1例复发 ,达到同样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共 15 8例 ,男 117例 ,女 4 1例 ,年龄 8个月~ 84岁 ;病史半年~ 6 0年 ;右侧 97例 ,左侧 6 1例 ;完全性 99例 ,不…  相似文献   

2.
郑瑞国  周晓东  柳青 《人民军医》2012,(12):1228-1228
2004年4月一2012年1月,我们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嵌顿性腹股沟斜疝55例,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崔泉  何效东 《武警医学》2007,18(4):315-316
腹横筋膜修补是近代外科治疗腹股沟疝的新观点,Shouldice疝修补术术后复发率低于1%,是其他经典术式所无法比拟的。我院自2002年以来在该术式的基础上加以适当改良,治疗腹股沟疝89例次,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分析超声检查诊断腹股沟斜疝63例,61例经手术证实,探讨超声诊断腹股沟斜疝的声像图表现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末期,美国首选推行了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1997年我国逐步推行。2000年5月-2005年6月,我院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45例复发性腹股沟斜疝,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后天性腹股沟斜疝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腹股沟斜疝绝大多数是由于先天性鞘状突未闭而引起的。但临床上偶可遇到后天性腹股沟斜疝。在现有的腹股沟疝分类系统中,尚未明确提出这一类型,但其术中表现特殊,易与直疝、滑疝混淆,手术方法和通常的疝修补术有明显不同。我院于1997年8月~2006年8月收治5例后天性腹股沟斜疝。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320例患儿均施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手术副损伤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机率达10.3%,小儿疝术后阴囊血肿或水肿发生率最高,达3.750%,其次副损伤中的血管损伤达1.875%。术后疝复发的机率仅为1.25%。结论:经下腹部小横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理想术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多与术中未仔细辨认解剖关系及操作有关。  相似文献   

8.
肖志华  陈小梅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1):1989-1989
目的:对应用小横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和腹腔镜内环口缝扎术的外科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已探讨各自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05例腹股沟斜疝患儿,其中193例行小横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112例行腹腔镜内环口缝扎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93例行小横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112例行腹腔镜内环口缝扎术全部治愈,无1例复发。结论:两种方法均具有手术切口小、疤痕小、美观、创伤轻,均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许宝来 《武警医学》2006,17(4):304-305
我院自1999年2月~2004年10月共收治小儿腹股沟斜疝68例,采用经外环口的微创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内环修补术,手术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11.
疝是腹壁强度降低和腹内压增加导致腹内脏器膨出所致,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腹股沟疝通常可分为斜疝、直疝、股疝;腹股沟斜疝是最多见的腹外疝,发病率约占全部腹外疝的90%,占腹股沟疝的95%,是泌尿外科常见病,男性者占大多数,右侧比左侧多见,由于超声相关报道较为  相似文献   

12.
经腹膜前间隙修补治疗腹股沟斜疝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海棠  张兴礼 《人民军医》2000,43(9):517-518
1994年以来 ,我院采用补片法经腹膜前间隙修补腹股沟斜疝 30例 ,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为男性 ,年龄 1 9~ 70岁。疝入阴囊内 2 0例 ,未入阴囊内 9例 ,嵌顿疝 1例。1 2 手术方法 留置导管 ,排空膀胱。仰卧头低足高1 5°,作耻骨联合上方二横指切口 ,也可作下腹正中切口 (尤其适用双侧腹股沟疝 ) ,行横切口切开腹直肌前鞘之前 ,首先暴露内环 ,确定横切口高于内环水平。切开腹直肌鞘 ,并轻轻拉向中线 ,显露腹横筋膜并横行切开 ,将其下叶轻轻向下分离。于腹膜前间隙找到疝囊 ,还纳内容物 ,缝扎疝囊颈。游离精索 ,将一长…  相似文献   

13.
王占奇  丛冰 《人民军医》2002,45(1):14-15
腹股沟斜疝是外科常见疾病。 1992~ 2 0 0 0年 ,我们采用改进的经腹腔关闭疝囊内口修补成人腹股沟斜疝 4 0 6例 ,近期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均为男性 ,年龄 18~ 76岁 ;病史 6个月~ 5 4年。不完全性疝 180例 ,完全性疝2 0 7例 ,阴囊疝 19例 ,复发疝 12例。1 2 手术方法  (1)麻醉选择 :硬膜外麻醉 4 7例 ,局部麻醉 35 9例。 (2 )切口选择 :于腹直肌外侧缘耻骨上相当于内环口上方 ,沿下腹皮肤皱纹作一长约3~ 5cm横切口 ,切开腹外斜肌腱膜 ,钝性分离腹内斜肌、腹横肌 ,与切口一致方向切开腹横筋膜、腹膜。(3)关闭疝…  相似文献   

14.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多由先天性鞘状突未闭引起。传统手术多采用腹股沟斜切口方式,但该方式有切口大、创伤大、住院时间长和愈后切口瘢痕大等缺点。2008年2月-2010年8月,我们采用经下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方式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64岁,农民.因突发性下腹部疼痛、腹胀5天,伴恶心、呕吐2天.X线腹部透视见数个气液平,以不完全性肠梗阻收入院.患者无腹部手术病史,有右侧阴囊肿大史2年余,站立时明显,平卧时消失.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基层官兵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方法:选取基层官兵腹股沟斜疝159例,根据有无生育需求将患者分为2类4组。一类为有生育需求者,分为两组:第1组采用Bassini开放手术共45例,第2组采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离断缝合+脐内侧襞瓣覆盖加强内环口修补手术共48例;另一类为无生育需求者,分为两组:第3组采用Bassini开放手术共32例,第4组采用经腹腹膜前补片植入术(TAPP)共34例。比较第1组与第2组、第3组与第4组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以及对侧隐匿性疝检出率、阴囊肿胀发生率和术后1年疝复发率。结果:第2组较第1组手术时间非常显著延长(P<0.01),术中出血量非常显著减少(P<0.01),术后24 h疼痛评分分值显著降低(P<0.05),住院时间非常显著缩短(P<0.01);第2组对侧隐匿性疝检出率显著高于第1组,阴囊肿胀发生率显著低于第1组(P<0.05);两组术后1年原发疝复发率差异不显著(P>0.05)。第4组较第3组手术时间非常显著延长(P<0.01),术后24 h疼痛评分分值显著降...  相似文献   

17.
CT诊断腹股沟斜疝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股沟斜疝好发于小儿及老年人,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病史、体检、超声及疝囊造影术等,有关其CT表现报道少.本文分析4例经手术证实腹股沟斜疝的CT表现.  相似文献   

18.
杨勇  刘文能  马忠明 《西南国防医药》2011,21(12):1316-1318
目的探讨经脐部自然通路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使用微型腹腔镜,配合自制的针形缝合器,施行荷包缝合内环口与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对我科采用此方法收治的63例腹股沟斜疝患儿(年龄10个月~14岁)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别是单侧疝47例,双侧疝16例,其中有隐形疝10例。结果 63例均成功治愈,无中转开腹;单侧疝手术时间9~15 min,平均约13 min,双侧疝手术时间26~31 min、平均约28 min;术后未发生严重阴囊水肿、感染、睾丸萎缩、明显疼痛等并发症;住院2~4 d,平均3.5 d;术后随访3~12个月,未见疝复发等。结论经脐部自然通路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可行、安全、有效,且微创美观、手术操作简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正>病人,男,46岁。1年前偶然发现腹股沟区有约"鸡蛋"大小包块,卧隐立现,无明显不适感,未予理会。近来包块增大,偶伴隐痛不适。既往曾发现阴囊明显肿大,因无不适,故未求治。查体:立位时可触及腹股沟区一直径  相似文献   

20.
病例 男性,32岁,贵州籍。因排尿时下腹部坠胀不适10个月,于2001年7月3日入院。缘于2000年4月在当地医院行右侧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修补术,术后当日出现肉眼血尿,持续2d,经消炎、止血治疗后,症状好转。术后1个月,右侧斜疝复发,于同年8月第2次行右侧斜疝修补术,术后效果良好,无复发。2001年1月始,患者觉解小便时坠胀不适,无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中断及血尿等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