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病例例 1:曹某,女, 36岁,患者于 20d前无受凉等诱因出现胸闷,呼吸困难,不能平卧,行走后明显加重伴乏力、消瘦,体重进行性下降,食欲减退,大量盗汗,间断午后发热,曾在当地县医院住院,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双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伴腹水”。住院期间,抽胸水 2 100ml,胸水呈血性 (渗出性 ),胸水查脱落细胞均为阴性,予链霉素、青霉素、白蛋白等治疗效果不佳,转我院心内科门诊,以“心包积液原因待查”收入院。查体:无特殊异常。胸部X片示:两侧胸腔积液 (右侧大量积液 ),左侧皮下气肿。B超示:心包腔中到大量积液;腹腔内中等量积液;两侧胸…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性,年龄65岁,因胸闷一周为主诉住院,既往有糖尿病病史,无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胸外伤史。在住院期间查心电图为“心律不齐”,X线胸片为“左侧胸水”,B超为“心包积液”。近一周患者心前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故行心脏超声检查。超声检查结果:心脏各心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度妊高征合并胸水、腹水和心包积液的原因及其处理原则。方法:对4例重度妊高征合并胸水、腹水和心包积液的患者(即多腔隙积液),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度妊高征合并胸水、腹水和心包积液的患者,病情凶险,孕妇多合并有其他系统功能损害和低蛋白血症。结论:对重度妊高征合并胸水、腹水患者和心包积液的患者,应当立足于预防和早发现,并积极进行解痉、镇静、降压,纠正低蛋白血症,加强营养支持等治疗,当综合性疗法无效且病情严重者时,适时终止妊娠是唯一有效方法。一旦终止妊娠,病情多迅速好转,并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50岁,于1989年发现腹部“肿块”,大便不成形,黑色糊状便,腹部超声示小肠肿物,行手术切除,病理诊断为“小肠浆细胞瘤”。术后恢复良好,无转移现象。1996年7月,感冒后出现胸闷、气短、伴疲乏无力,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胸水、腹水、心包积液。经...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32岁,住院号:10561。因腹胀及发现心包积液40余天为主诉入院。该患者于40多天前因“上感”伴呕吐,腹胀而到当地医院就诊。摄胸片检查发现心包积液,曾作抗结核治疗。病人上述症状减轻,但心包积液未见减少而入院。过去健康。体格检查无阳性征。血常规、生化、肝功能检查正常。X线:肺及纵隔未见异常。腹部B超:肝胆脾肾  相似文献   

6.
肺癌心包积液与其影像及病理分型关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癌心包积液与影像学及肺癌病理组织学分类关系。方法 分析近一年来经胸部CT或心脏B超证实肺癌伴有心包积液患者的影像及病理特点。结果 在 2 0 5例肺癌患者中 ,①影像学方面 :中央型肺癌伴心包积液占 10 6 % ,周围型肺癌伴心包积液占 10 1% ,弥漫型肺癌伴心包积液占 3 5 7% ;②病理组织学方面 :肺腺癌伴心包积液占 12 12 % ,肺鳞癌伴心包积液占 3 17% ,肺小细胞癌伴心包积液占2 2 72 % ,肺腺鳞癌伴心包积液占 9 0 9% ,未分化大细胞癌伴心包积液占 10 %。经比较 ,提示肺癌影像学分型方面中央型肺癌与周围型肺癌的心包积液差异无显著意义 ,而病理组织学分型差异有显著意义 ,肺小细胞癌的心包积液较肺腺癌、肺鳞癌高。结论 肺癌发生心包积液与肺癌的病理组织学分型有密切关系 ,肺小细胞癌较肺腺癌、肺鳞癌更易发生心包积液 ;而与肺癌的影像学分型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7.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我院内科2003-03~2005-03收治胸腔积液12例,其中结核性胸水8例,恶性胸水4例;心包积液3例,其中结核性心包积液1例,2例为转移性心包肿瘤合并大量胸腔积液;恶性腹水4例,其中肝癌晚期3例,胆管癌1例;气胸6例,其中自发性气胸4例,张力性气胸1例,外伤所致血气胸1例。胸腔、心包积液B超和X线证实中到大量胸腔、心包积液。  相似文献   

8.
浆膜腔积液包括胸水、腹水、心包积液等,常规细胞形态学检查可为临床对良性和恶性积液的鉴别提供较确切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9.
病历摘要患者男,70岁,住院号:391192。主诉胸闷、气急半年,右侧进行性胸痛4个月于1992年12月14日入院。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急伴轻度咳嗽,咳少量白色泡沫痰,无黄痰及痰中带血,无发热盗汗。在当地医院住院诊治,摄X线胸片发现右侧中等量胸腔积液,胸穿抽出黄色胸积液1500毫升,胸水李凡它试验阳性,糖6.97毫摩/升,蛋白41.28/升,胸水查脱落细胞、结核菌均阴性。临床诊断为结核性  相似文献   

10.
伴心包积液的心肌梗塞患者预后分析黑龙江省医院孔一慧,陈国俊,刘忆梅密山市人民医院王桂英哈尔滨工程大学医院张笑冬我科1990年3月至1994年3月住院存活的心肌梗塞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心包积液组13人,无心包积液组110人,观察记录一年,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病例 患者,男,45岁。因间断胸闷、气短、乏力2年,加重2月之主诉,于2002年1月2日入院,该患者2年前胸闷、气短、乏力住院检查示少量心包积液,当时诊断为结核性心包炎,给予抗结核治疗,病情曾一度控制,胸水未再增长,配合心包穿刺,明显好转,出院后继续口服药,病情又渐恶化,出现大量心包积液,腹腔积液,多次住院多次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半年前在西京医院住院,发现心包积液中有癌细胞,大致为乳头状腺癌,但患者拒绝化疗等诊治措施,1月前症状再次加重,消瘦、乏力加剧,并有持续性骨痛,故来我科诊治,  相似文献   

12.
肺非霍奇金淋巴瘤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病例】男,54岁。无诱因干咳、胸闷、活动后气紧,伴午后潮热、夜间盗汗4月余,在我市某医院经X线胸片及CT发现左侧胸腔积液,先后行胸腔穿刺(胸穿)8次,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予泼尼松及四联抗结核治疗50天,胸水减少,症状减轻出院。数天后症状加重,住另一家医院。住院期间停用抗结核药物,先后4次胸穿抽液送检,未查见癌细胞,胸水pH值8,腺苷酸  相似文献   

13.
人体浆膜腔积液指胸腔积液(胸水)、腹腔积液(腹水)、心包腔积液(心包液)等。本实验室20余年来做了5000余例浆膜腔积液的肿瘤细胞学检查,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的经验,在此作一简单叙述。  相似文献   

14.
心包积液治疗方法除药物外,心包穿刺抽液是最为有效治疗手段,但癌性和结核性心包积液常较难达到理想疗效,虽然经多次反复抽液,仍有重新积聚倾向。考虑到反复穿刺增加病人痛苦,1992年上半年我们试用旧介入导管加以改制行心包液引流。收到一定疗效,介绍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资料:3例病人五次置管引流。其中癌性心包积液伴胸积液1例;结核性大量心包积液2例,积液病程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 ,49岁。因进行性胸闷、气短 3个月 ,加重 1周入院。入院前 3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 ,无痰 ,无发热。于外院就诊X线胸片提示右侧胸腔积液 ,胸腔穿刺抽出淡黄色胸水 ,诊断为结核性胸水。给予抗结核治疗 ,其间逐渐出现胸闷、憋气等不适症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 :右侧心包区囊实性肿物 ,约 3 .7cm× 2 .8cm ,右房受压 ,心包积液 ,右侧胸腔积液。患者于入院前 1周胸闷、气短明显加重 ,不能平卧 ,稍活动就有胸闷、憋气 ,复查超声心动图 :右侧心包区肿物明显增大 ,约 9.5cm× 8.9cm× 8.8cm ,呈囊实性 (周围呈不规则中等回声…  相似文献   

16.
肿瘤坏死因子腔内注射治疗癌性体腔积液初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我们应用肿瘤坏死因子(TNF)作腔内注射治疗癌性体腔积液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洁1.1一般资料:本组8例,男3例,女5例。年龄43~75岁,平均63岁。其中肺癌3例,食管瘤3例,肝癌卫例,乳腺癌1例。所有病例均伴体腔积液。其中1例食管癌伴心包积液,l例肝癌伴胸腹腔积液,其余病例伴胸积液。除1例积液呈桔黄色外,均为血性,病理细胞学检查癌细胞全部阳性。1.2治疗方法:应用肿瘤坏死因子每次50万单位(心包腔为20万单位)作体腔内注射,每3天1次,至积液消失后,改为每次50万单位,每周卫次。2结果经治疗后,所有…  相似文献   

17.
我科2例胸腔积液患者于胸穿刺抽液后发生肺水肿,兹报告如下。例1 女,32岁,农民。因咳嗽偶伴血痰7个月,胸闷气短20天,于1982年5月18日住院。X线胸片提示左侧肺不张及大量胸腔积液。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示左上叶支气管内新生物,病理证实为腺癌。超声心动图提示少量心包积液。给予化疗及胸穿刺抽液。首次  相似文献   

18.
<正>患者男,81岁,因咳嗽、胸闷、气急半月余入院。自诉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干咳为主,偶咳少量白色黏痰,胸闷气急,活动后明显,无痰中带血,无胸痛、低热、盗汗等。入院体格检查:血压100/62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100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于房室沟处探及一大小约81 mm×48 mm团状不均质回声,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无明显活动,部分包绕主动脉根部;心包腔见大量心包积液(图1)。超声心动图提示:房室沟处不均匀回声包块,建议进一步检查;大量心包积液。PET-CT提示:心包增厚伴多发软组织密度结节、肿块,18F-脱氧葡萄糖代谢增高,病变考虑恶性,  相似文献   

19.
患者刘某,女性,51岁,农民。住院号6479。因咳嗽、咯痰、胸痛、气促7月余于1991年11月19日入院。患者于7个月前出现咳嗽,咯白色粘痰,无咯血,伴右胸剧痛,气促,经拍X线胸片示“右胸积液”,经当地医院抗痨治疗,多次胸穿抽液呈橙黄色积液,住院20多天,症状无改善,再次拍胸片“病灶有发展”,而拟“结核性胸腺炎”收入我院。患者发病以来胃纳差大小便正常,无畏寒、发热、盗汗等。既往体健,否认“肝炎”,“肺结核”病史。家庭成员无同样病者。体格检查:T 37.℃,P84次,R24次,BP15/8kPa。神清,慢性病容,消瘦,全身皮肤及双眼巩膜轻度黄染,未见出血点及蜘蛛痣。五官  相似文献   

20.
恶性淋巴瘤是自体骨髓移植最好的适应症。但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和自体骨髓同时移植还未见报道。我们作了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男性,28岁。主因胸闷、气短半月余,干咳5~6天,于1991年9月27日入院。半月前自觉胸闷、右胸偶有疼痛。5~6天前出现干咳、气短、右季肋部钝痛。干咳,以夜间平卧时较重。在本单位按“炎症”给以“先锋霉素”等治疗无效而来我院就诊。查胸片、CT显示为纵隔肿物,双侧胸腔积液,拟诊“纵隔淋巴瘤”收住院。经多次胸水细胞学检查,均找到恶性淋巴瘤细胞。B超示胸腔积液和心包积液。骨髓像正常。经COP方案治疗2周,胸腔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