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肺癌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1997年1月~2007年1月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下活检或刷检并经病理或细胞学诊断为肺癌的76例患者进行临床特点及结果分析。结果:管内增生型占46.5%,管壁侵润型占39.5%,管外压迫型占8.1%,正常型占5.8%;经病理检查证实,管内增生型及管壁侵润型均以鳞癌多见,分别占52.5%及42.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对肺癌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其检查方法简单,创伤性小,是正确指导临床医生选择诊断肺癌的最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进一步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肺癌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002-01/2007-01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下活检或刷检并经病理或细胞学诊断为肺癌的100例患者进行临床特点及结果分析。结果:管内增生型46例,管壁浸润型44例,管外压迫型7例,正常型3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管内增生型及管壁浸润型均以鳞癌多见。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对肺癌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其检查方法简单,创伤性小,是正确指导临床医生选择诊断肺癌的最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在中央型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717例中央型肺癌作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及结果分析。结果:该组病例以老年人多见,肿瘤多位于叶支气管,右肺58.5%,左肺41.5%,病理类型为鳞癌50.4%,小细胞癌24.6%,腺癌12.3%.低分化癌11.3%,腺鳞癌0.8%。电子支气管镜下主要特征:鳞癌和低分化癌以管内增殖型改变为主.小细胞癌和腺癌以浸润型为主。结论: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对中央型肺癌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其检查方法简单,创伤性小,是正确指导临床医生选择合理治疗方法的一种较好的辅助检查技术。  相似文献   

4.
151例老年人肺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观察老年肺癌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镜下表现,病理类型,评价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老年肺癌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对151例老年肺癌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分析镜下表现,并在直视下获取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151例老年肺癌镜下表现为管内增殖型91例,管壁浸润型40例,非特异性改变20例;病理分型为:鳞癌95例,小细胞未分化癌28例,腺癌15例,肺泡细胞癌9例,腺鳞癌4例。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老年肺癌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5.
张铭  张全卯  单彬彬  赵斌 《中国内镜杂志》2006,12(12):1250-1251,1254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在中心型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717例中心型肺癌作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及结果分析。结果该组病例以老年人多见。肿瘤多位于叶支气管,右肺58.5%,左肺41.5%,病理类型为鳞癌50.4%,小细胞癌24.6%,腺癌12.3%,低分化癌11.3%,腺鳞癌0.8‰电子支气管镜下主要特征:鳞癌和低分化癌以管内增殖型改变为主,小细胞癌和腺癌以浸润型为主。结论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对中心型肺癌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其检查方法简单,创伤性小。是正确指导临床医生选择合理治疗方法的一种较好的辅助检查技术。  相似文献   

6.
中央型肺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23例中央型肺癌作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显示:该组病例以中年人多见,占56%。肿瘤多位于叶支气管占76.8%,右肺55.3%,左肺41.4%,气管隆突癌3.3%。病理类型为鳞癌52.2%,低分化癌19.8%,腺癌13%,小细胞癌10.7%。纤维支气管镜下主要特征:鳞癌和低分化癌以管内增殖型改变为主,小细胞癌和腺癌以浸润型为主。  相似文献   

7.
196例老年人肺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肺癌纤维支气管镜下的特点,评价老年肺癌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6例60岁以上老年肺癌临床特点和纤维支气管镜下改变。结果该组老年肺癌病理组织学明确者129例中鳞癌居首位(73.6%).其次为小细胞癌(8.5%)和腺癌(5.4%):纤维支气管镜下以直接征象为主(87.2%),间接征象占12.2%.病变部位右肺多于左肺。双上叶最常见;刷检细胞学诊断阳性率77.0%(151/196),病理组织学诊断阳性率为83.2%(129/155)。X线表现以肺部团块影为主,占69.9%(137/196)。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老年肺癌安全而可靠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利用HRCT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诊断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利用GE HiSpeed CT扫描机对20例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对病变区行HRCT扫描,层厚1mm,层间距1mm,螺距1.5。20例患者均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活检或刷检。结果 经HRCT诊断支气管内膜结核17例(占85%),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诊断18例(占90%),2例手术病理证实。其中浸润型6例,溃疡型4例,增生型3例,瘢痕狭窄型7例。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支气管内膜结核最有效的方法,可以直接观察支气管腔的病变。HRCT作为无刨性检查,能观察气道病变的部位和范围、气道病变及支气管壁与肺内病变的关系,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921例经支气管镜确诊肺癌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 对921例经支气管镜确诊肺癌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常规支气管镜检查,镜下直视、盲目活检组织病理检查和刷检细胞学检查的方法,确定诊断和病理类型。结果 肺癌的发病率在40岁以下显著增加,50-69岁为发病高峰,70岁以下开始下降。921例肺癌中,鳞癌占38.5%,腺癌和低分化癌分别占27.4%和21.9%,小细胞癌占8.7%,其他占3.5%。男性鳞癌的发病率最高,女性腺癌发病率最高。结论 50-69岁是肺癌的高发年龄段,发病率最高的是鳞癌,其次是腺癌、低分化癌和小细胞癌。男女性别的病理类型分布有差别。重视支气管镜检查和提高活检技术,可显著提高诊断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40岁以下患者支气管肺疾病内镜诊断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40岁以下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目的以及性别、年龄段、部位与病理类型间的关系。方法对5年半276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162例,女性114例;男性右侧病变明显多于左侧;男性上叶病变最多,女性以下叶居多。病理确诊肺癌114例,肺结核72例,共占67.4%;男性肺癌所占比例最多(50.0%),女性结核最多(38.6%);20岁以下者肺结核占69.2%,31~40岁者肺癌占53.0%;肺癌中鳞癌和小细胞癌占78.9%。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肺癌、肺结核等肺部疾病的重要手段,青年患者在有肺部疾患时及时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以期早期诊断,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11.
陈丽萍  杨晓红  陈颖  邬超 《华西医学》2009,(9):2328-2330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33例支气管镜下诊断肺癌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电子支气管镜下肺癌的诊断率为63.49%,其中中央型肺癌的诊断率为72.85%,周围型肺癌的诊断率为27.63%,该组病例以老年人多见,肿瘤多位于叶支气管,右肺57.51%,左肺42.49%,病理类型为鳞癌45.92%,小细胞癌22.75%,腺癌24.03%。电子支气管镜下主要特征:鳞癌以管内增殖型改变为主,表现为新生物形成,阻塞管腔,伴有糜烂、充血、水肿,小细胞癌以增殖型和浸润型为主,可见气管内新生物形成及节结样改变。腺癌以管内增殖型和肿块压迫管腔为主,可见管内新生物形成或支气管呈缝隙样狭窄,甚至闭塞。结论:与周围型肺癌相比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对中心型肺癌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其检查方法简单,创伤性小,是正确指导临床医生选择合理治疗方法的一种较好的辅助检查技术。  相似文献   

12.
肺癌心包积液与其影像及病理分型关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癌心包积液与影像学及肺癌病理组织学分类关系。方法 分析近一年来经胸部CT或心脏B超证实肺癌伴有心包积液患者的影像及病理特点。结果 在 2 0 5例肺癌患者中 ,①影像学方面 :中央型肺癌伴心包积液占 10 6 % ,周围型肺癌伴心包积液占 10 1% ,弥漫型肺癌伴心包积液占 3 5 7% ;②病理组织学方面 :肺腺癌伴心包积液占 12 12 % ,肺鳞癌伴心包积液占 3 17% ,肺小细胞癌伴心包积液占2 2 72 % ,肺腺鳞癌伴心包积液占 9 0 9% ,未分化大细胞癌伴心包积液占 10 %。经比较 ,提示肺癌影像学分型方面中央型肺癌与周围型肺癌的心包积液差异无显著意义 ,而病理组织学分型差异有显著意义 ,肺小细胞癌的心包积液较肺腺癌、肺鳞癌高。结论 肺癌发生心包积液与肺癌的病理组织学分型有密切关系 ,肺小细胞癌较肺腺癌、肺鳞癌更易发生心包积液 ;而与肺癌的影像学分型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3.
林文涛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9):1045-1045,1047
目的探讨血清Dickkopf相关蛋白1(DKK1)水平与肺癌及其病理类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01例经纤支镜活检或病理切片确诊的肺癌患者和102例健康体检者。101例肺癌患者中鳞癌55例,腺癌16例,小细胞性肺癌30例。所有对象均测定血清DKK1、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肺癌各组DKK1水平均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各病理分组中DKK1水平为小细胞性肺癌组最高,鳞癌次之,腺癌最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DKK1水平的升高可能与肺癌的发生相关,但与其病理类型无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性分析各病理类型Ⅳ期肺癌的远处转移特点与规律。方法将361例诊断明确、资料完整的Ⅳ期肺癌患者纳入分析。其中,鳞癌155例,腺癌130例,小细胞癌51例,腺鳞癌25例;比较各病理类型肺癌不同器官远处转移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各病理类型中,腺癌的骨转移发生率最高,为50.77%(P〈0.005);腺鳞癌的肝转移发生率最高,为40.00%,P〈0.05。小细胞癌的脑及肾上腺转移发生率均高于其他病理类型分别为45.10%及15.69%(P〈0.005)(P〈0.05),鳞癌的各脏器转移发生率均较低。结论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有其各自的远处转移特点,应针对性地选择检查和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为肺癌的相关预防、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631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地域分布、吸烟史、肺部疾病史、病理类型等临床资料。结果 631例肺癌患者中,有腺癌378例(占59.91%),鳞癌197例(占31.22%),小细胞肺癌44例(占6.97%),其他12例(占1.90%)。肺癌患者男女比例为1.84:1。在鳞癌和小细胞肺癌中,男性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女性〔鳞癌:94.42%(186/197)比5.58%(11/197),小细胞肺癌:75.00%(33/44)比25.00%(11/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在腺癌和其他病理分型中,男性和女性所占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肺癌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61.95±10.98)岁,男性平均(62.56±10.97)岁,女性平均(60.57±11.66)岁,高发年龄为51~70岁。肺癌患者地域分布为麒麟区(216例)、宣威市(115例)、富源县(98例)、沾益区(81例)最为高发。肺癌患者的吸烟率为46.28%,其中鳞癌、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吸烟率较高,分别为69.04%、56.82%,腺癌患者吸烟率相对较低,为34.13%。既往有慢性肺部疾病史的肺癌患者共101例,占16.01%。结论云南省曲靖市是云南省肺癌高发地区,分析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对控制危险因素和促进高风险人群的早期发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目前较多研究中发现,电子支气管镜对浸润型和外压型肺癌活检诊断率普遍在70.0%左右。该研究旨在探讨电子支气管镜联合快速现场评价(ROSE)对提高浸润型和外压型肺癌诊断率的影响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接受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并最终经一种或多种方法确诊为肺癌的265例患者临床资料,265例肺癌患者在电子支气管镜下仅表现为浸润型或外压型,其中联合ROSE的患者131例,未行ROSE的患者134例。比较两组的活检阳性率、病理诊断费用,并分析ROSE与最终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对于浸润型和外压型肺癌,ROSE组与非ROSE组相比,活检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7.1%vs 67.0%,P 0.05;89.3%vs 56.0%,P 0.05);病理诊断费用,ROSE组明显低于非ROSE组(t=6.02,P 0.05)。ROSE对鳞癌、腺癌、小细胞癌的诊断与病理结果符合率分别为89.3%、92.3%和99.2%。结论电子支气管镜联合ROSE有助于提高对浸润型和外压型肺癌的诊断率,降低肺癌患者的病理诊断费用,ROSE对现场活检标本可做出快速诊断并对肺癌进行分型,尤其是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与病理结果符合率可达到99.2%。电子支气管镜联合ROSE对于浸润型和外压型肺癌患者的活检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Lung cancer in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e investigated lung cancer in 99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 Lung cancer was found in 31 (31.3%) of 99 patients with IPF. Most (87.9%) tumors, includi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were observed in the peripheral region of the lung, whereas the distribution of histologic types of cancers was similar to that seen in ordinary lung cancer. Peripheral tumors were frequently seen in the lower lobe, where fibrotic shadow was prominent. However, the severity of fibrosis was not related with the prevalence or histologic type of lung cancer. Two-thirds of IPF patients having a smoking history of over 40 years developed lung cancer. When compared with nonsmoking IPF control subjects, the relative risk of smoking in IPF patients was 3.5, identical with that reported for smokers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We suggest that smoking in patients with IPF is an additive risk facto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ung cancer. We also speculate that the high prevalence of periphe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might be associated with cigarette smoking.  相似文献   

18.
卢瑞利  邵经浩  郭长青 《临床荟萃》2009,24(18):1586-1589
目的检测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PTEN在食管癌中的蛋白表达以及情况,探讨其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链霉素抗生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66例食管癌、38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距离癌组织〉2cm)自噬相关基NBeclin1和PTEN的蛋白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食管癌组织中Beclin1和PTE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5%和45.5%),显著低于正常组织(89.5%和94.7%)(P〈0.05)。食管癌中Beclin1和PTEN在组织的分化程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eclin1与组织浸润、淋巴转移、性别、年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癌中PTEN与组织浸润、淋巴转移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性别、年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eclin1与PTEN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t=0.754,P〈0.05)。结论自噬相关基NBeclin1和PTEN在食管癌中蛋白表达下调,并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自噬活性的改变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下肺刷落细胞、活检细胞及痰液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检测对诊断肺癌的价值。方法采用TPAP结合银染色定性法 ,对 46例肺部疾病患者支气管镜下肺刷落细胞、活检组织及其新鲜痰液细胞的端粒酶活性进行分析。结果32例肺癌患者 ,其活检组织、肺刷落细胞及痰液细胞端粒酶阳性率分别为 90 .6 %、87.5 %、5 3 .1% ,显著高于肺炎性、良性增生组 ;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相比 ,肺刷落细胞及痰液细胞的端粒酶阳性率明显高于其细胞涂片中的癌细胞检出阳性率。结论痰液细胞及支气管镜下肺刷落细胞、活检组织的端粒酶活性检测 ,可作为肺癌诊断的有效而灵敏的指标 ,能提高肺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