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LMWH)辅助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11月至2011年3月在北京友谊医院住院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71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20例)、常规疗法+LMWH25IU/kg·d组(B组17例)、常规疗法+LMWH50IU/kg·d组(c组16例)、常规疗法+LMWH75IU/kg·d组(D组18例),连续治疗7d。观察不同剂量LMWH辅助治疗重度子痫前期在改善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常规、尿蛋白)和围产结局的作用。结果①AT-Ⅲ在A组治疗后有上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LMWH的BCD组治疗后均有下降,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仅B组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020);D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显著低于治疗前(P=0.028);②不同剂量LMWH组治疗后收缩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分别为P=0.010、P=0.002、P=0.002、P=0.014)。A组和B组治疗后舒张压显著低于治疗前(P=0.007、P=0.003)。其余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母婴围产结局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子痫前期的同时加用不同剂量的LMWH对肝肾功能、血常规指标、凝血指标、母婴围产结局未产生明显影响,但大剂量LMWH(75IU/kg·d)在改善24h尿蛋白定量上有一定作用,并是安全的。血压改善的主要作用仍然是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及相关各项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2005年11月~2006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30例(在常规治疗方法同时加用低分子肝素4000IU皮下注射),对照组30例(常规治疗)。观察两组血浆蛋白、尿蛋白、肾功能及相关临床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血浆蛋白增加,尿量增加,尿蛋白总量减少,肾功能有好转,自觉症状改善;两组产后出血量无明显差异。结论低分子肝素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肾脏功能有保护作用,可有效改善治疗效果。低分子肝素对母儿安全。  相似文献   

3.
重度子痫前期是危害严重的妊娠期特有疾病,常伴有严重的母婴并发症,导致不良妊娠结局。低分子肝素有抗凝、抗炎、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能从多方面对抗重度子痫前期的病理生理过程,可用于重度子痫前期早期的干预治疗,对降低母儿并发症及延缓疾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价值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将64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解痉、镇静、降压及利尿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两组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D二聚体(DD)、红细胞压积(HCT)、血压、尿量及尿蛋白的变化及分娩结局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24h尿量、24h尿蛋白、PT、APTT、HCT和DD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周延长时间(15.21±3.98)d长于对照组(5.67±2.66)d,研究组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4~7分者发生率(18.75%)与对照组(53.1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抗凝药物低分子肝素可明显改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血压、尿量、凝血功能,降低新生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不影响产后出血量,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早发子痫前期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建库至2015年11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低分子肝素治疗早发子痫前期的相关文献,对研究数据采用Rev 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未检索到符合条件的外文文献,纳入相关中文文献35篇,包括2691例患者,其中高质量文献5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加用低分子肝素能延长孕周时间(WMD 5.78,95%CI5.61~5.96,P0.00001);减少胎盘早剥的发生(RR 0.51,95%CI 0.53~0.91,P=0.02);增加新生儿出生体质量(WMD 67.01,95%CI 48.39~85.62,P0.00001);降低围生儿死亡率(RR 0.39,95%CI0.26~0.59,P0.0001);产后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 8.00,95%CI-3.03~19.02,P=0.16)。结论:基于现有的资料分析认为低分子肝素治疗早发子痫前期能改善母儿结局,是有效且安全的,但尚需要国外的相关研究及国内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文献来证实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评价对子痫前期(PE)高危妊娠妇女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BM和CNKI等数据库,选择对PE高危妊娠妇女预防性应用LMWH的随机对照研究(RCTs),应用修改后Jadad量表进行质量评价,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判定指标用相对危险度(RR)或标准化均数差(SMD)及其95%可信区间(95%CI)表示。结果:共纳入6篇RCTs,其中5篇为高质量文献,分成LMWH组(525例)与LMWH联合阿司匹林(ASA)组(363例)两个亚组。LMWH组与LMWH联合ASA组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PE高危人群预防性应用LMWH可减少PE(6项研究888例,RR=0.34,95%CI为0.21~0.56和RR=0.53,95%CI为0.30~0.91)、5min Apgar评分7分(3项研究519例,RR=0.51,95%CI为0.32~0.83和RR=0.33,95%CI为0.18~0.57)、胎儿宫内生长受限(6项研究848例,RR=0.34,95%CI为0.21~0.55和RR=0.52,95%CI为0.31~0.89)、新生儿入住监护病房(3项研究494例,RR=0.52,95%CI为0.28~0.97和RR=0.37,95%CI为0.19~0.69)的发生率,适度增加出生体重、延长孕周,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胎盘早剥、HELLP综合征、早产、胎死宫内与新生儿死亡方面无显著效果,且无增加产时出血风险。结论:LMWH预防PE及其并发症具有一定的疗效,临床应用安全,但仍需大样本、多中心的双盲RCTs以进一步证实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对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FGR)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4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FGR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硫酸镁基础治疗,研究组给予基础治疗外加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彩超监测胎儿生长情况及脐血流指标;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检测血常规、凝血四项、血细胞比容(HCT)及D-二聚体;记录新生儿Apgar评分、体质量和胎盘质量。结果研究组治疗后胎儿每周头围[(1.0±0.5)mm]、双顶径[(2.3±0.7)mm]、腹围[(1.2±0.6)mm及股骨长[(2.2±0.6)mm]增长明显,治疗后脐血流PI(0.7±0.2)、RI(0.5±0.4)和S/D(2.5±0.3)均降低,HCT[(35.8±1.1)%]和D-二聚体[(2.0±0.4)mg/L]均明显改善,新生儿胎龄[(34.3±1.5)周]、出生体质量[(2150±210)g]及胎盘质量[(317±32)g]均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重度子痫前期合并FGR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synaptopodin在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子痫前期(PE)大鼠模型中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将PE孕鼠随机分为3组:(1)L-NAME组:于妊娠第9天起连续腹腔内注射亚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L-NAME)至孕期结束;(2)L-LMWH组:注射LNAME的同时,孕15天起连续腹腔内注射LMWH 200IU/(kg·d)至孕期结束;(3)H-LMWH组:注射L-NAME的同时,孕15天起连续腹腔内注射LMWH 600IU/(kg·d)至孕期结束。动态监测其血压、24h尿蛋白总量及胎鼠体重变化。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肾脏组织中synaptopodin表达。结果:H-LMWH组中synaptopodin表达明显高于L-NAME组(P0.05),L-LMWH组和L-NAME组比较则无无明显变化(P0.05)。孕17和19天时,与L-NAME组比较,H-LMWH组和L-LMWH组孕鼠的蛋白尿和血压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胎鼠体重和胎鼠数无明显变化。结论:LMWH可能通过上调synaptopodin改善PE蛋白尿、降低血压。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子痫前期孕妇胎盘组织及血清中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IP-10)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正常妊娠、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孕妇的胎盘组织及血清,采用ELISA、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IP-10在3组孕妇胎盘组织及血清中的表达变化。结果:ELISA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清中IP-10表达均明显增加(P均<0.05);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胎盘组织中IP-10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增高(P均<0.05)。结论:子痫前期孕妇胎盘及血清中IP-10表达升高,可能与子痫前期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0.
低分子肝素治疗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应用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重度子痫前期62例分为3组:A组(大剂量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5000U/d;B组(小剂量组),加用低分子肝素2500U/d;C组,常规治疗组。通过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的变化判断各治疗组的治疗效果及对母儿的影响。结果:3组患者纳入研究时临床指标无差异(P>0·05);加用低分子肝素组(A、B两组)的临床疗效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C组)(13·43±2·75,11·95±3·46vs9·43±3·81(P<0·05));A组的平均得分高于B组,但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3组孕妇的肝肾功能、胎儿宫内状况、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量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有助于改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的治疗效果;低分子肝素对母儿安全。  相似文献   

11.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的特发疾病,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病原因尚无定论。目前认为免疫因素在子痫前期发病中可能起主要作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检测子痫前期患者血清、相应胎儿脐血血清及羊水中Th1型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的含量,探讨了免疫因子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早发型子痫前期(PE)患者再次妊娠时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因早发型PE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终止妊娠后再次妊娠时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的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的两次妊娠结局。结果:再次妊娠时的妊娠时间、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存活率均大于前次妊娠,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均小于前次妊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次妊娠时的产时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妊娠时发病组的FIB、D-DT大于未发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PE患者再次妊娠时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可降低PE的发病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再次妊娠时围产儿的结局,不增加出血事件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对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再次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因早发型子痫前期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终止妊娠,再次妊娠后在本院定期产检并终止妊娠的患者共99例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57例,B组:未应用低分子肝素42例,两组均为单胎妊娠,比较两组再次妊娠结局。结果:A组延长妊娠时间、新生儿存活率、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均多于B组,A组新生儿窒息、胎儿生长受限、早发型子痫前期、子痫前期、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均小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本次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新生儿存活率均大于前次妊娠,严重并发症、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小于前次妊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本次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均大于前次妊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两次妊娠严重并发症、新生儿存活、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再次妊娠时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可降低子痫前期的复发率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围生儿结局,不增加出血事件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丹参、低分子肝素等抗凝药物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治疗作用。方法:2006年1月~2010年3月将我院产科病房子痫前期患者65例前瞻性随机分为丹参组23例,低分子肝素组11例,丹参+低分子肝素组15例,对照组16例,收集各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分娩情况,对比分析治疗前后的尿蛋白、血常规、出凝血系列、肝肾功能、血脂等指标,了解治疗效果。结果:(1)丹参+低分子肝素组的治疗时间为11.13天,丹参组为9.05天,显著长于(SNK值不同)其他组;(2)新生儿分娩孕周平均为32.45±2.74周,新生儿体重为1533.19±489.71g,围产儿死亡率215.4‰。孕产妇死亡率0%;剖宫产率84.61%,顺产率1.54%,引产率13.85%。各组间分娩孕周、新生儿体重、围产儿和孕产妇死亡率均无显著差异(SNK均为A)。分娩的手术指征以胎儿窘迫、疾病加重为主要因素;(3)各组间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指标中的PT、FIB对比差值无显著差异(SNK均为A),而低分子肝素组TT增加1.35s,APTT增加3.33s,显著长于其他组(SNK值不同)。24h尿蛋白丹参组增加0.6g,增加值少于其他组。结论:应用丹参或丹参+低分子肝素治疗子痫前期患者可延长孕周,丹参缓解尿蛋白明显,低分子肝素缓解高凝状态明显,药物的有效性尚需进一步大样本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子痫前期孕鼠子宫及胎盘中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IP-10)的表达,探讨其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注射L-NAME方法制备子痫前期动物模型,将妊娠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妊娠组、子痫前期组。同时采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法检测IP-10在正常妊娠组、子痫前期组孕鼠肝脏、肾脏、子宫及胎盘等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子痫前期组,孕鼠肝脏、肾脏中IP-10表达增加,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妊娠组孕鼠子宫及胎盘IP-10表达不明显,而子痫前期组孕鼠子宫及胎盘IP-10表达大幅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样在子痫前期组中,胎盘中IP-10表达量显著高于子宫中IP-10的表达量,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痫前期孕鼠子宫及胎盘IP-10表达升高可能与子痫前期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和凝血五项评价低分子肝素(LMWH)改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凝血功能效果的比较。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就诊的孕晚期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共33例作为观察组,并随机分为组1(n=18)和组2(n=15),组1患者予传统降压解痉治疗,组2在降压解痉基础上予LMWH 4100 U每日1次皮下注射治疗,治疗周期3~5天,检测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常规凝血五项(包括PT、APTT、TT、FIB、D-D)、PLT及TEG的指标;同时设立孕晚期健康妇女29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其凝血五项及TEG,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组1及组2与对照组比较,凝血五项中PT缩短,D-D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G参数中R缩短,MA值及CI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1治疗前后凝血五项及TEG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2治疗后较治疗前凝血五项中仅D-D下降(P0.05),而TEG参数中R延长,MA值及CI值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G与凝血五项相比,可以更有效地反映出凝血状态及LMWH的治疗效果,可用作评价LMWH改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凝血功能效果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IP-10)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选择182例子痫前期患者(观察组)和200例正常妊娠孕妇(对照组),分别进行血清IP-10和MCSF水平检测,分析血清IP-10、MCSF水平与子痫前期分型和病情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血清IP-10、M...  相似文献   

18.
低分子肝素结合常规疗法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疗效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结合常规疗法治疗重度子痢前期的疗效及治疗期间母儿各项指标的变化。方法2004.12—2005—12,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选取重度子痢前期患者74例,分为观察组31例(在常规治疗方法同时加用低分子肝素5000IU皮下注射),对照组43例(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血压下降,尿量增加,尿蛋白总量减少,自觉症状改善,脐动脉血流S/D比值下降,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率下降;两组产后出血量无明显差异。结论低分子肝素结合常规疗法治疗重度子痢前期患者,可显著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妊娠期凝血功能的改变是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中重要环节,采用抗凝治疗可以有效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低分子肝素和小剂量阿司匹林是目前应用较多的抗凝药物,作者从循证医学的角度评价这两种药物在子痫前期抗凝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丹参、低分子肝素等抗凝药物治疗早发型子痫前期-子痫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08年11月至2010年3月全国21所医院572例早发型子痫前期-子痫患者随机分4组,对照组(1组,仅用硫酸镁)、硫酸镁+丹参组(2组)、硫酸镁+低分子肝素组(3组)、硫酸镁+低分子肝素+丹参组(4组)。收集患者一般情况、治疗及分娩资料,监测并比较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出凝血指标、血常规、超声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1)接受抗凝治疗患者治疗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2)第3组凝血酶时间(TT)值延长较其他组明显;第3、4组血小板和红细胞压积(HCT)下降显著,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第3、4组分别有11例和6例因不良反应而停药。结论单独或联合应用丹参或低分子肝素治疗早发型子痫前期-子痫可延长其孕周,有改善血液浓缩状态趋势,低分子肝素可缓解患者高凝状态,但要注意血小板减少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