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多裂肌与最长肌肌间隙入路行腰椎固定融合术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腰椎椎管狭窄症69例,按照手术入路的不同分成两组,A组39例经多裂肌与最长肌肌间隙入路手术,B组30例经后正中入路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评价术前和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术后12个月的椎间植骨融合情况。结果6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3±0.5)个月,末次随访时均获得骨性融合。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分别为(90.5±8.2) min、(90.5±8.2) mL和(45.8±4.6) mL,B组分别为(127.1±9.8) min、(187.9±10.5) mL和(85.1±15.0) mL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腰、腿痛VAS评分分别为(1.15±0.52)分、(1.02±1.03)分,其缓解程度优于B组的(2.88±0.61)分、(2.69±0.7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多裂肌与最长肌肌间隙入路行腰椎固定融合术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具有对椎旁肌损伤较小、手术时间略短、术中及术后出血较少、术后中短期腰腿痛缓解程度较佳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经多裂肌间隙入路与经传统后侧入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5月入院的无神经压迫症状的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42例,分别采用经多裂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侧入路椎弓根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经多裂肌问隙人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较传统后侧入路明显减少,椎体高度的恢复及Cobb角纠正情况与传统后侧入路无差别,术后6个月患者VAS评分较传统后侧入路明显减小。结论经多裂肌间隙入路治疗无需椎管减压的单节段胸腰椎骨折较传统后侧入路优势明显,具有操作简单、术后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Wiltse入路(多裂肌与最长肌间隙入路)腰椎动态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并与传统后方入路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本研究共纳入46例患者,均因腰椎间盘突出症于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分别在我院行腰椎间盘摘除+腰椎动态稳定系统固定术,其中经传统后方入路25例,Wiltse入路21例;男26人,女20人,年龄24-60岁,平均45.5岁。对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1周、6个月腰腿痛VAS评分进行比较。定期行X线片检查观察内固定情况。结果:4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31个月,平均(13.8±2.4)个月。传统后方入路组与Wiltse入路组的平均手术切口长度分别为(7.5±0.7)cm和(4.5±0.5)cm,手术时间分别为(150.8±52.7)min和(126.3±43.9)min,术中失血量分别为(420.4±109.7)ml和(227.1±96.4)ml,术后引流量分别为(316.8±56.3)ml和(112.5±47.6)ml,术后1周腰腿痛VAS评分分别为2.5±1.2和2.3±0.7,术后6个月腰腿痛VAS评分分别为1.2±0.4和1.1±0.3。两组患者相比,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引流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后1周和6个月的腰腿痛VAS评分以及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X线片示所有患者内固定物位置良好,无松动或断裂。结论:Wiltse入路腰椎动态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满意,与传统后方入路相比,具有手术切口小,术中失血量少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多裂肌间隙入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6例胸腰椎骨折但不伴有神经症状的患者,所有患者经多裂肌与最长肌间隙入路,直接暴露伤椎及上下相邻椎体的关节突,行椎弓根内固定。观察手术切口、出血量、手术时间、影像学观察椎体高度。结果:手术切口810 cm,手术时间4010 cm,手术时间4070 min,术中出血量10070 min,术中出血量100150 ml,平均120 ml。术中及术后未出现并发症,所有患者随访3150 ml,平均120 ml。术中及术后未出现并发症,所有患者随访36个月。随访矢状面线片中位线从术前2.3 cm增至3.5 cm。结论:经多裂肌间隙入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对椎旁肌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手术显露简单,骨折椎体高度恢复满意,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1例,均行手术治疗,随机分为两组,椎旁肌间隙入路组38例,传统后正中入路组33例,术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慢性腰痛发生率及术前、术后3天、术后6个月的下腰痛JOA评分。结果椎旁肌间隙入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分别为98.4±19.5min、148.0±40.8m L、92.5±22.6m L,传统后正中入路组分别为121.6±21.3min、215.7±52.3m L、150.4±42.7m L,椎旁肌间隙入路组明显少于传统后正中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旁肌间隙入路组术后仅有1例患者发生慢性腰痛,而传统后正中入路组术后6位患者出现慢性腰痛;两组患者术前下腰痛JOA评分分别为10.7±1.8及11.4±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旁肌间隙入路组术后3天及术后6个月下腰痛JOA评分为28.1±0.4、27.8±0.7,传统后正中入路组为25.2±0.6、24.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时,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相比,具有创伤小、对椎旁肌的损伤少及术后腰背部疼痛明显减少的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椎弓根钉棒经多裂肌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经多裂肌入路治疗,对照组经正中后入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引流量,X线观察患者骨折愈合及内固定情况,术后1周VAS疼痛评分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恢复效果、Cobb角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引流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VAS疼痛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1年,X线检查显示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无内固定断裂、松动及植骨融合现象;与手术前比较,两组术后椎体前高度增加、Cobb角缩小,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多裂肌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创伤小、入路简单、术后恢复快、出血量少及治疗效果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通道下经多裂肌间隙单边椎弓根钉固定减压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26例,本组男14例,女12例,年龄37—49岁,平均43.5岁,应用可扩张微创手术系统(Quadrant系统)~((图1)),对18例单侧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经椎旁多裂肌间隙入路单边椎弓根钉内固定,单枚cage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术后通过X线及CT观察融合情况。结果:手术均采用微创切口,长约3.2-4.3cm,平均3.7cm,术中出血约100ml-220ml,手术时间平均约65mm。随访6-11月,无断钉等情况,均获骨性融合。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术后疼痛缓解状况。结论:采用经多裂肌间隙单边椎弓根钉固定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疗效好、创伤小、出血少,但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  相似文献   

8.
冯敏 《大家健康》2016,(12):149-149
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综合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腿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期间该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腿痛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综合保守治疗,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腰腿痛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腰腿痛复发率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27.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腿痛患者,给予其综合保守治疗,能够有效降低腰腿痛复发率,疗效显著,比较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韩红福 《当代医学》2016,(18):73-74
目的:比较椎旁肌间隙入路微创手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分析80例无神经症状无须减压的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即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微创手术治疗的椎旁肌组(43例)和经传统后正中入路手术治疗的传统组(37例)。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Cobb角矫正率、术后引流率、术后腰背部疼痛VAS等指标。结果椎旁肌组的手术时间(75.3±17.9)min、术中出血量(13.9±40.6)mL及术后引流量(84.6±24.8)mL显著少于传统组[(92.8±14.9)min、(231.3±35.3)mL、(160.4±44.5)mL](P<0.05)。椎旁肌组的术后2、3周的疼痛VAS评分[(2.8±0.4)、(1.1±0.3)]显著低于传统组[(4.3±0.7)、(2.9±0.7)](P<0.05)。2组的术后Coob角矫正率及椎弓根螺钉置入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椎旁肌间隙入路微创手术法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较传统后正中入路手术法,具有操作更简单、创伤更小、出血量更少、更易恢复等优点,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侧后路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采取任意数字表法进行分配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经皮侧后路椎间孔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分别是(133.04±19.23)min、(133.91±109.62)ml和(7.11±1.39)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7.67±11.40)min、(198.00±122.08)ml和(10.67±1.66)d(P<0.05)。术后1个月,治疗组患者的神经根痛、切口感染、脑脊液漏及腰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侧后路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良好的微创性,并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间断入路取出腰椎椎弓根钉棒系统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2012年1月~2013年7月,42例患者在我院行腰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取出.其中行棘突旁后正中入路取出患者21例,行椎旁肌间隙间断入路取出患者21例。分别统计2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并行组间比较。结果:棘突旁后正中入路组平均手术时间70±30分钟,手术出血量200±100 ml;术后发生皮下血肿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0%。经椎旁肌间隙间断入路组平均手术时间40±15分钟,手术出血量45±30ml,术后出现皮下血肿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2%。2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椎旁肌间隙间断入路组优于棘突旁后正中入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椎旁肌间隙间断入路取出腰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具有时间短、出血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靠、创伤较小的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研究后正中入路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与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改良后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4月-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症患者78例,其中37例行后正中入路PLIF术,41例行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改良TLIF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后JOA评分改善率、优良率、植骨融合率。结果:改良TLIF组术中出血量降低、手术时间缩短,与PLI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改善率、优良率、植骨融合率均提高,但与PLI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后正中入路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比较,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改良后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行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肌间隙入路的椎间融合术,并随访4个月以上观察疗效。结果术后1个月、4个月腰、腿痛的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1),术后1个月腰、腿痛VAS与术前差值和4个月腰、腿痛的VAS评分与术前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根据Nakai分级优39例,良7例,可2例。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行椎间融合术具有骶棘肌损伤小、术中出血少及术后引流少、切口不易感染及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两种术式应用在腰椎间盘伴腰椎不稳症疗效。方法从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选取我院的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症患者1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相等的观察组(n=70)和对照组(n=70)。对照组患者行正中入路PLIF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改良TLIF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136.9±33.7)min、出血量(210.8±23.5)ml明显低于对照组(174.2±23.4)min、(281.2±7.6)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JOA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JOA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但两患者末次随访JOA评分、优良率、融合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两种术式效果均良好,但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改良后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更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切口开窗式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小切口开窗式髓核摘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小于对照组( P <0.01),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P <0.01),手术时间和术后卧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 <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3.33%( P <0.05)。结论小切口开窗式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常规手术比较,具有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及治疗效果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极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手术治疗的9例极外型腰椎间盘突出,占同期手术治疗病例的4.9%,其中8例采用经峡部外入路.结果:本症常累及同序数神经根,且突出间隙以L4/5、L3/4居多.经4个月~2年随访。疗效优7例。良2例。CT是现代检查的最好手段.经峡部外缘入路具有显露清楚、出血少、不影响稳定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限制电动钻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4年6月-2009年10月对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限制电动钻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治疗组)和常规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对照组)。术前以及术后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进行比较,评价其手术后疗效。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为(143.5±22.3)min,术中出血量为(250.3±124.7)ml,伤口长度为(2.2±0.7)cm,VAS评分改善率为(80.1±4.7)%,ODI评分改善率为(73.6±2.8)%,平均输血量为(28.5±10.4)ml,术后平均引流量为(63.1±8.4)ml;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23.8±17.6)min,术中出血量为(482.3±179.2)ml,伤口长度为(7.5±3.2)cm,VAS评分改善率为(73.2±312)%,ODI评分改善率为(62.4±1.9)%,平均输血量为(108.3±27.9)ml,术后平均引流量为(113.9±25.6)ml。两组同项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t=2.01、6.18、3.28、2.29、2.26、9.43、7.48,P均〈0.05)。所有患者均随访,随访12~30个月,平均20个月。采用JOA下腰痛评分标准:术后2周、半年以及一年半两组组内及组间P值均〈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对照组为15%。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限制电动钻钻孔开窗髓核摘除术具有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对腰椎稳定性影响小等优点,符合现代微创手术的理念,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运用3D-Viewer撑开系统微创手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1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3D-Viewer撑开系统建立工作通道,经多裂肌与最长肌间隙行极外侧突出的椎间盘切除,观察术后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5~100 min,中位时间60min,出血量20~60 ml,中位数30 ml,住院时间3~7 d,中位时间5 d,全组无1例并发症,按Macnab标准评定,优8例,良3例,全部达优良水平。结论运用3D-Viewer撑开系统行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在直视下操作手术视野清楚的优势,是微创治疗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一种新的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拆除椎弓根内固定的疗效。方法对47例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的胸腰椎骨折患者,经多裂肌与最长肌间隙入路拆除椎弓根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内固定均成功拆除,无明显并发症;手术时间(32.1±4.2)min,术中出血量(19.4±2.3)ml;术后1及3个月患者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1.3±0.2)分和(0.4±0.1)分。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拆除椎弓根内固定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张京  段萍  邵路平  韩渊 《新疆医学》2009,39(10):58-59
罗哌卡因联合得宝松行腰大肌间隙治疗腰椎间盘我院自2006年-2009年用0.25%罗哌卡因20ml内含得宝松7mg、维生素B121mg、维生素B6100mg,经腰大肌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致腰腿痛4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