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证思想"是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核心内容,对于指导临床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清代医家柯琴是当时辨证论治派的代表人物,其学术思想中多处体现了仲景所倡导的"方证思想"的内容。文章通过查阅相关书籍和文献,探讨柯琴撰写的《伤寒来苏集》一书中所包含的"方证思想",从其历史源流、在书中的具体体现及其影响等方面入手进行梳理。柯琴学术思想中的"方证观"主要体现在"以方类证"的编次方法,"药证相应"思想,"六经为纲"的辨证论治观念等方面,对于后世研究《伤寒论》以及指导经方的临床运用有着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仲景辨证论治体系的长河中,柯琴是从方证入手,以方类证的大家。《制方大法》出柯琴《伤寒来苏集·伤寒论翼》卷下末篇,中心内容是从辨证论治的角度,探索仲景立法组方的规律。本文通过探讨柯氏的《制方大法》,藉以提高我们辨证立法及处方水平,促进我们对《伤寒论》的学习。  相似文献   

3.
《伤寒来苏集》“六经地面”学说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琴是伤寒学派中畅发仲景辨证论治精神的杰出医家,他所著《伤寒来苏集》,流传至今,体现出柯氏精究伤寒,卓然自立的学术思想与成就。《伤寒来苏集》有几大鲜明特点,已广为后世医家所阐明,如柯氏大胆提出按方类证,以方名证,方不拘经,汇集诸论,各以类从的方法,对伤寒条文方证进行重新编次;如柯氏提出“六经为百病立法”说、“阴阳总纲”说、“六经地面”说、“三明合病”说等理论,还《伤寒论》以原貌,使仲景辨证论治的精髓彰显于后世。……  相似文献   

4.
浅述陈修园对《伤寒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修园 ,清代医家 ,福建长乐人。生于医学世家 ,对《伤寒论》颇有研究 ,在伤寒学派中影响很大 ,一生著作甚多 ,撰有《伤寒论浅注》、《伤寒论医诀串解》、《伤寒真方歌括》、《长沙方歌括》等书。治《伤寒论》之学者 ,始于晋唐 ,盛于宋金 ,而形成流派则自明代方有执倡言错简之后 ,形成错简重订、维持旧论和辨证论治三大流派。其中辨证论治一派又分为以方类证、按法类证及分经审证三派。历代医家对《伤寒论》的研究各有不同 ,陈修园不仅是反错简、持旧论中最有影响的一家 ,而且对于《伤寒论》的应用采用分经审证一法 ,亦最有现实意义。其对《…  相似文献   

5.
<正>《伤寒论》研究,历代医家追崇备至,以论证经者有之,以错简重订者有之,以气化论者有之,以方证分论者有之,如黄煌先生所说:"一本有一本的伤寒,各家有各家的仲景"。那么什么才是《伤寒论》的本原呢?1学习《伤寒论》重新思考的若干问题1成书的具体年代。《伤寒论》理论成熟于那一年?写的是哪几年发生的伤寒?2辨病脉证问题。《伤寒论》辨病脉证是明确的,但由于历代医家的理解和认识,发挥成辨病、辩脉证、辨证论治,没有了解仲景先师  相似文献   

6.
文小敏 《浙江中医杂志》2003,38(11):468-469
柯韵伯是仲景学说继承与发扬的典范 ,他编著的《伤寒来苏集》,从《伤寒论》的编次方法到证治方药及适用范围 ,都进行了全面的探讨 ,既注重理法 ,又密切联系临床 ,为后世医家所推崇 ,是学习和研究《伤寒论》的范本之一。笔者粗读之后 ,拟浅谈柯氏经方研究思路。1 以方类证 证从经分柯氏在《伤寒来苏集·凡例》中云 :“起手先立总纲一篇 ,令人开卷便知伤寒家脉证得失之大局矣 ;每经各立总纲一篇 ,读此便知本经之脉证大略矣 ;每篇各标一证为题 ,看题便知此方之脉证治法矣”。又“是编以证为主 ,故汇集六经诸论 ,各以类从 ,其症是某经所重者 ,…  相似文献   

7.
《伤寒来苏集》是伤寒论的著名注本之一,作者柯琴,字韵伯,号似峰。柯氏采用"以方类证,方不拘经"的方法对《伤寒论》原文次序进行重新编排和归纳,使仲景之作在理、法、方、药等方面得到重新诠解。此外对于六经的论述,依古而加以权变,主要表现为"首立六经地面学说""匠心独具,详辨六经通路之来去出入""重新蠡定六经提纲证""别开只眼,五郁理论探讨六经证治"。其学术思想将仲景辨证施治的精义作简要发挥,拓宽了后世医家的眼界和思路,研究这部分内容对于了解中医伤寒学术思想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沈敏南 《中医研究》1992,5(3):14-16
《伤寒论》传世后得到古今中外医家的重视和研究,留下了数百本研究著作,从而形成独特的伤寒学。从方法学分析,症状与方剂研究法较能有效地揭示辨证论治。最有代表前者有宋代许叔微的《伤寒百证歌》、宋代郭雍的《仲景伤寒补亡论》、明代王肯堂的《证治准绳·伤寒》、日本中西惟忠的《伤寒之研究》;后者有明代许宏的《金镜内台方议》、清代徐灵胎的《伤寒论类方》、民国左季云的《伤寒论类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柯琴“六经为百病立法”论述,从症候、辨证、论治等方面阐述该学说的合理性,指出了柯琴这一认识从本质上把握了《伤寒论》在临床的价值,为后世医家在临床实际中运用仲景方法辨证提供一个思路,对今天认识《伤寒论》是一部辨证论治的专著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柯琴《伤寒来苏集》学术成就。方法:从清代伤寒大家柯琴著作风格和《伤寒论注》《伤寒论翼》《伤寒附翼》的特点入手进行分析。结果:柯琴为重编派《伤寒论》的研究大家。《伤寒来苏集》是重编派的代表作。结论:柯琴的《伤寒来苏集》对后世理解和应用《伤寒论》的理论及方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病证、方证、药证的内涵入手,以《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为研究对象,探讨仲景通过以方证现病证,以药证"活"方证的方法,构建其病证、方证、药证三位一体辨证论治体系的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12.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备的医学专著 ,书中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六经辨证体系 ,不仅为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治疗方法 ,同时也给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辨证和治疗的一般规律。历代医家曾从不同学术角度对此书进行研究 ,丰富了伤寒学内容 ,有助于世人更好地掌握《伤寒论》的辨证论治精神。但亦有学者从《伤寒论》之选方用语角度进行研究 ,提出《伤寒论》在选方用语上考虑得十分精细、准确 ,有着十分严格的规律性。该书证以方名 ,方由证立 ,有一证必有一方 ,有是证必用是方 ,而在证与方之间 ,选用“……主之”、“……与”、“宜……  相似文献   

13.
柯琴,字韵伯,号似峰,清康熙、雍正年间人,著《伤寒来苏集》,其中《伤寒论注》(以下简称《论注》),是其力作,反映了他的主要学术思想。柯氏“以方类证”,主张有是证即用是方,不必拘病在何经。可是,如果细研《论注》,可以发现,柯氏在强调辨证论治的同时,亦言错简,今就其错简思想作一简单剖析。一、重新编排,各以类从。柯氏认为《伤寒杂病论》经王叔和编次整理,已失仲师原书之次第,“仲景书皆叔和改头换面,非本来面目也。”又遭方喻等肆意条  相似文献   

14.
论类方辨证     
以徐灵胎为代表的类方研究《伤寒论》的历代医家,通过以方类证寻求方与证的对应关系,方以类从归纳出用药及主治证侯的共性,序列主方确立辨证大纲,从而形成了“类方辨证”这一新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类方辨证直接触及《伤寒论》的实质内容,切合临床实际,对发展中医理论和指导临床实践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清代医家尤怡《伤寒贯珠集》运用"六经为纲,治法为目,以方类证"的方法,对《伤寒论》的原文次序进行了重新编排和归纳,并对书中部分药物的炮制及煎煮方法做了改动或删减,为明清三派中依法论证派的代表性著作。该书认同《伤寒论》为临床全书的说法,对伤寒六经实质做出了阐释,认同伤寒六经提纲说且有所发展,并对"三纲鼎立"说做出了修正与发展。此外,其文中对于三阴病的论述,更是师古而不泥古,依古而又加以权变,做到了古为时用。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注家的流派较多,有随文顺释,维护原貌的信古派,以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为代表;有割章换句,重新增删的错简派,以明·方有执《伤寒论条辨》为代表;有以方名证,证因类聚的辨证派,以清·柯韵伯《伤寒来苏集》为代表;有按法类证,随证出方的治法派,以清·尤在泾《伤寒贯珠集》为代表;有以方归类,每类先定主方,同类诸方附焉的类  相似文献   

17.
《伤寒论》六经,是仲景学术思想与方法的精华。准确地理解六经,是正确运用六经辨证法则的基础。历代医家对“六经”的解释颇多。值得注意的是仲景在《伤寒论》原序中说:“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可见仲景著《伤寒论》是总结了他以前的各种学术精华,博采众方,并融合了自己的学术经验。因而它不可能是某一单一学说的产物。“六经”作为《伤寒论》的支柱,也必然是多方面学术成就的结晶,因而任何以单一学说立论,去解释“六经,”都是片面的,柯琴在《伤寒来苏集》中  相似文献   

18.
《伤寒论》奠定了中医在理、法、方、药上的辨证论治特色。其类方,在辨证论治方面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不同的归类方式具有不同的研究特点和意义。伤寒类方归类方法主要有六经分类、以方类证分类、君药分类、主方分类、功效分类和疾病分类等分类方式,且类方归类的规律即重在类证。伤寒类方的归类方式多以"病、证、症、方、药、量、疗效"七者之一作为归类标准,来研究伤寒类方归类的规律性。通过伤寒类方分类的研究,认为建立相关数据库对伤寒类方进行相关性分析,对伤寒类方的学习和临床应用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浙派中医"中的伤寒学派,以《伤寒论》为学术研究的主要对象,其经历了孕育、成长、兴盛几个发展阶段,大大提高了中医学的临证水平,其发展史是浙江中医学术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学派的代表医家有宋代的朱肱,明代的陶华,清代的柯琴和徐彬。文章通过阅读和研究四位医家的相关著作,对伤寒学派的学术特点做了探析,主要分为六个方面:旨遵《内经》,以经解义;法宗六经,合以八纲;立足伤寒,兼论温病;意承仲景,别有发挥;诊病识证,尤重脉诊;依经制方,方外有方。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本义》,清代魏荔彤所著。该书以方类证,条分缕析,字栉句比,要终原始,贯串通编,注释颇详而多有发明,是注释《伤寒论》著作中的上乘之作。通过研究,总结《伤寒论本义》的训诂特点为"深思仲景,重调篇次"、"援引《周易》,妙解伤寒"、"融汇佛道,旁参史学"、"贯通仲景,前后互参"、"广参医家,承先启后"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