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胃肠内镜     
EUS引导下FNA结合流式细胞分析术诊断可疑性或复发性胸内或腹膜后淋巴瘤;一种新型的通过自发荧光与反射成像的视频内镜系统用于食管癌与胃癌的诊断;门脉高压性肝硬化患的小肠黏膜病变:一项胶囊内镜研究;确诊与疑似的小肠克罗恩病患的胶囊内镜检查结果:与影像学、内镜和组织学诊断的相关性;双气囊肠镜的欧洲经验:适应证、方法学、安全性及临床意义。[编按]  相似文献   

2.
胃肠内镜     
经鼻内镜与X线透视下放置鼻饲管在危重症患中的比较;内镜下胆管插管困难时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预切开的早期应用:一项传统技术与改良技术比较的前瞻性研究;Barrett食管长度的临床预测因素;Lugol色素内镜在所谓内镜阴性胃食管反流病中的诊断作用;未经治疗的头颈部癌症患放置PEG管后并发肿瘤腹壁转移的发生率;胶囊内镜检查的并发症、局限性和检查失败:一项733例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慢性丙型肝炎中ISG分析确定蛇毒素为一种潜在的抗病毒效应物质;爱沙托立宾(一种TLR7受体激动剂)可减少慢性丙型肝炎感染血浆中病毒浓度;PillCam ESO食管胶囊内镜和传统上消化道内镜在诊断慢性胃食管反流病患准确性的前瞻性研究。  相似文献   

4.
内镜     
不完善的常规结肠镜与磁共振结肠成像技术在近端结肠检查中的评价;胶囊内镜和双气囊肠镜检查在不明原因出血和息肉病患中的比较;超声内镜引导细针穿刺和支气管内超声引导的经支气管针吸:在纵隔病变中的联合检测。  相似文献   

5.
胃肠内镜     
内镜光学相干CT检测Barrett食管不典型增生的准确性:一项前瞻性、双盲研究;在无线食管pH监测期间有功能性胃灼热患更可能出现胸骨后不适;Barrett食管的冷冻消融术:一项先导性研究。  相似文献   

6.
背景双气囊内镜和胶囊内镜技术已在我国逐步开展,对怀疑小肠病变的患者,如何选择双气囊内镜和(或)胶囊内镜,由于开展研究较少,尚值得进一步研究。 目的比较双气囊内镜与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探索二者对怀疑小肠病变患者的最佳应用方式。 方法我院临床怀疑小肠疾病并行双气囊内镜和(或)胶囊内镜检查者,按检查方式分为3组,即单纯双气囊内镜检查组,单纯胶囊内镜检查组,以及胶囊内镜结合双气囊内镜检查组,分析3组构成人群的临床特征,病变总体检出率,不同性质病变检出率,并发症,以及患者对不同检查方式的评价,最终加以比较,为合理应用双气囊内镜和胶囊内镜提供帮助。 结果3组人群临床特征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3种检查方式也许适合不同临床特征的人群。其中胶囊内镜检查组体检人群及已经证实为IBD的患者需进一步查明小肠是否存在病变的患者显著多于其它2组。单纯胶囊内镜检查组中小肠出血患者25例,13例发现病变,阳性率52.0%,为胶囊内镜各组临床特征人群中阳性检出率最高者。其次依次为IBD患者(6例,46.2%),腹泻、腹胀、消瘦(2例,11.1%),不明原因腹痛(1例,7.1%)以及体检人群(0例,0%)。总体阳性检出率为22.4%。单纯双气囊内镜检查组中92例怀疑小肠出血者,检查阳性84例,阳性率91.3%;39例腹痛患者,检查阳性24例,阳性率61.5%;腹泻、腹胀、消瘦的23例,检查阳性16例,阳性率69.6%;IBD患者3例,阳性率50.0%,总体阳性率80.6%。另外,本组患者1次检查成功率为63.9%(99人)。胶囊内镜结合双气囊内镜检查组患者18人,其中17人先行胶囊内镜检查再行双气囊内镜检查,结果显示双气囊内镜病变检出高于胶囊内镜。另外,本组人群凡是经胶囊内镜初步证实或怀疑病变者,再行双气囊内镜检查1次成功率为100%。双气囊内镜及胶囊内镜检查分别出现并发症2例及1例。患者评价调查经统计分析发现患者耐受性及经济条件是决定患者选择检查方式的重要因素。 结论胶囊内镜和全麻下经口或肛双气囊内镜检查是一项易为可疑小肠疾病患者接受的、安全的检查方法,尽管双气囊内镜对小肠的病变检出率可能高于胶囊内镜,但胶囊内镜仍可以作为常规检查阴性而经济条件优越并可疑小肠病变患者的首选筛查性检查,同时可以指导双气囊内镜检查的方向性(即选择经口双气囊内镜或经肛门双气囊内镜检查),提高双气囊内镜的1次诊断成功率。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对于不同临床特征的患者可结合二者灵活选择不同的检查方式。  相似文献   

7.
胶囊内镜对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胶囊内镜对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了解小肠肿瘤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的风险。方法:对2002年4月至2003年1月期间进行的53例胶囊内镜检查检出的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小肠X线检查的检出情况进行对比。结果:53例小肠胶囊内镜检查共检出小肠肿瘤9例,检出率为16.98%。无症状者3例,无症状人群中小肠肿瘤的检出率为11.11%(3/27);有症状者6例,症状主要包括:便血、腹痛、腹泻,病程平均为3.83年(1~10年)。胶囊内镜检出的小肠肿瘤包括癌1例、淋巴瘤1例、平滑肌瘤2例、息肉2例、脂肪瘤1例、小肠粘膜下肿物2例(性质未明)。6例经胶囊内镜证实有小肠肿瘤的患者小肠气钡造影只检出1例,胶囊内镜对小肠肿瘤的检出率高于小肠气钡造影。结论:胶囊内镜对小肠肿瘤具有较高的检出能力,为降低胶囊内镜检查的风险,在胶囊内镜检查前,对疑有小肠肿瘤致肠腔狭窄者应行钡餐检查。  相似文献   

8.
颈部食管的异位胃黏膜:是否参与了后壁喉炎患咽喉部反流的发病机制;结肠直肠癌手术联合放疗与单纯手术治疗后的大便失禁患,在盆底运动/生物反馈训练的短期和远期疗效方面的比较:一项临床、功能性及内镜/超声内镜检查的前瞻性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9.
内镜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伴重度胆管狭窄的胆管镜特征,胰腺括约肌切开术后胰腺炎的患病风险:一项572例患回顾,常规内镜检查中使用异丙酚镇静后患意识活动的恢复状况:一项随机、对照研究,胃肠道出血急诊行内镜操作时使用异丙酚镇静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一项前瞻性研究,应用食管镜从高危人群中筛查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患:一项在62所法国内镜检查中心进行的前瞻性研究.[编按]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研究目的: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的一个主要并发症,与6周内20%的死亡率有关。目前国际指南推荐肝硬化患应常规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食管胃十二指肠内镜检查,EGD)来筛查是否有食管静脉曲张。新近出现的食管胶囊内镜在对胃食管反流和Barrett食管的研究中已经显示出准确的诊断效应。该研究比较胶囊内镜和EGD对肝硬化患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门脉高压性胃病的检出率。患与方法:在3个中心进行了先导试验。有进行EGD临床指征的肝硬化患,在EGD检查后48h内用胶囊内镜来筛查或监视食管静脉曲张。研究采用盲法,即由1名事先不知道患病史和EGD检查结果的研究评估胶囊视频成像。结果:在32例纳入的患中,EGD和胶囊内镜检查发现有食管静脉曲张23例患。有1例患经胶囊内镜发现有轻度静脉曲张,但EGD未检出。胶囊内镜和EGD诊断食管静脉曲张和门脉高压性胃病的总体一致性分别为96.9%和90.6%。没有与胶囊内镜相关的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