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 and epidural anesthesia,CSEA)减轻或消除产痛以及对产程、胎儿、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无产科、麻醉禁忌证的初产妇(观察组),在宫口开大2~3 cm时,给予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并与同期条件相似、未给予任何镇痛方法的60例初产妇进行对照(对照组).比较两组产痛程度、产程进展速度、分娩方式及对胎儿的影响.结果:观察组镇痛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观察组活跃期较对照组缩短,宫颈扩张速度加快、剖宫产率下降,经阴道助产分娩率增高(P<0.05).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CSEA应用于产科,可达到分娩镇痛、加速产程、降低剖宫产率的作用,对胎儿无不良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王城  赵建华  汪云  周蓦  彭兰 《河北医药》2016,(23):3583-3585
目的:探讨产时镇痛采用腰硬联合麻醉( CSEA)对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8月在苏中母子医疗保健中心分娩的孕妇212例,其中行腰硬联合麻醉105例孕妇进行分娩镇痛为研究组,另外107例孕妇未接受任何方式镇痛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及母儿结局。结果总产程时间、第一产程时间和第二产程时间2组比较,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延长( P <0.05);催产素使用率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2组剖宫产率和钳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会阴侧切率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产时胎心异常发生率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但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产后尿潴留及产时发热情况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虽然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分娩镇痛显著延长了产程,但难产率并未升高,母儿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也无明显升高,其不良反应是可控的。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产时镇痛对分娩的影响是积极、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潘莲花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0):199-200
目的:探讨产妇腰-硬联合麻醉后自控镇痛对分娩的影响。方法:80例使用腰-硬联合麻醉后自控镇痛作为观察组,未采取无痛措施、按产科常规处理8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痛程度、产程进展、新生儿评分、产后出血及剖宫产率。结果:用药后两组产痛评分及缩宫素使用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活跃期、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新生儿评分、产后出血及剖宫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后自控镇痛效果好,对母儿均无明显影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CSEA)对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采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给予低浓度麻醉药及镇痛药,对160例初产妇进行分娩镇痛为观察组。取同期110例未用任何镇痛药物者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产程、分娩方式、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量、产妇静脉血和新生儿脐动脉血的血气分析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镇痛效果评分0组占84.4%,1级占15.6%,第二产程:0级占87.5%,1级占12.5%。两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胎儿窘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产后出血量、产妇静脉血及新生儿脐动脉血血气分析相互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SEA用于分娩镇痛,疼痛阻滞完善,对母婴无不良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的效果,以及对产程和母婴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自愿要求无痛分娩的产妇60例,使用布比卡因加芬太尼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作为观察组,同期未使用任何分娩镇痛而自然分娩的产妇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分娩镇痛的效果、各产程的时间、分娩过程中催产素使用情况、产后2h失血量、产妇桡动脉血和新生儿脐静脉血血气分析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①分娩镇痛药起效后产姐疼痛明显减轻,宫缩时仅感腹部发紧发胀,双下肢无麻木感,活动自如,有效率达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两组产妇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二、三产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⑧分娩过程中催产素使用情况及产后2h失血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产妇桡动脉血、新生儿脐静脉血血气分析,在分娩即刻两组母体动脉血pH、PCO2均有显著差异,新生儿脐静脉血pH、PCO2、PO2亦有显著差异,两组产妇新生儿出生后1~5min Apgar评分均在8分以上,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效果安全可靠,缩短了产程,对母亲和胎儿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方法选择单胎头位足月分娩的初产妇50例作为镇痛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进行无痛分娩;另选取同期初产妇50例作为对照组,不采用任何镇痛方法。比较2组产妇的分娩疼痛程度、新生儿Apgar评分、分娩方式。结果镇痛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小于对照组,且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剖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进行无痛分娩,能够减轻产妇疼痛,增加自然分娩率,而不增加新生儿Apgar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CSEA法(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对产妇进行分娩镇痛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于我院待产的无分娩镇痛禁忌证的足月初产妇70例为实验组,自然分娩组(对照组)70例,实验组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并观察镇痛效果及对产程、分娩方式等影响。结果实验组镇痛效果理想,没有其他不良反应;两组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等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起效迅速,显著减轻产痛,缩短生产时间,对产妇及新生儿无不良影响,推荐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张诗渊 《江西医药》2006,41(12):1007-1008
目的 观察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应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足月妊娠ASAI-Ⅱ级。初产妇80例随机分为2组。镇痛组40例采用腰-硬联合阻滞:对照组40例不用任何镇痛方法。观察两组镇痛方法和分娩方式。结果 镇痛组与对照组比较。镇痛效果有显著差异性(P〈0.05),镇痛组剖宫产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应用于分娩镇痛具有用药剂量小、浓度低、起效快、镇痛完全、可控性强,对产妇和胎儿无不良影响,剖宫产率低,产妇乐意接受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和研究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镇痛在分娩中应用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将112例于2011年2月~2012年2月期间人住本院,ASAI~Ⅱ级单胎头位足月即将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均匀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组患者分娩时实施镇痛,即给予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镇痛方法进行镇痛;对照组患者分娩时未采取任何镇痛措施。观察产妇的镇痛效果、产程进展、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并记录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镇痛效果明显,第一产程活跃期镇痛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第二产程镇痛效果也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的活跃期明显缩短(P〈0.05)、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阴道助产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1min Apgar和5min Apgar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镇痛效果好,且能缩短产程,提高顺产率,并对妇婴影响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腰硬联合麻醉在分娩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罗哌卡因、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对98例产妇行分娩镇痛,作为观察组,对未使用分娩镇痛药物进入产程的1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疼痛情况、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观测组与对照组疼痛效果有显著差异,两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可靠,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王黎黎  王芬  柯善高  夏夷  钟明 《安徽医药》2016,37(3):314-317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CSEA)及患者自控镇痛(PCEA)对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1~12月足月待产、无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初产妇996例,其中503例产妇于活跃期实施CSEA+PCEA镇痛(分娩镇痛组),493例未行分娩镇痛(对照组),分别记录并比较两组产妇各产程时间、子宫收缩、镇痛效果、运动神经阻滞程度、产程中缩宫素的使用率、产后出血率、羊水Ⅲ度污染率、新生儿Apgar评分、产钳助产和剖宫产率。结果 分娩镇痛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较对照组有所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产程无明显改变;子宫收缩力减弱;分娩镇痛组较对照组镇痛效果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阻滞程度低;缩宫素使用率、产后出血率、羊水Ⅲ度污染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钳助产和剖宫产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分娩镇痛可能会使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延长,对子宫收缩力有一定的影响,但并未增加缩宫素的使用率及产钳助产和剖宫产率,其镇痛效果显著,运动阻滞程度低,对分娩结局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分娩镇痛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PIH)产妇血浆血栓素A2(TXA2)和前列环素(PGI2)浓度的影响。方法轻、中度PIH产妇50例,随机分为2组,CSEA组30例实施CSEA分娩镇痛,正常分娩组20例未接受任何分娩镇痛药物。2组分别于宫口开至2~3cm时(阻滞前,R)、阻滞后30min(T1)、宫口开全(T2)、胎儿娩出后2h(T3)时抽取患者静脉血样,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TXA,和PGI2的浓度,同时测定产妇的血压,计算平均动脉压(MAP)。结果TXA,浓度和MAPCSEA组低于正常分娩组(P〈0.01);与Tn比较,CSEA组PGI2浓度在T1时升高(P〈0.05),TXA2浓度无变化,MAP在T1、T2、T3时降低(P〈0.05);正常分娩组TXA2浓度在T2、T3时升高(P〈0.05),PGI2浓度在T2时降低(P〈0.05),MAP在T1、T2、T3时升高(P〈0.05)。结论对PIH产妇实施CSEA分娩镇痛可降低产妇血压,稳定其血流动力学,减少子痫及胎死宫内的发生,增加产妇分娩的安全度;其机制可能是升高PGI2浓度与阻止TXA2浓度的升高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Approximately two-thirds of all women in the United States receive analgesia for labor and delivery. The ideal labor analgesic technique would confer complete pain relief without side effects to either the mother or the neonate. The analgesic technique would not cause any lower extremity motor blockade nor interfere with the progress or course of labor and would be sufficiently flexible to produce anesthesia for forceps or cesarean deliveries. Modern obstetric analgesia techniques and medications come close to achieving these goals. The following article will review current labor analgesia techniques and medications used during labor and delivery.  相似文献   

14.
李国芳  刘淑香  刘朝霞  张瑾  周文静  邵娴 《河北医药》2009,31(14):1718-1720
目的探讨脊椎-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应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PIH)产妇潜伏期分娩镇痛的可行性。方法选择经阴道分娩、开始规律宫缩少于10h的轻、中度PIH产妇60例随机分为2组,镇痛组(A组,n=30)于潜伏期(宫口开至0.5~2.5cm)开始实施CSEA分娩镇痛,对照组(B组,n=30)按产科常规处理。记录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改良的Bromage标准评分,宫缩情况,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及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并计算平均动脉压(MAP)。结果A组与镇痛前比较镇痛后各时段的MAP和VA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A组的剖宫产率及先兆子痫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2组运动神经阻滞程度、新生儿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A组催产素的使用有增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H产妇分娩潜伏期应用CSEA镇痛效果确切,并能降低血压、稳定病情、降低剖宫产率,且不影响新生儿的Apgar评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对第二产程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大连市妇产医院2012年8月~2013年2月施行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的200例单胎、初产妇作为研究组,未施行分娩镇痛的50例产妇为对照组,于宫口开达3cm时使用罗派卡因进行连续的硬膜外阻滞麻醉。比较两组产妇在第二产程及分娩方式的差异。结果研究组的第二产程延长发生率为23.50%,二产程停滞发生率为17.50%,对照组第二产程延长发生率为10.00%,二产程停滞发生率为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剖宫产率为10.50%,产钳助产率为20.00%,对照组剖宫产率为10.00%,产钳助产率为8.00%,两组间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产钳助产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镇痛与第二产程延长、二产程停滞及产钳助产有关,但是与剖宫产无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和分析导乐无痛分娩在临床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于2012年6月~2013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产妇2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标记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导乐无痛分娩,分娩时采用非药物分娩镇痛的导乐仪,对照组产妇分娩时采用常规处理,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临床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情况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自然分娩率分别为74.63%和52.24%,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二及总产程时间分别为(6.84±1.33)、(1.05±0,23、(7.33±0.55)h,明显短于对照组产妇的(10.13±1.68)、(1.50±0.42)、(10.80±1.0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新生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分娩镇痛中应用导乐无痛分娩能明显降低产妇分娩时带来的疼痛感.缩短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缓解或消除产妇的抗拒或恐惧心理,提升其自然分娩的信心,对降低剖宫产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且该方式不会对新生儿产生不良影响,对促进产科质量的提升,体现医疗人性化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应用于分娩镇痛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分娩结局及产程中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125例GDM产妇,采用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实施腰麻-硬膜外联合(combined spinal-epidural,CSE)分娩镇痛的60例为研究组,未选择分娩镇痛的65例为对照组,评定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的镇痛效果并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及血糖水平。结果:研究组于麻醉成功后10min内均达到镇痛效果;研究组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限长于对照组(P〈0.05),产程中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产程中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应用于GDM的分娩镇痛效果确切,有益于产程中血糖水平的稳定,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氧化亚氮 (笑气 )吸入性分娩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单胎、头位足月、经阴道分娩、自愿接受氧化亚氮吸入进行分娩镇痛的初产妇 16 0例为观察组 ,条件等同无镇痛要求的产妇 10 0例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的产痛程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等。结果 :在产痛程度、活跃期宫颈扩张速率方面 ,两组间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总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方面 ,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氧化亚氮吸入用于分娩镇痛效果肯定 ,对母儿无不良影响 ,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无痛分娩方法 ,值得产科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硬膜外阻滞对分娩疼痛的镇痛效果及对产程、母婴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罗哌卡因、芬太尼、硬膜外阻滞麻醉对50例产妇行分娩镇痛作为观察组,对同期未采用分娩镇痛进入产程的52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产妇对疼痛的反应、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母婴情况。结果2组产妇对分娩疼痛的反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总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第二产程有延长趋势。结论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临床效果可靠,对母婴无不良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剖宫产率,但有第二产程延长趋势,适时指导产妇并使用催产素可预防和纠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