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病人,男,71岁。在海边游玩暴晒2 h后,腋窝及四肢出现黄豆粒大小水疱,未予重视,第2天四肢、腋窝及躯干腹股沟继续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最大直径约2 cm,疱壁紧张,疱液浑浊,部分破溃,渗出。至上级医院会诊,诊为大疱性类天疱疮并收入院。入院后给予地塞米松15 mg加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63岁。因反复周身红斑鳞屑伴瘙痒20年,于20年前即在我科确诊为寻常型银屑病。长期使用5%硼酸软膏、1∶2万芥子气软膏,口服多种维生素片治疗,皮损时轻时重,此起彼伏。1995年12月患者周身红斑、鳞屑加重,未用任何药物治疗,并于躯干、四肢近端皮肤、口腔粘膜起黄豆至蚕豆大水疱,约5d后水疱自然破裂,留有糜烂创面,数日内干燥愈合,不留瘢痕,此起彼伏。 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好。头部、四肢、躯干散在分布黄豆至五分硬币大小的红斑,其上覆有鳞屑,部分为浸润增厚的斑块。刮去鳞屑见薄膜现象及点状渗血。头发呈束状改变。躯干、四肢近端还有散在的黄豆至蚕豆大小水疱、大疱,与斑块相间分布,约30余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大疱性类天疱疮(BP)的治疗方法。方法:用二甲胺四环素治疗31例BP患者的疗效观察。结果:31例BP中,19例治愈、11例显效后出院,仅1例因病情较重无较。结论:以二甲胺四环素为主的治疗方案,可以替代激素疗法,从而减轻治疗过程中因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而产生的副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赵英  吕玲  安蔚  贾艳辉 《航空航天医药》2013,24(9):1074-1075
目的:分析监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血清中ELISA指数在治疗过程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6例大疱性类天疤疮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8例和对照组8例,观察组在不同时期中监测患者血清中的ELISA指数来指导治疗;对照组主要根据临床表现指导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起效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起效时间为9.59±3.71天,平均住院天数为16.91±6.26天,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起效时间为11.14±6.59天,平均住院天数为19.20±9.18天,总有效率为87.5%,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BP180自身抗体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ELISA指数在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67岁,藏族,住院号:25157。于一年前无明显诱因双手臂出现红色丘疹并逐渐增大,形成浆液性水泡,直径1cm~2cm不等,伴有低热、瘙痒;随后水泡波及除面部皮肤之外的全身皮肤,曾到省级医院诊治,诊断为:大泡性类天疱疮,住院治疗一月后症状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7.
临床资料患者,女,33岁。3a前无明显原因全身散在红斑、水疱、瘙痒。水疱易破,破后皮损面糜烂、疼痛、结痂,脱落后留下色素沉着斑。反复发作,伴四肢无力。经当地皮肤组织病理诊断为天疱疮,给予口服地塞米松治疗后皮损清褪,但四肢无力继续加重。于1a前自行停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甲泼尼龙与环磷酰胺联合冲击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甲泼尼龙连续用药 3d为 1个疗程 ,第 1,2 ,3d分别静滴 30 0mg ,2 0 0mg ,2 0 0mg ,必要时 1周后行下一疗程治疗 ;环磷酰胺 6 0 0mg ,静滴 ,每周 1次。结果  8例病人中 1疗程控制 7例 ,2疗程控制 1例 ,2月内皮质类固醇激素 (泼尼松 )减量至 5 0mg/d以下 ;冲击治疗期间 ,白细胞总数、血压有不同程度增高 ,2例出现低血钾 ,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化明显。结论 本疗法具有起效快、病情控制迅速、有利于激素减量 ,是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但对有合并症患者应慎用  相似文献   

9.
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pemphigoid,BP)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的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病,其主要特征是疱壁厚,紧张不易破的大疱,组织病理为表皮大疱,免疫病理显示基底膜带IgE(或)C3沉积,血清中存在针对基底膜带成分的自身抗体病因未明。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资料 患者为男性,26岁.因左耳剧痛2 d,于2007年11月8日就诊.查体结果:全身一般情况好,体温37℃.专科检查:左耳廓正常,左外耳道通畅,鼓膜充血,中央部有3个圆形大疱,呈白色、透明;右耳正常.双鼻腔及咽部正常,颈部淋巴结未触及.  相似文献   

11.
12.
高龄卧床的气管切开患者,因营养缺乏,自身免疫力低,极易并发感染。类天疱疮好发于老年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1]。患者往往全身或局部出现水泡,破溃后渗血渗液,易合并感染导致死亡。我科于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共出现2例此类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凌伟军  刘忠绪 《人民军医》1998,41(10):580-581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46岁。1995年因车祸致脑干挫裂伤,现左上肢肌力级,右上肢肌力级,双下肢肌力均级。1997年12月20日在家人协助下洗热水澡,不慎将双小腿下1/3以下烫伤,出现大疱。即外敷磺胺甲基异恶唑粉末,并口服2片,3次/d,连服3d;同时自服头孢氨苄(0.5g/次,3次/d)及中草药(药名不详)。12月26日起,全身瘙痒,躯干、四肢、颈部陆续出现泛发性红斑,以腰背部、双臀、双下肢伸侧为著,绿豆至蚕豆大红斑,椭圆形,中央为灰褐色松弛性水疱,呈虹膜状,尼氏征阳性。红斑、水疱逐渐扩大、融合,形成广泛的大疱(有手掌大小)。不久疱壁破裂,犹如度烧伤。1…  相似文献   

14.
卡马西平致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例女,39岁,于2003年10月2日因“面肌痉挛”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入院后给予口服卡马西平片0.1mg,3次/d。用药1d后面部出现丘疹,双眼视物模糊,口唇肿胀,面部及全身皮肤散在紫红色斑疹,并出现水疱、发热。当时考虑药物过敏(卡马西平片所致),既停用此药物,并给予地塞米松针10mg静推,特非那丁片60mg,2次/d口服,局部外涂炉甘石洗剂,效果不佳,于2003年10月9日转入我科治疗。  相似文献   

15.
16.
1病例报告 患者女,77岁。因反复皮肤瘀点、瘀斑8个月余,周身红斑、水疱1个月余就诊。皮肤科检查:全身散在分布黄豆至鸡蛋黄大小水疱,张力性强,胸部、臀部及四肢伸侧多发,破溃处皮肤呈鲜红色,疱间皮肤色素沉着,略高起皮面,压之不褪色。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17.
虞瑞尧 《武警医学》1993,4(3):163-165
作者于1988~1991年治愈3例儿童慢性太疱性皮病(Chromc bullous disease of childhood,CBDC)。现报告如下: 1 病例摘要例1,张某,男,12岁,北京通县人,学生。1988年3月13日因全身张力性大疱10天而就诊。诉近10天来无何诱因突然全身出现大疱,以四肢及下腹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分析盐裂皮肤间接免疫荧光 (IIF-SSS) 及大疱性类天疱疮 (BP) 180? BP230 抗体检测在BP 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18 年 7 月至 2020 年 7 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 150 例 B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收集患者就诊时及就诊后第 30、60、180 天的 IIF-SSS 滴度、BP180 与 BP230 抗体水平、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严重程度评分 (ABSIS) 等资料, 并根据皮损消退后 6 个月内是否复发将其分为复发组与非复发组,分析 IIF-SSS 滴度以及 BP180、BP230 抗体水平与 ABSIS 的相关性及对 BP 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 150例 BP 患者皮损消退后 6 个月内复发 58 例 (38.67% ), 设为复发组; 未复发 92 例 (61.33% ), 设为未复发组。就诊后第 30、60、180天, 复发组患者 IIF-SSS 滴度、BP180 与 BP230 抗体水平以及 ABSIS 均明显高于未复发组(就诊后第 30 天: t = 4.256、2.828、2.894、2.612, P < 0.001、P = 0.005、P = 0.004、P = 0.010; 就诊后第 60天: t = 3.959、10.080、5.312、3.182, P < 0.001、P < 0.001、P < 0.001、P = 0.002; 就诊后第 180 天: t =2.928、12.240、17.020、8.575, P = 0. 004、P < 0.001、P < 0.001、P < 0.001); Pearson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IF-SSS 滴度以及 BP180、BP230 抗体水平与 ABSIS 均呈显著正相关性 ( r = 0.215、0.243、0.196, P = 0.008、0.003、0.016); 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 曲线分析结果显示, IIF-SSS 联合 BP180、BP230 抗体检测预测 BP 复发的曲线下面积 (AUC) 为 0.826, 敏感度为 81.7% , 特异度为 78.8%。结论 IIF-SSS 与 BP180、BP230 抗体检测能够有效评估 BP 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对 BP 复发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9.
1病例报告 患者男,32岁,因阴囊、腹股沟、腋窝皮肤糜烂、渗出伴疼痛1个月来院就诊。曾因湿疹外用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治疗,但疗效不佳。本病例自22岁起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阴囊、腹股沟、腋窝散在大量水疱,并伴有瘙痒。水疱大小不等,疱液澄清透明,稍擦即破,形成糜烂面,数周后可自行消退。常于每年夏季发作,秋冬季缓解。家族中母亲、姨妈、弟弟均有类似病史。  相似文献   

20.
左旋咪唑致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 1 ,女性 ,3 6岁。四肢关节疼痛 2月伴晨僵皮疹发热 5d ,于 1 999-0 8-2 7无诱因出现发热 ,体温 3 9.5℃ ,四肢近端肌肉痛 ,肌无力 ,下蹲立起困难 ,少量脱发。伴有四肢大小关节疼痛。颜面、颈部、躯干、四肢皮肤可见弥漫性暗红色斑无自觉症状。近期内曾有口腔溃疡。于 1 999-0 8-2 8收住院。以往体健少病 ,无药物过敏史。月经史 1 3 42 6-3 0 ,1 999-0 8-1 0 ,孕 1产 1。化验 :血细胞分析全血细胞下降。血沉 4 1mm/h。ANA阳性 1 :3 2 0 (周边型 )。尿液十项正常。确诊 :SLE。经服用激素等治疗病情稳定准备出院。于 9月 5日晚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