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研究在鼠疫感染过程中,患者对鼠疫耶尔森菌产生体液免疫反应的规律.寻找鼠疫菌新的具有免疫原性的蛋白。方法利用鼠疫耶尔森菌重要毒力相关蛋白芯片对鼠疫患者的血清抗体谱进行检测。结果利用含145个鼠疫耶尔森菌蛋白质的蛋白芯片。共检测到鼠疫患者血清中29个蛋白的抗体。其中13种蛋白的抗体在患者体内明显上升,除已知的8个具有免疫原性的蛋白外,发现了鼠疫菌5个新的具有免疫原性的蛋白(SycE、SycH、OmpA、pH6与YPO2098)。结论这5个新的具有免疫原性的蛋白将是下一步鼠疫疫苗研究的靶点。  相似文献   

2.
蛋白质芯片在鼠疫患者血清抗体谱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检测鼠疫患者血清抗体谱,为鼠疫的疫苗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鼠疫耶尔森氏菌毒流力相关蛋白的蛋白质芯片检测鼠疫患者血清抗体谱。结果利用一个包含145个鼠疫菌毒力相关蛋白的蛋白质芯片,在鼠疫患者血清中检测到37种鼠疫菌蛋白相应的抗体。结论通过对鼠疫患者血清抗体谱的分析,寻找到新的能在人体内产生体液免疫的蛋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鼠疫耶尔森菌感染的兔血清(鼠疫菌感染兔血清)中抗体产生的种类与规律,为了解鼠疫菌的致病机制及筛选新的疫苗亚单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含有145个鼠疫菌毒力相关蛋白的蛋白质芯片检测鼠疫菌感染兔血清抗体谱,并与鼠疫菌活疫苗EV76株免疫兔血清(免疫兔血清)抗体谱比较。结果在鼠疫菌感染兔血清中共检测到41个蛋白相应的抗体,其中28个抗体在免疫兔血清中也检测到,有6个蛋白抗体只在鼠疫菌感染兔血清中检测到。结论鼠疫菌感染兔血清的抗体谱与免疫兔血清的抗体谱不完全一致,通过对鼠疫菌感染兔血清抗体谱的研究,可为深入了解细菌的致病机制及筛选新的疫苗亚单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腺鼠疫患者血清抗体谱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腺鼠疫患者血清抗体谱及抗体随时间变化趋势。方法利用一包含145个鼠疫耶尔森氏菌毒力相关蛋白质的蛋白芯片检测云南腺鼠疫患者血清抗体谱及抗体随时间变化趋势。结果在腺鼠疫患者体内检测到32种蛋白相应的抗体。结论FI抗体产生的速度最快、幅度最高、持续的时间最长;YopM、YopH、YopE抗体升高不明显;V抗体在患者体内未检测到;在发病后14 d才检测到pH6抗原的抗体,3个月时抗体荧光值没有下降,可持续半年。YopD的抗体在部分患者体内明显升高,但在半年后下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5.
温度对鼠疫菌FraⅠ抗原血清学反应性及免疫原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测鼠疫菌FraⅠ抗原及其抗体是鼠疫诊断的重要依据。目前用于鼠疫血清学诊断方法大都基于检查这两种指标。通常高温处理(>56℃)后的抗原和抗体,其抗原活性及免疫原性会受到很大影响,本文通过间接血凝技术了解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作用后鼠疫菌特异性FraⅠ抗原的血清学反应性及免疫原性,以指导实验室质控及现场材料处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完成鼠疫耶尔森氏菌重要功能蛋白caf 1的精细线性抗原表位鉴定。方法利用DNA重组技术获得重组蛋白rcaf 1,免疫新西兰兔制备抗rcaf 1多克隆抗体;使用DNA Star-protean软件及生物网站http://www.cbs.dtu.dk/services/Signal P/预测rcaf 1的抗原表位,并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获得连接KLH载体蛋白的多肽;使用ELISA方法鉴定预测的精细抗原表位。结果对鼠疫耶尔森氏菌重要功能蛋白caf 1预测的精细线性抗原表位,经ELISA法检测,其中多肽片段P1为弱阳性、P2为阳性,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结论针对鼠疫耶尔森菌重要功能蛋白caf 1抗原表位的预测是准确的,为鼠疫潜在诊断靶点及新型疫苗的选择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肺鼠疫患者血清中蛋白抗体产生的种类和机体免疫应答能力,为筛选新的疫苗亚单位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利用蛋白微阵列技术构建蛋白芯片.对2例肺鼠疫患者发病后6个月的血清,采用蛋白质芯片(含有149个鼠疫菌毒力相关基因蛋白)技术检测血清中鼠疫蛋白抗体的种类和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结果 患者1血清中除了YPMT1.23c、YPMT1.86、YP00406、YP01071基因编码的蛋白没检测出相应的蛋白抗体外,其他88种蛋白均检测出相应的蛋白抗体;患者2血清中检测出43种基因编码的蛋白抗体,其他49种没有检查到.有39种基因蛋白抗体在患者1、2血清中都存在,其中有YPMT1.81c、YPMT1.84、rv10、YPCD1.31c、YPCD1.28、YPCD1.58、YPMT1.62c、YP03247共8种蛋白抗体明显升高.与正常值比较,患者1、2血清中8种蛋白抗体升高的阳性倍数分别为:109.96、176.4,20.64、17.73,16.50、7.16,23.51、7.65,46.00、25.61,4.50、8.24,5.98、5.08,23.98、4.76.结论 通过对肺鼠疫患者血清抗体测定,8种蛋白抗体不仅可作为免疫诊断的靶标,同时也是今后亚单位疫苗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内蒙古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分离的鼠疫菌携带耐药及耐消毒剂基因情况,同时分析其结构功能和抗原表位,为鼠疫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75株分离自内蒙古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鼠疫菌DNA进行PCR扩增,检测耐磺胺类药物基因(Sull、Sul2),耐链霉素基因(StrA、StrB),耐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基因(Tem、CTX-m)和耐季铵盐类消毒剂基因(QacEdelta1)携带情况。同时分析Sul2基因的结构、功能及作为优势抗原的可能性。结果 PCR扩增显示,75株鼠疫菌均未检出上述耐药基因和耐消毒剂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Sul2蛋白为不含有跨膜区的疏水性分泌蛋白,且属于外膜蛋白。其二级结构均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分别45.39%和33.21%。该蛋白含有6个B细胞表位和16个T细胞抗原表位。结论 内蒙古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分离的75株鼠疫菌不具有耐药及耐消毒剂的特征。鼠疫菌的Sul2蛋白含有丰富的B、T细胞抗原表位,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可为该疫源地鼠疫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常规方法制备的鼠疫菌F1抗原、抗体的组分进行分析,并观察其免疫交叉反应。方法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分析抗原、抗体的组分;应用蛋白印迹观察其与相关细菌的免疫交叉反应。结果常规方法制备的鼠疫F1抗原、抗体组分复杂,混杂有其他多种蛋白;假结核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大肠埃希菌、鼠伤寒沙门菌的全膜蛋白与F1抗体存在交叉反应。结论常规方法制备的鼠疫F1抗原、抗体不纯,影响鼠疫免疫学诊断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鼠疫胶体金法快速诊断试剂盒的研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目的 研制一种敏感、特异、快速并适用于非专业人员的鼠疫胶体金法快速诊断鼠疫FI抗体的试剂盒。方法 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颗粒,标记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作为探针,同时用鼠疫多糖抗原致敏硝酸纤维素膜,共同组装成基于免疫层析原理的胶体金法快速诊断盒。结果 间接血凝法检测阳性300份血清标本,胶体金法检测全部为阳性,间接血凝法检测阴性100份血清标本,胶体金法检测全部为阴性,两种方法符合率100%;并且鼠疫胶体金法快速诊断盒不与假结核耶尔森氏菌等相关细菌的免疫血清发生交叉反应。结论 鼠疫胶体金法快速诊断盒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并且具有更简便快速的优点,适合基层单位现场使用。  相似文献   

11.
从接触者抗体水平看鼠疫的传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接触者抗体水平看鼠疫的传染性。方法用IHA检测1例败血型鼠疫患者和1例腺鼠疫的密切接触者血清抗体。结果共检出3份阳性血清。结论2例鼠疫患者均有早期肺部感染的症状,推测密切接触者血清抗体的出现系由鼠疫感染所致,提示腺鼠疫和败血型鼠疫具有很高的继发肺鼠疫的倾向,在疫情处理过程中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云南省家鼠鼠疫疫源地静息期人和指示动物血清鼠疫F1抗体情况,分析鼠疫发生和流行的风险。方法 2019年7——8月,课题组选择云南省家鼠鼠疫疫源地弥勒市、芒市和梁河县作为研究区域,对8个曾经报告2次及以上鼠疫的自然村和8个从未报告鼠疫的自然村的人群及指示动物进行血清采集,每个自然村采集人血清不少于20份,指示动物血清不少于10份。用间接血凝法检测鼠疫F1抗体,并用上转发光法对阳性样本进行再次检测确认。结果 368份人血清中仅有1份鼠疫F1抗体阳性,307份犬血清和12份猫血清鼠疫F1抗体均为阴性。结论 云南家鼠鼠疫疫源地人群鼠疫F1抗体阳性率非常低,但鼠疫F1抗体阳性的自然村需要加强鼠疫监测。指示动物未检测出鼠疫F1抗体,当地发生鼠疫的风险不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青海省"三江源"地区开展鼠疫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了解分析流行态势,为该地区鼠疫防治措施的制定与落实提供依据。方法对历年的鼠疫细菌学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对"三江源"部分地区人及各种动物采血做血清抗体调查。结果该地区发现15种动物可自然感染鼠疫,10种动物血清存在鼠疫抗体,人群血清鼠疫抗体阳性率达2.47%。结论"三江源"地区动物鼠疫持续流行,参与染疫的动物种类多,时常波及人间造成人间鼠疫流行,人群存在部分隐性感染鼠疫者。尚有部分地区需进行深入的自然疫源地调查。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腺鼠疫康复人群血清F1抗体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云南省腺鼠疫康复人群血清F1抗体的水平分布和影响因素,为鼠疫防治提供理论依 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云南省1986-2005年的鼠疫监测资料为依据,设计调查表,确定调查地点和人群.采集云南省23个县的腺鼠疫康复人群血清248份作为病例组,采集7个县的有EV活菌疫苗接种史的健康人群血清295份作为人工免疫组,采集1个非疫区县的健康人群血清235份作为阴性对照组.用间接血凝试验进行检测.阳性判定标准为血清滴度≥1:20.结果 ①疫区F1抗体阳性率[22.10%(120/543)]与非疫区[0(0/23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0,P<0.05).②病例组F1抗体阳性率为35.89%(89/248),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84;人工免疫组阳性率为10.51%(31/295),GMT为1:34;阴性对照组235份均为阴性.病例组阳性率高于人工免疫组和阴性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0.41、103.39,P<0.0125);人工免疫组阳性率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23,P<0.0125).③病例组间F1抗体阳性率在年龄、性别、民族、职业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88、2.01、5.46、0.04,P>0.05).④89名F1抗体阳性的腺鼠疫康复者发病时的血清滴度和康复后的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3,P>0.05).结论 ①云南省家鼠鼠疫疫源地人群鼠疫F1抗体阳性检出地均分布在疫区内,其地理分布与疫区分布相吻合.②自然感染鼠疫后.约有1/3的腺鼠疫康复人群能形成长期免疫,仍有2/3的人有再次感染的可能性,所形成的自然获得性免疫,其保护率和保护效果要好于接种EV活菌疫苗形成的人工获得性免疫.③人群感染鼠疫恢复后,F1抗体阳性检出率不受年龄、性别、民族、职业的影响.对于经过一定时间仍能检出F1抗体的部分腺鼠疫康复人群而言,时间的消长并不影响抗体滴度的变化,甚至能长期维持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5.
试验证明,用放射免疫沉淀试验(RIP)检测鼠疫抗体时,将被试血清与相应的阴性对照血清的结合比定为≥3作为反应标准是适宜的;用RIP检测假结核,小肠结肠炎菌等抗血清30份,这些抗血清在1:10到1:100的各种稀释度中与~(125)I-鼠疫FI抗原均无交叉反应,从非鼠疫疫区收集的2196份哺乳动物血清,亦未发现阳性反应,说明该法特异性强。由于RIP是用分离剂沉淀鼠疫抗原-抗体复合物,故能检出不完全抗体,检出率不仅高于常规的间接血球凝集试验(IH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且滴度往往高十几倍、几十倍,乃至几百倍。所以用RIP检测潜在性鼠疫疫源地、考核灭源效果以及在科研中用于检测微量鼠疫抗体具有重要意义。加之该法自动化程度高,测试信息以数字显示,因而指标客观,容易分析,适于大规模现场调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査克拉玛依地区散养犬感染鼠疫情况,为当地鼠疫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检验犬只血清鼠疫F1抗体滴度。结果采集的13份犬血清中阳性血清1份,阳性率为7.69%。结论克拉玛依地区散养犬参与了动物鼠疫的流行,当地人群存在感染鼠疫风险。  相似文献   

17.
胶体金标法快速检测鼠疫F1抗体的现场应用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了解胶体金标快速检测试剂盒检测鼠疫FI抗体的现场应用。方法按鼠疫快速诊断盒(胶体金标法)的使用说明进行,并与间接血凝微量法(IHA)进行比较。结果检测了来自云南家鼠鼠疫流行区和非流行区血清共335份,检出腺鼠疫病人血清阳性32份,与IHA法结果一致。结论胶体金标鼠疫FI抗体快诊盒诊断鼠疫简便、快速、特异、敏感,便于现场鼠疫监测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