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肠道嗜酸性肉芽肿首由Kaijser(1937)描述。国外至1977年累计约200多例。国内文献可收集到80例,加上本文作者的6例共86例。我们以为,本病并不十分少见。由于以往深入研究不够,命名混乱,临床上又无特异性,易与恶性肿瘤混淆,临床医生有进一步认识的必要。命名本病名称混乱,人们从不同角度给与不同名称,诸如炎性纤维性息肉、炎性纤维性假瘤、嗜酸性胃肠炎、特发性胃肠道嗜酸细胞浸润、过敏性胃小肠病、血管周细胞瘤、Loffler氏综合征的胃病变、胃肠道嗜酸性肉芽肿等。以“嗜酸性胃肠炎”或“胃肠道嗜酸性肉芽肿”能较好地反映本病临床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急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特点,结合文献探讨急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报道1例病例并运用实验室检查、骨髓细胞形态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分析急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特点。结果 白细胞正常,轻度贫血,血小板减少,外周血及骨髓嗜酸性细胞明显增多且左移,骨髓原始细胞增多。结论 急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表现不典型,外周血白细胞不增高,根据骨髓细胞形态可诊断。  相似文献   

3.
胃嗜酸性细胞肉芽肿系指嗜酸性肉芽肿局限于胃部,在肉芽肿内含有多量嗜酸性细胞浸润的少见疾病,由于该病在影象学及形态学上很难与胃癌相鉴别,故常被误诊为胃癌。笔者现将一例胃嗜酸性肉芽肿误诊为胃癌予以报道并复习文献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4.
放射治疗嗜酸性淋巴肉芽肿19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放射治疗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疗效,探讨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19例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案及效果。结果17例嗜酸性淋巴肉芽肿于放射治疗后肿块完全消失,2例于放疗后半年肿块消失,1例放疗后5年原位复发,再程治疗后完全消失,随访2月~20年,均无病生存。结论放射疗法是治疗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有效方法,推荐治疗剂量为30~40Gy/3~4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癌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胸腔积液(EPE)的特点,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一定参考。方法以胸腔积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是否增多为标准,对312例经纤维支气管镜、痰液脱落细胞学、肺CT确诊肺癌患者进行分组。结果肺癌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与不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胸腔积液的淋巴细胞数、Rivalta试验、乳酸脱氢酶(LDH)、癌胚抗原(CEA)均有差异(P〈0.05)。结论胸腔积液中嗜酸性细胞增多不要忽视恶性肿瘤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15例胃嗜酸性肉芽肿临床分析广东医学院附院陈垦,苗瑞政胃嗜酸性肉芽肿是一种原因未明的瘤样增生性疾病。临床少见,极易误诊为胃溃疡或胃癌。我院1982年以来,经病理诊断的胃嗜酸性肉芽肿有15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13例,女2例。年龄34...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嗜酸性膀胱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方法:对2例嗜酸性膀胱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均行经尿道病变电切术并辅以皮质激素、抗生素治疗。术后病理均为嗜酸性膀胱炎。随访1年,尿频、尿急症状消失,无镜下及肉眼血尿,影像学及膀胱镜检查未见膀胱占位性病变。结论:嗜酸性膀胱炎临床少见,确诊需要膀胱镜检查及组织活检,治疗为以切除病变组织和抗炎、抗过敏为主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报道1例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浸润性巨脾,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点.方法:对1例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浸润性巨脾进行常规病理、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手术切除巨脾一个,体积35cm×20cm×8cm,切面呈红褐色,有多发性梗死灶.镜下可见脾正常组织结构破坏,脾小结消失,嗜酸性粒细胞弥漫浸润,以成熟型嗜酸性粒细胞为主,并可见较多幼稚嗜酸性粒细胞.免疫组化瘤细胞表达CD15(+),不表达CD5(-)、CD20(-)、CD30(-)、CD34(-)、CD45RO(-).结论: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十分少见,临床病理检查遇到巨脾时,应进行详细的组织病理学观察,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及营养状况与肺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嗜酸性粒细胞、血红蛋白、血脂、白蛋白等指标,并分析其与患者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60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2~3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2.8个月。60例患者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58.3%和48.3%;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者与正常者2年生存率分别为20.0%和54.0%(P<0.05);贫血与非贫血患者2年生存率分别为30.8%和61.8%(P<0.05);营养不良者与未发生营养不良者2年生存率分别为21.4%和56.5%(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嗜酸性粒细胞、血红蛋白、BMI、白蛋白与患者生存期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嗜酸性粒细胞及白蛋白是影响患者2年生存期的独立因素。结论嗜酸性粒细胞及白蛋白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有益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36 例颅骨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颅骨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的方法. 方法 对我科10年来收治的36例颅骨嗜酸性肉芽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有多量的Langerhans细胞增生和大量嗜酸性粒细胞.预后好,无复发. 结论 颅骨嗜酸性肉芽肿为良性病变, CT在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手术能加速病变痊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桥本氏甲状腺炎嗜酸性化生细胞中COX-2和Bcl-2表达与癌变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20例桥本氏甲状腺炎组织中嗜酸性化生细胞COX-2和Bcl-2的表达,将其中23例5年内癌变的桥本氏甲状腺炎病例与剩下的97例未癌变的桥本氏甲状腺炎病例中,嗜酸性化生细胞的COX-2和Bcl-2的表达比较,分析嗜酸性化生细胞与桥本氏甲状腺炎癌变风险的关系.结果:COX-2和Bcl-2几乎在所有的桥本氏甲状腺炎嗜酸性化生细胞中均有表达,但表达强弱不一;在5年内癌变的桥本氏甲状腺炎病例中,嗜酸性化生细胞的数量和COX-2和Bcl-2的表达明显高于未癌变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桥本氏甲状腺炎中嗜酸性化生细胞的数量以及COX-2和Bcl-2的表达程度与癌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发病特点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临床病理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对15例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病理及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患者中青壮年男性多见(男:女=6.5:1),平均发病年龄为34.5岁;面颈部为好发部位,最多见于腮腺区(33.3%);53.3%的患者伴皮肤瘙痒或色素沉着,66.7%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细胞增高(EC>0.05×109/L);组织病理表现为肉芽肿背景上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淋巴组织增生,可有淋巴滤泡及生发中心形成,纤维母细胞及毛细血管增生明显.腺泡及肌肉组织萎缩.临床上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易误诊为慢性淋巴结炎、腮腺肿瘤、神经纤维瘤及颈部转移癌等,误诊率为86.7%.放射治疗可获得满意效果,对病变范围局限的病例可采用手术切除.结论:颌面部无明显压痛的软组织包块伴皮肤瘙痒和色素沉着,外周血嗜酸性细胞增高,应首先考虑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可能,放射治疗可作为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治疗首选,推荐剂量为30~40Gy.对孤立的、病变范围局限的病例也可采用手术切除,术后需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病理学特点,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做了介绍。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至少有5种情况:①非肿瘤反应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②淋巴细胞肿瘤伴反应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③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④骨髓增生疾病所具有的肿瘤(克隆)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其他肿瘤;⑤表型异常并产生异常细胞因子的T细胞群体所致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相似文献   

14.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是一种发生于皮下组织和淋巴结的肉芽肿性疾病。1937年由金显宅首次报导7例“嗜伊红球增多性淋巴母细胞瘤”。1957年金氏再次著文,认为是非肿瘤性疾病,故改称为“嗜伊红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1964年林丛根据病理特点,建议命名为“嗜酸性淋巴肉芽肿”。至今国内报告约有225例。  相似文献   

15.
放射治疗骨嗜酸性肉芽肿1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射治疗骨嗜酸性肉芽肿11例报告周明骨嗜酸性肉芽肿是以组织细胞增生和嗜酸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少见疾患,病因不明。我科1984年10月至1991年6月收治11例,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1例患者中男7例,女4例,年龄8-37岁,平均23岁...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8例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细胞学图象,结果中具有诊断意义的是可见大量及中量嗜酸性白细胞,散在分布于炎性涂片背景中。并注意与慢性淋巴结炎,何杰金氏病、米枯力兹病相鉴别,以免误诊。  相似文献   

17.
单华超  李远  牛晓辉 《癌症进展》2009,7(6):682-686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eosinophilic lymphogranuloma,ELG)是临床上相对少见的一类良性肉芽肿性疾病,因病变好发于头颈部,主要累及皮下组织、淋巴结和大涎腺等组织器官,故患者多就诊于头颈及颌面外科,单发于肢体的病变少见。我科最近收治的2例单发于上肢嗜酸性淋巴肉芽肿,均位于肘关节上方上臂内侧。文献报道发生于肢体的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有多个病例均于该位置发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肾嗜酸性细胞瘤的诊疗方法,提高肾嗜酸性细胞瘤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2例肾嗜酸性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探讨其诊疗方法及预后.结果:12例患者术前影像学均诊断为肾占位性病变,其中T1aN0M0期5例,T1bN0M0期 7例.术中及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肾嗜酸性细胞瘤.2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10例行根治性肾部分切除术,术后随访18~36个月无复发转移.结论:肾嗜酸细胞瘤系肾脏的良性倾向肿瘤,预后良好,术前仅靠临床症状和影像学特征难以与肾癌相鉴别,易误诊为肾癌.对于可疑病例,须行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诊断需依据病理组织学、免疫组化及特点综合判断.治疗以保肾手术首选,术后应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9.
作者分析了25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骨髓嗜酸性粒细胞的质和量,其中13例患者的骨髓嗜酸性粒细胞分类增高,并有形态的异常改变,占5.14%。其中M2,M3,M4,M5和M6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当这一类有嗜酸性粒细胞异常的患者病情缓解时,其异常消失,复发时则又出现,作者结合有关文献,对其病因学进行了初步探讨,根据观察到的临床特点,作者认为将伴有骨髓嗜酸性粒细胞改变的急性白血病作为一个独立的临床亚型,对  相似文献   

20.
原发于骨髓而以组织细胞及嗜酸性白细胞为主要结构特征的嗜酸性肉芽肿,我科12年来遇到了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年龄:14—60岁,平均3004岁。性别:均为男性。发生部位:扁平骨3例(顶、骶、肋),管状骨4例(股、指)。病灶均为单发的孤立病灶。X线检查多呈边缘比较清楚的透亮区,发生于管状骨的病灶常伴有骨膜反应,而临床常误诊为骨肉瘤。其他除表现于局部疼痛、肿胀、血硷性磷酸酶13—15单位,血嗜酸性白细胞7—10%,血沉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