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9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症脑出血病人血清热休克蛋白70(HSP70)、血清热休克蛋白90(HSP90)表达情况及其与应激性溃疡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8年6月收治的141例重症脑出血病人作为病例组,根据是否发生应激性溃疡,将其分为应激性溃疡组(58例)与非应激性溃疡组(83例),并选取同期体检正常者60名作为对照组。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HSP70、HSP90、转铁蛋白(TRF)水平,血常规检测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Pearson法检测HSP70、HSP90水平与Hb、HCT、TRF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血清HSP70、HSP90检测对重症脑出血病人发生应激性溃疡的诊断价值,多因素Logistic分析重症脑出血病人发生应激性溃疡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非应激性溃疡组相比,应激性溃疡组HSP70、HSP90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非应激性溃疡组相比,应激性溃疡组Hb、HCT水平降低,TRF水平升高(P0.05);血清HSP70、HSP90水平与Hb、HCT水平呈负相关,与TRF水平呈正相关;ROC曲线显示,血清HSP70水平预测重症脑出血病人发生应激性溃疡的曲线下面积为0.876(敏感度为82.8%,特异性为94.0%);血清HSP90水平预测重症脑出血病人发生应激性溃疡的曲线下面积为0.800(敏感度为75.9%,特异性为88.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水平血清HSP70、HSP90是影响重症脑出血病人发生应激性溃疡的危险因素。结论重症脑出血合并应激性溃疡病人血清HSP70、HSP90水平明显升高,血清HSP70、HSP90水平可作为判断重症脑出血病人是否发生应激性溃疡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治疗对预防颅脑损伤所致应激性溃疡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91例颅脑外伤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针对颅脑外伤进行相应处理及抑酸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康复新液加强胃黏膜的防御及修复治疗。比较两组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为15.56%,对照组为43.4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早期干预对预防重度颅脑外伤应激性溃疡的发生较单纯抑酸治疗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3.
应激性溃疡出血(SUB)是急性脑血管病(AVCD)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特别是老年病人,死亡率高达80%。近几年我们应用潘托拉唑预防老年人ACVD并应激性溃疡出血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应激性溃疡时胃内胆汁酸的变化及铝碳酸镁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激性溃疡是临床常见急症,多见于危重患者,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故一直倍受重视。但是关于应激时胃内胆汁反流与应激性溃疡的关系却研究甚少。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应激性溃疡时有无胆汁反流的存在以及检测各时段胃内胆汁酸浓度,pH值及溃疡指数(UI),进而探讨应激性溃疡时铝碳酸镁(商品名:达喜)灌胃对于胃内胆汁酸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保护作用机制并为临床预防及治疗应激性溃疡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早期干预对预防脑卒中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抑酸荆对急性脑卒中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急性脑卒中病人184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奥美拉唑)和对照组(无药物预防)。测定不同时间胃液pH值,观察两组病人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病死率。结果入院时两组病人pH值均无差异.应用奥美拉唑后治疗组DH值显著升高,治疗组溃疡出血发生率为8.5%,病死率为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6%和11.5%(P〈0.05)。结论早期干预可以降低急性脑卒中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洛赛克预防脑出血昏迷并发症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洛赛克预防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 62例脑出血昏迷病人分为静脉应用洛赛克、西米替丁及胃管注入洛赛克片剂 (胶囊 ) 3组。全部病人置入胃管抽取胃液测量用药前后持续 7天的 p H值及潜血反应。结果 :胃液 p H值由用洛赛克前 1.3 7± 0 .70经用药后升至 5 .0 6± 0 .78(P<0 .0 1)。洛赛克静脉注入与胃管注入两组比较无差异 (P>0 .0 5 ) ,洛赛克两组与西米替丁组比较差异显著 (P<0 .0 1)。洛赛克静脉注入与胃内注入预防脑出血应激性溃疡出血疗效一致 ,总有效率均为 90 .4 8% ;应用西米替丁组有效率则为 65 % ,两组比较 P<0 .0 5。结论 :洛赛克能有效地预防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预防和减少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脑疝、应激性溃疡、肺部感染、中枢性高热等并发症发生.方法 将82例重型颅脑损伤住院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并发症进行观察与护理.结果 干预组通过护理干预,并发症(脑疝、应激性溃疡、肺部感染、中枢性高热及电解质紊乱)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相关的临床因素,寻找防治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措施。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9年9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急诊科收治的重度AOPP患者49例,根据临床症状分为上消化道出血组(A组,26例)和非上消化道出血组(B组,23例),观察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的时间、次数、原因,两组血糖、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血清胆碱酯酶及预后的差异。结果 AOPP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依次为毒物损伤胃黏膜、洗胃损伤、应激性溃疡;A组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B组,血清胆碱酯酶明显低于B组;APACHEⅡ评分与上消化道出血呈正相关,血清胆碱酯酶与上消化道出血呈负相关。结论 APACHEⅡ评分及血清胆碱酯酶都可用于反映AOPP时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胃肠营养预防大面积烧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大面积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抑酸药物埃索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使用埃索美拉唑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早期胃肠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胃液p H值的变化情况、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等。结果治疗后第4天、第7天观察组胃液p H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为11.8%,远低于对照组的27.5%,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大面积烧伤患者行早期胃肠营养支持可对其胃肠道黏膜起到一定保护作用,能有效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对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最近观察资料表明,对危重病人不应常规采取预防措施以防止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SU)出血,因为对SU病因的认识从局限于酸反弥散转移到胃缺血现象。过去10年中,临床上显著出血的危险已经减少,但这种减少与预防性使用H_2受体拮抗剂无关,而且预防治疗费用昂贵和可能伴有某些副作用。随着对SU病因的认识深入与对危重病人血液动力学支持的改进,人们对常规使用预防治疗已提出疑问。 病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联合泮托拉唑对丘脑出血预防应激性溃疡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5/2017-05鄞州第二医院收治的130例丘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0例患者给予泮托拉唑方案预防应激性溃疡,将其作为对照组,70例患者使用谷氨酰胺联合泮托拉唑方案预防应激性溃疡,将其作为观察组.然后将两组患者的胃液pH值、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hormone,ACTH)、血浆皮质醇(cortisol,Cor)等指标、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出血持续时间及死亡率等进行比较.结果在治疗后1 wk,观察组患者的胃液p H值明显高于对照组(5.19±0.81 vs 3.03±0.91),观察组患者的血浆ACTH、Cor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18.68±1.56vs 25.22±2.58、431.5±213.1 vs 579.9±20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2 wk,观察组患者的胃液pH值明显高于对照组(5.12±0.87v s 2.92±0.93),观察组患者的血浆ACTH、Cor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17.32±1.41 vs 25.31±2.61、423.9±203.6 vs 531.8±21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出血持续时间、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4.29%vs 31.67%、2.56±1.89 vs 5.38±2.07、11.43%vs2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丘脑出血患者中应用谷氨酰胺联合泮托拉唑的治疗方案,能够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奥美拉唑预防呼吸衰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2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预防呼吸衰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作用。方法对27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呼吸衰竭患者以奥美拉唑预防胃黏膜糜烂和(或)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并与同期内收治的25例应用H2-受体拮抗剂西米替丁作对照,观察两组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情况。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发生应激性溃疡或胃黏膜糜烂上消化道出血者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可有效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在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因严重肺部感染或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导致呼吸衰竭而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除基础治疗外,观察组(n=30)给予泮托拉唑40mg每日1次静脉滴注,对照组(n=30)不给予抑酸药物,观察两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情况,并对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急诊胃镜检查,明确应激性溃疡诊断。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3.3%,1/3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6/30)(P=0.044)。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17.5±4.7)d也明显短于对照组(21.3±6.0)d(P=0.008)。结论泮托拉唑可有效预防因呼吸衰竭而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中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并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早期肠道营养联合奥美拉唑预防重症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8月—2011年12月重症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患者138例,将其随机分为单用早期肠内营养组、单用奥美拉唑组和奥美拉唑联合早期肠内营养组,比较各组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结果奥美拉唑联合早期肠内营养组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为4.3%,单用早期肠内营养组发生率为10.9%,单用奥美拉唑组发生率为8.7%,奥美拉唑联合早期肠内营养组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低于单用早期肠内营养组和单用奥美拉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给予肠道营养,同时应用奥美拉唑可以治疗和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脑出血术后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08例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EN组)和延迟肠内营养组(DEN组),各54例。EEN组患者在脑出血术后24 h内给予肠内营养,DEN组患者72 h内给予静脉营养,72 h后无消化道出血方给予肠内营养,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结果 EEN组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低于DEN组(P0.05)。结论对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可减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改善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泮托拉唑预防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观察组静脉注射泮托拉唑40mg,1次/d,对照组静脉注射西咪替丁400mg,1次/6h,疗程均为14d.比较两组防止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情况.结果 观察组出现应激性溃疡3例,发生率为6.00%,对照组出现应激性溃疡12例,发生率为24.00%,观察组发生应激性溃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泮托拉唑预防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硫糖铝在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是重症颅脑损伤常见的并发症,预防其发生比治疗显得更为重要。2001年3月至2004年3月,我们对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使用硫糖铝,旨在观察其预防应激性溃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前瞻性评估联合分级预防对急诊患者应激性溃疡发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01/2013-06玉环县坎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急诊科收治的142例急诊患者为对照组,给予普通干预,选取2013-07/2016-01收治的163例急诊患者为观察组,给予前瞻性评估联合分级预防干预.比较2组患者应激性溃疡发病率、出血时间、住院时间和对干预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应激性溃疡发病率分别为13.49%和32.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出血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65 d±2.43 d vs 4.27 d±2.01 d,17.44 d±8.67 d vs 22.67 d±7.95 d,P0.05).观察组163例患者中97例非常满意,57例满意,4例一般,5例不满意,对照组142例患者中59例非常满意,55例满意,18例一般,10例不满意,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对干预的满意率分别为94.46%和80.2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诊患者前瞻性评估联合分级预防能够显著降低应激性溃疡发病率,缩短出血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干预的满意率,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早期综合护理预防老年重症脑梗死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老年重症脑梗死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神经内科护理,给予观察组针对预防应激性溃疡的早期综合护理。住院期间监测所有患者胃液及粪便的隐血情况,比较两组应激性溃疡发生情况,出院时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比较两组患者短期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并记录患者或家属对本次治疗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为1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0%(P0.05)。出院时观察组NIHSS分数低于对照组,GCS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针对老年重症脑梗死患者采取早期综合护理可有效预防应激性溃疡发生,避免因失血过量引起的并发症,同时,对患者短期神经功能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泮托拉唑应用于预防创伤后应激性溃疡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01/2014-01南阳市中心医院接收治疗的外科重症及大手术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0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给予观察组患者泮托拉唑,给予对照组患者西咪替丁.对比治疗2w k后两组患者的发生率和手术前后的胃液p H值.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为3.71%.对照组患者中有11例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为20.38%.比较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胃液p H值分别为2.00±0.22和2.00±0.23,术后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胃液p H值分别为2.00±0.23和7.20±1.10.手术前后观察组患者的胃液p H值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较西咪替丁预防创伤后应激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较好,能够显著降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