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印度的阿育吠陀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为宇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1995,17(1):16-18
对印度的阿吠陀医学的历史,基本概念,印度草药的作用机制,草药的鉴定,分类和制备以及阿育吠陀医学的发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3.
在人类健康文明的历史上,西洋医学所做出的贡献是尽人皆知的。但是近年来随着疾病谱的改变、医原性疾病的发生及西药所带来的副作用等种种原因,人们开始注重研究传统医学。与此同时,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医学的“天人相应”、“治未病”等理论已引起各国医学界的重视。在东方传统医学中,不仅有中国的传统医学,也有印度的传统医学,但事实上了解中医学的人很多,而晓得印度传统医学的人甚少。笔者仅就古代印度医学的养生方法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4.
刘宗芝 《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2007,(4):23-23
传说在四川大巴山深处,有一个青年帮助老中医照料药园。一年冬天,他在后山坡偶然发现一朵黄绿色的小花,迎着凛冽的寒风独自开放。他好奇地把它连根挖出,移栽在药园子里。从此他经常浇水施肥,这株绿色的花草长得枝叶繁茂。 相似文献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田康 《现代中医药(北京)》2008,(3):36-39
何首乌是常用的名贵药材。《本草纲目》记载:“此药本名交藤,因何首乌服而得名也”。书中还记载了一个有趣的传说,大意是:有一个叫作何首乌的人,祖父名“能嗣”,父亲名“延秀”。能嗣原名叫“田儿”,自幼体弱,不能生育,58岁尚未娶妻成家,於是学习仙家道术,跟随师父居於深山老林之中。一天,他酒後醉卧于山野间,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山青水秀、人杰地灵的琼海,犹如一颗璀灿明珠.镶嵌在环岛东线高速公路之上,交通十分便捷,我们正是乘车从海口出发前往我国最南端的“天涯海角”.途中一停.前往阳江镇访问“红色娘子军”故乡的,巧识省作协会员、当地民俗学者,人们都戏称他为“庞庄主”,当时,正在他几十亩果实累累的荔枝园,泥手泥脚地忙活着,那装束、那模样.同熟练老农没啥两样,蹲在树下潮湿地边.用一根细软竹条伸进小小洞口“钓”蚯蚓.一会儿一条.一会儿一条,已经逮了小半瓮。原来是为身旁急切等待的老阿婆寻“灵丹妙药”,不等我们发问,她却先开了口:儿媳常患溃疡,吃药打针全不管事.只有这地龙最管用。 相似文献
19.
20.
古代传统蒙医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有机地吸收了古印度阿输吠陀医学理论精华,蒙医药学理论中的五元学说,三根七素理论等均源于古印度医学体系。因而古印度医学对蒙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系统化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对古印度医学著作进行追溯研究,不仅对于深入理解蒙医药学名词概念、奥词释义深有裨益,而且对拓宽蒙医学基础理论研究和蒙医文献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现对蒙医学产生较大影响的古印度医学著作做一述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