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印度的阿育吠陀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印度的阿吠陀医学的历史,基本概念,印度草药的作用机制,草药的鉴定,分类和制备以及阿育吠陀医学的发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3.
在人类健康文明的历史上,西洋医学所做出的贡献是尽人皆知的。但是近年来随着疾病谱的改变、医原性疾病的发生及西药所带来的副作用等种种原因,人们开始注重研究传统医学。与此同时,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医学的“天人相应”、“治未病”等理论已引起各国医学界的重视。在东方传统医学中,不仅有中国的传统医学,也有印度的传统医学,但事实上了解中医学的人很多,而晓得印度传统医学的人甚少。笔者仅就古代印度医学的养生方法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4.
黄莲趣话     
传说在四川大巴山深处,有一个青年帮助老中医照料药园。一年冬天,他在后山坡偶然发现一朵黄绿色的小花,迎着凛冽的寒风独自开放。他好奇地把它连根挖出,移栽在药园子里。从此他经常浇水施肥,这株绿色的花草长得枝叶繁茂。  相似文献   

5.
头发趣话     
赵德铭 《气功》2014,(1):88-89
在时下,谁不想秀发盖顶,以饰貌美,使自己的姿容更具有魅力。然而,我国古人则认为“发受之父母”,应备加爱护,不可轻易损伤,故有了蓄发的传统风俗,并南此引发出许多逸闻趣事,遂成为千秋乐道。  相似文献   

6.
趣话膏药     
中药在临床应用中有着不同的剂型,如汤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酒剂、露剂、胶剂等。其中膏剂包括两种:一种是将中草药用水煎熬,浓缩药通常带有滋补性质;另一种是将中草药放在植物油里煎熬,等药物焦枯后捞去药渣,再将油煎熬浓缩成半固体状作为外用,这就是制作膏药的原料。然后加入其他药粉,即可制成  相似文献   

7.
趣话海马     
在广东、福建和广西北部湾等沿海地区,-生活着一种海生小动物。它,头部有点似马,体侧扁,披环状骨板,一环一环地排列起来,活像古代骑士的盔甲;尾部细长。能弯曲,似小蛇;游动时,头部向上,和躯干成直角,昂首挺进,呈“踩水”姿态,又酷似驰骋在大草原上的骏马,故得名“海马”。  相似文献   

8.
电脑迷趣话     
1.约会我准备去访问一个新主页。2.对女友的印象她的界面看起来很友好。3'写情书我在编写应用程序。4.求婚你愿与我共享一台主机吗?5.结婚我终于与她联网了。6二婚检我们去做个系统检测,顺便杀杀病毒。7.打扫房间把我们的桌面重排一下吧!8.吵架看来我和她还有些不兼容  相似文献   

9.
10.
弈棋趣话     
范士忠 《气功》2010,(6):570-571
弈棋,是一种高级娱乐。象棋红子,小小棋盘,楚河汉界,红黑对峙,风云莫测,寓存亡进退之理、阴阳消长之妙。围绕象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棋文化,它给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相似文献   

11.
弈棋趣话     
范士忠 《养生月刊》2010,31(6):570-571
弈棋,是一种高级娱乐.象棋红子,小小棋盘,楚河汉界,红黑对峙,风云莫测,寓存亡进退之理、阴阳消长之妙.围绕象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棋文化,它给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古今人们爱棋及言,常把象棋语言移植于生活之中.如比喻注定失败的局面为死棋;比喻要顾全大局和整个密不可分的称一盘棋;还有马后炮、棋逢对手、举棋不定、星岁棋布、丢车马保将帅、横错一步.满盘皆输等等.类此带有棋的词语,还常被运用于文学、影视、戏剧中.  相似文献   

12.
趣话西红柿     
西红柿,又叫番茄、番柿,俗称洋柿子,它是茄科多年生植物,原先生长在南美洲的丛林中,后传到法国,在法国享有“爱情果”之美称。西红柿传入我国,大约有三百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气味趣话     
大千世界,气味无处不有。人类依靠鼻腔粘膜上大约五百万个嗅觉细胞,能够辩别二千至四千种气味;许多动物的嗅觉比人更灵敏,经过专门训养的狗能区分二百万种不同的气味,因为狗的嗅觉细胞比人发达的多,大约有二亿二千万个;昆虫的嗅觉系统与动物不同,它们的嗅觉感受器主要集中在触角上,有一种飞蛾几乎能感受到一个气味分子的刺激,并通过气味触角追踪到几公里以外的异性。  相似文献   

14.
趣话何首乌     
何首乌是常用的名贵药材。《本草纲目》记载:“此药本名交藤,因何首乌服而得名也”。书中还记载了一个有趣的传说,大意是:有一个叫作何首乌的人,祖父名“能嗣”,父亲名“延秀”。能嗣原名叫“田儿”,自幼体弱,不能生育,58岁尚未娶妻成家,於是学习仙家道术,跟随师父居於深山老林之中。一天,他酒後醉卧于山野间,  相似文献   

15.
趣话白头翁     
白头翁为多年生草本毛茛科植物,别名有奈何草、粉乳草、白头草、老翁花、山棉花根等,分布于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的山岗、荒坡及田野间。白头翁的特征,《唐本草》记载:“白头翁,其叶似芍药而大,抽一茎,茎头一花,紫色,似木堇花,实大者如鸡子,白毛寸余,皆披下似纛头,正似白头老翁,故名焉。”《开宝本草》对白头翁的特征也有记载:“今验此  相似文献   

16.
趣话膏药     
中药在我国历史古老,品种繁多。有不同的剂型,如汤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酒剂、露剂、胶剂等。其中膏剂包括两种:一种是将中草药用水煎熬、浓缩后内服,通常带有滋补性质;另一种是将中草药放在植物油里煎熬,等药物焦粘后捞去药渣,再将油煎熬浓缩成半固体状作为外用,这就是制作膏药的原料。然后加入其他药粉,即可制成“布膏药”或“纸膏药”。这种膏药大都用来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疼痛以及疮痈疖肿等病症。 《山海经》里曾记载一种  相似文献   

17.
养花趣话     
我的业余爱好是养仙人掌类的花,走进我家,你看窗台、阳台、室内、室外,到处都是仙人掌、仙人球、仙人树,仙人柱…… 每当下班后,假日,我就周旋在他们中间,给这个浇点水,给那个施点肥,给它嫁接个红牡丹,给这个嫁接个黄菠萝,给蟹爪莲搭个架,给胡刺梅造个型……“啊呀!你怎么扎我呀!”一不小心就让它扎了我一下,气得我一边挑刺心里一边嘟囔:“你真没良心,我这么侍候你,你还扎我!……”“噢!你是否不愿移植器官?怕做手术?  相似文献   

18.
地龙趣话     
陈淀国 《气功》2009,(8):719-720
山青水秀、人杰地灵的琼海,犹如一颗璀灿明珠.镶嵌在环岛东线高速公路之上,交通十分便捷,我们正是乘车从海口出发前往我国最南端的“天涯海角”.途中一停.前往阳江镇访问“红色娘子军”故乡的,巧识省作协会员、当地民俗学者,人们都戏称他为“庞庄主”,当时,正在他几十亩果实累累的荔枝园,泥手泥脚地忙活着,那装束、那模样.同熟练老农没啥两样,蹲在树下潮湿地边.用一根细软竹条伸进小小洞口“钓”蚯蚓.一会儿一条.一会儿一条,已经逮了小半瓮。原来是为身旁急切等待的老阿婆寻“灵丹妙药”,不等我们发问,她却先开了口:儿媳常患溃疡,吃药打针全不管事.只有这地龙最管用。  相似文献   

19.
《亚太传统医药》2006,(2):89-89
<正>古代印度作为文明古国,它的医学起源是很早的,有据可考的就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的吠陀时代。梵语“吠陀”(Veda)就是知识的意思,是当时人的诗集,其中就有关于药用植物的记载。文中还描述了一些疾病,很像现在的结核和麻风。在古印度,医生最早是僧侣们兼职的,那时正处于神医学的医学时期,人们认为只有僧侣与神最接近,所以只有他们有资格为众生解除病痛。后来,随着医学的发展,渐渐地出现了一批专门从医的人,他们的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技术都比僧侣们要强。久而久之,医生就独立出来了,但医生的地位也就从最高层婆罗们级降到了吠舍级,仅强于奴隶。  相似文献   

20.
古代传统蒙医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有机地吸收了古印度阿输吠陀医学理论精华,蒙医药学理论中的五元学说,三根七素理论等均源于古印度医学体系。因而古印度医学对蒙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系统化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对古印度医学著作进行追溯研究,不仅对于深入理解蒙医药学名词概念、奥词释义深有裨益,而且对拓宽蒙医学基础理论研究和蒙医文献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现对蒙医学产生较大影响的古印度医学著作做一述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