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凋亡基因Bcl—2和Fas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凋亡调节基因被视为继原癌基因、抑癌基因之后的第三类癌基因。其中抑凋亡基因Bcl_2和促凋亡基因Fas是研究最早且较为肯定的凋亡调节基因,二者有着共同的凋亡调节路径。本研究应用卵白素_生物素酶_复合物(ABC)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内膜癌及正常子...  相似文献   

2.
c—erbB2在增生性和恶性子宫内膜组织中的扩增与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及发展与癌基因c-erbB2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差别聚合酶链反应(DPCR0和免疫组化法测定了25例正常子宫内膜、31例增生性子宫内膜和7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癌基因c-erbB2的扩增与表达。结果:正常子宫内膜仅2例(2/25,8.0%)低倍扩增,而子宫内膜增生及内膜癌组织中分别有15和45例(15/31,48.4%;45/72,62.5%)扩增,且扩增倍数从2-12不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子宫内膜癌和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中的表达差异以及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与内膜癌预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1例子宫内膜癌、26例子宫内膜复杂性增,丰和8例正常内膜标本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survivin蛋白在正常内膜没有表达。在子宫内膜癌中和子守内膜复杂性增生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85.3%和30.8%,两者的表达有明显的差异(P〈0.001),且子宫内膜癌组阳性细胞的染色强度明显比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组强(P〈0.001)。41例子宫内膜癌中,survivin的表达与肿瘤细胞的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及临床一病理分期呈正相关(P〈0.01、P〈0.001和P〈0.01)。结论 survivin蛋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关,升且与子宫内膜癌的不良生物学行为有关,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对估计预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应用孕激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子宫内膜增生及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孕激素广泛应用于治疗部分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和需保留生育能力以及晚期、复发等情况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取得一定疗效.阐述孕激素与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关系及其治疗机理和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应用孕激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子宫内膜增生及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孕激素广泛应用于治疗部分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和需保留生育能力以及晚期、复发等情况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取得一定疗效。阐述孕激素与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关系及其治疗机理和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及发展与癌基因c-erbB2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差别聚合酶链反应(DPCR)和免疫组化法测定了25例正常子宫内膜、31例增生性子宫内膜和7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癌基因c-erbB2的扩增与表达。结果:正常子宫内膜仅有2例(2/25,8.0%)低倍扩增,而子宫内膜增生及内膜癌组织中分别有15和45例(15/31,48.4%;45/72,62.5%)扩增,且扩增倍数从2~12不等。免疫组化与DPCR法测定结果在阴性标本有很好的相关性。在子宫内膜增生中,不典型增生与复合增生的扩增率明显高于单纯性增生者。子宫内膜癌中,c-erbB2的高倍扩增率(≥5倍)与肿瘤的病理分级和癌细胞对血管或淋巴管侵入密切相关。结论:子宫内膜增生的癌变可能与c-erbB2的激活有关。高度激活的c-erbB2与内膜癌的发展、分化以及转移倾向密切相关,有可能作为临床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增生(EH)有并发子宫内膜癌(EC)的风险,治疗前缺乏可疑EC的判断,会增加隐匿性EC发生率。本文从临床因素、影像学因素、组织病理学因素以及遗传和分子学因素的风险预测作一综述,以提高并发EC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Bcl-2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对50份子宫内膜癌石蜡包埋标本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Bcl-2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48.00%(24/50),其阳性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及患者预后有关(P〈0.05),与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及病理学类型无关。结论:Bcl-2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某些病理学特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血小板参数与子宫内膜病理情况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在子宫内膜癌(EC)诊断预测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因异常阴道流血或流液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行子宫内膜病理学检查的3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子宫内膜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3组,其中子宫内膜癌组211例、子宫内膜增生组106例、正常子宫内膜组69例,比较刮宫术前获取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比积(PCT)。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的PLT、PDW、MPV水平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层浸润深度≥1/2患者的术前PDW及MPV值高于肌层浸润深度1/2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患者的PLT及PCT值高于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可能对子宫内膜癌具有预测价值。术前PLT、PDW及MPV水平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及子宫内膜癌中呈增高趋势,且术前PDW、MPV有助于预测子宫内膜癌的进展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检测子宫内膜增生(EH)及子宫内膜癌(EC)患者血清中Apelin表达水平,分析其与EH/EC发病之间的关系,为EH/EC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研究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因异常子宫出血或超声异常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病理结果诊断为EH/EC的患者34例为EH/EC组;选取同期因宫腔粘连或助孕检查就诊,病理结果诊断为增殖期或分泌期子宫内膜者49例为对照组,收集相关临床病例资料,检测空腹血糖(FPG)、胰岛素、性激素6项及血清Apelin水平。结果 EH/EC患者血清Apeli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377.25±229.64)μg/L vs.(151.98±96.33μg/L),P<0.001];亚组分析显示,EH/EC胰岛素抵抗(IR)组血清Apelin水平明显高于IR对照组[(411.79±288.70)μg/L vs.(160.48±105.32)μg/L,P=0.036]和非IR对照组[(411.79±288.70)μg/L vs.(148.91±94.27)μg/L,P=0.001];非IR EH/EC组Apelin血清表达水平明显高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采集器应用于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筛查时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 2012年4月至2012年1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收治需行宫腔镜检查的患者131例。应用子宫内膜采集器采集子宫内膜组织,随后应用宫腔镜评价标本采集范围并直视下活检内膜组织。分别组织学制片后,对比二者的病理学结果,并计算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结果满意标本采集率83.21%(109/131)。满意标本109例,其中子宫内膜癌/不典型增生14例,检出13例,采集器筛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9%和100.00%,准确率为99.1%。取材不满意的22例患者中,6例(4.58%)组织过少,无法制片。16例(12.21%)擦痕不能遍布整个宫腔,其中11例为双侧输卵管开口处不能见到擦痕,5例为未能进入宫腔。结论子宫内膜采集器可以用来筛查子宫内膜癌及不典型增生;但不适合用于黏膜下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膜息肉的标本采集;需扩大样本量做进一步检验。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并发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及其预后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行全子宫切除术,且术前诊断性刮宫(诊刮)提示子宫内膜增生的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全子宫切除术后的病理结果分为子宫内膜癌组(28例)和子宫内膜增生组(46例),对两组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并分析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结果:①74例患者中37.8%(28/74)并发子宫内膜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均提示:年龄≥48岁和诊刮病理为重度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重度AEH)为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P0.05)。②不伴任何高危因素、伴有1个高危因素和2个高危因素的患者并发子宫内膜癌的几率分别为5.0%(1/20)、46.2%(12/26)和81.8%(9/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高危因素数目的增加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显著升高(OR 16.3,95%CI 1.9~140.3,P=0.011;OR 85.5,95%CI 6.8~1071.3,P=0.001)。③28例并发子宫内膜癌患者均为早期子宫内膜样癌,25例为高分化,3例为中分化。平均随诊13.3±6.3月,没有患者复发或死亡。结论: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并发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对于高龄(≥48岁)、诊刮病理为重度AEH的患者并发风险显著增加,但并发的子宫内膜癌多为分化较好的早期子宫内膜样癌,近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癌基因bcl-2及抑癌基因p53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49例子宫内膜癌中bcl-2p53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49例子宫内膜癌中的26例bcl-2表达阳性,占53%12例p53表达阳性,占25%,子宫内膜组织学分级G1,G2,bcl-2表达率(66%)显著高于G3表达率(21%,P〈0.05),而G3p53表达率(46%)显著高于G1,G2表达率(  相似文献   

14.
近年,子宫内膜癌(EC)的发生趋于年轻化,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AEH)及早期EC的孕激素保守治疗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现综述孕激素治疗AEH及早期EC的有效性,以及预测孕激素治疗有效性的可能生物标记,并探讨孕激素治疗抵抗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Bcl-2基因蛋白在子宫颈癌和子宫颈上皮内瘤样变中的表达徐廷香李西启王剑波邹积才近年来人们认识到,细胞凋亡与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同样重要,对维持组织和器官的自身稳定和平衡具有重要意义。Bcl-2是与细胞凋亡关系密切的基因之一。我们应用免疫组化法对宫颈癌和...  相似文献   

16.
子宫内膜癌bcl-2癌基因的持续性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bcl-2癌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增生期、分泌期、单纯型增生、复合型增生及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共26份,子宫内膜癌49例的bcl-2癌基因蛋白表达及雌、孕激素受体(ER、PR)的表达。结果: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增生的子宫内膜存在bcl-2的表达,与ER相关,分泌期子宫内膜bcl-2表达下降;49例子宫内膜癌中26例bcl-2表达阳性,占53%,29例ER表达阳性,占59%,25例PR表达阳性,占51%。72%bcl-2表达阳性者ER阳性,75%bcl-2表达阴性者ER阴性(P<0.01)。68%bcl-2表达阳性者PR阳性,62%bcl-2阴性者PR阴性(P<0.05)。子宫内膜癌G1、G2级bcl-2的表达率为66%,显著高于G3级者(21%)(P<0.05)。bcl-2的表达与肌层浸润、手术分期无关,bcl-2表达阳性及阴性者生存率统计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子宫内膜bcl-2的持续性表达与卵巢激素相互作用可能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7.
p16、Cyclin D1在增生性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p16和 Cyclin D1在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 S—P法对 12例正常子宫内膜、2 2例增生性子宫内膜及 4 1例子宫内膜癌中 p16和 Cyclin D1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 :在单纯加复合增生、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中 ,p16表达呈下降趋势 ,内膜癌与正常内膜及增生性内膜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P <0 .0 5 ) ;而Cyclin D1表达呈上升趋势 ,增生性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癌与正常内膜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P<0 .0 1)。不典型增生与单纯加复合增生 Cyclin D1过表达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子宫内膜癌中 ,p16表达随细胞分化程度下降而降低 ,而Cyclin D1则随分化程度下降而上升 ,二者呈负相关。结论 :p16、Cyclin D1异常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 ;p16低表达、Cyclin D1过表达与内膜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 ;Cyclin D1核过表达可能是一个早期分子事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生存紊(surviving)在正常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以及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并探讨生存紊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病理级别及浸润子宫肌层深度的关系。方法取正常周期、单纯增生、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各20例;萎缩性子宫内膜10例以及子宫内膜癌20例,应用人生存紊多克隆抗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SCP法,观察其表达情况。结果生存紊在20例分泌期子宫内膜中全部表达,细胞浆呈均匀染色;20例增殖期子宫内膜,60%呈细胞浆均匀染色染色;10例萎缩型子宫内膜均不表达生存紊;20例单纯增生子宫内膜全部表达生存紊,细胞浆均匀染色;20例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全部表达生存紊,但问质细胞表达弱于腺上皮细胞;30例子宫内膜癌细胞100%表达生存紊,特点是100%浆表达,间质细胞表达明显弱于腺上皮细胞,同时43.33%核表达,且核表达率与临床期别、病理级别、侵犯基层深度有密切关系,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生存紊不是子宫内膜癌特有的标志蛋白,但可能是预后判断和监测治疗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子宫内膜癌作为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近年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子宫内膜癌的早期筛查和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子宫内膜癌尚无成熟的筛查方案,确诊仍有赖于子宫内膜组织学诊断。子宫内膜采集器因其简便易行、安全无痛的优点,已用于临床上子宫内膜癌的筛查。本文就子宫内膜采集器在子宫内膜癌筛查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宫腔镜在诊断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内膜癌和子宫内膜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994年4月至1999年2月206例具有临床症状伴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行宫腔镜检查病列。结果 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癌及可疑癌37例(18.0%),经病理证实为癌者22例(10.7%),19例进行了手术,术后病理证实宫颈管受侵4例,未受侵15例,与之相比,手术前宫镜诊断符合率为94.7%。术中腹水细胞学检查15例,阴性13例,阳性1例,可疑1例。206例中经病理证实I~Ⅲ级非典型增生12例,而宫腔镜下诊断为可疑癌4例,增生4例,正常或萎缩子宫内膜3例,内膜结核1例。结论 宫腔镜检查直观病灶,准确活检,适用于早期诊断,同时明确病灶部位和范围,提高宫颈管受侵与否的诊断率,但是宫腔镜下难以区别各类型子宫内膜增生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