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姜擦法缓解菌必治肌肉注射后局部疼痛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如何减轻菌必治肌肉注射后引起的局部疼痛.方法:随机选择20例患者采用同源配对,对注射后生姜擦法与传统注射法的疼痛缓解时间进行比较.结果:生姜擦法的疼痛缓解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法(P<0.01).结论:生姜擦法能改善局部肌肉的血液循环,促进药物的吸收,缓解疼痛,有较好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皮内试验法有效缓解注射时疼痛的程度。方法:2002年3月—6月在我院门诊注射室218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传统组109例采用传统法、改良组109例采用改良皮内试验法。分别用两种部位的注射方法。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其疼痛的程度。结果:改良皮内试验法在减轻注射对部位疼痛方面优于传统法。  相似文献   

3.
谢爱华  黄平  王琳 《当代护士》2014,(6):131-132
目的探讨有留置针的手背放置方位对缓解外周静脉补钾所致局部疼痛的影响。方法从心血管外科按纳入标准随机抽取100名患者,同一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均在左手背静脉进行穿刺,记录护理干预(嘱患者手心向上,有静脉穿刺针的手背向下)后患者主诉对局部疼痛的程度,比较护理干预前、后疼痛程度。结果护理干预后Ⅰ度疼痛的缓解率为95.92%,Ⅱ度疼痛的缓解率为92.16%,疼痛明显缓解。结论有静脉穿刺针的手背向下放置可以明显缓解外周静脉补钾所致的局部疼痛,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王峥峥 《护理学报》2013,(24):42-43
目的探讨丁卡因胶浆缓解小儿包皮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1—12月在本院手术室接受小儿包皮手术治疗的患儿356例根据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176例和对照组18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用丁卡因胶浆涂抹包皮手术部位。评估记录两组患儿术后麻醉苏醒期内躁动反应,苏醒后1h内的创口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局部涂抹丁卡因胶浆后,麻醉苏醒期躁动及苏醒后疼痛反应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小儿包皮术后局部涂抹丁卡因胶浆能有效缓解局部疼痛,是安全、有效、方便的术后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5.
缓解肌肉注射时疼痛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国英  张立力 《护理研究》2006,20(1):189-190
综述了缓解肌肉注射时疼痛的方法,如改进技术操作或通过音乐疗法、暗示疗法、认知疗法、默想法来缓解疼痛。对于肌肉注射刺激性大的药物可通过稀释药液、局部皮肤处理等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6.
目的:介绍肛周病术后伤口疼痛使用美蓝局部伤口注射的临床效果。方法:300例肛周病手术伤口局部注射美蓝与布比卡因或利多卡因的混合液。结果:所有病人术后伤口疼痛得到明显缓解。结论:肛周病术后伤口局部注射美蓝简单、有效、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连续硬膜外阻滞治疗电损伤后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Ⅰ型)1例报告//ArchPhysMedRehabil2001Jul;82(7):993-99526疼痛综合征(Ⅰ型),表现为烧灼样疼痛,但电生理检查未见神经损伤,早期应用类固醇及止痛剂不能缓解疼痛。几次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后症状暂时减轻。患者在局麻下进行颈部硬膜外阻滞及为期4d的患肢收缩肌群麻醉后,疼痛迅速明显减轻,在这基础上进行职业康复训练。局部应用辣椒素治疗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Ⅰ型)1例报告//ArchPhysMedRehabil2001Jun;82(6):851-852本文报告…  相似文献   

8.
为了缓解静脉注射局部的疼痛,分别采用50%葡萄糖和0.9%生理盐水作溶剂,观察局部疼痛的发生情况,结果显示0.9%的生理盐水为溶剂可以缓解局部疼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两种不同的皮下注射法进行比较研究,为临床选择最佳的皮下注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皮下注射给药治疗的住院患者100例进行自身对照,分别采用传统注射法和综合改进注射法观察并记录患者疼痛情况。结果:两种注射法所致的局部疼痛情况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综合改进的皮下注射法较传统皮下注射法所致局部疼痛明显减轻,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11岁,小学6年级学生,主因反复膝关节疼痛1a余就诊。临床表现:膝关节钝痛,能自行缓解,双腿交替发作,偶为同时发作,疼痛多于傍晚及夜间休息时发作,每次持续1h左右,数周及数月发作1次。疼痛发作时不伴有肢体局部红肿.无畏寒、发热,各关节可自由屈伸,疼痛缓解后活动能力正常。临床检查:膝关节正侧位片正常,血沉、抗“O”、心肌酶谱、心电图、心脏超声均正常。诊断:儿童生长痛。  相似文献   

11.
将102例开胸术后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采用杜冷丁、布比卡因局部镇痛,经临床观察杜冷丁与布比卡因用于缓解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开胸术后切口疼痛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0%和96.1%,二者间无明显差异(P>0.05)。本组资料提示:布比卡因副作用小、无成瘾性,可替代杜冷丁用于缓解开胸术后切口疼痛。  相似文献   

12.
将102例开胸术后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采用杜冷丁、布比卡因局部镇痛,经临床观察杜冷丁与布比卡因用于缓解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开胸术后切口疼痛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0%和96.1%,二者间无明显差异(P〉0.05)。本组资料提示:布比卡因副作用小、无成瘾性,可替代杜冷丁用于缓解开胸术后切口疼痛。  相似文献   

13.
背景:镜像疗法最早用于截肢术后患肢痛的治疗,研究显示该疗法对其他损伤引起的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有效,但针对高位脊髓损伤后3年余的上肢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患者还未见报道。
  目的:探讨镜像疗法对高位脊髓损伤后上肢Ⅱ型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患者疼痛缓解的有效性。
  方法:采用自身交叉对照的试验设计分别应用经皮电神经刺激、镜像盒对该高位脊髓损伤后上肢Ⅱ型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的患者进行为期2周和3周的疼痛治疗,2种干预手段之间的洗脱期为1周,随访时间为1个月。
  结果与结论:前2周的经皮电神经刺激治疗患者疼痛没有实质性缓解,甚至一度加重,而洗脱期(第3周)后经过3周的镜像治疗,患者的疼痛感受明显减轻;其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也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表明镜像疗法作为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综合治疗的补充,可能是一种有效地减轻Ⅱ型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疼痛的康复手段,但仍需进一步研究来确证其疗效。  相似文献   

14.
胡国英  张立力 《护理研究》2006,20(3):189-190
综述了缓解肌肉注射时疼痛的方法如改进技术操作或通过音乐疗法、暗示疗法、认知疗法、默想法来缓解疼痛。对于肌肉注射刺激性大的药物可通过稀释药液局部皮肤处理等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机械振动疗法在上背部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对55例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患者,采用一种带式局部机械振动的治疗方法,用VAS评估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结果:52例患者局部疼痛明显减轻.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带式局部机械振动治疗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可以促使其自然快速松解,进而达到有效缓解疼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擦烂红斑是由于皮肤皱褶处湿热积汗以及相互摩擦等原因引起局部皮肤充血的急性炎症,有时可合并细菌或真菌感染,多见于出生不久的新生儿及肥胖婴儿^[1],皮肤损害限于皱褶处,如颈前、耳根后窝、腋窝、腹股沟、阴囊与大腿之间、臀部、肛门附近等处,皮肤出现红斑、肿胀,边缘清楚,严重时擦烂的皮肤糜烂及浆液渗出,患儿常因疼痛而哭闹不安。以往常采用1%鞣酸软膏局部外用。为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儿痛苦,我科采用复方氧化锌粉治疗112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黄英英  周淑冷 《护理学报》2004,11(12):12-12
静脉输注化疗药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而化疗药物对局部组织和血管的刺激性大,常常在局部出现持续性疼痛.常累及整个穿刺侧手臂,患者痛苦难忍,影响下一疗程治疗。我科自1998年10月~2002年10月采用生姜涂擦外敷对30例化疗药物引起的局部疼痛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生姜外敷治疗输液引起的液体外渗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生姜外敷治疗输液引起液体外渗是否优于湿热敷。方法选择输液引起液体外渗5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用生姜洗净切片加适量糖捣烂调均后装在单层的纱布袋内,根据肿胀的范围敷上;对照组用温热水湿敷。结果观察组用生姜外敷治疗液体外渗优于湿热敷。结论生姜外敷治疗液体外渗能加速局部水肿的消退,减轻药物对局部的刺激,可使疼痛减轻,提高静脉使用率。  相似文献   

19.
埋伏阻生齿拔除术后五种镇痛方案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随机平行分组,双盲,单剂量方法比较了169名患者埋伏阻生齿拔除术后5种不同镇痛方案的镇痛效果。发现镇痛效果由小到大依次为:阿斯匹林0.6或氨基比林0.6<APC0.76<强痛定60mg<阿斯匹林0.6+咖啡因0.1+扑尔敏4mg。作者认为虽然新型的镇痛剂不断出现,对于阻生齿拔除术后产生的局部疼痛,传统的解热镇痛剂与咖啡因和抗组胺药合理组合,仍是缓解疼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运动关节类整复手法在配合推拿疗法缓解胸椎小关节紊乱症背痛中的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对38例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先应用作用于软组织类手法,待局部肌肉放松后,再应用肘压肋椎关节复位法、上胸椎后伸扳法、扳肩推胸法等作用于骨关节的运动类手法。结果 颈背疼痛明显缓解,颈部转动自如,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消失,呼吸自如,一侧上肢后外侧放射痛或麻木感消失26例。上述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疲劳后仍有肩背部不适感,颈项转动时有轻微牵扯感10例。上述症状及体征经治疗后无明显改善,仍有颈背疼痛,转动失灵,胸闷心慌、呼吸不畅等症状2例。结论 运动关节类手法有利于恢复胸椎小关节正常的应力平衡,可起到良好的缓解疼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