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归脾汤联合阿托品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40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阿托品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归脾汤治疗,比较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6%,优于对照组6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总心搏、最慢心率、平均心率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缓慢性心律失常采用归脾汤联合阿托品治疗具有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心律,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疏肝定悸汤联合普罗帕酮治疗肝郁气滞型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郁气滞型期前收缩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普罗帕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服疏肝定悸汤。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24 h动态心电图早搏次数、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5.5%、37.9%;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组间比较,24 h动态心电图早搏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组间比较,心悸不宁、胸胁胀痛、抑郁烦躁、夜寐不安、善太息评分及总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均未见异常。结论疏肝定悸汤联合普罗帕酮治疗肝郁气滞型期前收缩的疗效优于单用西药,可明显改善患者早搏等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的60例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稳心颗粒9 g口服,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普罗帕酮100 mg,每日3次。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抗心律失常治疗效果、症状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96.6%,2组患者室性早搏次数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临床症状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R、P-R间期、QRS时限、矫正QT间期(QTc)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HR下降(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可降低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发生次数,改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其疗效与普罗帕酮相当,而安全性、耐受性优于普罗帕酮,适合老年患者服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益气振心汤联合盐酸普罗帕酮片(心律平)对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的药物疗效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0例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常规剂量的心律平;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益气振心汤。连续治疗6周后,评价益气振心汤联合心律平对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的影响及疗效。结果:观察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88.00%,高于对照组的72.00%(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6.00%(P<0.05)。治疗前,2组症状指数无明显区别(P>0.05)。接受6周治疗后,2组气短、心悸、胸闷症状指数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症状指数降低更为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更低(P<0.05)。结论:益气振心汤联合心律平治疗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能够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室性早搏常见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增强药物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调肝法联合归脾汤治疗睡眠维持困难型失眠(心脾两虚)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睡眠维持困难型失眠(心脾两虚)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归脾汤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刺调肝法联合归脾汤口服治疗,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3%(19/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PSQI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调肝法联合归脾汤治疗睡眠维持困难型失眠(心脾两虚)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且效果优于单纯使用归脾汤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炙甘草汤加减配合盐酸普罗帕酮片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给予炙甘草汤加减口服配合盐酸普罗帕酮片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普罗帕酮片,治疗4周后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心律失常次数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65%,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26%(P〈0.05);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次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疗程结束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炙甘草汤加减配合盐酸普罗帕酮片治疗室性早搏临床疗效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归脾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09年10月~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7例,两组均给予西药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给予归脾汤联合西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8%,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中联合应用归脾汤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驻车丸合归脾汤治疗阴血亏虚型溃疡性结肠炎39例小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驻车丸合归脾汤治疗阴血亏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阴血亏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驻车丸合归脾汤治疗组和柳氮磺胺吡啶(SASP)对照组,按各组方案分别服用药物,观察治疗后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积分、治疗前后肠镜像积分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总积分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结肠镜检象总积分低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结肠镜检象总积分治疗后组间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驻车丸合归脾汤治疗阴血亏虚型UC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张琳琳 《河南中医》2016,(6):998-1000
目的:观察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炙甘草汤治疗顽固性频发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择108例顽固性频治疗后发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胺碘酮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炙甘草汤。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及左室后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thickness,LVPWT)等。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38.9%,观察组有效率为75.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LVEDD及LVPWT改善情况显著性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炙甘草汤治疗顽固性频发室性早搏可显著提高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归脾汤联合妈富隆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的88例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妈富隆治疗,观察组采用归脾汤联合妈富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7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归脾汤联合妈富隆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具有显著的疗效,且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1.
王天文  邵龙 《新中医》2018,50(5):45-47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给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安律酮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室性早搏疗效及心电图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室性早搏疗效实验组总有效率70.0%,对照组总有效率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疗效实验组总有效率98.0%,对照组总有效率7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患者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归脾汤联合针刺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2例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治疗2组;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片及谷维素片治疗,治疗1组服用中药归脾汤,治疗2组服用中药归脾汤联合针刺治疗。结果:治疗1组与治疗2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6.48%、94.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86%(P0.05);治疗1组、治疗2组PSQ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2组改善程度优于治疗1组(P0.05);治疗1组与治疗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10%、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03%(P0.05)。结论:归脾汤联合针刺治疗可明显改善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失眠、头晕目眩、倦怠乏力、心悸健忘等症状,且不良反应率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齐才晓 《河南中医》2016,(7):1159-1161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化瘀方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8例频发室性早搏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4例。两组均患者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予普罗帕酮片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自拟益气温阳化瘀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症状疗效及心电图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疗效:对照组有效率为81.5%,研究组有效率为96.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疗效:对照组有效率为75.9%,研究组有效率为92.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温阳化瘀方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归脾汤联合西药对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归脾汤治疗,治疗1wk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110例,治疗1周后总有效率为99.1%,对照组110例,治疗1周wk后总有效率为91.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归脾汤结合西药的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频发室性早搏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心脾两虚型频发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仅使用普罗帕酮治疗,研究组在其基础上采用归脾汤加减治疗,连续治疗4周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24h室性早搏次数及心率震荡(HRT)均明显改善(P0.05),研究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归脾汤加减佐治心脾两虚型频发室性早搏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室性早搏,提升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心律失常患者,根据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剂量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小剂量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7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室性早搏、ST段压低、ST段压低持续时间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室性早搏明显比对照组低、ST段压低明显比对照组低、ST段压低持续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不仅能够促使患者获得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同时对患者的室性早搏、ST段压低、ST段压低持续时间均可发挥良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归脾汤与酸枣仁汤联合阿米替林片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例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阿米替林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归脾汤和酸枣仁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改善质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优于单独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8.
徐永伟  潘铨  郑珍妮 《新中医》2021,53(17):59-61
目的:观察归脾汤联合头孢唑林钠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唑林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归脾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分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P0.05);2组动脉血氧分压高于治疗前,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归脾汤联合头孢唑林钠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血气指标。  相似文献   

19.
杨智勇 《环球中医药》2013,(Z2):159-160
目的观察普罗帕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盐酸普罗帕酮,治疗组给予普罗帕酮联合稳心颗粒,两组均用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5%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8.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普罗帕酮联合稳心颗粒能够显著减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孙智霞 《中医杂志》2012,53(14):1210-1212,1239
目的 观察五参复脉汤对病毒性心肌炎后室性早搏的疗效及QT间期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病毒性心肌炎慢性期并频发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普罗帕酮片每次150mg,每日3次,有效后减为每次100mg;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五参复脉汤每日1剂,分早晚2次空腹温服.30天后评价临床疗效并检查治疗前后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观察室性早搏次数及QTd、校正后的QT离散度(QTcd)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4.0%,对照组总有效率90.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QTd、QTcd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QTd、QTcd均显著小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室性早搏频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对照组患者室性早搏改善程度优于观察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五参复脉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后频发室性早搏有效,其能缩短QTd、QTcd,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