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何訸 《新中医》2014,46(8):123-12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根管治疗配合口服抗生素;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清胃泻火中药汤剂。连续治疗2周为1疗程。治疗2疗程后比较2组的疗效,治疗前后牙龈指数(GI)、牙周袋深度(PD)、牙菌斑指数(PLI)和牙龈出血指数(SBI)的变化及患牙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2.6%,对照组79.6%,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GI、PD、PLI和SBI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其中治疗组GI、PD、PLI和SBI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叩痛、松动和牙周炎例数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患牙保留率达到96.3%,高于对照组77.8%(P0.05)。结论:在常规根管治疗和口服抗生素治疗基础上结合清胃泻火中药汤剂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增强抗菌效果,提高患牙保留率,综合疗效优于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根管治疗术在老年人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110例(共156颗患牙)。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80颗患牙)和对照组55例(76颗患牙),对照组使用牙周系统治疗方法治疗,观察组使用根管治疗术和牙周系统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2个月、1年时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2个月,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年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根管治疗术联合牙周系统治疗方法治疗老年牙周牙髓联合病变远期临床疗效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根管治疗术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4例(患牙176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牙周基础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根管治疗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6个月及12个月后,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完善的根管治疗术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应用中药汤剂联合西医治疗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5月医院接诊100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进行研究。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50例患者,采用中药汤剂联合西医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单纯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结果、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率。结果:在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值都优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01);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u=2.641 6,P=0.008 3);两组患者的牙情况均得到了缓解,但观察组的牙齿松动、牙周炎、牙齿叩痛人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率仅为10.00%,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34%,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u=2.882 3,P=0.003 9)。结论:中药汤剂联合西医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不良反应率低,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研究单纯牙周治疗与牙周牙髓联合治疗对重度牙周炎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收治于我院口腔科门诊的慢性中到重度牙周炎患者患者共100例,并以每人1颗共10颗牙周炎患牙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1:1随机对照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接受牙周牙髓联合治疗牙周炎,对照组单纯进行牙周治疗。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全面的口腔体检,记录所选定的患牙的相关临床指标,并对牙髓进行根管治疗,并应用超声清洁设备进行牙龈刮治术,对牙根进行表面修整。对照组患者不接受根管治疗,牙周清理及牙根修整与观察组相同。结果:观察组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袋深度(PD)、附着丧失指数(AL)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6个疗程后牙周牙髓联合治疗疗效与牙髓活性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牙周牙髓联合治疗对重度牙周炎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单纯牙周治疗,尽早对患者进行牙髓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有效性。结果:治疗组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8.33%,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疗效较单纯西医更胜一筹,具有临床推广与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分析60例中老年患者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0月于某医院诊治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60例,共112颗患牙,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32例,59颗,采用彻底的根管治疗+完善的牙周基础治疗)和对照组(28例,53颗,只采用彻底的根管治疗术)。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30例(93.75%),而对照组总有效率23例(82.14%),实验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牙周牙髓综合疗法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可以很好地保存患牙,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AH-plus糊剂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98例作为研究,依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常规治疗组(氢氧化钙糊剂治疗)48例和联合治疗组(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AH-plus糊剂治疗)50例。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菌斑指数(PLT)、探诊出血指数(Bop)、牙周袋深度(PD)、牙周附着水平(AL)均优常规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AH-lus糊剂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联合根管治疗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自拟中药联合根管治疗。6个月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牙周探诊深度(PPD)、临床附着水平(CAL)、改良出血指数(mBI)、根尖周指数(PAD)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联合根管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牙髓牙周联合病变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牙髓牙周联合病变的临床综合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对42例66颗牙髓牙周联合病变的患牙,根据病因给予局部处理加口服中药的治疗方案,进行牙髓牙周病的综合治疗。结果:经1~3年的观察,54颗得以保留。结论:牙髓牙周联合病变时采用中药口服和局部处理的综合治疗方法可以尽量保留患牙,使临床疗效果得到了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使用不同根管充填药物治疗牙髓牙周联合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牙髓牙周联合病变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使用盐酸米诺环素(派丽奥)软膏与氢氧化钙调合进行根管充填,对照组使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与碘仿调合进行根管充填,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第4,8周测得牙周附着水平、牙周袋深度、探诊出血指数及菌斑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牙髓牙周联合病变患者使用派丽奥软膏与氢氧化钙调合进行根管充填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替硝唑+地塞米松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治疗中的应用疗效以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替硝唑片治疗,观察组给予替硝唑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牙周指数。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NF-α、IL-1β、PLI、PD、GI、BI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TNF-α、IL-1β、PLI、PD、GI、B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硝唑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治疗效果显著,明显改善炎性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根管治疗老年人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以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老年人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200例作为观察对象,以数字随机法分为系统牙周治疗的对照组(n=100)以及系统牙周治疗联合根管治疗的观察组(n=100)。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26%,高于对照组的67.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1个月后,对两组患者口腔菌斑指数以及牙周出血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菌斑指数平均得分为(1.8±0.4)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3±0.7)分;观察组患者出血指数得分为(1.1±0.3)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1±0.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根据患者术后1个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达9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管治疗老年人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效果良好,有利于患者预后,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4.
席慧娟  成爱武 《中医研究》2012,25(10):24-2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本院门诊就诊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给予根管治疗,采用根面洁治、平整术,同时口服红霉素肠溶胶囊每次0.5g,每日3次;甲硝唑片每次0.4g,每日2次.治疗组10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清胃汤(生石膏、黄连、生地黄、牡丹皮、升麻)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两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50例,有效44例,无效6例,有效率占94.0%;对照组显效22例,有效50例,无效28例,有效率占72.0%.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性病变,既能增强抗菌效果,又能消除体内的炎性介质等,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清胃散火汤联合常规根管加抗生素疗法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1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84人.对照组进行常规根管加抗生素消炎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清胃散火汤.2组均治疗30 d.观察牙龈指数(gingiva index,GI)、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龈沟出血指数(sulcular bleeding index,SBI)变化,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81/84)、对照组为78.6%(66/8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435,P=0.014).治疗后,观察组PD[(3.29±0.76)mm比(4.95±1.02)mm,t=3.796]、GI[(1.02±0.31)比(1.96±0.63),t=2.983]、SBI[(3.62±0.89)比(4.66±1.01),t=3.424]、PLI[(1.23±0.42)比(1.88±0.81),t=6.897]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清胃散火汤联合常规根管加抗生素治疗可降低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的牙周指数,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临床上153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诊治效果。方法:对临床153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进行联合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三组对照诊疗中,联合治疗较单方面治疗疗效显著。结论:联合治疗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急性肠胃炎的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科收治的120例急性肠胃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则给予中西医联合治疗,记录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急性肠胃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摘 要目的:对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 Vitapex 治疗牙周 – 牙髓联合病变的观察。 方法:选取长沙市口腔医院 2019 年 5 月至 2020 年 5 月接收治疗的牙周 – 牙髓联合病变患者 106 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3 例,对照组患 者采用常规根管充填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 Vitapex 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相关指标 和疗效。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牙周探诊深度、探诊出血指数、牙周附着水平、牙菌斑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在对牙周 – 牙髓联合病变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 Vitapex 治疗的临床疗效好,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观察中药内服、中药泡足对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比较西医治疗与中西医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患者疗效,西医治疗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中西医联合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中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中西医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西医治疗组,中西医联合治疗组下肢神经传导速度和相关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西医治疗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中药泡足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老年人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 68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均为我院口腔门诊患者,进行相应的牙髓治疗、牙周治疗或者综合治疗。结果随访64例(79颗牙),大部分的患者在治疗后都成功地保留了患牙,牙周炎症状得到控制,松动度减少或恢复正常,叩痛(±),能咀嚼一般食物,但仍有3名患者牙周炎症状及牙齿松动度无变化或加重。结论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进行临床综合治疗,疗效较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