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从“识毒-用毒-防毒-解毒”实践的中药药物警戒角度对藏医经典《塔尔布医典》进行研究,挖掘整理其中蕴含的藏药药物警戒思想和实践经验,借用中药警戒思想的研究方法,以《塔尔布医典》作为切入点总结归纳其与用毒警戒相关的内容。《塔尔布医典》中记载了大量有关藏药药物警戒、藏药用药安全、藏药不良反应等药物警戒思想及用药安全方面的实践内容,《塔尔布医典》的药物警戒思想主要体现在药物的储藏、饮食、炮制方面,其内容与《四部医典·后续部》第十二章所记载的药物警戒思想相近,奠定了藏药药物警戒思想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藏医药学是中国民族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四大传统医药学体系之一,早在公元400—500年开始形成祥雄藏医理论与实践体系的雏形,至公元8世纪《四部医典》藏医药学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与实践体系产生,公元11世纪的《四部医典》理论内容进一步完善和补充,15世纪五世达赖喇嘛时期《四部医典系类挂图》问世,16世纪南北两学派产生等不同历史时期涌现出来的藏药学家,为了继承和发扬藏药学这一独特的理论与实践,经过不断努力和刻苦钻研,后人留下了诸多藏药学经典名著,使藏医药学理论与实践不断提高、丰富和完善。本文主要介绍了藏药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形成和不同历史时期的藏药学界重要的任务与代表著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进一步挖掘整理藏医药古籍文献中的有关不良反应及其警戒思想,指导临床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临床特效验方集》作为切入点,挖掘几种常用藏药的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分析常用藏药的不良反应并提出预防措施。结果:藏医药学历来重视药物毒性和用药安全。藏药药品说明书作为药品情况说明的重要信息来源,应加倍重视说明书中的不良反应项。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四部医典》、《晶珠本草》等藏医药学经典著作中的生态学思想进行了初步探讨。这些著作中除了对药物生境的描述外,亦涉及到了生态因子对药物的性味、功能及品质的影响。这些思想对藏药的考证工作和开发利用藏药资源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藏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医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藏药学是藏医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最早的疾病是消化不良,最原始的药是开水,最初的医疗者是拉苍巴",这说明了藏医学实践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从药学实践中开始的,虽然在以后的整个医学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各自的理论和实践内容的侧重点,但是医学和药学的理论及实践方法是同一个根源。1《四部医典》所介绍的涂抹药对症疾病的归类《四部医典》是一本藏医药学界最权威的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藏医药治疗“白脉病”的组方规律,研究用药特点,为新药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从《四部医典》《藏药方剂大全》《秘诀补遗·钥匙》《临床札记》《藏药方剂宝库》等藏医药经典著作中收集和整理明确治疗“白脉病”的藏药方剂,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软件”(TCMI V3.0)对常用药物频次、组方规律、核心组合等内容进行系统分析;通过藏药药性理论分析治疗“白脉病”药物性-化-味的使用频次等。结果:汇总出藏医治疗白脉病的方剂102首,涉及单味藏药220种,使用频次≥30的药物有20味,西红花和丁香的使用频次较高;丁香、麝香和丁香、肉豆蔻是频次最高的药物组合;发现“肉豆蔻、丁香、珊瑚、麝香、西红花、天竺黄”为主的5首核心组合,以及藏药性-化-味理论分析出苦味和甘味、凉性的使用频次较高。结论:频次、药物组合、核心组合以及药性的分析结果都揭示藏医治疗白脉病的核心药物功效以行气泄隆、清脉热为主,并始终遵循协调人体三因动态平衡的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藏药榜嘎的传统基源及其药用情况。方法:系统查阅《月王药诊》、《四部医典》、《晶珠本草》等藏医药专著及相关汉译本,对藏药榜嘎的名称、基源、产地及采收季节、功能主治等进行本草考证。结果:藏药榜嘎的基源主要为船盔乌头Aconitum naviculare Stapf或甘青乌头A. tanguticum(Maxim.)Stapf的干燥全草。结论:藏药榜嘎基源的考证可为“榜嘎”的规范应用以及质量标准提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四部医典》中,探讨藏药方剂配伍规律与配伍理论,这对进一步探索藏药创新药开发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四部医典》作为中国民族医学伟大宝库中的一部经典著作,是藏医药学理论及实践的主要来源,是历代藏医学者的必修课程。关于这部经典著作的哲学渊源,学术界各抒己见。目前,还未形成权威性观点。本文运用推断方法,对《四部医典》哲学渊源进行研究,阐述了《四部医典》的哲学渊源是东方哲学,是印度哲学及内地阴阳五行哲学的融合。  相似文献   

10.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已成为严重威胁高原人群健康的主要常见慢性疾病之一。在藏医药经典古籍《四部医典》中记载有该病的治疗方法及药物,具有疗效明确、副作用小等独特优势。本文对藏医药防治HAPC的病因病机、临床治疗优势和现代创新研究做了分析,并针对目前藏医药治疗HAPC临床有效性规范化不足、藏药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不清楚等问题,提出在继承藏医药理论基础上,以临床疗效为根本,将藏医药原创思维与现代科技结合,加强藏医药治疗HAPC古籍文献整理与用药经验数据挖掘,规范临床治疗标准和用药方案,以代谢组学等系统生物学现代研究手段,进一步研究藏医药治疗HAPC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1.
《四部医典》是一部藏医药学经典著作,内容丰富,理论完整,尤其在一些理论认识和实践上有着独特见解。  相似文献   

12.
刘志勤 《中成药》2005,27(11):1359-1361
十五味箩蒂明目丸其处方选自<四部医典>,是根据藏医药理论和用药原则,按规定的处方和方法加工而成的复方制剂,为传统的藏药制剂.具有清肝、明目等功效.用于治疗早期白内障,结膜炎等症状.方中以箩蒂为君药主要成分为阿魏酸,目前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3.
《索玛能札》是现行最早、最完备的一部藏医药文献。它成书于公元八世纪六、七十年代,比《索日据息》即意译为《四部医典》早几十年,是《索日据息》的蓝本。它既反映了藏药学的历史地位,也表明了汉藏医药学的亲缘关系。关于《索玛能札》的来源曾有多种说法:其一、说是“山西五台山僧人江伯阳编著,后传入印度由陆竹译成梵  相似文献   

14.
<正> 藏医药学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祖国传统医药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世界医学史上占有显著地位。正如国家级教授、藏医主任医师旦科说:"藏医学是自然科学和生物科学的统一结合,要尊重藏医药严密的传统炮制技术和治疗方法,决不能走捷近之路。"苏联医学博士S·M·Nikkolaev在他翻译的《西部医典》第3卷序言中所说:"藏医是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四部医典》的意义无论如何  相似文献   

15.
短简兔耳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秀萍  石建功 《中草药》2004,35(5):503-504
短筒兔耳草为一种传统常用藏药,是玄参科兔耳草属植物Lagotis brevituba Maxim.的干燥全草,藏药名洪连,又名藏黄连,主要分布在甘肃西南部、青海东部及西藏等地。始载于藏医古籍《月王药诊》(710年)中,后载于藏医的《四部医典》(748年)以及《晶珠本草》(1840年)。《四部医典》列本品为草药类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为了探索藏医药经典著作《四部医典》之外伤学药物的用药规律,将外伤学方剂的单味药及方剂功效、服用方法录入Excel 2016中,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Statistic 25、SPSS.Modeler 18分析每首方剂的药物与功效、服用方法与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并应用Excel 2016条形图、SPSS.Modeler 18网络图、Sytoscape 3.7.2关联图等展示于其结果。将收集的484首藏药方剂中有546个单味药,包含64个功效;使用频率最高的单味药是熊胆,其次是藏红花、天竺黄等;方剂功效分析发现具有创伤功效的频率最高,其次是消肿、解热、止血等;关联规则分析发现13条关联组,藏红花和天竺黄的置信度最高,其次是酥油和面粉、冰片和天竺黄等;服用方法分析发现外敷比内服方法多。根据结果得知,藏医《四部医典》的外伤学药物功效靶向是治疮、消肿、解热、止血等,主要药物是熊胆、藏红花、天竺黄等。笔者认为藏医药治疗外伤学药物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与科学研究价值,藏医药研究者和临床实践者研究此学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饮食既是诱发疾病的外缘之一,又是四种治疗方法之一,在藏医学理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藏医药"百科全书"《四部医典》为依据搜集与饮食相关的知识点,分析探讨饮食与健康、饮食与病后调养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提高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8.
《四部医典》与《阿维森纳医典》分属藏医和阿拉伯医学经典,两部经典都把尿诊视为诊断疾病的方法之一。文章以《四部医典》与《阿维森纳医典》中尿诊文献作为背景和基础,通过《四部医典》和《阿维森纳》的尿诊理论背景、尿诊时间、尿诊方法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异同之处。讨论《四部医典》和《阿维森纳医典》中尿诊的各自特点,探索新的历史时期藏医和阿拉伯医学的结合点和交叉点,为提出传统尿诊的未来发展思路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线索。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藏医《四部医典》含格昂藏药方剂治疗热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四部医典》含格昂方剂,建立数据库,使用Excel 2021等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录入,并通过R Version 4.1.2软件对其进行药物频次分析、功效分析、六味分析、化味性分析、十七效能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结果:筛选后共纳入185首方剂,304味药物。频次最高的前五位是格昂、藏红花、天竺黄、檀香、船盔乌头。关联性药对格昂-藏红花的出现频次和支持度最高。药物性能以赤巴为主的热病药最多。药味中苦味和甘味最多。药化味性中常用药物可聚类为三类。结论:藏药格昂常与藏红花、天竺黄等凉性药材配伍使用,符合藏医治疗清热解毒、热疫、肝热症等标本兼治的治病原则;除了凉性药材,格昂还可以与温性药材白豆蔻、肉豆蔻等配伍,体现了藏药凉温平衡的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总结十一味金色丸的配伍特点及其治疗赤巴病的核心组成成分,为组方配伍优化和临床应用实践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查阅《四部医典》《晶珠本草》《中华本草》《中华藏本草》《藏药晶镜本草》等藏医药典籍,整理出十一味金色丸中11味药的味、性、效和入方率,分析配伍特点;整理含有相同药材的42首常用藏药方剂,统计单味药的使用频数和药对的配伍频数。结果:11味药的药味配伍主苦、甘,药性主凉、糙,单味药味苦性凉者居多,功效以主治清热、“赤巴”型疾病居多;三化味中苦占51.1%、甘占33.3%、酸占15.6%,化味苦主治“培赤”性疾病,符合《四部医典》中苦、甘两味治疗赤巴病的论述。结论:藏药诸多复方中使用了十一味金色丸中的药对,且以诃子-波棱瓜子使用频数最高,为十一味金色丸的核心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