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医理论指导用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症状消退时间、血糖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及血糖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治疗糖尿病疗效明显,可有效稳定血糖、血脂水平,缓解患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即类似中医的三消症。脱疽即是中医病名,它应包括西医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糖尿病坏疽”。糖尿病性脉管炎主要指的是:下肢血管动脉硬化和微血管的改变。动脉壁中最明显的改变是,内膜下组织中不规则的高出内皮表面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膜中有过度的纤维物沉着,导致内膜增厚和管腔狭窄,随着内膜的破坏,癍块的溃物坏死继发血栓形成,以及斑块的部分出血等都导致管腔闭塞而成肢端缺血出现麻木、发凉、间歇跛行、肢体坏疽等症状。临床中闭塞性动脉硬化的患者中20%有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发生动脉硬化的比无糖尿病患者高11倍,糖尿病疽的血液粘度较脉管炎高,发病年龄早,坏疽多。糖尿病微血管病是,内皮增生肿胀,管腔显著狭窄,造成皮肤肌肉缺血。在国外糖尿病住院的病人中,糖尿病足占47%,国内占8~12%,糖尿病足国内比国外发病率明显降低,其中主要的原因与中医中药在糖尿病临床中普遍应用有关,与中医治未病,提早中医药预防有密切关系。因此,提倡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采用中医药辨证论治,可以避免糖尿病坏疽的截肢。  相似文献   

3.
中医膏方是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可滋补扶正纠偏,具有配伍全面、组方灵活、标本兼顾的优势,符合糖尿病的病因病机特点以及个体化治疗原则。恰当运用膏方,可使易感人群预防糖尿病、防治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以及增强糖尿病血糖控制平稳者的免疫力,对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糖尿病眼底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糖尿病眼底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即血脂、血糖及血压等控制治疗,必要时予以激光止血;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医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糖尿病眼底出血效果显著,可有效延缓及避免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发展,降低致盲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医中中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应用中药治疗的72例糖尿病门诊患者,分析其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结果:经1个疗程治疗后,效果显著,总有效率达95.83%。结论:中药治疗糖尿病方剂应用得当,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糖尿病前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糖尿病前期患者随机分为规范化治疗组(40例)和非规范化治疗组(40例)。规范化治疗组经中医辨证分型给予相应方药免煎制剂:一日一剂、分三次、口服,同时给予控制饮食、健康教育和运动等基础治疗。非规范化治疗组给予非规范化中医治疗,即中医辨证分型但均给予健脾化痰方药免煎制剂,同时给予控制饮食、健康教育和运动等基础治疗。持续治疗12周,治疗结束后随访1年。治疗前、治疗后和随访时测量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胰岛素释放(FINS)、2h胰岛素释放(2h INS)。结果经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不同时期测量FPG、2h PG、Hb A1c、FINS和2h IN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t检验分析,两组治疗后相应不同时期测量FPG、2h PG、Hb A1c、FINS和2h IN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Mann-Whitney U检验,两组治疗前后、随访时糖尿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χ2检验,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中医辨证论治糖尿病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非规范化中医治疗。并且在降低FPG、2h PG、Hb A1c、FINS和2h INS方面具有优势。同时对降低脾虚痰湿证型糖尿病前期患者的发生率方面更具有优势。两种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相当。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芪黄汤内服联合糖痹外洗方沐足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观察2016年6月—2018年7月在广东省中医院糖尿病专科病房的70例辨证属于气阴两虚脉络瘀阻的DPN患者,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35例治疗组接受西医基础治疗+芪黄汤内服+糖痹外洗方沐足,35例对照组接受西医基础治疗,西医基础治疗包括:常规降糖以及弥可保静推营养神经、硫辛酸静滴抗氧化治疗。观察2周。比较用药前后两组症状、多伦多评分、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的变化情况。数据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能提高正中神经、腓肠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麻木、疼痛、感觉异常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多伦多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内外综合治疗能安全、有效改善DPN患者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的临床症状,改善多伦多评分,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75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现代医家对糖尿病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本病本虚标实.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虚实夹杂贯穿疾病始终;治疗以辨证分型论治为主,并结合临床单方验方和中成药制剂,临床疗效较好,今后的研究应用需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并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疗法联合中药足浴按摩治疗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9例,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疗法和中药足浴按摩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症状明显改善53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2.8%。所有患者治疗前在腓总神经、腓浅神经、胫神经的传导速度方面与治疗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益气活血疗法联合中药足浴按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中医传统音乐疗法治疗糖尿病抑郁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中医传统音乐疗法对2型糖尿病抑郁症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血清5-羟色胺(5-HT)含量变化的影响,为该疗法在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并初步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将60名符合纳入标准的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传统音乐治疗组和对照组。传统音乐治疗组在常规降糖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传统音乐疗法,每2天治疗1次,每次30min左右,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在常规降糖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心理干预治疗,心理干预每2天1次,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传统音乐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2.7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传统音乐治疗组及对照组SDS评分、HAMD评分、血清5-HT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中医传统音乐疗法对糖尿病抑郁症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5-HT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加味芍药甘草汤合桃红四物汤联合穴位贴敷、中药浴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治疗2组各30例。三组患者均予基础降糖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甲钴胺治疗,治疗1组患者采用加味芍药甘草汤合桃红四物汤治疗,治疗2组患者采用加味芍药甘草汤合桃红四物汤联合穴位贴敷、中药浴足治疗,三组均连续治疗12周(1个疗程)。比较三组患者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震动感觉阈值、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氧化应激水平。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TCSS评分、震动感觉阈值、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腓总神经、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加快(P<0.05),血清丙二醛(MDA)、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组间比较,治疗2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和治疗1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和治疗1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和治疗1组(P<...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全身微血管病变的肾脏表现,病理诊断名称为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和致死原因,也是造成慢性肾衰的常见原因.所以研究发掘、早期防治、延缓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中医药疗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中医药对糖尿病肾病在临床治疗及预防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结果表明,中医药不仅能改善临床症状,同时亦能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能,提高临床疗效.现将近几年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文献报道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周铭 《河北中医》2001,23(10):799-800
糖尿病肾病 (DN) ,又称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 ,是糖尿病特有的肾脏并发症。王竹兰等[1 ] 对 6 4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结果表明DN总发生率为 47.6 6 % ,其中早期DN发生率为34.11%。目前现代医学在防治上除强调控制血糖、血压等基础治疗外 ,尚无特效措施。患者往往因病情进行性发展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病已成为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近年来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现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林兰等[2 ] 认为DN的主要病位在脾肾 ,与肺、肝等脏腑亦密切相关。病机基本按照气虚或阴虚…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研究中医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90例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给予常规西医(必须应用甲钴胺)治疗及其自拟中药方剂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中,12例完全缓解,10例显效,11例有效,1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3.33%;研究组患者中,21例完全缓解,15例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1.11%,研究组疗效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医常规治疗联合自拟方剂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可获得满意疗效,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促进神经传输速度恢复,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郭东义 《光明中医》2016,(8):1102-1103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记录两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临床疗效,将所得数据经专业统计学检验后获得结论。结果两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经上述相应治疗后,研究组获得高达86.67%的临床总有效率,而对照组仅获得64.44%的临床总有效率,两组对比结果 P0.05则提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研究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给予常规西医联合中医辨证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众多研究及临床结果表明中医外治法在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DPN)上取得了较大进展,为探讨中医外治法对DPN治疗的优势,对近年来使用中医外治法的临床治疗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医补肾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为提高此类患者治疗效果提供可靠依据,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临床治疗措施;研究组患者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中医补肾活血法联合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前24h尿蛋白、Scr、HbAlc、UAER等各项生化指标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各项生化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研究组患者改善结果更为明显,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补肾活血法联合治疗,可获得更为满意的临床疗效,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值得在今后实际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范婷  杨晓晖  李怡  乔琳琳 《北京中医药》2019,38(10):1036-1041
正糖尿病肾病是临床常见的糖尿病主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基本病理改变为肾小球系膜基质增生、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与肾小球硬化~([1]),逐渐发展为肾小球、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从而步入透析~([2])。其在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