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脾胃内伤,百病由生"为理论基础,通过分析从脾胃论治肿瘤的研究文献,从顾护脾胃疗法之理论渊源、肿瘤之中医病因病机、顾护脾胃对肿瘤患者之重要性及临床用药方面阐述顾护脾胃疗法在肿瘤病治疗中的作用,为肿瘤病的治疗开拓新思路,丰富其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临证指南医案》为清代医学大家叶天士著,叶氏注重情志因素在发病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情志致病多由肝起,易伤及脾胃,然其原总由于心,临床治疗多从心、脾胃、肝胆论治。诊治过程中注重体质因素、气候季节、生活习惯等对情志致病的影响,治疗上强调患者要修心养性,注重移情易性,愉悦开怀。  相似文献   

3.
五脏藏五志,正常的情志活动是人体对外界事物刺激产生的一种生理性应答,异常的情志活动可以反映体内的病理变化。肿瘤可归属中医岩、积聚等疾病范畴,多数医家认为,忧思郁结、情志内伤、正气不足是肿瘤的内在致病因素,情志异常是诱发肿瘤的重要因素之一。情志异常多责之心肝,"思出于心,而脾应之",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肿瘤的发生发展及其预后皆与脾胃功能紧密相关,故从"情志伤脾"的角度,探讨脾胃与肿瘤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中医学理论认为情志是人体对于内外环境刺激作出的正常反馈,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过大,思虑太过,情志不遂,情志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中医治疗独具特色,对情志病的辨治多从心、肝、肾入手,而对脾胃论述较少。脾具有主思、藏营、舍意的功能,脾与胃以膜相连,互为表里,是一身气机升降的通路,能够协调全身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又在调节情志活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将郭老师论治情志疾病的临证思路及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从脾胃论治情志疾病理论进行深入探析,以期对临床、科研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介绍刘德喜教授运用"脾胃转枢理论"论治脾胃病的经验。刘教授认为"脾胃转枢"是脾胃通过回旋运转、变化与中和作用,使脏腑之气、阴阳水火维持上下升降、内外出入的正常运动。临床针对"脾胃转枢"失常患者,应注意调整饮食与调畅情志,枢转脾胃气机是其诊治的要义。  相似文献   

6.
薛己在《女科撮要》《校注妇人良方》中有关产后病的论治有独到的见解。薛氏认为产后病源于气血亏虚,元气亏损,常常与脾胃亏损脏腑失调有关,还可由外邪或情志因素导致;在治疗方面,薛己创造性地从脾胃论治产后病,用方灵活,治法多样,有益气养血、调理脾胃、顺应天时、内外兼治、调达情志的治疗特色;因此值得对薛氏治疗产后病的经验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7.
溃疡性结肠炎(UC)情志致病的发病率正逐渐增高,很多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发病、复发或加重,受情志影响非常明显。王新月教授治疗此类UC患者多在分期辨证用药的基础上,由从肝论治入手,调理气血,兼顾脾胃、心、肾,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该文从脾胃寒热错杂证的形成机制、对各脏腑的影响及在多因素上对抑郁症的影响,探究脾胃寒热错杂证与抑郁症的关联。该文认为脾胃寒热错杂是抑郁症的重要病因,脾胃通过与各脏腑组织的紧密联系影响情志,而脾胃阴阳二气的失衡易导致脾胃寒热错杂,进而从脾胃寒热错杂证的角度论治抑郁症,拓展了临床治疗抑郁症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正>中医学理论认为情志是人体对于内外环境刺激作出的正常反馈,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过大,思虑太过,情志不遂,情志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中医治疗独具特色,对情志病的辨治多从心、肝、肾入手,而对脾胃论述较少。脾具有主思、藏营、舍意的功能,脾与胃以膜相连,互为表里,是一身气机升降的通路,能够协调全身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又在调节情志活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故笔者认为情志病从脾胃论治尤为重要,兹将  相似文献   

10.
当今社会,由于生活节奏较快,精神压力大,社交活动频繁等原因导致很多不良的饮食和作息习惯,使得脾胃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基于多年的临床经验,刘铁军教授研究发现,情志异常为脾胃病的重要诱因,而脾胃功能失调又往往伴随焦虑和抑郁状态,此即为"心胃因郁致病,因病致郁"。可见,脾胃病无论是在治疗还是预防上,都与精神和情志密切相关。本文从心和胃的生理、病理、功能及现代研究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论述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指出心与胃在生理上互为源流,在病理上相互影响,故常心胃同病,并且通过刘老临床验案的例举和总结,验证了从心胃同治论治脾胃病收效良好。  相似文献   

11.
总结徐经世教授从脾论治消化系统肿瘤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徐老认为肿瘤的发生与发展与正气的强弱密不可分,扶正培本是治疗肿瘤的根本大法之一。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变部位多涉及脾胃,亦与肝胆相关,病久及肾,更易因进食量的减少、消化吸收的障碍,导致人体的消瘦与虚弱,所以,益气健脾、顾护正气尤显重要。临床辨证用药,以和为平,益脾重理气、养胃用甘平;临证还心身综合,重视情志。并附徐老从脾论治消化系统肿瘤典型病例1案。  相似文献   

12.
肿瘤相关性失眠是肿瘤患者常见伴随症状,因不及肿瘤危害性强,故临证时易于忽视,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且不利于疾病向愈。治疗时西医常以失眠论治,忽视其与肿瘤疾病的相关性。本病属中医"不寐"范畴,主要病位在心,治疗上强调辨证论治。贾英杰教授通过30余载临证经验总结,认为肿瘤患者不寐多归于情志因素,主要责之于肝,且与其他脏腑有密切联系,从肝论治多获良效。文章将围绕"疏利肝气以畅调达""调补肝虚以合肝用""清肝泻火以降肝气""顺应肝气四时变化"来论述调肝法在治疗肿瘤相关性失眠的临证经验与思路。  相似文献   

13.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除与免疫异常、遗传因素及感染因素有关外,情志因素与本病的发生和复发也有密切关系。情志变化是引起本病的心理病理基础,该病的治疗,除从脾胃入手外,还应从肝论治,调畅气机,加强情志调护,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近十年中医药治疗耳鸣的文献发现,中医治疗耳鸣方法多样,治疗耳鸣不独治肾,还可从肺、脾胃、肝胆、心论治,此外采用中医外治、情志疗法均可收到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孙定隆精研中医理论,常立足脾胃论治诸多疾病,理论独到,疗效显著。他擅长治疗肝胆、脾胃病,如治疗肝硬化常用扶脾柔肝法;治疗消渴病常从"胃强脾弱"论治;治疗肝炎常分先天、后天,顾护脾胃;而在论治脾胃本病时又常兼顾五行生克,常用舒肝和胃、扶土抑木、扶土抑木润金等法。并举验案数例。  相似文献   

16.
花宝金教授论治肿瘤时,注重情志心理因素对肿瘤治疗的影响.认为情志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康复密切相关.在对肿瘤患者的诊治中,除对肿瘤的综合治疗方案熟练选择之外,还需要对病人予以疏导,加以解释,耐心说理以消除病人的疑虑,安慰病人,并鼓励其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疾病,对待人生,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充分调动病人自身的潜能与肿瘤做斗争.在治疗中良好的情志有利于抑制肿瘤的生长,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临证注重调畅情志,并且从家属和患者入手,采用心理疏导、气功、患者交流等方式转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处方用药时加用调畅气机之药以调情志.  相似文献   

17.
目的阐明脏器肝的概念寓于中医脏象脾胃之中,以"肝脏疾病从中医脾胃论治"的观点指导临床治疗。方法诸位前辈临床实践的佐证,以及临床用附子理中汤加枳实、山楂作基本方剂进行治疗,疗效理想。结论 "肝脏疾病从中医脾胃论治"的观点指导临床,通过治疗对保护肝脏、改善恢复肝功能和降酶有良好作用,能够防治肝组织的纤维化。故肝脏疾病应该从中医脾胃论治。  相似文献   

18.
从肝与脾胃的生理关系、病理关系以及情志因素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等方面阐述了消化性溃疡从肝论治的必要性、可行性,为从肝论治消化性溃疡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19.
肿瘤患者食欲减退,病变脏腑主要在脾胃,与肝肾有关,受情志影响.基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关于"土爱暖而喜芳香"这一论述,治疗上应以健脾运脾为基础,佐以醒脾补脾、疏肝补肾等,芳香中药贯穿治疗全程.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董子亮先生认为胃脘痛多由情志失调、饮食起居失宜引起,病位在脾胃,肝胆与脾胃关系密切,引起胃脘痛原因不同,肝胃气机失调为主要发病机理,董老遵循"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针对基本病机,以疏肝和胃为基本原则,提出"疏肝要结合和胃,和胃又必须疏肝"治疗原则,辨证论治、审证求因,疗效显著善于从肝论治胃脘痛,调畅肝胃气机,通而痛止,创立疏肝和胃方结合辨证加减用药,治疗胃脘痛等消化系统疾病,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