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等距随机抽样法将7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颈部牵拉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颈椎疼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探究对椎动脉型颈椎病采用中医骨伤手法结合中药内服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9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仅采用中药进行内服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中药内服治疗的同时结合中医骨伤手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9%,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5.7%,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中医骨伤手法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能够显著提高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缓解患者的临床病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中医针灸联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67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中药内服联合针刺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内服+针刺疗法+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81.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联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优于单纯针刺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中医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牵引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药联合中医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5.92%(95%CI=85.55%~99.47%),对照组为81.63%(95%CI=70.79%~92.47%),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2.798 3,P=0.007 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眩晕、呕吐、恶心缓解时间参数显著缩短(P0.01),中医症状患者的偏头痛、眩晕、呕吐、恶心状积分参数得到显著改善(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总之,采用中药联合中医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常规牵引治疗,其收益为OR=0.19(95%CI=0.04~0.93),NNT=7(95%CI=3.73~55.87)。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地探究中医骨伤手法与中药内服联合疗法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实际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牵拉手法和中医骨伤手法与中药内服的联合疗法对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骨伤手法与中药内服的联合疗法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中的实际价值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常规中药内服基础上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联合实施中医骨伤手法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2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中药内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实施中医骨伤手法。观察两组改良ESCV评分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ESCV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ESCV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中药内服基础上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联合实施中医骨伤手法治疗可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医多途径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辨证施治配合牵引、针灸、推拿、针刀、导引、高压氧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中药治疗。均连续治疗23天,观察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与体征,有效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包括眩晕、头痛、记忆、颈部酸痛、颈部活动、颈部肌肉痉挛、颈椎棘突旁压痛和旋颈试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有效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较对照明显缩短(P〈0.01)。结论:中医多途径综合疗法能明显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主症及体征,且疗效确切,起效迅速。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86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中药内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骨伤手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血流变学改善情况、VAS和症状疾病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两组VAS、症状积分以及血流变学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其中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中药内服的基础上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改善其VAS评分和血流变学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双盲随机分组原则将2017年5月-2018年4月本院接收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92例分为对照组(推拿治疗)和观察组(针灸治疗),每组46例。将两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临床症状积分、血流动力学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恶心呕吐、颈肩痛、头痛、眩晕四项临床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平均血流速度、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血管搏动指数、阻力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实施针灸治疗的效果确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牵拉手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7年2月10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依据就诊顺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纯采用中药内服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评分变化。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眩晕、头痛、恶心呕吐的症状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显著效果,可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恢复,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与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针推科治疗的11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针灸与推拿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较对照组的68.42%明显提升,两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TMFV、PSV、PI、RI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眩晕、头痛、恶心呕吐、肩颈痛等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针灸与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确切,有效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利于症状的缓解,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行中药桂枝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3月-2018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以其入院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包括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患者行西医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在西医疗法基础上行中医桂枝汤加减治疗,应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评分以及椎基底动脉血流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评分及椎基底动脉血流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及椎基底动脉血流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药桂枝汤加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显著,该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还可增强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量,有利于控制患者病情进展,因此该种治疗方法可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康复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1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针灸配合康复推拿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疗程及相关指标的评分进行严密观察,并记录数据。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相比对照组的72.5%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椎动脉型颈椎病采用针灸配合康复推拿治疗,对于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治疗时间等方面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42例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1例,所有患者给予中药内服,治疗组给予中医骨伤手法联合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VAS评分、症状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95.24%)显著优于对照组(76.19%),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VAS、症状积分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76%)显著低于对照组(23.81%),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桂枝汤化裁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引起头痛头昏临床疗效,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门诊治疗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270例,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135例患者,观察组135例患者给予常规方法联合中药进行治疗,对照组135例患者仅给予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头痛、头晕的治疗效果以及椎动脉血流平均速度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头痛头晕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动脉血流平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汤加减化裁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头痛头昏临床症状和颈椎基底动脉的血液供应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13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8例。两组均用中药内服,实验组加用中医骨伤手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83.8%,实验组9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评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平眩汤配合通络醒脑针刺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平眩汤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通络醒脑针刺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7%,显著高于对照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及体征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平眩汤联合通络醒脑针刺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眩晕等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灸与中医手法联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0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针灸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针灸与中医手法联合进行治疗。而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试验组的症状评分与对照组的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症状评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6%),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与中医手法联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大力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电针治疗推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电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中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7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榷动脉血流速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