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观察软伤方熏蒸治疗风寒湿痹证腰椎骨关节炎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为推广应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分别采用中药熏蒸+腰椎牵引、安慰剂熏蒸+腰椎牵引治疗风寒湿痹证腰椎骨关节炎患者60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改良后JOA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患者VAS疼痛评分。结果:1治疗结束后临床控制率分别为33.3%、10.0%,显效率分别为86.7%、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结束后治疗组VAS、中医体征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良JOA总积分、腰部自觉症状评分及日常生活动作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腰椎活动功能评分、体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3个月复查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有不良事件发生,但无需特殊处理可继续治疗。结论:软伤方熏蒸治疗腰椎骨关节炎(风寒湿痹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性;安全性评定为Ⅱ级,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2.
王福育 《河南中医》2016,(1):140-142
目的:观察整脊手法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5年2月就诊于本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整脊手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熏蒸腰部治疗。结果:对照组优良率为83.3%,治疗组优良率为95.0%,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JOA与VAS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腰椎前屈力度明显高于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脊手法加中药熏蒸腰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促进腰椎功能的恢复,缓解疼痛,有利于腰椎前屈力度的改善,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配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将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81例)采用中药薰蒸配合腰椎牵引,对照组(69例)用红外线照射法,其它治疗方法两组相同。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定腰部疼痛情况;参照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估量表(Low lumbar Pain Scales,LLPS)评定综合疗效。结果:两组VAS和LLPS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5或P0.01)。且治疗组起效快。结论:中药熏蒸配合腰椎牵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显著止痛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椎管内硬膜外注射得保松联合腰椎牵引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选2008年1月至2013年8月东莞市南城医院58例椎间盘源性腰痛确诊患者,分成两组各29例。对照组应用椎管内硬膜外得保松注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腰椎牵引方式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等级(VAS)评分、临床疗效以及预后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腰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缓解明显,且观察组相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管内硬膜外注射得保松联合腰椎牵引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能够降低患者的痛感程度,提高预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中药熏蒸配合主动直腿抬高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疗效,并探讨中药熏蒸配合主动直腿抬高功能锻炼的最佳时机。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30例,实验A组30例,实验B组30例。对照组仅给予中药熏蒸干预,实验A组为中药熏蒸时配合主动直腿抬高锻炼,实验B组为中药熏蒸结束后进行主动直腿抬高锻炼。三组其余治疗方案均相同。治疗一个疗程后采用VAS疼痛评分、腰椎JOA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评价其疗效。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干预后VAS疼痛评分、JOA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之间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实验A组的JOA和生活治疗评分均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B组虽然JOA评分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时配合主动直腿抬高锻炼可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腰椎功能和生活质量,疗效优于单纯的中药熏蒸及中药熏蒸结束后进行主动直腿抬高锻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联合腰椎牵引治疗应用于腰椎骨关节炎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以及对腰椎活动功能的影响。方法:170例腰椎骨关节炎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5例。研究组联合应用中药熏蒸及腰椎牵引治疗,对照组给予腰椎牵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腰腿痛及腰椎活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7.06%,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腰椎牵引应用于腰椎骨关节炎临床治疗中,可帮助患者有效改善腰腿痛症状,提高腰椎活动功能,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闻迎春 《河南中医》2020,40(2):247-252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联合McKenzie疗法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血瘀型LD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McKenzie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JOA下腰痛量表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6.36%,治疗组有效率为93.18%,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JOA下腰痛量表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JOA下腰痛量表评分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McKenzie疗法治疗血瘀型LDH,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封包结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甘露醇静滴配合腰椎牵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艾叶散中药封包。比较2组治疗效果、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及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VAS及JO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中药封包结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简便、有效,有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悬吊牵引下应用蛇形运动推拿手法治疗慢性下腰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75例慢性下腰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实验组悬吊牵引下应用蛇形运动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疼痛(VAS)评分、腰痛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74%(36/38),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8.38%(29/37),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和OD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两组VAS评分和ODI指数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悬吊牵引下应用蛇形运动推拿手法治疗慢性下腰痛疗效确切,可减轻腰部疼痛,促进腰部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利水止痛法结合中药熏蒸及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中药熏蒸结合小针刀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利水止痛法结合中药熏蒸及小针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91.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利水止痛法结合中药熏蒸及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显著改善患者腰部疼痛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王军涛  邹亮  孙国栋 《新中医》2016,48(3):117-119
目的:观察骨盆牵引联合穴位推拿、中药热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40例。A组给予骨盆牵引治疗,B组给予骨盆牵引联合中药热熏治疗,C组给予骨盆牵引联合穴位推拿、中药热熏治疗。10天为1疗程,治疗4疗程。比较治疗前后下腰痛评分(JOA)、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A组70.0%,B组75.0%,C组95.0%。临床疗效C组与A组、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前JOA、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JOA、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JOA、VAS评分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盆牵引联合穴位推拿、中药热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陕西中医》2017,(10):1457-1459
目的:探讨小针刀松解术、中药熏蒸联合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按入院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3例,两组均采用小针刀松解术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熏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功能评分(JOA)及腰痛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2%(P0.05);治疗1周、治疗1个月,两组VAS评分、ODI评分均降低,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不同时间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治疗1个月两组JOA评分均上升,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JOA评分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小针刀松解术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总有效率高,同时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其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给予针灸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腰椎功能、疼痛程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腰椎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改善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灸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有效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及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追风透骨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腰痛宁胶囊治疗)和实验组(给予追风透骨胶囊治疗)各8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症状积分。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ODI评分、VAS评分均显著下降,JOA积分均显著升高,且实验组患者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追风透骨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显著改善患者腰椎功能障碍,减轻疼痛,近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整脊手法配合常规腰椎牵引治疗组)与对照组(常规腰椎牵引治疗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持续3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两组患者疼痛改善情况。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VAS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整脊手法配合常规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加减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轻度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轻度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给予身痛逐瘀汤加减联合中药熏蒸治疗,分析治疗前、治疗后1周VAS疼痛评分、腰部功能障碍评分(ODI指数)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腰部功能障碍评分(ODI指数)和临床疗效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1周后的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加减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轻度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疗效较好,可以缓解腰背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热敏灸联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4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治疗组给予热敏灸联合腰椎牵引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针刺和推拿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VAS评分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联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多角度腰椎牵引配合手法、导引功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6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各63例。治疗组给予多角度腰椎牵引、三位六步手法、腰椎功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电动间歇牵引、三位六步手法、腰椎导引功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VAS评分及腰椎生理曲度值。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对照组为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及腰椎生理曲度值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角度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疗效,能有效矫正腰椎曲度,恢复腰椎生物力学结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俯卧位顺势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0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例数均等的两组,对照组给予仰卧位牵引治疗,观察组给予俯卧位顺势牵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VAS及JOA评分基本相当(P0.05);治疗后两组VAS得分显著下降、JOA评分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优良率为9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顺势牵引可显著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其腰椎功能,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电脑控制腰椎牵引床间歇式牵引配合腰椎定点旋转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TC-30D型电脑控制腰椎间歇式牵引配合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骨盆布兜牵引配合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腰痛和下肢痛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评估下腰痛情况,并以此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2组治疗前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和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JOA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治疗组各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脑控制腰椎间歇式牵引配合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可靠,效果优于传统腰椎骨盆布兜持续牵引配合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